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外贸易中存在许多法律风险,外贸公司进行法律风险控制主要应从对贸易伙伴的前期资信调查、严格审查外贸合同条款及控制外贸业务流程等方面着手,同时要处理好与货代公司的代理关系,审慎应对与贸易伙伴之间的法律纠纷。  相似文献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于1994年5月12日经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并于1994年7月1日生效。该法的颁行,标志着我国对外贸易法制建设进入了一个历史新时期,也标志着我国外贸易管理和经营与国际实现了接轨。贯彻执行《对外贸易法》,首先要弄清其一系列基本原则,这些基本原则是我国制定、实施各项外贸法规的依据,是各级政府部门管理对外贸易、外贸企业经营运作的最重要的法律依据。笔者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赌如下五项基本原则:一、统一外贸制度原则《对外贸易法》第4条规定;“国家实行统一的对外贸易制…  相似文献   

3.
我国改革开放和加入WTO的过程和结果首先应是按照WTO规则和我国在加入WTO谈判中的承诺,全面充实、 调整和完善现行的外经贸法律、法规和规章,以建立起一个统一、公正和透明的外经贸法律体系,而作为我国对外经济贸易基本法的《对外贸易法》则首当其冲,应从其立法原则、外贸经营权、外贸代理制、服务贸易等方面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4.
十年来晚清企业制度及其思想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十年来,学术界从企业制度层面对晚清企业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对晚清企业制度思想也作了总体、人物或群体的考察,探讨了官督商办股份制企业的制度特点,晚清公司制度思想,晚清人士的企业制度思想,晚清经济政策、经济法规与政企关系等问题。今后要加强对晚清企业制度的具体分析,扩大企业个案考察的范围,注重分析晚清企业制度思想的具体内容,打破单一评价尺度的束缚。  相似文献   

5.
新中国对外贸易政策的确定,在1949年周恩来起早的《共同纲领》中已初见端倪。建国初期,我国建立健全了外贸机构,对外贸易有条不紊地全面展开。由于形势所迫,当时中国在外交上不得不采取“一边倒”的政策,外贸工作的重心偏向于苏联。为了打破帝国主义的封锁,周恩来努力谋求不同形式的对英、对日贸易,并积极发展与东欧和亚非国家的贸易。50年代中前期,中国对外贸易的开展,体现了周恩来的一系列杰出的思想。  相似文献   

6.
丝绸是我国传统的最大宗输出商品,广东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主要起点,其对外丝绸贸易在明代、清前期和清后期三个阶段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7.
关于清代文学的分期,此前有种种认识.根据文学发展实际,清代文学史可分为清前期、清中期、清后期三个历史阶段.清前期包括顺治、康熙、雍正三朝,清中期包括乾隆、嘉庆两朝,清后期包括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五朝.其中,清前期又可分顺治时期的遗民文学和康雍时期的新清民文学.清中期文学具有文章、知识、反思、感伤四方面特点,呈现出隐藏了哀音的盛世气象.清后期文学在传统文学延续的基础上呈现出向现代文学转变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烟台是晚清山东最早的开埠口岸,而东海关的建立则是烟台开埠的必然结果。东海关作为当时山东唯一的海关,专司山东中外税务。本文通过研究烟台东海关税收的变化情况来揭示山东外贸的发展和变化的轨迹和规律,分析各种因素对山东外贸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中国的外贸代理自始处于法律规范不健全的状态。《民法通则》史规定了外贸直接代理,没有对外贸代理进行全面规范调整。外经贸部颁行的《关于对外贸易代理制的暂行规定》使外贸代理第一次有了专门性调整的法规,但也因其内容等方面的缺陷不能对外贸代理作出合理有效调整。现行《合同法》借鉴英美法系中的代理制度对外贸代理作出了合理调整,但亦存在不足之处。加入WTO后,中国的外贸代理将面临更大冲击,因此,很有必要健全外贸代理制度,制定统一的《外贸代理条例》。  相似文献   

10.
陈炼 《培训与研究》2001,18(4):38-41,73
本文试图从汉英法律文书的功能及其文体语言的共同点来探讨我国外贸法规汉英翻译的规律、原则和技巧。  相似文献   

11.
宋琬,明末清初著名诗人,国朝六大家之一,诗作代表了清前期诗作的繁荣与风格的转向:前期以明七子为尚,诗作质实典雅;后期因人生遭际与当时诗坛风格变化的影响,诗作凄清激宕,有宋诗风味。  相似文献   

12.
本阐述了清前期与朝鲜的贸易影响,认为清前期与朝鲜的贸易方式主要有:使行贸易、边市贸易、走私贸易、两国之间的贸易对两国边界居民生活,经济发展,城镇兴旺,国家税收尤其对朝鲜的货币,化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我国教育法规存在着实施不力的问题。阻碍教育法规顺利实施的因素有:教育法规没有受到应有的普遍重视;在教育法规的地位归属方面存在争议;对教育行政关系与一般行政关系的异同认识不清;教育行政处罚缺乏力度,制约机制软弱。对策:从思想、行动上重视教育法规的制定和实施;协调教育法规与行政法规的关系;强化教育法规制约机制;提高教育立法质量。  相似文献   

14.
我国许多出口企业在国际贸易中由于对付款方式、国际惯例和法规的不甚了解以及业务员业务水平不高等问题而导致在收复货款时遭到拒付,这一问题应引起出口企业的关注,必须加强业务人员的学习尤其熟练各种外贸风险管理的操作规程和相应法律,才能防止收汇货款损失。  相似文献   

15.
以康熙朝为代表的清代中前期蒙古政策是研究清代宗藩体制变革的重要对象,清代中前期蒙古政策的特点在于:它在继承中国封建王朝传统宗藩体制的基础上对内藩政策实行着“中国化”的变革,实行着封建王朝“天下观”下的“中国意识”的萌芽与发展。清代中前期通过强化清中央政权对蒙古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统一”而非“一统”,加强了蒙古各部同清中央政权统治下各民族的融合。清代中前期蒙古政策的历史贡献在于:它在封建王朝的统治下,基本上完成了对内藩的“统一工程”,在很大程度上将清朝“天下观”下的内藩、属国作了很好的“内、外”之厘定,为实行“中国”由传统儒家意识下的“天下”向近代意义上的国家之转变作出了自己的贡献,并且完成了对蒙古等边陲区域的统一工作。  相似文献   

16.
本旨在论述晚清政治体制改革中君主立宪方案之社会基础——地方自治,它首创于天津不是偶然的。它是天津洋务中心、军事中心、“新政”中心以及商业、工业、金融、外贸中心的必然产物,并以拙纪念天津建城600周年。  相似文献   

17.
一本具有很高文献与史料价值的典籍──《钦定理藩部则例》已于1999年5月由天津古籍出版社校点出版。《钦定理藩部则例》是一部清代综合性法律典籍,它集有清一代民族立法之大成,是清代诸种民族法规中体系最庞大、内容最丰富的民族法规。它对内外蒙古、青海、吉林、黑龙江等地的蒙古族,以及西藏藏族和新疆维吾尔、哈萨克等族的政体、官制、经济、军事、宗教、司法和对外关系都作了详细的规定。清朝自建立之日就伴随着尖锐的民族矛盾,清历朝皇帝为了维护和巩固多民族国家和辽阔的疆域,对民族问题都倾注了颇多的精力,颁行了众多法律…  相似文献   

18.
晚清重商主义与西欧重商主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文主要论述晚清重商主义与西欧重商主义的异同。二者的共同点是:一、产生的时代相同;二、代表的阶级利益相同;三、都置外贸于首位;四、促进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结果一致。其差异是:一、西欧重商主义乃社会发展的自然而然的产物,而晚清重商主义则是列强侵略下的压迫产物;二、西欧重商主义与国家政权相结合,放力量大,影响大,而晚清重商主义则反之;三、西欧重商主义最终发展为一种完整的思想体系和一个历史时代的统治思想,而晚清重商主义则不成体系,且十分庞杂,既未形成一种完整的经济理论,也没有形成国家的基本经济政策。  相似文献   

19.
在国外消费急剧增长和被迫开港的带动下,汉口成为晚清茶叶外贸第一商埠。汉口茶叶贸易继承了公行制度的遗产,市场被洋商所垄断和操纵,华商内部形成复杂的交易体系,政府从中征收苛重税捐。这些机制导致各种交易成本的出现,茶叶价格高昂、质量下滑、牌号缺位,中外茶商都有不同程度损失,华商尤甚。为此,俄国选择全面渗透控制交易环节,实现茶叶外贸垄断,英国则选择退出汉口,转移到印锡等地建立资本主义大企业经营制度。晚清试图破解困境,进行变革,但从生产而非交易机制入手,国家缺乏组织动员力量,表面性的、碎片化的改革并未取得实际成效,汉口茶叶外贸陷入衰落在所难免。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钦定学政全书》中的《土苗事例》和《义学事例》两卷文献为主,结合《清实录》、《清史稿》及地方志记述,阐述了清前期西南土司、土民的教育政策及形成原因,认为:清前期在西南边疆推行了鼓励土司、土民学习汉文化和科举入仕的教化政策,在具体措施上采取了兴办义学、单列招生名额、另编试卷字号考试等手段,为西南边疆民族融入主流社会提供了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