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们在人际交往中扮演着不同的心理角色,对于不同的心理角色应有不同的心理策略。  相似文献   

2.
贺佑彬 《教师》2011,(2):125-126
任何社会个体在社会中都扮演着一定的角色。我们知道,每个人一生中都在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人在不同的环境、不同的地位、不同的时刻,应充分摆正自己的角色位置,而一旦由于个人的思维因某些因素产生障碍,出现角色心理误区,在角色扮演上就会出现角色错位或者角色混乱。笔者在本文中就角色心理误区作了一些尝试性的探讨。  相似文献   

3.
任何社会个体在社会中都扮演着一定的角色。我们知道,每个人一生中都在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人在不同的环境、不同的地位、不同的时刻,应充分摆正自己的角色位置,而一旦由于个人的思维因某些因素产生障碍,出现角色心理误区,在角色扮演上就会出现角色错位或者角色混乱。笔者在本文中就角色心理误区作了一些尝试性的探讨。  相似文献   

4.
心理咨询师是我国中学心理教师的一个专业角色,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心理教师对心理咨询师的角色认同情况并不一致。采用质性研究方法,通过个案访谈,得出的结论是中学心理教师对心理咨询师的角色认同有三种:第一种,不认同自身是专业心理咨询师,在发生角色冲突时,将角色主要定位在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上;第二种,认同学校心理咨询师的专业角色,并想着力发展这一角色;第三种,认同包括心理咨询师在内的多角色的整合,探索我国文化背景下本位化的心理健康服务模式。  相似文献   

5.
当代高职院校心理辅导员承担着三个不同年级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而且在心理辅导过程中存在对心理辅导员职业界定的认知误区、情感误区、行为误区的三大误区,严重影响了心理辅导工作的有效开展。心理辅导员只有通过角色转换、自我调适、方法转变方能彻底走出误区,在真正把握心理辅导员职业界定的情况下,完成专业的心理辅导工作。  相似文献   

6.
针对目前小学心理活动课中心理小品运用中教师痕迹过重、重点把握不到位等问题,提出了几点合理运用心理小品的策略:合理出示功能不同的心理小品,不流于形式;提供充分的时间保障,鼓励学生自然真诚的角色表演;心理小品评估的是表演人的心理、行为,而不是表演人本身;心理小品指导中运用恰当的面质等技巧,开放心声,促进自我探索。  相似文献   

7.
针对目前小学心理活动课中心理小品运用中教师痕迹过重、重点把握不到位等问题,提出了几点合理运用心理小品的策略:合理出示功能不同的心理小品,不流于形式;提供充分的时间保障,鼓励学生自然真诚的角色表演;心理小品评估的是表演人的心理、行为,而不是表演人本身;心理小品指导中运用恰当的面质等技巧,开放心声,促进自我探索。  相似文献   

8.
班级心理信息员是直接服务大学生的朋辈辅导员中的重要群体,大学生对班级心理信息员的角色期待、认知和定位尤为重要。通过大学生对班级心理信息员的角色认知、功能认知、心理认同、求助意向的实地调查,本文旨在对高校心理信息员认知不足的现状进行归因分析,并提出具有实效性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文章对中学心理辅导教师的角色问题进行了分析讨论。通过田野调查的方法,收集了学生、家长、学校三方对于心理教师这一角色的种种看法。心理教师的角色问题主要体现为角色模糊,即与管理者、德育教师以及普通教师的角色混淆,这不仅阻碍了心理辅导工作的正确开展,甚至会造成心理教师的职业枯竭。  相似文献   

10.
从社会角色理论的角度,主要探讨了如下问题:青年教师前职业适应困难及其原因;青年教师社会角色转变过程中的心理矛盾及其成因;青年教师的角色转换适应及心理调适的对策,等等。这些探讨对于青年教师的健康成长或许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1.
新入职员工在身份转换的同时,积极实现心理角色的转换,从学生角色顺利过渡到职业角色将有利于其整个职业生涯的发展。关注心理角色转换过程中的主要问题,寻求解决方法,缩短整个心理调适期,将有助于新入职员工成功实现心理角色的转换。  相似文献   

12.
方一红 《高教论坛》2007,(5):132-134,183
从社会心理学的角色理论的视角审视学校心理咨询师的双重角色及其角色特征,分析了双重角色身份给学校心理咨询师造成的角色混淆与行为偏差,提出适当的角色分离与澄清是学校心理咨询师自我成长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一、教师心理健康的缺失表现1.心理角色矛盾目前在我国,在中小学校工作的心理教师还没有明确的职业定义,这是导致当前学校心理教师角色矛盾的主要原因之一。心理教师的心理角色矛盾首先体现在与普通教师的区分上。心理教师的职业活动是以人为本,关注的是学生的自身潜能是否得到充分的发挥,  相似文献   

14.
王小军 《文教资料》2007,(35):121-122
本文通过分析教师对自身角色的不同心理认知,揭示了心理暗示对非言语行为及非言语行为对课堂控制的重要意义,并建议通过适当途径来改善教师的非言语行为,以达到融洽师生关系、提高课堂效果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教师是集许多角色于一身的特殊职业,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和社会的变革。教师角色被赋予更多更新的内容,现代教师具有多元化心理角色。教师应注重角色心理的培育:强化教师角色意识、践行教师角色规范、进行教师角色训练、增强角色扮演能力。努力使自己的心理和行为与之相符合。  相似文献   

16.
网络作为一种高新技术,对当代大学生的学习、交往、自我意识、社会角色等会产生不同性质的双向心理影响。针对这种现状,高等教育要以教会学生选择性学习,强化人格教育,正确使用网络,加强校园网监控作为网络心理教育的着眼点。  相似文献   

17.
教师是集许多角色于一身的特殊职业,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和社会的变革,教师角色被赋予更多更新的内容,现代教师具有多元化心理角色。教师应注重角色心理的培育:强化教师角色意识、践行教师角色规范、进行教师角色训练、增强角色扮演能力,努力使自己的心理和行为与之相符合。  相似文献   

18.
一个人的角色由他的社会地位所决定,人在社会上总是扮演着不同的社会角色。班主任作为现代教育工作者这一教育角色,在新世纪应该是三种角色的结合:教师角色、班主任角色、心理辅导员角色。班主任应由传统的教师向辅导员的观念转换。不同的观念导致班主任对待学生的态度是明显不同的。  相似文献   

19.
本文试图从网络游戏者的角度探讨其心理需求、以及网络游戏能够在哪些方面满足这些需求。文章分别从体验不同角色,自我实现,满足快感、释放潜意识和交往四个方面阐述了网络游戏带给游戏者的心理满足,并通过网络游戏对游戏者心理满足的分析来解释网络游戏迅猛发展的原因。  相似文献   

20.
学校心理教师在教育实践中实现专业化发展,要积极面对和自主调适心理问题,如角色心理矛盾、工作心理压力、职业心理倦怠、专业心理障碍和发展心理危机.理想的学校心理教师,应是心理安全、心理平衡、心理自由、心理成熟和心理和谐的教师,应是心态积极、心理健康、精神充实、人格健全和个性张扬的教师.心理教师要全面加强心理建设,完善自身心理素养,实现专来化发展目标,扮演"重要他人"、"心理指展导者"、"人格示范者"、"精神关怀者"和"自我实现者"等专业角色,成为现代"心理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