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罗发群 《湖南教育》2004,(18):32-32
1.动作神态要幽默例如上“人的神经系统”一课,我倒拿着书认认真真地看,若有所思的样子,一言不发。学生感觉挺纳闷,提醒我说书拿倒了。我故意反驳:“你们以为我才三岁,到现在看书还不知道正反?只是我正着拿看不懂才倒着看的嘛!”这下子学生都跟样了,我紧接着说:“那好,请你们帮帮忙,试试倒过来你能看出什么?”学生开始倒着看,很快进入积极思考状态,最后他们兴奋地指出,人的神经像棵树,有树根、树枝和树梢。这样,“倒长的树”就把“人的神经系统”这堂课的几个知识点一下子解决了。2.发挥想像幽默“杠杆”一课,我首先抛出的问题是阿基米德的…  相似文献   

2.
教学具有教育,教养和发展三项功能。这个“发展”,指的就是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包括自学能力。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是为了不需要教。”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能力,是学生终生受用不尽的。我在历史教学中十分注重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一、把自学训练渗透到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去学生自学能力的形成,要靠自学的实践。因而,课堂教学过程的组织要突出学生自学。我常常采用以下形式:  相似文献   

3.
在教学中,我注意发展学生的个性,鼓励学生“异想天开”,培养求异思维。案例一:贴“倒”的小鸭在一年级“贴小鸭”的语文活动课上。活动开始了,同学们兴高采烈地把自己精心设计的“小鸭”端端正正的贴在黑板上了。“倒了,倒了。”同学们一边笑,一边叫,爱助人的刘红赶紧帮助晶晶重新摆正“小鸭”,让“小鸭”站起来了。可晶晶不但不领情,反而又上台让“小鸭”躺下了。同学们的笑声更大了。我望着晶晶憋得通红的小脸,觉得她好像有什么话要说,我将耳朵凑到晶晶的嘴边轻轻地问:“你为什么要将小鸭倒着贴呢?”“我做的是小鸭晒太阳!”“小鸭晒太阳?…  相似文献   

4.
11月22日星期三晴每当知道有学生感冒了,我会给他倒一杯热开水,轻轻问一声:“好点了吗?”我一次又一次地重复着这么做,似乎只是一种习惯。但有一篇学生作文《我最尊敬的一位老师》,让我感到很欣慰。那是我曾经教过的一位并不起眼的学生,他在作文中写了这样一段话:“有一次我病了,纪老师给我送来一杯开水,我觉得她就像我的妈妈一样。”读了这些,我好感动,感动学生给了我那么高的评价,感动学生真正让我理解了情感教育的巨大作用。学生感冒了,给他倒一杯水,让学生感到一种尊重、信赖和激励。12月3日星期五晴星期二早上,唐校长在办公室里批改学…  相似文献   

5.
行动研究,是一种可以形成原理和理论的应用研究,是以行动为导向的,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一种形式。研究者揭示假设、更新并检验观念和行动:将行动与教师的价值观相联系。行动研究者在与同事和学生的合作中、常常是在“行动一观察一反思跟进一行动”的不断循环中,形成并检验有关工作的理念。在这里介绍两种教学行动研究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政治经济学是无产阶级革命的科学,具有强烈的阶级性和思想性。对学生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是政治经济学教学的一项根本任务。历年来,在教学中,我一直坚持阶级教育、劳动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和远大理想教育。然而,教育的形式直接影响教育的效果。八十年代初期,我们依然采取传统的简捷教育形式,直接地正面地高昂地进行教育,其结果往往会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有时课堂里会爆发倒采性的哄笑声。个别的还嗤之以鼻。“哄笑”出于学生,问题在于教员。经过深刻反思,我们根据教育法的可接受性原则,逐步改用委婉的教育形式,其效果则迥然不同。委婉教育形式的前提是掌握推已及人的  相似文献   

7.
两位教师执教《倒数的认识》时,在两个班采用了两种不同的导入方法,收到了不同的效果。下面是这两节课的导入片段。教法一:师:今天我们先来做个游戏:“倒着说”。例如,我说“1、2”,你们就说“2、1”;我说“1、2、3”,你们就说“3、2、1”;我说“老师爱我们”,你们说“我们爱老师”。(学生理解后,师生之间又互相练习了几遍。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理解“倒”“互为”的含义。)师:在数学中这种现象也存在,比如:“八分之三”倒过来说就是“三分之八”。(师生继续做分数倒说的游戏。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几组分数,引导学生观察比较,理解倒…  相似文献   

8.
一次,我让4岁女儿拿双干净的鞋给我换,她在一旁却不紧不慢地冒出一句:“自己的事儿自己做。”完全一副事不关己的架势。这句话本来是我经常教育她的,现在倒让她活学活用了。我在暗自惊叹的同时,忽然悟出些家庭教育的道理来。“言教”与“身教”必须合一。“言教”能直接传授道理,“身教”则可教给孩子对待事物的正确方法。前者是抽象的,后者则是具体的,对身心发展还处在初期的幼儿来说影响更大。但是目前的多数年轻父母虽然注意了“言教”,却常常  相似文献   

9.
在几年的班主任工作实践中,我深深体会到:事必躬亲,对学生严加看管,表面上也许能控制住学生的“行”,实质上丝毫不能深入学生的“心”。一旦脱离了班主任的“视觉控制”范围,许多学生就“原形毕露”、行为“失控”了。如何艺术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让教育深入学生的心,使学生积极成为自我管理的主人呢?这是我常常思索的问题,在工作实践中,我也进行了一些初步的探索。一、明确目标,让学生形成自我管理的意识每接一个新班,我总会在开学初的班会课上郑重地送给大家一句话:“生活的艺术在于自我监督”,将之写在黑板上,然后组织大家展开讨论。学…  相似文献   

10.
精彩纷呈、充满生气的语文课堂是我生命中的最爱。作为教育的行动者、思考者,我努力地追寻着,不断地思考着,大胆地实践着……资料链接一:在上《拉萨的天空》一课时,我和学生们来到了草地上,尽情地享受着蓝天的美,感受着什么是“湛蓝、透亮、纯净……”,体会着“久久不忍移开”,在蓝天下学生们的思维插上了想象的翅膀,他们的思绪飞到了拉萨,飞到了布达拉宫。“我想对着蓝天放声歌唱。”“我想摘下一片白云当枕头。”“我真想用手摸摸这蓝天。”“我想一个人静静地躺在草地上。享受这蓝天。”……  相似文献   

11.
一次大扫除,我请学生们帮我收拾讲台。突然,几个学生异口同声地说:“老师,这些东西都是我们捡到的。”我抬头一望,讲台下散乱地堆放着学生们平时拾到的东西。我一愣,意识到了什么。平时,孩子们拾到东西高兴地交给我时,我总是随意地扔到讲台下的抽屉里。孩子们这一提醒,给了我不小的震动。我们常常教育学生要拾金不昧,而实际上,当学生真的拾金不昧时,我们又常常因为事情太小而并不在意学生捡到的一毛钱、一只铅笔,忽略了这些“小事”的教育价值,不能正确、及时地强化他们的行为品质。这样长期下去,孩子们的心就会受到冷落。我…  相似文献   

12.
常常觉得自己很忙,忙得几乎没有了自己的想法,几乎变成一个按照别人的生活方式过日子的人。撰写教育日记,促使我思考怎样可以做得更好。于是,忙里偷闲,把教育教学中的点点滴滴记录下来,让自己做一个“思想者”。不仅有行动,而且有思想,这就是我心目中的好老师。写教育日记,是因为我们已经有了行动。如果不行动,如果不改变自己的教育习惯和教育行为,叙述将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甚至是无话可说,无事可写。因为要记录,我与学生的交往将不再简单,不再草率,不再匆忙,不再敷衍。因为要记录,我便从不轻易打发教育中发生的问题,从不轻易干扰学生的…  相似文献   

13.
张根荣 《中学教育》2002,(9):37-37,30
在体育教学中,常常存在学生“吃不饱”、“吃不消”的矛盾。如何解决这一矛盾,让学生愉快运动?我认为,必须树立人本化教育观念,贯彻实施“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在实践中应做到以下三个“和谐”:  相似文献   

14.
因为经常丢三落四,今天钥匙找不到了,明天课本又不知放哪儿了,我的学生在“饱尝”为我找东西的“麻烦”之后,曾郑重其事地对我说:“常老师,我们真担心有一天你会把自己给丢了。”看着孩子们颇为“忧虑”的神情,我不由哑然失笑。孩子们说我粗心,朋友们说我“马大哈”,丈夫则“愤然”地说我“头脑简单”。我倒极喜欢“简单”这两个字。记得刚毕业时,喜欢梳两条小辫的我一幅“少年不识愁滋味”的模样,头脑也的确简单:不懂得那些高深的教育理论,便常常带领那些刚刚6岁的“小毛头”到处“玩”:春天逛公园,夏天逮蚂蚱,秋天串树叶…  相似文献   

15.
文明 《湖南教育》2014,(5):39-40
“礼仪教育”是笼统的概念,内涵丰富,怎样将其核心内容教给学生,让学生能更容易地理解并能化为行动,在一次班会后,我对这个问题,有了新的认识。“让别人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在一次班会课上,我们选定“让别人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作为主题。  相似文献   

16.
“学会感恩”是时下人们经常提起的话题。人们常常说现在的孩子往往缺乏感恩心理。只求索取而不知回报。我过去对这种看法也十分认同,然而我的一位学生以他的行动改变了我的看法,使我认识到。过去我们往往没有更深层次地了解学生的思想。没有发现学生的生活中一些细节中闪现的感恩之光。  相似文献   

17.
堵截与疏导     
这学期,我担任了404班的班主任。开学的第二天,一阵呼天喊地的哭声惊动了我。循声而去,哭声竟是从404班传出来的。从窗口望去,一位男生正与老师吵架,讲桌倒在一边,教室一片狼藉。数学老师从教室出来,见了我,气愤地说:“暑假作业没完成,我说了他几句,他不但对骂、撒泼,还扯自己的头发,抓自己的脸。”我无言以对,内心却颇不平静。对这样一个学生,作为老师,真的可以不理不睬,任由他破罐子破摔吗?若要教育,又该如何进行堵截和疏导呢?上课铃响了,我若无其事地走进教室,扶起倒在地上的讲桌,响亮地喊了声:“上课。”随着班长的“起立”声,同学们“…  相似文献   

18.
分析:一位教育家曾经说过:“父母教育孩子的最基本的形式,就是与孩子谈话。我深信世界上最好的教育,是在和尊长的谈话中不知不觉地获得的。”但是,令大多数父母感到头痛的是:父母苦口婆心地教育孩子,孩子却总不以为然,还常常会视父母的谆谆教导为没有意义的唠叨,甚至拒绝与父母交谈。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是孩子出了问题,还是  相似文献   

19.
在人们的印象中,“哄”就是“说假话“”骗人”。其实“,哄”也有另外一个意思“:用言语或行动使人欢喜。”教师教育学生,不就是通过自己的言行让学生喜欢吗?学生满意了,开心了,喜欢老师了,进而就能喜欢学习,就能更好地发现自我、树立自信,积极地朝着自己既定的目标不断努力,最终取得成功。所以,哄”,也是一种教育智慧。有一个小孩出生时脸上有一块巨大的胎记。那紫红色的胎记从左侧眼角一直延伸到嘴唇,好像有人在他脸上竖着划了一刀,面目狰狞吓人。在他懂事的时候,他的父亲就告诉他:“儿子,你出生前,我向上帝祷告,请他赐给我一个与众不同的…  相似文献   

20.
丁晓峰 《广西教育》2012,(42):55-55
“你的名字真美!”这是一句让我刻骨铭心的话,因为它不仅让我常常想起一位学生,并且,还让我真切地感受到了赏识教育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