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邵玉兰 《生物学教学》2003,28(10):37-38
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是学生必做的一个很重要的实验 ,但实验效果一直不很理想 ,如何改进这一实验是我们一直探索的课题。作者经过反复实验、探索 ,并借鉴同行们成功的经验 ,对实验方法做了一些改进 ,取得较为理想的效果。1 取材1.1 实验材料 洋葱是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较为理想的实验材料 ,此材料购买方便 ;易于生根 ;根的数量、粗细及染色体数都很理想 ;装片制作简单 ;染色体(16 )较少而且大 ,便于观察。另外大葱 (染色体数16 )、蒜 (染色体数 16 )、蚕豆 (染色体数 12 )等也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的好材料。1.2 取材时机 实验要求…  相似文献   

2.
在“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及复原”实验中,常会在实验材料的选用上遇到一些问题。如有的地区做实验前较难觅到新鲜的紫色洋葱,或因学生撕取洋葱外表皮较难操作,影响了实验效果。本文就一些替代材料与洋葱内、外表皮在实验中的效果进行对比,分析这些实验材料在实验中的效果。还尝试用40%蔗糖溶液进行实验并观察效果,以期找到一些更合适的实验材料来提高实验的成功率。一、实验过程1、对新选择的材料分别按课本要求制成临时装片。此处有必要把各种花瓣表皮临时装片的制作方法介绍一下:取一片新鲜花瓣于食指和拇指间,用食指和拇指稍…  相似文献   

3.
传统的实验教学,是让学生在实验操作中掌握实验相关的实验目的、基本原理、方法与步骤,学会观察、总结实验现象。学生的实验能力不仅是要掌握这些基本技能,更重要的是能应用所学的知识、技能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这就需要教师思考怎样有效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以适应高考中对学生"实验与探究能力"的考查。本文就本人在实验《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教学中的几点做法做一个总结。  相似文献   

4.
根据目前教科书中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方法来做实验,往往出现效果不理想或实验时间需要协调等问题。这给实验工作者带来了不少困难和麻烦。  相似文献   

5.
高中新教材有许多学生必做实验 ,为了使学生更好、更快、更节约地做好实验 ,我对一些实验材料和实验操作做了一些探索和改进 ,取得了较好的实验效果。1 观察细胞质的流动由于实验用的黑藻必须到池塘、小河中采集 ,取材不方便 ,我试着用新鲜的白菜幼嫩叶或叶柄的表皮细胞 ,带根毛的小麦根 ,南瓜幼苗的茎和叶表皮细胞 ,黑藻做实验材料 ,观察细胞质的流动 ,通过比较 ,发现黑藻叶片细胞的细胞质流动较明显 (以叶绿体为参照物 ) ,白菜幼嫩叶和叶柄表皮细胞的细胞质流动效果也不错 (该材料细胞大 ,有叶绿体 ) ,南瓜幼苗的茎和叶表皮细胞做实验材…  相似文献   

6.
第一,从“改”字入手,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我在生物教学中结合新教材,从“改”字入手,大胆改变一些实验材料和实验步骤而不拘泥于固定的问题解决程序,比如同一实验可用不同的方法或材料来优化组合设计。如《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的实验,教材介绍的实验材料是紫色洋葱鳞片叶,其细胞中液泡大而且有颜色、易观察,但紫色洋葱一时较难找到。面对这种情况,我们试用多种实验材料,对比效果。比如有的学生带来了大红花,有的带来洋蹄甲等有颜色的花。通过实验对比,发现大红花是做该实验较理想的材料。大红花的液泡呈深红色,比洋葱更容易观察到…  相似文献   

7.
运算放大器做电压比较器的实验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就运算放大器做电压比较器实验观察到的一些现象进行分析讨论,力图通过实验中观察到与理想情况出现差别的现象的分析,阐明原因,找出解决办法,加强理论和实验的联系,提高学生实验能力。  相似文献   

8.
“实验操作向导卡”是以中学理科的实验报告为基本模式,根据小学自然实验的特点和研究内容,将实验中的器材准备、安装方法、实验程序、要领、实验中需观察的现象及推论等内容编成卡片,让学生根据卡片内容进行实验和观察,以达到实验的目的、效果。 当前小学生自然实验中存在的问题比较多,主要是:不敢做,不会做,乱做。针对这些情况,我受微机网络导航和文件操作向导的启示,设计、运用“实验操作向导卡”,规范学生的操作行为,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实验操作向导卡举例 岩石的风化、磨囚作用的实验操作向导卡 …  相似文献   

9.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它不仅让学生学习化学的相关知识,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但由于初中化学教学内容较多,许多教师就减少了学生进行动手实验的机会,把做实验变成了讲实验,或是从网络上找一些课件或者视频,让学生看实验,或者只做演示实验而不上学生的动手实验。听来的容易忘,看到的记不牢,只有动手做的才学得会。这些年我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做了一些尝试,并取得了一些意想不到的好效果。在此,把我的一些做法和体验与大家一起探讨和分享。  相似文献   

10.
对初三学生来说,化学教育是启蒙阶段,而化学学科的特点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生对化学的认识必须从观察一些实验现象开始,敏锐而准确的观察力是学生颁刮展开化学思维、系统掌握化学知识的必要条件,因此下大功夫行之有效地培养和发展学生对实验的观察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我们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一、明确观察范围和观察方法化学教学中学生观察力的培养主要贯穿在化学实验过程中进行,在做每一个演示实验或分组实验之前.首先向学生明确观察的范围,然后引导学生如何观察,再总结出实验现象。1.观察范围大…  相似文献   

11.
实验是小学自然教学的基本内容之一。引导学生成功地做好实验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操作能力的重要手段。引导学生重视实验过程中的每个细节,指导学生改进实验中的一些操作方法则更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创造精神。教学中我把以下几个实验做了些改进,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根据自己教学实践对几个无机化学实验做了一些改进和探讨,经几届学生的实践证明,改进后的实验效果比有关教材中介绍的要好。  相似文献   

13.
焰色反应是中学化学中的一个重要实验,是检验、鉴别钾、纳及其化合物(主要用于检验钾盐和钠盐)的常用方法,被列为中学化学必做的分组实验之一。从表面上看,焰色反应装置简单,使用仪器和药品较少,实验操作步骤并不复杂。但是如果没有严格按照实验要求去做,就不容易观察到明显的预期实验现象,以致于根据一些似是而非的现象作出不正确的实验结论,从而使实验失败。一些教学人员在组织学生分组实验时,对实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没有引起充分重视,而常出现学生感觉实验现象不明显于是就凭主观臆断去确认实验现象。怎样才能使学生做好…  相似文献   

14.
经济落后地区如何尽可能地多做学生实验,同时让每次的学生实验都达到理想的效果,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需要教师深入思考。校领导和师生要正确认识、积极争取实验的进行;教师课前要准备充分,重视操作,强调规范,适时指导,答疑释惑,适当变通一些实验以提高效果;同时在教学中要注意安全、合理分组、容量适中、循序渐进。  相似文献   

15.
高中生物实验“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的实验步骤为:取材-解离-漂洗-染色-制片-观察。在用碱性染料染色时,很多学生存在这样的疑问:醋酸洋红液为何称为碱性染料?碱性染料龙胆紫是与酸性细胞核发生中和反应染色吗?漂洗去解离液能避免与碱性染料发生反应吗?这些问题涉及到染料性质和染色原理,一些教师也没有明白,使得教学过程中学生认识不清。我们通过大量实验和资料查阅,辨明植物细胞的染色原理。本文特就植物细胞一些结构性质和染色剂的特性作出解释,希望同学们在实验操作中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6.
中学化学实验教学改革初探湖北石首一中周庆春江祖乐一、改演示实验为并进实验教材中安排的有些实验,教师演示时,学生观察、现象往往不够明显,实验效果较差,针对这种情况,我们把这部分演示实验改成了师生一起做的并进实验。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分...  相似文献   

17.
谢宇农 《生物学教学》2004,29(10):29-30
“叶绿素的提取和分离”是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的一个必做的重要实验,它是讲授“光合作用”时所做的一个难度较大的实验,在历年高中实验会考的“高中生物学实验考查试题”中也都有它。在做“叶绿素的提取和分离”的实验中,常会发现按照教材指导,有时很难获得高效率和满意的实验效果,这样就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该章节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经过探索对实验材料的选取、提取剂的使用做了一些改进,大大提高了实验效率,实验效果也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相似文献   

18.
磁体做物理实验五例湖北省建始县第一中学(445300)朱怀恒为了加深学生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理解,增加演示效果,激发学生兴趣,笔者用磁体做了几个有趣的物理实验。1演示磁极的相互作用按课本上演示同名磁极互相排斥,异名磁极互相吸引,学生不易观察、效果不理想...  相似文献   

19.
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是高中生物学的重点和难点实验之一.如完全按照书本所要求的实验材料和方法步骤来做,实验效果不理想,成功率很低.本人在多年的实验教学中经过反复实验,多次探索并借鉴他人的成功经验,对本实验进行了一些改进,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20.
初中物理的“压强”演示实验,不论按课本的方法做,或按一些资料讲的,在实验中将朝学生一面的砂槽改成用玻璃代替来观察,还是在海棉上加重物来做实验.均存在一些令人不尽满意的地方:①用砂槽做实验,砂不容易筛得很均匀,摩擦大,且受砂的干湿的影响,携带也较笨重,实验现象不够明显.②用砂做实验要在小钉凳上加较大的重物才有下降现象,观察不方便,③在海棉上加重物,因海棉只能有下陷现象,尽管也能观察到一些形变,但作为学生在侧面观察,效果也不理想.笔者受有关资料的启发,将该实验再进行改进,效果大有改善。 1.实验前准备①买一块洗澡用的海棉块(选厚大一些,气泡空大一些,平整而松软的为佳)在海棉的侧面用毛笔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