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长沙马王堆汉墓与临沂金雀山汉墓一脉相承。本文对汉墓中的两幅帛画进行了系统比较,它们在地域文化、绘画风格和主题思想上存在着延续性和差异性。希望通过全面比较,能更深入全面地了解金雀山帛画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2.
该文从文献记栽、出土文物以及吴楚文化的门类以及突出成果等方面入手。阐明吴、楚文化的交流与吴、楚文化的发展相始终,特别是吴文化和楚文化相互吸收和融汇异质文化的养分,不断更新和增宏本体文化的现象尤其引人注目。  相似文献   

3.
4.
楚文化资源与楚文化旅游商品开发新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最能体现湖北地域文化特色的莫过于楚文化,而楚文化资源又极其丰富,因此,楚文化应该能够在湖北旅游商品开发中扮演重要角色。文章在分析楚文化旅游商品的现状和问题之后,紧紧结合楚文化资源,在如何利用楚文化资源进行有效开发旅游商品和政府决策方面提出了新的有建设性的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帛画魂幡是中国历史特定时期出现的特殊的绘画样式,从其产生到消失也伴随着龙凤形象变迁的历史原因,本文将春秋战国和秦汉时期的帛画放在一起,以大时空大视角来研究龙凤形象的变迁。  相似文献   

6.
本文主要论述了楚文化的拜火、拜日、尚赤、尚东、崇凤、积极进取、众采博纳、刻意求新、迷信巫鬼、玄思幻想等特色,以增加世人对楚文化的了解。  相似文献   

7.
帛画唐卡     
在藏区流行着一种画在布上的宗教画,这种卷轴画藏语称之为唐卡。对藏传佛教僧人来说,唐卡是修行时必不可少的借物。在佛殿里,众多唐卡夹杂在经幡、宝盖和彩带之间,从梁枋漫垂而下,对殿堂起着十分重要的装饰作用。  相似文献   

8.
楚国辉煌的科技成就,极大地推动了当时生产力的快速发展,促进了楚国综合国力的增强,直接影响到楚文化的各个层面。楚国科技成果体现出华夏民族文化中被两千多年的历史沉积物所掩盖的一种文化传统,这就是楚人积极进取,兼融并蓄,锐意创新,充满生命活力的文化精神。楚人的科学理论思维充满了玄虚的色彩,天人合一、万物同构同感是其对自然认识的基本出发点。这对于当今的我们和谐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仍不失其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9.
李白一生之经历,足以见出其“吴楚情结“.从青年时代出蜀到逝世,李白大部分时间是在吴楚之地渡过的;从创作看,李白有近半数的诗文作于吴楚之地,其中有相当多的是他的代表作,值得我们深入研究.而更值得注意的是李白思想情感上的吴楚文化因子,这就是:大鹏情怀、楚人情怀、吴歌情怀和吴楚一体.  相似文献   

10.
吴楚文化精神主要体现在筚路蓝缕的创业精神,破格争先的进取精神,富民强国的爱国精神,众采博纳的开放精神,刻意求新的创造精神等五大方面,该文通过对史少滋(芝)的吴楚文化人文情怀以及与吴兆麟将军同修"三民闸"情谊等的研究,从而归纳出吴楚文化人文观给社会带来的价值启示.  相似文献   

11.
游进 《鄂州大学学报》2007,14(1):39-40,64
《楚辞.九歌》是屈原在楚地民歌、巫歌和民间传说的基础上再创造的一组个人抒情诗,是诗人创作个性和民间文学风格的完美统一。《楚辞.九歌》保存着古代楚地民风民俗和民间传说的一些素材和影子,这正是楚文化研究的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12.
齐文化与楚文化作为我国先秦至秦汉时期的一北一南两大地域文化,二者间既有许多相同之处,又有许多不同之点。春秋战国时代,楚国崇巫尊鬼神,齐国尚贤重人事。楚人尊鬼神、齐人重人事的不同观念,导致了楚人和齐人不同的行为方式,并带来不同的后果。若从文化类型看,可以认为:齐文化属社稷守型文化,楚文化属神守型文化。  相似文献   

13.
鄢维新 《鄂州大学学报》2005,12(4):22-25,49
吴楚文化,即指从古到今存在于吴、楚交错地段的人类学文化。其中心区域是指鄂东、皖南、赣北等史称“吴头楚尾”之地。就广义的吴楚文化而言亦可指源自先秦、历代不绝而延续至今的故吴楚之地的文化,或日长江中下游文化。该文从历史和地域性的文化视野,梳理、点评吴、楚文化及其后续文化之间因撞击、融合而成的吴中有楚、楚中有吴的吴楚文化之源起、流变,撮举其要,略述吴楚文化的特色及成因,揭示其在中华历史文化中所具有的举足轻重地位。  相似文献   

14.
漆器作为我国古代历史上一种重要的手工业产品,在楚文化发展中具有重要历史地位,其文化价值之高已经超出人们的想象,它不仅代表着古代漆器绘制工艺之高超及髹漆工艺之娴熟,更以物质形象表现出古人那瑰丽奇伟的艺术想象力,它是古人留给我们的一笔宝贵的精神与物质文化财富。漆器与楚文化紧密相连,作为楚文化故乡的湖北,其漆器收藏之丰更是国内罕见,笔者认为有必要作此文让人们更多地了解漆器,本文旨在研究漆器与楚文化的魅力与其厚重的历史价值。  相似文献   

15.
从地域文化和历史文化角度观察,与魏晋南北朝一流诗人作家相比,陶渊明颇有其独特之处,即生长于、长期活动于中原文化与吴、楚文化的交汇融合之地。该文着重探讨了陶渊明作品中所体现出的楚文化精神和吴文化风韵,并发现三种文化以楚文化为主导,在陶渊明作品中自然地、合和地融为一体,这也许正是他成为魏晋南北朝时期最杰出作家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6.
楚文化的研究需要进一步开拓空间,应该将楚文化在漫长的历史时期与辽阔的空间领域创造出来的辉煌业绩做整体研究,这就需要一种“大楚文化”的视野。  相似文献   

17.
18.
针对湖北省楚文化旅游开发的薄弱现状和难点问题,提出应重点建设楚文化主题公园的构想,建议在武汉东湖风景区及附近兴建春秋战国主题文化园、复原郢城布局建筑、建云梦泽园、建章华台仿古建筑等,以全面彰显楚文化魅力。促进和发展湖北特色文化旅游业。  相似文献   

19.
大动荡、大变革、大进步是战国时期社会的显著特征.楚地发生了时代诸元与文学发展规律相统一的聚合效应,逐步形成了楚文化圈.本文结合当时楚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现实,从楚地的个性特征入手,分析形成这一文化现象的社会根源.  相似文献   

20.
楚文化的创新精神及其成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简要论述了楚人在哲学、法律、学等方面的创新精神,并分析 楚化具有如此强的创新精神的原因,以期能够对当今的创新产生启发、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