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006年10月,全球儿童科学启蒙国际奖颁给了中国科协副主席韦钰院士,韦钰院士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推动全球儿童科学求知的新型教学方法的发展,为倡导和实施“做中学”探究式学习和科学教育实践而奔忙。  相似文献   

2.
《上海教育》2007,(11A):22-22
韦钰,我国第一位电子学女博士。1985年至1993年,历任南京工学院副院长、院长和东南大学校长等职。她长期从事微波电子学的研究工作,创建了国内第一个“生物电子学”博士点,是国际分子电子学与生物计算系统学会首批12名常务理事之一,1994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后历任国家教委副主任、教育部副部长,其间对我国教育网络的建设和远程教育的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现任东南大学学习科学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电子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科协副主席、全国政协科教文委副主任等职。目前正从事前沿交叉学科——学习科学的研究。[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胡继飞 《中学教育》2010,(6):64-64,39
小学科学教育之事,我本无权置喙,因为我做的主要是生物教育研究的营生。但近年来围绕韦钰院士展开的论争甚至诘难,让我常有如鲠在喉、不吐不快之感。有鉴于此,敝人不测深浅,权作巷议。  相似文献   

4.
我国第一位电子学女博士、原教育部副部长韦钰.目前虽已从教育部离任,但她却更加忙碌在她倾心的科学教育领域。她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全国政协教科文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科协副主席、中国电子学会副理事长、李嘉诚基金会顾问、国家总督学顾问,为我国的教育与科研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学习与科研伴随了她一生.特别是近年来,她在创新科学与创新教育方面的主张,表现了她科学家的远见和教育家的热院.受到人们普遍关注和尊重。  相似文献   

5.
《基础教育课程》2011,(1):50-51
本刊编辑部:什么是“做中学”科学教育改革实验项目?目前进展情况如何? 韦钰院士:从1994年开始,中国科学家就参与了ICSU(International Council of Scientific Union)组织的有关儿童科学教育改革的探索。2001年,中国教育部和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共同发起和推劝了“做中学”科学教育改革实验项目,它是在教师的指导、组织和支持下,以学生为中心,实现学生主动参与、动手动脑的探充式科学教育,在5-12岁儿童中实施(以下简称“做中学”项目。  相似文献   

6.
当代科技工作者欣逢盛世,正当其时,必须坚定信心.志存高远.敢于担当,勇于超越,以敢为天下先的勇气,破除崇洋迷信,摒弃模仿跟踪,致力于提出原创科学理论。开辟前沿学科方向,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在攻坚克难中追求科学卓越,在持续创新中引领世界潮流。  相似文献   

7.
当你拿到一部很好的小说时,你不是也想一口气读完吗?甚至会不吃不喝也在那边看。我在科学上也能找到同样的乐趣。  相似文献   

8.
黄玉杰 《成才之路》2010,(15):I0003-I0003
“五四”青年节当天,中国工程院院士、原华南农业大学副校长罗锡文受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之邀,结合该校五月“读书、思考、进步”的专题活动,为500多名在校师生讲治学、谈人生。  相似文献   

9.
王坤 《教师》2011,(10):56-57
STS教育是在社会和文化转变过程中产生的,它的理念和实践包含了人们对新的社会、文化模式的重新认识和思考。它是融合科技与人文意识为一体的素质教育,并已成为培养科学素养和技术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介绍了科学教育中设置STS课程的实践探索,并对其意义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科学精神的产生源于近现代科学的兴盛,其核心即以理性批判为核心的求真求实求准,它以人类追求的“求真、臻关、至善”为终极目标。科学精神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缺失是教育研究出现诸种偏差的重要原因之一,需要深入完整地理解科学精神内涵并指引当代中国教育研究的健康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1.
12.
STS教育是在社会和文化转变过程中产生的,它的理念和实践包含了人们对新的社会、文化模式的重新认识和思考。它是融合科技与人文意识为一体的素质教育,并已成为培养科学素养和技术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介绍了科学教育中设置STS课程的实践探索,并对其意义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教育研究科学取向是教育研究从自在走向自由的自为存在。它通过认知教育世界、引导教育生活、创造教育理论提升自己的价值;借助于问题转化和主客体互动、逻辑自洽和经验证实建构教育理论和关注教育实践。由于固有的“悟性”特质和社会精神使然,中国传统文化明显缺乏科学意识,特别是科学精神。现代中国的教育研究需要倡导和培育科学思维和科学精神,以应对现代性的挑战。这就要求超越以传统道德理想主义的“天人合一”思想,而借助科学的中介实现教育研究“天人合一”之目的。  相似文献   

14.
西柏坡精神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伟大革命实践中培育形成的。西柏坡精神内涵丰富,“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的西柏坡精神,是强化宗旨意识、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政治保障;“严明纪律,团结统一”的西柏坡精神,是党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推进科学发展的组织保证;“抓住机遇,敢于胜利”的西柏坡精神,是加快科学发展、完成崇高使命的不竭动力。  相似文献   

15.
记者: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节约型社会,发展循环经济”等思想,您作为一位从事石油科研的专家,对此有何看法? 顾心怡:政府报告中提出了许多今后发展的目标,代表们都非常关注,比如建设“和谐社会”、解决“三农”问题及“煤矿安全问题”等,我认为这些问题的解决归根到底要靠科技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关于教育研究的科学精神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科学精神是对教育科学研究工作的基本要求。教育研究要求研究者具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实证或求实的精神、理性的求“真”的研究精神。当前教育研究实践中学术问题行政化,学术价值个人功利化,官员泛学术化等等,导致教育研究求真、求实、求准精神缺失。净化学术风气和科研环境,规范学术制度,完善学术激励机制和评价机制是提高教育研究质量、培育教育研究中科学精神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弘扬科学精神是科学技术界的重要任务之一,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是科学教育的核心内容。通过学术界对科学精神内涵阐释的介绍,又对处于历史文化境脉中的西方科学精神源流的梳理,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科学精神的论辩,从而对科学精神具有比较全面的理解和正确的定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当前我国基础科学教育中实践科学精神教育的途径与方法,希冀科学精神的养成从课程到教学、从理论到实践,从理念到策略都能得到落实。  相似文献   

18.
语文教学是科学,是根据母语特点,遵循儿童学习母语的规律,让儿童学好语文的科学。语文教学也是艺术,是形象的、情感的、审美的、富有魅力的传承语文知识能力的艺术。由于母语凝聚了民族的精神和智慧,因此,中国的语文教育不仅是使儿童从“自然人”转变到“社会人”的教育,也是使儿童成为真正中国人的教育。  相似文献   

19.
场馆科学教育是一种基于真实情景的教育活动,学习过程强调探究、互动,并会产生多元的学习结果。科学场馆的知识传播不是教育者向受教育者的单向传播,而是双向交流、互动影响,倡导积极互动、启发引导式的教育理念,激发公众参与的兴趣,从而深度挖掘展品背后的科学知识和科学精神。深入了解科学场馆的教育理论、影响学习效果的因素以及相关实证研究,是促进科学场馆实践效果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