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徐静 《比较教育研究》2015,37(10):92-97
国际高等教育学习结果测评项目(AHELO)是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在高等教育领域计划进行的规模最大的一项综合性国际测评.测评不以排名为目的,拟对高校即将获得学士学位的学生的学习结果进行测评,以监测全球高等教育质量.经过五年可行性调查研究,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于2013年公布《AHELO可行性调查报告》,指出在全球范围内开展高等教育学习结果测评是科学、可行的,并计划于2016年全面启动该项测评.  相似文献   

2.
教育政策与实践视野下的CSCL——CSCL2011国际会议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SCL(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是学习科学和教育技术学的重要研究领域。在过去2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CSCL在学术研究和实践应用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自上世纪末以来,国际学习科学学会组织了每两年一届的CSCL国际会议,目前,已经成为CSCL领域研究者们进行学术交流的重要平台。2011年国际CSCL年会将视野转移到政策与实践领域,希望藉此将CSCL领域的研究成果在教育中得到更广泛和深入地应用。在通过对CSCL2011国际会议召开的背景进行简要介绍基础上,概述、介绍了本届会议报告的主要内容、五个重要的主题,回顾并分析了历届CSCL国际会议的主题、关注焦点以及CSCL的主要研究问题和所获取的经验。此外,还针对国内CSCL研究与应用情况,提出了相关建议。[关键词]CSCL;国际会议;教育政策  相似文献   

3.
经过近20年的发展,学习科学的研究成果、学术期刊对教育研究及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学习科学本身的跨领域性也吸引着各学科的专家协作研究,尤其是对新技术的关注,更是为教育评价以及教学设计等领域带来了高层次的变化.在这些跨学科研究项目成功的背后究竟有哪些值得我们借鉴的因素,又有哪些新的技术可以为教育研究所用?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对国际知名的学习科学研究专家Roy Pea教授进行了访问.Roy Pea教授是斯坦福大学教育学院学习科学博士专业的创办人与负责人,他于1974年在密西根州立大学的哲学与心理学系毕业,后获得英国牛津大学Rhodes奖学金,师从著名教育心理学家Jerome S.Bruner,并于1978年获得发展心理学博士学位.他的研究领域包括科学、数学学习与视觉化、基于视频的学习、学习共同体、元认知等方面,研究议题大都围绕着信息技术对学习与教学的支持及增强.在本访谈中,Roy Pea教授结合他曾参与的跨学科研究项目概述了“设计研究”这一范式在促进不同学科专家合作研究方面的潜力,还饶有兴趣地谈及了他对数据科学在教育科学研究中的关注,并畅谈了他与其合作者在视频学习研究方面的新角度和新成果.  相似文献   

4.
正学习科学是一个在上世纪80年代末兴起的交叉科学,近20年来在世界范围内得到迅猛发展,吸引了生物学、认知神经科学、心理学、社会学、计算机科学、教育学等相关学科研究者的极大兴趣,并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了日趋明晰的学习科学专业领域。3月1日至3月6日,由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香港大学联合举办的"学习科学国际大会"在华东师范大学举行。本次大会包括三个部分:"学习科学新进展研讨会"、"关于学习科学的对话"和"学习科学与教育创新国际论坛"。来自世界各地的研究者和相关领域专  相似文献   

5.
随着学习科学、学习分析等领域的发展,学习设计也进入了崭新的发展阶段,正在成为国际教育技术领域的新研究热点,需要从更多更新的视角看待和研究。本文以“2019学习设计、技术与学习科学国际研讨会”为抓手,采用文献分析法和内容分析法,对研讨会内容及国内外代表性学者和文献进行了分析,总结提炼了当前国内外学习设计、技术与学习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还提出要从新的理论、新的技术、新的证据、新的方法等视角看待学习设计的未来发展方向与趋势。  相似文献   

6.
在最近召开的“2013学习科学研讨会”上,来自香港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东南大学等高校和机构中的学习科学研究领域的学者以及实践领域的专家,共同商谈如何在已有研究基础上推进我国学习科学的深入研究和学科发展。与会代表普遍认为,学习是一个复杂现象,因此,需要不同学科、不同领域的研究者与教育实践者紧密合作,从不同层次出发研究学习。在推进学习理论发展的同时,从学习科学角度思考教育变革面临的挑战,从而为我国教育改革和创新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2011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国际会议于2011年7月在香港举行。此次会议的主题是计算机支持协作学习的研究与教育政策和实践的链接,旨在促进CSCL研究对各级正规和非正规教育领域的政策和实践带来新启示。会议集中了全球学习科学、教育技术与协作学习领域的前沿科学家,是一次有关学习科学的盛会。除了在香港的研讨会,本次会议还增设了在广州、上海和北京的连锁会,因此在大陆也吸引了不少学者参与。作为2011CSCL会议的前奏,主办方在香港举行了一个小型的全球教育政策论坛,20位成员之中,一半是前沿的学习科学研究人员,另一半则是各国际机构的教育政策领军人物,他们就教育的微观与宏观研究,做了别开生面的对话。我们相信,有关学习科学的研究,必将成为教育领域的基础研究。  相似文献   

8.
知识管理一词在当今国际教育界的使用频率越来越高。尤其是在与经济紧密相关的职业教育、继续教育领域,以及在计算机支持的教学领域,都广泛接受了知识管理的理念、理论和方法。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的知识管理,是美国经济领域对企业组织学习和信息管理的研究与实践成果的总结。上世纪90年代,知识管理逐步为世界认可,从而在企业管理实践与科学理论的研究方面取得空前进展。2000年,德国还首次在高校开设了知识管理硕士课程。但什么是知识管理?它与教育有什么关系?这种关系与传统教育观念又有什么不同呢?传统的教育与学习着眼于主体自身及其对世…  相似文献   

9.
协作脚本是为推动学习者在协作活动中的协作进程而设计的脚手架,是学习科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协作脚本是学习科学中的认知理论与学习理论的智慧结晶,是个体支架到协作支架的发展产物,更是学习科学作为一门设计科学的理论导向的产物。运用Bicomb、Gephi与SPSS软件,对来自Web of Science数据库的528篇协作脚本研究核心文献进行计量分析,发现脚本作用机制、学习环境与教学策略优化、科学教育、语言教育是国际协作脚本设计的四个主要研究领域,其内容与学习科学中学习发生机制、学习环境设计、学习分析技术等三个核心领域高度契合。通过展示协作脚本设计的六个案例,进一步总结528篇国际协作脚本研究,从设计的科学性角度提出了"4S-4W"协作脚本设计框架。结合学习科学三个核心领域的前沿动态以及文献计量结果,对172篇具备低内部成熟度、高外部影响力的新近文献进行进一步分析,探明了国际协作脚本研究的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计算机模型的广泛运用是国际科学教育的一个重要趋势,相关研究十分繁荣。文章阐述了国外科学教育中计算机模型若干研究领域的新进展,主要涉及基于计算机模型的学习研究、教学研究、评价研究以及教师研究等方面,在此基础上提出对我国相关研究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为全面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进一步推动以“学”为中心、注重学习过程和结果的教育质量评价体系的建设,加强国内外高等教育领域研究者和实践者在相关领域的成果交流与合作,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与“国际比较教育学会”(CIES)、“高等教育专题研究组”(HESIG)合作,于2013年10月27日~28日在清华大学举办了“全球化时代大学生学习与发展研究”国际研讨会.与会者探讨了全球化时代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新特点及其发展趋势,分析了全球化时代大学生学习与发展研究的新进展以及相关调查与测验工具的编制与使用情况.  相似文献   

12.
文章基于2011-2020年WOS数据库收录信息,以我国与美、英、加、德、日、法、意、俄8个工业国的科技合作论文为基础数据,分析高校在国际科技合作中的角色、学科领域特点以及变化趋势。研究发现,我国与各工业国合作地位稳步提高,合作规模持续扩大,高校在其中的作用逐渐增强。贡献居前的高校梯队分布格局由“金字塔”式演变为“漏斗”式。高校与各工业国的科技合作领域逐渐拓宽,集中在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和材料科学跨学科、电气电子工程等应用科学领域,具有国别合作特色的学科逐步形成但合作体量较小,多学科科学、计算机科学信息系统等新兴合作学科正在兴起。进一步加强高校在国际科技合作中的桥梁作用,是推进新时代国际科技合作的重要方向,应立足各国科研特色,依据高校自身优势学科,积极拓宽科技合作领域。  相似文献   

13.
中加教育与技术研讨会是由加中双方共同组织并轮流举办的国际研讨会,2009年在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安大略教育学院召开,2010年于10月31日-11月2日在广东省的惠州学院成功举办.作为国际教育与技术领域的前沿论坛,会议邀请到来自加拿大和国内知名高校教育技术领域的专家、教授参与交流和深入研讨,19位主讲专家对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教师培训、非正式学习等方面的研究都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思考.  相似文献   

14.
张建伟,男,河北省宁晋县人,1973年生。现为清华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讲师。2000年于北京师范大学获教育心理专业博士学位,此间曾在曼彻斯特大学教育学院进行合作研究。在微观层面上侧重研究基于IT的认知学习与学习环境设计,涉及基于问题的知识建构、科学发现学习、协作探究学习以及e-Learning设计评价等。在宏观层面上侧重研究教育技术学的科学问题、教育信息化与教师培训等。曾在国际刊物与国内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40余篇。曾担任国际计算机教育应用研讨会(ICCE2001)和国际网络学习研讨会(ICWL2003)的程序委员会委员。  相似文献   

15.
教学设计学科由加涅20世纪60年代创立。到20世纪90年代,第一代教学设计理论与模式进入相对成熟期。为了跟上时代发展步伐,教学设计理论开始转型,在教学设计、学习科学、教育技术以及教学实践等领域快速发展,尤其是首要教学原理、首要学习原理、综合学习设计、意义学习设计、认知负荷理论、教育目标分类、学习方式分类、四维整合模式等将教学设计研究推到新的高度。国际教学设计研究发展20年的特征是老骥伏枥,老树新花;新人迭出,多点中心;扎根实验,应用为先;理论多样,有容乃大。教学设计的转型已经完成,未来将继续面向社会发展需要深化理论,强化应用,为教师提高教学育人质量服务。  相似文献   

16.
学习科学以研究真实世界中人类的学习为目标。它脱胎于认知科学,受到过人工智能领域研究的浸润,最终也注定成为一个汇聚认知科学、计算机科学等学科的跨学科研究领域。在近三十年的发展过程中,学习科学共同体逐渐成熟,其影响力从美国扩展到了全球。如今,学习科学研究者们正努力联通学习科学研究与教育实践,变革现有的教育。在未来的发展中,...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80年代以后,以认识主义理论为基础的建构主义理论在外语教学领域中逐渐流行起来,成为国际科学教育改革的主流理论,这种理论主要提倡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文章探讨了各种教学策略在高校专业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旨在全面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  相似文献   

18.
国际数学和科学趋势研究(TIMSS)由国际教育成就评价协会(IEA)于1995年发起,其目的主要在于了解各国学生的数学、科学学习成就及其各国文化背景、学习环境、教师因素等影响因子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一、学习科学视阈下的学习环境设计 学习环境这一概念是随着学习科学研究的兴起而产生的.20世纪70年代,人工智能技术引发了一场学习科学研究革命,来自于认知科学、神经科学、脑科学、计算机科学和教育科学等领域的研究者从各自的学科出发,从不同视角研究学习,对学习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两大思潮由对峙转向整合.人们普遍认识到学习既是个体感知、记忆和思维等认知过程,也是植根于社会文化、历史背景和现实生活的社会建构过程.学习科学作为一个关注度日益提升的研究领域,背后是教育范式的转型.  相似文献   

20.
第20届上海国际课程论坛于2022年11月11-12日在华东师范大学举行。本次论坛召集了多位来自世界各地教育组织及高校的专家学者,围绕“技术赋能的国际课堂分析:打开黑箱与重构课堂”这一核心议题展开了深入探讨,既共享了基于学习科学视野下躬身实践的国际经验,也传递了多角度探秘黑箱的本土行动,并对未来智能技术如何更好地为课堂分析赋能、打开黑箱进行了前瞻性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