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方舟  丁奕 《视听纵横》2003,(4):97-98
在一个经济总量处于全省后列的地市,原先很不起眼的舟山广播电视报,何以在广播电视报业陷入窘境的大环境下,依然办得有声有色,报纸质量、广告创收、发行数量位居全省城市广播电视报第二位,期发行量稳居全市首位?归结为一句话就是,只有不断创新才能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以服务于广播电视及其受众的广播电视报,曾有着“皇帝女儿不愁嫁”般的辉煌。然而,近年来随着报业竞争的日趋激烈,广电报的信息资源不断地被其他报纸及传媒或多或少地占用,广播电视报固有的优势正在逐渐减弱,报纸经营难度越来越大。另外,互联网络的高速发展,电脑走进千家万户,使许多人不再依赖广播电视报的节目预告,而是通过上网来了解详细的影视节目简介。在这种严峻的形势面前,广播电视报人要在激烈的媒介竞争中求生存、图发展,变被动为主动,从而走山困境,只能改革原有的办报模式,努力开创出一种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新的办报模式。从2004年…  相似文献   

3.
邓国超 《新闻窗》2013,(6):22-25
新媒体时代的报业竞争异常激烈,广播电视报也不例外,这一20世纪八九十年代曾经辉煌的纸媒,21世纪一开始就出现了新的变化,2005年成为拐点,发行量和广告收入逐年萎缩,全国大多数广播电视报走向衰落,入不敷出,陷入了困境。创新广播电视报经营,积极探索广播电视报发展新模式,成为当代广播电视报经营者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4.
全国目前有340家广播电视报,发不出工资或发部分工资的报社已达100多家,效益好的屈指可数,年收入超过1000万的不到10家。唐山、太原、苏州广播电视报是城市广播电视报的领头羊,它们在全国广播电视报效益普遍下滑的大背景下,不仅站稳了脚跟,而且广告收入连年上升。  相似文献   

5.
郭蕾 《新闻采编》2007,(5):43-44
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开始,我国的广播电视事业飞速发展,各地的“广播电视节目报”应运而生,一般只是四开小报,以预报广播电视节目为主,作为报纸,其新闻性基本缺失。但是如果从更加宽泛的概念理解,当时的节目预告,也是在发布一种社会受众所渴望得知的消息,似乎也可勉  相似文献   

6.
广播电视报长期以来被人们视为电视节目报,社会影响力小,公众话语权弱,生活参与度不够一直是广播电视报的软肋,其作为舆论阵地的作用也往往被人忽视,面临的挑战和困难则越来越多。要改变这一状况,积极主动地开展舆论监督,是一条有效的途径。近年来,《衢州广播电视报》在履行好自身职责,练好内功的同时,鼓励和支持采编人员开  相似文献   

7.
8.
全国省级广播电视报大多数创办或复刊于1979年前后,继而有地市级广播电视报的出现,作为我国特有的媒体衍生物,它曾经一度成为当时专业报中覆盖面最广、群众自费订阅率最高的报纸,在传递广播电视节目信息、丰富人民群众文化生活等方面,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有调查显示,1991年全国共有广播电视报170多家,地市以上广播电视部门绝大多数办有广播电视报,且一般发行量在十几到几十万份之间,有十多家报纸甚至接近或超过了百万份,广播电视报当时的辉煌可见一斑.  相似文献   

9.
办好一版涉及方方面面,从办报方针到编排内容、版式设计、标题制作、文图搭配等等。经过几年的不断探索与实践,《内蒙古广播电视报》一版基本形成了自己的风格。 改革开放以来,各种宣传工具都以各自的优势发挥作用,影响着读者、听众和观众。广播电视报也不  相似文献   

10.
笔者针对传统发展模式对广播电视报生存发展空间的影响,创新发展模式以及广播电视报创新发展模式的方向与路径进行分析和阐述,指出电视报发展模式的创新。  相似文献   

11.
<怀化广播电视报>创刊于1993年,它16年的办报历程可以说是整个中国广播电视报刊发展的一个缩影.创刊之初,中国的广播电视报因其独特的办报形式以及资源优势,正处于发展的高峰期.  相似文献   

12.
正目前,全国有320家广播电视报刊,其中,刊物40家左右,电影报刊10家,其余的,都是广播电视报。广电系统的这么多报刊在全国各系统各行业中绝无仅有。在历史上,广播电视报的兴起,为广播电视尤其是电视的快速发展立下过汗马功劳。20多年前,大部分家庭都靠电视报上的节目表收看电视节目,各省市的电视报,动辄发行十几、几十万份。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各种资讯越来越发达,尤其是新媒体的发展,使广播电视报的功能迅速衰减。就全  相似文献   

13.
《新闻三昧》2008,(1):33-33
当北京广播电视报委婉地宣布全城赠阅计划搁浅的时候,中国传媒业波澜不兴,平静地注视着又一位勇敢者倒在报纸竞争的湍流中.这是中国报业第一次全城免费赠阅报纸经营策略的失败,显示出免费报纸的前途远远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乐观.  相似文献   

14.
王豫 《新闻记者》2005,(2):13-16
2005年1月1日,《每周广播电视》报迎来正式创刊50周年。《每周广播电视》报(以下简称《每周》)的历史,始终伴随和见证着上海广电事业的发展,并成为千家万户的良朋益友。在历史的接力棒跨世纪传递的今天,如何顺应时代发展,激发创造活力,重塑报业辉煌,是事业的要求,也是我们的责任。  相似文献   

15.
广播电视报是个年轻的报种。所以它诞生以来遇到的很多问题都与众不同也无从借鉴,它需要自己在实践中不断摸索不断总结不断作出自己的回答。出于以上考虑,我把涉及到广播电视报方方面面的问题理了一理,概括出七个带有共同性的曾经有过争论或者至今仍然众说纷纭的问题,谈谈我个人的看法和认识,以便更好地把握住广播电视报未来的发展趋势。一、广播电视报的作用和地位广播电视报的地位主要取决于它发挥的作用。广播电视报的作用从创办到现在,有一个逐步扩大的过程。在开始;它确实只能算一张节目单;后来内容增加了,丰富了,慢慢起到了…  相似文献   

16.
广播电视报是随着广播电视事业的兴起而兴起,随着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1985年,全国仅有46家广播电视报,其中省级广播电视报有二十余家,而城市广播电视报不足二十家,当时的城市电视台也不足五十家。到了1995年,全国计有电视台982家,有线台1202家,教育电视台941家。(据《文汇报》)相应地城市广播电视报也发展到200—300家。 城市广播电视报兴起,打破了省电视报的一统天下,一个省多的拥有城市电视报20多家,少的也有10余家。如某省广播电视报,1985年发行量曾突破130万份,而到了1995年,发行量只剩下了20-30万份;从地域上也相应缩小.原来几乎遍及全省各城镇,如今仅限于省城一带。 城市广播电视报迅速兴起,是有宏观经济基础和主观人为因素的。在经济基础相对贫乏的80年代,文化娱乐活动也相应贫乏,人民群众的业余娱乐生活迫切需要这份报纸,因为那时候,每天晚饭后的时间,绝大多数人都是消磨在电视机前的。作为广播电视的补充和延伸,作为电视台与观众间的桥梁和向导,广播电视报是深受广大群众欢迎的。  相似文献   

17.
1991年以来,江西广播电视报从内容到形式上有了重大变化,这个变化是由两个原因引起的,一是提高了印刷质量,采用激光照排和胶印,二是版面进行了一番改革。江西广播电视报版面的改革,是从解放思想起步的。长期以来,人们认为只要把两台节目介绍了,这张报就算办好了。江西广播电视报在改革出中突破了这一点。我觉得有以下几点是值得总结的。  相似文献   

18.
一受众对传媒的注意力可分为短期偶然注意力与长期注意力。本文所指的注意力属于长期注意力,即指受众对于特定媒体的价值与情感认同,这种情感的忠诚度主要是由于特定媒体的传播内容对于其目标受众的价值亲和力所造成的。要增强受众对某一媒体的情感忠诚度,主要是强化受众对特定媒体的价值探索经纬认同,而这一认同的强化过程,从媒体自身角度来说主要由三方面要素构成:一是明确传播对象(受众定位),即明确自己的受众是谁;二是明确传播内容(功能定位),即你向受众提供的是什么;三是明确你的优势(优势定位),即受众的客观需求与媒体的主观愿望在什…  相似文献   

19.
今日的报业竞争无疑是激烈的,中国是最大的报纸消费国,全国每日的报纸发行量大概在8500万份。全国340多家广播电视报,绝大多数在夹缝生存,日益边缘化。广播电视报曾经很好过,上世纪80年代始的20年间,作为我国特有的媒体衍生物,广播电视报在媒体与受众的沟通交流中一度做出过突出的贡献,并曾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成熟壮大,发行量稳步攀升。上世纪末以后,广播电视类的报纸开始大面积、大幅度的下滑。现在发行过百万的只有《中国电视报》了,大概250万份,但为此,中央电视台每年提供的补贴为3000多万元。  相似文献   

20.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广播电视事业蓬勃发展,带动我国广播电视报业创造出辉煌的业绩,80年代到90年代,是广播电视报的黄金时期。90年代以后,城市晚报、娱乐报、都市报异军突起,后来居上,广播电视报整体上陷入低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