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如今,很多学校都在打造学校文化,但坦率地讲,真正有文化精神的学校并不多。当前,学校在文化建设中存在明显的形式主义:其一是物表化,很多学校建得富丽堂皇,但只是一些建筑、图案,并没有真正成为师生生活和记忆的组成部分,没有具备深刻的文化内涵和教育意蕴;其二是文本化,各种学校都建立了很多规章制度,但制度只停留在文本层面,没有真正地成为规范学校成员行为的动力;其三是标语化,许多学校努力让每一堵墙都能"说话",写满了各种标语口号,但这些标语只是挂在墙上,印在宣传册上,没有成为师生的自觉追求,甚至行动方向与标语内涵南辕北辙。  相似文献   

2.
没有文化,便没有学校。没有优秀的文化,就不会有卓越的学校。先进的学校文化是学校成功发展为名校的重要根基,是创造品牌的阳光通道。如今,"文化润校"、"文化立校"、"文化强校"、"文化名校"的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那么,如何建设学校文化,如何使校长的文化主张不只成为个人意志,不只写在墙上、说在嘴上,而真正成为全校师生的统一信念,成为行为自觉,成为薪火相传的学校风气、学校精神  相似文献   

3.
一所学校的管理离不开文化。制度讲求规范,是刚性的"硬管理",即以制度为"规矩",成就师生"方圆";文化讲求氛围,属柔性的"软管理",即以文化为精神,创建和谐校园,学校管理贵在刚柔相济,阴阳交行,民族中学尤其要如此,只有这样,才达"上善若水"之功效。作为学校领导,应清楚地意识到,教育与文化密不可分,文化孕育  相似文献   

4.
基础教育阶段大批薄弱学校的存在是当前教育发展不均衡的一个重要表现,因此,加快薄弱学校的改进,缩小校际之间的差距,促进教育公平,成为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政策重点。但是,由于人们在薄弱学校的认识上还存在一些观念上的误区,使针对薄弱学校改进的很多措施缺乏"针对性",没有有效地发挥"改进"作用。所以,如何认识薄弱学校,找到薄弱学校的"软肋",从而准确地找到问题的突破口是薄弱学校改进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5.
学校文化是学校的核心竞争力,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也是特色学校建设的内在要求。有什么样的"文化主张",就会有什么样的"学校文化";有什么样的"学校文化",才会有什么样的"学校气质"。"主张"表明的是一种态度,一种立场,一种诉求,一种见解,它以无形的姿态存在,表现出它的潜移力、吸引  相似文献   

6.
构建符合学校特征又富有个性的学校文化,是一种教育的担当。南通师范第一附属小学秉承学校创办人张謇的教育思想,努力构建学校"和爱文化",并将艺术教育作为推进学校"和爱文化"建设的重要路径。在可触可感的艺术教育濡染中,"和爱文化"成为全体师生的自觉追求。  相似文献   

7.
《宜宾学院学报》2015,(9):119-124
在文化多元化发展的时代背景之下,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场域正在不断消解和重构。学校教育因其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方式,成为民族文化的主要传承场。但是,学校教育传承民族文化仍然面临诸多问题,如何实现民族文化的"活态传承",如何处理好主流文化与民族文化的二元关系成为学校教育传承民族文化的核心。  相似文献   

8.
田明 《甘肃教育》2013,(15):16-17
在新课程背景下,学校如何发展,学校的生长点在哪里?许多学校把焦点对准学校文化建设上,以此构建和谐学校文化,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一、学校文化建设存在的误区一是校训不易记忆,难以理解。有些学校的校训太长,有些校训大人理解都相当费劲,学生就更难理解,因此,很难获得师生的普遍认同。有的学校的校训没有自己的特点,成为校园中可有可无的"摆设"。好的校训是一所学校无形的"精神财富",对内能形成一种文化上的向心力,对外则  相似文献   

9.
校长对学校的领导主要是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领导,以及学校育人文化的营造.这种领导集中地体现在办学理念,即学校文化的灵魂上 学校是一个育人场,这个场不仅仅是场所的"场",更像物理学中电场、磁场的"场",学生进入这个"场"后能被影响、被感染.《义务教育学校校长专业标准(试行)》对校长提出六项能力要求:规划学校发展、营造育人文化、领导课程教学、引领教师成长、优化内部管理和调适外部环境.可见,营造育人文化是一位专业型校长必须具备的素养和履行的职责.但现在很多校长往往不关注学校育人场的营造,而是满足于当"教育的施工队队长",即领导怎么讲,文件如何规定,就怎么照着做,简单地克隆复制,勤勤恳恳,加班加点.这是事务型校长的典型表现,是校长的初级水平.高水平的校长靠文化治校,靠价值观、理念、精神引领学校发展.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学校文化建设似乎正在成为一种时尚。这是一件好事,但也存在隐忧,因为文化决不能仅仅成为时尚。文化是积淀,是传统,是一个群体、一个民族乃至一个社会的"遗传基因",是一条连接过去、  相似文献   

11.
正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应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文化,是教育的根本,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可以说,没有文化就没有教育,不重视优秀传统文化熏陶的教育不是成功的教育;不重视优秀传统文化熏陶的学校不是一所好的学校。文化既然是历史的产物,就有"资政、育人"的作用。学校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的合格人才的地方,必须重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并不折不扣地抓好、抓出特色,使之成为创办特色学校的一个亮点。  相似文献   

12.
当前基础教育界受社会思潮的影响,存在3种伪现代化的办学行为:学校实验室的"现代化",学校环境的"现代化",教育口号的"现代化"。或把教育的现代化理解为教育器物的现代化;或盲目超大,成为巨型学校;或追求豪华,学校富丽堂皇,成为宾馆式学校;或热衷口号游戏,不切实际地不断追逐时尚新潮的理论口号。学校成了没有历史的学校,成了失去记忆的学校,忽视了教育内在本质的现代化,忽略了人的现代化。学校教育的现代化核心应该是学校文化精神的现代化,这是学校的根基和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所在。  相似文献   

13.
正学校文化是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加强学校文化建设,创建具有独特品质魅力的学校文化,是提升教育内涵的重要方面。学校文化是土壤,孕育着学校精神;学校文化是根基,生长着学校特色;学校文化是力量,提升着学校品质。用文化引领教育,用文化经营学校,是一流学校走向成功的基本策略。我校在文化立校方面做了一些积极的探索,以"山"为切入口来建设学校文化,名曰"仰山文化",形成了"三寻三求"的学校文化建设路径。  相似文献   

14.
正学校文化是立校之基。现在,不少学校倡导"生态教育",打造"生态课堂",但是,如果学校的管理、文化仍然沿袭传统的一套,而不是人性化的管理、开放活跃的学校文化,"生态教育"将重新陷入困境。为此,我在学校管理中,从学生个人、班级、学校三个层面入手,打造"雅"、"立"、"和"生态文化体系,为学生的健全人格奠基。一、学生个人追求生态之"雅""雅"是一种贯穿人终身发展需要的魅力修养。我校抓住课堂教学改革的契机,在历练和积淀中形成了学校"遵循天性,举止文雅"的"雅"文化。  相似文献   

15.
学校文化建设要有前瞻性的顶层设计,要有可操作的校本课程体系,要有让学校文化立足的课堂教学。苏州市平江实验学校培育和践行以"德润文光"为理念的学校文化,通过文化的濡染、文化的培育和文化的毓养等文化机制,实施"大成教育",让学校成为师生的幸福家园。  相似文献   

16.
<正>学校文化,作为"学校群体成员的做事方式",作为由信仰、价值和传统组成的"内在实体",外显、内蕴于学校之中,对学校的发展影响深远。彭钢认为:"学校文化是学校发展较高阶段的产物,是学校发展从必然走向自由的过程和台阶。作为一种发展战略的学校文化建设,应具有  相似文献   

17.
通过学校文化建设"方法论"的透析,笔者认为当下学校文化建设在方法论上属于"机械论",其局限性在于对学校文化进行"静态分割",导致学校改革文化乏力。重构学校文化要在澄明学校文化建设价值的基础上,进行学校文化建设方法论的转换:变"机械论"为"生态论"。在此基础上,提出学校文化建设的六大策略,即用价值凝练文化、用实践创生文化、用作品解读文化、用故事传播文化、用制度延续文化及在事实中考察文化。  相似文献   

18.
<正>中国文化中素有温情美好的词语,比如:出生地谓之"故乡",就读过的学校谓之"母校"。无论"故乡"还是"母校",都与身处其中的"我"息息相关。"我"出生的地方才是"我"的"故乡","我"读过书的学校才是"我"的"母校"。如果没有"我",它就是毫不相干的地方、毫不相干的学校。  相似文献   

19.
衡量一所学校有没有品位、特色、凝聚力和感召力,看什么?看它的学校文化。优秀的学校文化是师生共同的精神家园,会给师生深远影响。学校文化建没应当成为现代学校教育发展的基础性工程。提高对学校文化建设的认识,切实重视学校文化建设,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20.
姜晓华 《江苏教育》2014,(11):21-23
<正>教育的本质在于"文化育人",文化育人的关键在于学校的文化建设和文化力的形成。优秀的学校文化蕴藏着一股巨大的隐性教育力量,师生正是在"崇尚美好人性,塑造完美人格,追求幸福人生"的学校文化的熏陶中形成自己的价值观、科学和人文精神以及高尚的道德情操的。江苏省海门市东洲国际学校是一所年轻的学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