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最近发现有很多文章在议论教育简单得只剩下做题了,教育只剩下考试了这些话题。其实我们的身边这样的教育举不胜举:  相似文献   

2.
季苹 《人民教育》2012,(23):11-15
尊重学生在教育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在教育教学中关注学生生命成长的提法由来已久。可是在教育实践中,教师总是盯着知识的现状仍然没有多大改变。原因何在?许多人将其归结为目前无法改变的选拔性考试。但是,教师只盯着知识从而将自身"教书育人"的使命缩小为"教书"的原因就只有这一个吗?肯定不是。至少有一点,教师们熟悉和习惯了知识  相似文献   

3.
有人说:我们的教育有知识、有作业、有考试,唯独没有智慧。被爱因斯坦称为才子的一位外国学者曾说过:"教育就是把学校学的东西全忘掉,剩下的才是教育。"笔者认为,剩下的肯定是智慧。由于缺乏信念的支撑和智慧的指引,在我们周围,许多教师却把  相似文献   

4.
作为职初教师的语文教育实践,给予我们的是一个"梦"的追求和实现?还是一种"痛"的领受和煎熬?所有的一切,是制造了一种迷茫和困惑的现实?还是激活了我们行走和穿越的勇气?今天,我们如何做好语文教师?这是作为职初教师的我最大的困惑。本文就作为教师如何永怀一颗敬畏的心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5.
声音     
<正>一名中学教师,如果他的教学里只剩下了考试成绩,当他所有的教学行为只为分数而存在时,我们就很难说这是专业的职业行为。然而不幸的是,现实教学中我们拥有大量仅为考试而存在的教师。这是非常可怕的。我们过着非专业的生活,从事着非专业的教育行为,却想象着专业的美好结果,最后只能是苦涩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王红梅 《考试周刊》2013,(38):36-37
<正>近日,读到文摘中这样一句话:"教育要培养学生面对一丛野菊花而怦然心动的情怀。"这话我很欣赏。其实,生命之于自然,无关大小。况且,当我们对于那些"小生命"投以情愫的时候,这本身就是大情怀。爱因斯坦说,把一切忘掉,剩下的便是教育。这"剩下的"到底是什么?不同的人或许有不同的理解,但就我的理解,我宁愿把它视为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和善待生命的情怀,而不是其他。试想,从教育中抽出了生命教育的内容,那它还有什么存在的价值呢?因此,教育的真谛在于生命。小学语文教师有必要挖掘课文中有关生命教育的内容,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教育,使他们在不经意间能够"怦然心  相似文献   

7.
一、中学历史教学在应试教育体制下存在的问题应试教育的机制是一种选拔、淘汰机制,考试则是选拔或者淘汰的手段,而且几乎是唯一手段。因此在应试教育体制下,考试成绩成为衡量学生学习优劣和教师教学水平高低最重要的尺度。这就必然造成教师为提高"教学水平"只教与考试有关的知识,而学生为提高"学习效率"只学与考试有关的知识。这种状况严重制约了历史学科教育功能与活力的正常发挥,其突出表现在:  相似文献   

8.
王飙 《教育文汇》2006,(5):28-29
当教育被剥离得只剩下考试这副骨头架子和与之相连的几根残筋的时候,它便已羸弱到了无力再托负起一个民族的希望和辉煌的地步了;当教育走进了“唯考试之忧而忧,唯成绩之乐而乐”的狭隘境地的时候,它便已从一只自由翱翔的雄鹰退化成了一只只会下“分数”之蛋的母鸡了……  相似文献   

9.
一、运用现代英语教学观念现代教育观念是教师立教的根本,是教师素质的灵魂。作为新时代的教育工作者,我们一定要提高更新与转变教育观念。有很多老师认为,只有进行"应试教育"才能帮助学生考好试。所谓"应试教育"就为了考试而进行的教学,即考什么就教什么,采取题海战术的教学方式。在这种模式下,教师教学的重点只放在成  相似文献   

10.
有人说,在现行教育评价体制下,与考试无关的一切阅读都成了"轻中之轻"。由于教材的基本篇目具有一定的稳定性,这就给教师提供了懈怠知识更新的温床,而对于教材和教辅图书的依赖,已经让教师像他们的学生一样丧失了阅读的冲动。这话在我这个一线教师听来感到不舒服,因为整个社会的读书现状都不尽如人意,凭什么只把读书少的帽子扣在本已负担沉重的教师头上?但是冷静下来一想,也合乎情理,哪怕整个社会都轻视读书,教师也要重视读书!听起来好像是悖论,但关注教师阅读状况,就是关注教育的未来,毕竟社会对教师的高要求,说明对中国未来的重视。中学教师承担  相似文献   

11.
4月23日,世界读书日。我们能感受到莎士比亚、塞万提斯、纳博科夫等大师的声音吗?我们能以沉静的阅读与之呼应吗?有人说,在现行教育评价体制下,与考试无关的一切阅读都成了"轻中之轻"。由于教材的基本篇目具有一定的稳定性,这就给教师提供了懈怠知识更新的温床,而对于教材和教辅图书的依赖,已经让教师像他们的学生一样丧失了阅读的冲动。这话在我这个一线教师听来感  相似文献   

12.
教师的生命和价值是什么?一旦踏入教师这一行业,我们就无法逃避这一深沉的思考。没有灵魂的生命是可悲的。教师生命的价值,需要灵魂的引导。教师的灵魂确定着教师的教育个性,教师高尚的灵魂确定着教师优良的教育个性。为什么要强调"优良"?因为,很有教育个性的,可能是"恶"的个性,比如:有些教师抓升学率就很有个性,他们常常无视一个人的成长,  相似文献   

13.
陈文艳 《江苏教育》2012,(26):34-35
无印良品,是指没有商标但品质上佳的用品,它摒弃一切外在"标签",不断简化,简单到只剩下原始素材和质料的美感的诸类物品最具价值的本来面目。"无印良品"试图通过似有若无的设计,将产品内涵无限升华。那我们的教师专业成长和学校特色发展,是否也该如无印良品一样地得到恰如其分的坚守和持有呢?回望现今的教育现场,我们不难发现:教师注重于自己专业成长指标的渐次靠近、刻意达成,而忘了课堂之下儿童的福祉和惠泽所需;学校沉醉于现有特色发展活动的繁复呈现、变异放大,而忘了学校自身存在的意  相似文献   

14.
为了突出育人导向、能力导向、实践导向、专业导向,教育部2011年开始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改革试点,2013年扩大试点,2013年秋季全面推进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与定期注册制度改革,规定非师范专业毕业生可以参加教师资格证书考试,师范专业毕业生不再自动获得资格证书,必须通过考试才能获得资格证书。这项改革是一把双刃剑,克服了缺陷的同时带来新的问题。师范专业按照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培养目标、培养方案开展教师培养,经过教育实习,最终还要通过考试获得资格证书,而非师范专业只经过心理学、教育学考试和教育教学能力测试,不经过教育实习,就可以获得资格证书。这种政策隐含着对师范教育、教师教育的否定,其后果是高等学校教师教育专业彻底演变成学科专业,尤其是教育实习,将成为公平问题的焦点。特别是各省市自治区的教师资格证书考试科目和内容与教育部印发的《教师教育课程标准》之间缺少契合。教育部印发的文件之间相互冲突。这可能会导致高等学校取消教师教育专业,开办教师资格证书课程中心,不再为学生提供实习,只辅导资格证书考试课程。因此建议撤消教师教育专业,实行四年学科专业教育加一至二年教师职业教育的制度,培养更高水平的基础教育教师。  相似文献   

15.
"分数乘分数"一直以来是五年级数学教学的难点之一。计算方法很容易掌握,但是记住了、会算了,考试能得高分就实现教学的价值了吗?带着这些问题,我和两位教师进行了实践。A教师的课堂回放师:我们已经学习了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这节课我们  相似文献   

16.
学生是什么?提出这样的问题,你可能会觉得不可思议。如果回答:“学生就是学生”,或回答“学生是教师教育教学的对象”,那么。你就完全停止了有益的思考。“学生是主体”,这是已被大多数教师认可的教育教学理念,而“主体”的内涵又是什么?对这个问题,恐怕有些教师还存在一些模糊的认识。如果深入思考这个问题,我们就会获得一些全新的认识。学生是教育的资源。我们大多数教师习惯于把学生当作教育的对象,这固然不错,但只局限于这样一种认识是远远不够的。我们知  相似文献   

17.
跨世纪教师形象的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1世纪的教育需要怎样的教师?担负跨世纪历史使命的教师究竟应该是怎样的形象?教师的天职又需要作哪些扩充?这一连串的问题就成了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因此,我们完全有必要就建设一支高质量的师资队伍,重新塑造教师的形象进行思考、探讨。  相似文献   

18.
一、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化学教师如何在突出素质教育的化学教学中驾驭考试呢?一方面,考试所涉及的化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自学、思维等能力正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对于观察能力、化学实验的动作技能及德行、体质等难以通过考试检测,但学校及教师是不是只要抓住了"对付考试"就抓住了一切呢?显然是行不通的,第一,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的评价不再是单纯看升学率,同样,学校评价教师也不再以升学率为唯一尺度.  相似文献   

19.
<正>新课程理念下的新型师生观认为:教师与学生都是教学过程的主体,教师与学生间的关系只能是一种平等对话的关系。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与学生这一教育主体进行积极有效的沟通,即师生间的"信息交流"。法国教育家保罗·弗莱雷曾经说过:"没有了对话,也就没有了交流;没有了交流,也就没有了真正的教育。"那么,作为一位生物教师,如何才能较好地进行师生间的交流与对话呢?怎样的师生沟通最美丽?  相似文献   

20.
孙娜 《师道》2013,(10):11-11
记得女儿刚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我特别在乎女儿成绩的稳定,但凡她考不了一百分,我就开始抓狂,拼命想着这次考试失利的原因,因为一年级的课程,孩子的姥姥已经给她讲了一遍。(姥姥是小学退休教师,一辈子从事小学教育工作,经验颇丰)在这第二遍学习之后的考试居然得不了一百分,是孩子没有学会吗?是孩子的智力和理解力有问题吗?于是我赶紧联系孩子的班主任。班主任老师的分析,让我刹那间醒悟。她告诉我:"不认真"是孩子的天性,我们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