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电表的读数规则一直是一个备受争议的问题,而在各种官方教材中也没有给出明确的读数依据.笔者就近两年高考题中读数类考题所给出的参考答案谈一下自己的看法,与同行探讨. 1 原题及给出的参考答案 例1(2009年高考安徽卷第21小题) (6分)用多用电表进行了几次测量,指针分别处于a、b的位置,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2.
无论新课程标准还是旧教学大纲,多用电表这一基本测量工具的内部基本结构、原理、读数和使用方法都是必修内容,而《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加选修)》2003年第1版和2006年第2版中关于多用电表只有学生实验《用多用电表探索黑箱内的电学原件》,  相似文献   

3.
冯小秋 《考试周刊》2010,(6):175-175
根据现行教学大纲和高考物理考试说明的要求。目前高中物理涉及两种电表读数问题,一是学生用电流表和电压表的读数问题,二是多用电表的读数问题。由于电表的读数结果只能是唯一的(除了末位估计值允许有误差),无论采用哪种方法读数结果必须相同。准确进行读数要遵循以下原则是。  相似文献   

4.
沪科教版《物理》选修3-1第三章《从电表电路到集成电路》第二节"研究:电流,电压和电阻"中有这样一段内容:实验探究:电路中电势变化的规律参照图1(教材中原图3-14)选择器材,连接电路,先在断开电路的情况下,用多用电表测出Rea,Rab,Rbc,Rcd电阻值;然后接通电路,先用多用电表测出路端电压Ued(e点的电势高于d点);再沿着电流方向,用多用电表测量电势差Uca,Uab,Ubc,Ucd;最后把测量的结果标在图2(教材中原图3-15)中,并分析电势变化的趋势.实验表明,电路中沿着电流方向的  相似文献   

5.
刘保坤 《物理教师》2006,27(2):37-37
高中新课程要求教育要体现时代性,因此在多用电表的教学中,数字式多用电表首次出现在各版本的教材(选修系列3—1)中.和指针式多用电表相比,数字式多用电表有以下特点:①以数字方式在屏幕上显示测量值,读数直观准确.②具有自动调零、极性显示、超量程显示及电源电池电量不足指示功能.③采用大规模集成电路,提高了测量精度,减少了测置误差.  相似文献   

6.
在1996年第5期刊登了《浅谈物理仪器读数》一文,该文在电压表和电流表读数方法中举例说明了对于0~0.6A挡的电流表读数应读到千分位,0~15V的电压表应读到百分位,并以高考试题评分标准予以说明,本文将从电表等级、误差理论角度对此提出一些不同看法,供大家参考.按照实验误差理论,实验测量的读数应按有效数字规则读数,即有效数字的最后一位一定要同误差所在的一位对齐,即测量误差出现在哪一位,读数时就应读到哪一位.这样,对电表读数时,首先要估计一下电表的测量误差,然后再确定读到哪一位.根据规定,电表的准确度等级分为0.1、0.2、0.5、1.0、1.5、2.5、5.0共七个等级.从电表的等级数可以确定电表的测量误差.电表的等级通常指明电表测量时的相对额定误差,如1.5级的电表,其相对额定误差为1.5%,则电表指针指示任一测量值时,所包含的最大测量误差为:  相似文献   

7.
戎年中 《物理教师》2003,24(11):F003-F003
2003年高考物理(江苏卷)第13题: 要测量一块多用电表直流10 mA挡的内阻RA(约为40Ω),除此多用电表外,还有下列器材:直流电源一个(电动势E约为1.5 V,内阻可忽略不计),电阻一个(阻值R约为150Ω),电键一个,导线若干 要求:(1)写出实验步骤;(2)给出RA的表达式. [解答](1)实验步骤:①用多用电表的直流电压挡测量电源电动势E;②用多用电表的欧姆挡测电阻阻值R;③将多用电表置于直流10 mA挡,与电阻R及电键串联后接在电源两端,合上电键,记下多用电表读数I.  相似文献   

8.
龙海文 《物理教师》2011,32(5):40-40
笔者在用到人教版选修3—1教材“第2章“恒定电流”第9节练习使用多用电表后的“问题与练习”1(第68页)时,发现了以下这个问题以前没有碰到过:用多用电表进行了两次测量,指针的位置分别如本文图1所示.若多用表的选择开关处在以表1中所指的挡位,n和b的相应读数是多少?请填在表1中.  相似文献   

9.
电流表和电压表是高中电学实验中的两种重要电表.高考也要求学生会使用、会读数.笔者在教学中发现,学生对这两种电表的读数问题较为模糊,容易读错.为了能快、准地读数,例谈这两种电表的读数规则.  相似文献   

10.
多用电表是由电流表经过改装而成,改装的过程囊括了电阻的分压、分流原理、欧姆定律和闭合电路欧姆定律,还用到了交流电的整流滤波的知识,可以说一只多用电表是检验学生电学掌握程度的好教材,在历年的全国高考物理中,多用电表也是考查的重点和难点.本文对用多用电表欧姆挡测电阻时的倍率选择和调零作些探讨,顺便回答本刊2004第5期纪效花同志的问题:“一个困扰我多年的问题,多用电表的内阻”。  相似文献   

11.
正电流表和电压表是高中电学实验中的两种重要电表.高考也要求学生会使用、会读数.笔者在教学中发现,学生对这两种电表的读数问题较为模糊,容易读错.为了能快、准地读数,例谈这两种电表的读数规则.1."十分法"最小分度为"1"的电表,误差出现在最小刻度下一位,读数时要估读到最小刻度下一位,下一位按1/10估读.例如,量程为3 A的电流表和量程为3 V的电压表,其最  相似文献   

12.
彭兆光 《物理教师》2012,(10):35-37
高中物理新教材(人教版)对多用电表的要求较以往的教材有所提高,新教材在"做一做"、"说一说"以及"实验"栏目中,对多用电表的多量程原理和测量应用问题进行了简单介绍.由于多用电表挡间变换及测量应用的有关问题较复杂,学生不易理解,部分教师对此问题也有不少疑问.基于此笔者对多用电表的有关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下面谈谈一些粗浅的看法,以期抛砖引玉.1多用电表欧姆表×10挡的内阻是×1挡的10倍吗多用电表中,多挡欧姆表换挡原理是怎样的呢?图1  相似文献   

13.
高考物理《考试说明》明确要求学生要熟练掌握螺旋测微器、天平、电表等13件基本仪器,历年高考也把基本仪器的考查放在突出位置,但从高考评卷分析反馈的信息看,考查基本仪器测量的读数试题(主要是读数取位估读问题)失分还是相当严重的。这说明学生没有真正全面熟练掌握这些仪器,不清楚基本测量仪器的读数规则、有效数字概念及其读数取位问题,所以,熟练掌握测量仪器的估读方法很有必要。一、按照有效数字的规则读数测量测得的数值只能是近似值,带有一位不可靠数字的近似值称之为有效数字,有效数字的最后一位是有误差的。在中学物理实验中,要求测量时按照有效数字的规则  相似文献   

14.
赏析:(1)本题将多用电表的原理与使用和测电源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相结合起来,试题新颖独特.能有效地考查多用电表的内部结构和读数方法.能有效地考查电压表的读数方法.考查了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的应用.(2)本题的不足之处.多用电表置于电阻挡时,内部电路的结构如图4如示,电池的负极与红表笔连接,正极通过可变电阻和电流表与黑表笔相接.  相似文献   

15.
在高中物理实验中,练习使用多用电表是一个重要实验,在近年高考中多次考查,是高考中物理知识的一个考查重点和热点.学生了解多用电表的工作原理,知道它的内部结构,熟悉其操作,是解答多用电表有关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获得准确的实验数据是实验成功的关键,在实验中如何准确读数就显得尤为重要,读数是高考必考的内容之一,物理实验中需要读数的仪器仪表主要有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多用电表、伏特表、安培表、刻度尺、弹簧秤、秒表等.仪器仪表要准确读数,必须掌握其原理,构造.原理,构造课本里讲解很清楚,这里不在累述.下面就常考的几种仪器仪表的读数做简单解析.  相似文献   

17.
在中考电学试题中,有一类判断电表读数变化的试题,这类试题综合性强.其中,在电路中引起电表读数变化的根源是电路中的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滑动或电路中某个开关的通断变化,即电路中的电阻变化.因此,我们可以从电阻变化而导致其它变化的规律来正确判断电表读数的变化.遇到此类试题,  相似文献   

18.
2014年高考试题中的电学实验试题,大都以《考纲》规定的电学实验为基础,综合了电表的改装、游标卡尺及螺旋测微器的读数、多用电表的读数与原理和电路故障的判断与排除.试题在考查实验原理、过程与步骤的同时,涉及实验方案的评判、改进及误差分析与控制.下面我们对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几道试题进行分析总  相似文献   

19.
王静 《物理教师》2008,29(2):43-43
人教版物理选修3—1教材(修订版)的第2章第8节有幅多用电表的电路图,原图如图1所示. 笔者认为此图有待商榷,不难看出编者想画一个由双量程的电流表、双量程的电压表和双倍率的欧姆表组成的多用电表,问题就出在双倍率的欧姆表上.  相似文献   

20.
何伟锋  张爱婷 《物理之友》2023,(1):19-21+31
针对多用电表原理的教学困境,引导学生设计多用电表,促进他们理解多用电表的结构和原理,发展其物理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