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汴河漕运在北宋的漕运中具有突出的地位,北宋政府从河道的维护治理与漕运的制度管理两个方面解决汴河漕运存在的问题,保证汴河漕运的有效运行。北宋末期,由于在汴河治理方面的懈怠与漕运管理方面的失误,使得汴河漕运不断被破坏,逐渐失去其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北宋汴河的漕运制度是健全的。漕船的运行以纲为编制单位,发运司共掌200纲。纲船实行官、私船分运制。在正常的年份,汴河实行一年四运制,每年漕运的时间约有二百余日,冬日需关闭汴口。最重要的漕运制度是转般法,在它运行的百余年间,对汴河漕运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北宋对汴河漕额的规定是较稳定的,基本保持在每年600万石左右。有了这套健全的漕运制度,北宋才能维系其生存和发展  相似文献   

3.
北京故宫博物院所藏《清明上河图》是我国北宋年间名画家张择端绘制的传世杰作,系描绘北宋年间京都京东南城郊时节的一幅国情长, 绘之汴河,对其流经及发源地作了详查考证,并对汴京其它诸河的来龙去脉以及漕运等作出了可信的分析。  相似文献   

4.
运河与两宋国计论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两宋立国均仰赖运河。北宋定都无险可守之汴京,实迁就于运河漕运之便利,依靠运河维持“强干弱枝”立国之势。运河、尤其是汴河,漕运东南粮米、钱帛,不仅供养京师上百万官兵士庶,而且兼顾边防和灾区所需。河漕运之阻滞,是北宋亡国的重要原因。南宋将行都定于临安,运河也是重要条件。江南运河对各地财赋之转输、政令布达之通畅,以及沿岸地区之繁荣,成为南宋政权赖以存在的基础,而浙东运河又成为对外贸易获取商税的重要通道。另外,盐税在两宋财政收入中占很大比重,而运河又在食盐运销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北方是北宋的政治军事重心,但当时经济重心已开始南移,为了以南方的经济实力支持北宋统治,所以漕运对赵宋政权的意义超过以往任何朝代。本文对黄河、长江、珠江流域的漕运状况以及对北宋的政治、军事意义作了详尽的考证、归纳、分析。  相似文献   

6.
汴河、广济河、惠民河、黄河是北宋重要的漕运四河,政府设置专门机构,以导引水源、清理淤积、加强防汛、沿堤植树等措施不断精心治理,四方财赋得以源原不断地输送到京师开封,使官僚机构正常运转,解决一系列政治、军事和经济问题。  相似文献   

7.
开封是我国七大古都之一,作为北宋首都168年,个中缘由,须做具体分析。一、交通漕运优势。隋朝开通大运河,其中的通济渠(汴河)途经开封,最后人淮入江。因而开封便成为锁控江淮的咽喉重地。特别是唐中期以来,北方藩镇割据,战乱频频。中央财政收入主要来自相对稳定的南方地区,中央对南方依赖增强,故而苦心经营开封,使它在战乱的环境中迅速崛起。  相似文献   

8.
汴河漕运与北宋立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农业生产、漕运条件优越的基本经济区是封建农业中国中央集权国家机器最有力的支撑,基本经济区向南向东的转变在北宋已决定性地实现;而由化传统所带来的政治惰性以及北部边防需要,给漕运造成极大压力,北宋不得不立都汴京以解决政治中心与经济中心日渐分离的矛盾,通过经营江淮尤其是长江下游圩田和汴河为主的运河网、北宋将政治中心、经济中心有机地结合起来,并照顾到了军事斗争的需要。  相似文献   

9.
汴河通淮利最多——隋唐时期的开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宋著名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描绘了北宋都城开封东角楼部分街区和郊外汴河沿岸一角的繁华景象。画面从郊外展开 ,渐渐接近繁华闹市 ,汴河流贯市街 ,河内船只有的停靠岸边 ,有的在急流中行驶 ;过了拱桥就是街市中心 ,街道两旁店铺林立 ,酒楼茶馆、达官宅府各异其趣 ;街市上熙熙攘攘 ,热闹非凡。由此可见当时开封繁华之一斑。冰冻三尺 ,非一日之寒。那么 ,开封是如何发展到北宋时这般繁华的 ?隋唐时期的开封 (即汴州 )又是一番什么景象 ?现在就让我们到汴州去看看吧。一、交通枢纽。汴州地处中原腹地 ,北临黄河 ,当“天下之要冲”、“…  相似文献   

10.
北宋是漕运业空前发达的时代,水利在北宋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北宋漕运业的发展与水利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一方面漕运业的发展对灌溉、减灾、治河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又给水利的发展带来矛盾。本文探讨了北宋漕运与水利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关于北宋东京人口的数额,历来是个谜。由于史料记载的阙如,引起了古今史学家们的种种猜测。漕运与东京人口数,似乎是两个截然不同的问题,但实际上漕运在北宋的社会经济生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漕粮数额的多少,与东京人口数有着内在的必然的联系。本文试图运用系统论的方法进行分析,从漕粮数额的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一些探讨,以期使结论更接近于历史事实。  相似文献   

12.
沈括(1031~1095),字存中,杭州钱塘人.他是北宋响当当一个人物,是个学者型政治家. 他和王安石一起排除万难并肩作战致力新政.沈括当时负责北宋财政部门的改革,他硬起手腕顶住一切压力罢免了六位不作为的官员,轰动一时.致力改革的同时,他还负责兴修汴河水利工程,身体力行进行实地考察和调研.  相似文献   

13.
五代末年周世宗大力发展漕运,推动了统一战争的顺利进行。他疏通了汴河、蔡河等运河,重建了唐末以来的衰败的漕运体系,组织了一支强大的运河水军,改善了军事交通和后勤供应的状况,并因此取得了淮南之战和关南之战的胜利。周世宗的这种统一战略对宋朝完成统一和加强中央集权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北宋内河运输堪称兴旺发达,这与北宋政府重视河政不无关系。本概述了北宋治理黄河、汴河、蔡河、广济河曲折的历程及其宝贵经验,肯定了宋人治河的历史作用和地位。  相似文献   

15.
北宋内河运输堪称兴旺发达,这与北宋政府重视河政不无关系。本文概述了北宋治理黄河、汴河、蔡河、广济河曲折的历程及其宝贵经验,肯定了宋人治河的历史作用和地位。  相似文献   

16.
传世宋代画家张择端的名画《清明上河图》,描绘了北宋都城东京(今河南开封)城东汴河一角的风光,展现了当时社会各行各业的人士的社会生活图景,是一幅不可多得的历史画卷和艺术珍宝。图卷的末段,描绘的是以一座高大城楼为中心的城区繁华景象。这座城门,许多人认为即东京外城东南部汴河的东水门。最早这样指认的是金代张公药,他在题《清河上河图》的诗中说:  相似文献   

17.
唐代后期,颍州先后隶河南、陈郑、淮西、泽潞、泾原、永平、宣武、义成诸方镇。颍州隶属如此多变,因其地处战略交通要冲,为唐朝廷和方镇瞩目并争相控制。颍州位于淮颍(蔡)漕运线,而淮颍漕运是汴河漕运的主要补充。朝廷通过调整颍州的隶属,既能保证财物的南北调运,又能遏制宣武悍镇,确保中原方镇的相对稳定,并对时局稳定和经济发展均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北宋是中国封建社会史上漕运蓬勃发展的历史时期 ,漕运无论在政治生活还是经济生活中均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 ,其历史价值非同一般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收归财权 ,消除隐患 ;二、京城用度 ,大为缓解 ;三、交流物资 ,调剂余缺 ;四、稳定物价 ,控制时局 ;五、城市繁荣 ,由此而兴 ;六、稳定统治 ,支援战争。  相似文献   

19.
清代后期,漕运制度伴随着封建统治的逐渐解体,从改制到最后废止。它对当时华北地区(主要是直、鲁两省)运河沿岸地区社会的政治、经济等各方面产生巨大了的影响,拟对漕运制度的改制、废止的原因,过程及影响进行扼要的分析和评述。  相似文献   

20.
在宋朝,商丘具有举足轻重的历史地位.它不仅是宋朝的政治中心,是北宋的陪都南京和应天府,而且是北宋的经济中心和教育文化中心,也是商丘在中国历史上最为重要、辉煌的历史时期,值得我们认真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