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5年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卷(浙江卷)第37题依据<考试大纲>精心编制,它较好地体现了教育部推进素质教育改革的基本精神和高校招生考试改革的整体思路,试题体现了以人类所面临和关心的或现实、重大的社会问题为素材的命题思想,特点非常鲜明,概括而言,主要表现在"五性"上,即体现基础性、注重能力性、反映时代性、突出创新性、渗透人文性.应该说,今年的历史第37题充分地体现了历史学科的学科特点,体现了历史学科作为人文科学所独有的内涵和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2.
2005年高考文综(全国卷I)第37题是一道以18世纪晚期到20世纪初期的若干史实为载体、以“民族主义”为主题的考题,命题者从独特视角展开主题阐释,立意深、选材合理,不失为2005高考文综卷的一个亮点。1.开渠引水——合理选材与导向设问在世界近现代历史上,民族主义曾经对历史进程产生过巨大的影响。17、18世纪,民族主义曾引领早期资产阶级革命。19世纪中后期,民族主义与自由主义、社会主义并称为近代以来欧洲影响世界的三个最重大的主义、19世纪末20世纪初民族主义蜕变为欧美列强对外扩张、争夺霸权的精神动力,并与其他条件因素相联系导致了…  相似文献   

3.
王叶军 《历史学习》2003,(10):26-28
历年上海高考历史试卷有“一幅古代到现实高度浓缩的历史画卷”之美誉,其“以人为本、倡导人文关怀,弘扬时代主旋律,凸现活的历史教育”、“强调学以致用,体现研究性学习”的命题理念、命题的角度与技术乃至于命题的知识载体都起到了引领全国高考与中学历史教育的潮流。纵览2003年全国高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卷第37题(长城题)借鉴了2001年上海卷37题(燕王夫人墓题)和2002年上海卷28题(秦砖·汉瓦与东汉·画像石题)而且与2003年上海卷第28题(唐代妇女三彩陶俑照片)有异曲同工之妙,很大程度地体现了上海高考卷的特色。其一,命题立意现代化1.以考…  相似文献   

4.
【试题】37.(36分)青少年应当成为文明的继承者和创造者。最近拟举办“18世纪以来文明的对话”主题展览,邀请中学生参与展览的筹备与宣传。回答:(1)展览一:18世纪中西文明的对照下表是展览中对体现当时中西文明重要成果的两部著作的介绍,请参考已填充的文字,完成空白部分。(8分)书名项目清朝《四库全书》法国《百科全书》时代特征清朝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空前巩固;社会稳定,经济繁荣;推行文化专制。内容特点按经、史、子、集分四部、总结了古典文化。反映了当时的一切科学成就,宣扬科学和理性。评价18世纪欧洲思想文化发展的里程碑。(2)展览…  相似文献   

5.
2005年高考文综(全国卷Ⅰ)第37题是一道以18世纪晚期到20世纪初期的若干史实为载体、以"民族主义"为主题的考题,命题者从独特视角展开主题阐释,立意深、选材合理,不失为2005高考文综卷的一个亮点.  相似文献   

6.
2008年高考(全国卷1)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第37题,以其新颖性、能力型和高难度吸引了广大师生的眼球,引起了广泛热议。考试结束后,大部分考生都反映此题难度很大。鉴于每年的高考综合题对高中历史的教学、命题、考试等具有极强的导向性,因此,有必要对该题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7.
2005年高考综(全国卷Ⅰ)第37题是一道以18世纪晚期到20世纪初期的若干史实为载体、以“民族主义”为主题的考题,命题从独特视角展开主题阐释,立意深、选材合理,不失为2005高考综卷的一个亮点。  相似文献   

8.
2012年高考上海历史卷第37题是一道逻辑推理题,原题如下:37.开国议政假设你是宋初的决策者,需要做出一项重要的决定——是否大力推行科举制。决策之前,你需要考虑的因素如下:  相似文献   

9.
2006年高考文综全国卷Ⅰ中的第37题,看似是一道很传统的历史材料解析题,可它在传统的形式下,却有着明显的新意,突出体现出了以能力测试为主导,以“文明史范式”的主要观点为试题价值取向的高考命题新趋势。让我们来看这道试题:37.光辉灿烂的中华文明,以华夏文化为基础,融汇各民族文化,不断丰富发展,生生不息。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据《礼记·王制》记述,春秋时期“中国(中原、华夏)、戎夷,五方之民,皆有其性也,不可推移(改变)。……言语不通,嗜欲不同”。而至东汉初年,据《续汉书·祭祀志》记载,光武帝称其时已然“车同轨、书同文、…  相似文献   

10.
本刊《新题点评》栏目创设以来,受到广大读者欢迎,来稿踊跃。2005年全国高考刚结束,我们即收到大量点评全国各地高考题的文章,我们将陆续集中发表,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1.
邵一升 《文教资料》2011,(23):191-192
本文通过对2011年高考安徽省文综卷第36题的评析,指出该题在命题的立意、具体材料的运用、考查范围和知识点的把握、试题形式、教材联系等方面具有厚重、灵动、宏大的风格特点。  相似文献   

12.
2005年高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全国卷试题在结构、分值及出题形式上与2004年基本保持一致,在试题难度上注意了易、中、难程度的设问合理搭配。历史学科的试题涵盖了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近现代史三大部分内容,其中古代史占24分(全部为选择题);中国近现代史占40分(选择题20分,非选择题20分);世界近现代史占36分(选择题4分,非选择题32分)。分值分配比较合理,突出了中国与世界近现代史部分的内容。  相似文献   

13.
2005年浙江高考数学卷(理科)第20题:设点An(xn,0),Pn(xn,2n-1)和抛物线Cn:y=x2+anx+bx(n∈N),其中an=-2-4n-1/(2n-1),xn由以下方法得到:x1=1,点P2(x2,2)在抛物线C1:y=x2+a1x+b1上,点A1(x1,0)到P2的距离是A1到C1上点的最短距离…,点Pn+1(xn+1,2n)在抛物线Cn:y=x2+anx+bn上,点An(xn,0)到Pn+1的距离是An到Cn上点的最短距离.(Ⅰ)求x2及C1的方程;  相似文献   

14.
一、基础、方法与能力:实现高考评价公正与公平的有效阶梯和终极目标。 37题围绕唐朝时期的科举制和英国近代的文官制度这一主题,将中国古代史和世界近代史中有关选拔官吏的途径问题重新整合。从材料表述形式看,37题材料一没有选取单一的文言文材料,而是先用通俗语言简单叙述,  相似文献   

15.
该题选材较平实,问题出在设问部分以及所提供的“参考答案”方面。 如第(1)小题:在唐代明经、进士两科考试中,为何进士科“其得人亦最为盛焉”?设问的中心是“其得人亦最为盛焉”,这句话出自《新唐书·选举志》。相关原文如下:“大抵众科之目,进士尤为贵,其得人亦最为盛焉。方其取以辞章,类若浮文而少实;及其临事设施,奋其事业,隐然为国名臣者,  相似文献   

16.
2010年浙江省文综卷第38题如下:38.(2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f民国初期)是中国民族工业的黄金时期。一直处于不发达状态的中国资本主义是在辛亥革命之后才得到蓬勃发展的。——(法)白吉尔:《中国资产阶级的黄金时代(1911—1937)》材料二当美、英和其他工业国家失去一切秩序感和平衡感.忙于采取各种补救办法和应急措施以应付危机时.中国在1929年后仍然能一如既往地坚持下去。  相似文献   

17.
在历史认知的维度中,比较属于理解层次较高的一种。如果在解析史料的基础上要求比较,做出解释,无疑可以使潜在学习能力较强的考生有充分发挥的余地。另外,比较性的试题考查的  相似文献   

18.
2008年高考题出炉后,全国文综卷I第37题好评如潮。笔者认为,37题在考试内容选择和考查目标确定上呼应了课程改革,对历史教学的变革带来了真正的冲击。 从考查内容看,37题充分体现了“文明史”的视角和“关注现实”的导向。从文明史的视角看,科举制度是中国制度文明的重大成就,被孙中山称为“世界上最古最好的制度”,  相似文献   

19.
2005年高考文综试题(全国卷Ⅰ)第38题是一道政治学科内综合试题,切入点立意好,情境材料新,设问角度活。通过“三农”问题的相关数据和信息,引出了增加农民收入、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制定兴农富民政策等问题。四个设问分别从经济常识、政治常识、哲学常识兰个方面提出问题,要求考生多角度思考,体现考点、重点、热点、公众焦点的统一,确实不失为一道好题。有利于考查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但美中不足的是,其答案设计有待商榷。请看原题:38.(32分)根据材料回答问题。表1 我国农民收入来源及构成(单位;元/人)  相似文献   

20.
2006年高考文综四川卷第37题,题意丰满,构思巧妙且气势恢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知识面广,紧扣时代脉搏。知识点覆盖政治、经济、文化三大方面,具体涉及教育思想、治国理念、近代化进程和经济体制改革。时间跨度从春秋战国到隋唐再到近现代。同时,从春秋战国的思想到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挫折再到现代正确道路的探索,其中涵盖了许多世人所关注的热点,如:孔子“有教无类”的思想,它一方面体现了对现代教育理念的思考,另一方面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思想。该题还引导人们思考中日关系这一热点问题,这就要求考生在备考时能够宏观掌握知识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