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杰 《华章》2012,(32)
本文对某中学学生进行了自我锻炼情况问卷调查,结果发现多数学生对体育锻炼具有一定的认识,但认识与具体行动尚存在一定的差距,缺乏自我锻炼的习惯.鉴于上述结果,就如何培养学生自我锻炼的兴趣与习惯,本文提出了具体方法、措施.从思想上转变学生对体育的态度,有计划地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以课外活动为突破口,改革教学形式等几个方面,为今后进一步研究学生自我锻炼的兴趣与习惯提供依据.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对增强体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李辉 《甘肃教育》2014,(17):67-67
正体育是学校教育的组成部分,学校体育是学生终身体育的基础,运动兴趣的培养、运动习惯与参与意识的形成,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坚持终身锻炼的前提。所以,学校和体育教师必须要主动地适应社会变化的要求,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使学生更自觉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那么,如何重视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一、养成锻炼习惯是奠定学生终身体育基础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陆旋进 《中学文科》2009,(11):140-141
在体育教学中,学生体育成绩的好坏,除了与其固有的身体素质有关外,还与其对体育的兴趣有关.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爱好,并使养成自觉进行体育锻炼的习惯是体育教学成功的重要标志.忽视培养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爱好和养成锻炼的习惯,就不能奠定学生终生进行体育锻炼的基础和习惯.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我校06级、07级名100名学生自我锻炼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根据问卷调查结果发现多数学生对体育锻炼具有一定的认识,但认识与具体行动尚存在一定的差距,很多学生都是意识到但是做不到,缺乏自我锻炼的习惯。鉴于上述结果,如何培养学生自我锻炼的兴趣与习惯,提出了我个人的一些方法、措施。希望能为今后进一步研究学生自我锻炼的兴趣与习惯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终身体育观是现代人生活方式的理想追求,高校体育不仅要让学生增强体质,而且要使他们养成锻炼的习惯,让学生形成终身体育观。高校体育是终身体育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高校体育要高度重视终身体育观的建构,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让学生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提高对体育的认识,主动学习,实现终身体育从高校到社会的接轨。  相似文献   

6.
农村初中学校的体育教学条件差,学生缺乏良好自觉训练的习惯。农村中学的体育教学,要从实际条件和学生的学习能力出发,运用多种手段激发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自觉锻炼习惯,以提高体育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7.
新的体育课课程标准强调:"要使课程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那么,如何采用更有效的方法和手段来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爱好并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呢?根据多年来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就是让学生以积极主动、愉快的心情去接受教育,而不是以强制性的、命令的方式强迫学生必须去服从。体育教师要经常有意识引入或创设教学情境,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爱好、要求和促使学生养成体育锻炼习惯的观念,  相似文献   

8.
李体茂 《成才之路》2011,(14):53-53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校体育是终身体育的基础,运动兴趣和习惯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坚持锻炼的前提。无论是教学内容的选择还是教学方法的更新,都应十分关注学生的运动兴趣,只有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才能使学生自觉、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因此,在体育教学中,重视学生的运动兴趣是实现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和价值的有效保证。”  相似文献   

9.
在体育教学中,提高学生上体育课的兴趣,不仅为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机能状态提供保证,而且也能够为培养学生体育情操,养成自觉从事业余锻炼的习惯,以至终生参加体育运动的锻炼奠定基础。体育教学实践证明,只要唤起学生好动的意识,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就能使他们对所学的内容产生好感,并且表现为愿学、乐学、好学,从而自觉、主动、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如果学生没有兴趣,任何活动都会使他们觉得乏味。那么,如何激发学生上体育课的兴趣呢?下面就笔者多年的教学实践,浅谈几点体会。一、选择恰当的教材内容,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  相似文献   

10.
体育是学校教育的组成部分,学校体育又是学生终身体育的基础,运动兴趣的培养以及运动习惯与参与意识的形成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坚持锻炼的前提。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教师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使学生更自觉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值得我们认真探讨。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体育自我锻炼兴趣与习惯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赤峰学院2003级、2004级89名男生自我锻炼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发现多数学生对体育锻炼具有一定的认识.但认识与具体行动尚存在一定的差距,缺乏自我锻炼的习惯.鉴于此,对如何培养学生自我锻炼的兴趣与习惯。提出了方法、措施.  相似文献   

12.
正课外体育活动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生运动水平,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重要途径。下面,笔者从运动兴趣入手,谈一谈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现状与对策。一、现状运动兴趣和习惯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坚持锻炼的前提。只有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才能使学生自觉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笔者通过对本校学生调查得到以下数据:喜欢课外体育活动的男生占81.47%,女生只有52.16%,男生的喜欢程度比  相似文献   

13.
学校体育是学生终身体育的基础,运动兴趣的培养以及运动习惯与参与意识的形成,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坚持锻炼的前提.因此,激发和培养中小学生的运动兴趣,使学生更自觉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培养体育意识,是体育教师所要掌握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4.
赵文胜 《陕西教育》2007,(7):60-60,54
研究目的.学生对参与体育锻炼的动机和兴趣对于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养成良好自觉的锻炼习惯,培养终身体育意识都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扭转学校体育教学的现状,改进体育教学,培育学生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是每一位体育教师思考的重要课题。为此,要发挥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重视激发学生的体育锻炼兴趣,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锻炼方法,着力营造自觉锻炼的活动氛围。  相似文献   

16.
谢剑锋 《成才之路》2009,(15):31-32
本文通过调查发现学生缺乏自我锻炼的意识,即使参加锻炼也是被动的。针对这种情况笔者提出了几点建议:转变观念,提高对培养职高学生良好锻炼习惯的认识;有计划地培养职高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按照职高学生个性特点,因材施教,区别对待;以课外活动为突破口,改革教学形式,希望能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  相似文献   

17.
学校体育是终身体育的基础,运动兴趣和习惯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坚持锻炼的前提。而兴趣则是学习初始动机产生的基础,也是有效学习的保证。学生对于兴趣浓厚的活动,再苦再累也情绪盎然;反之,如果没有兴趣,再愉快的活动也会让他们倍感乏味。因此。只有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才能使学生自觉、主动、积极地参与体育课程的学习和锻炼。为此,在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从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教学方法的安排,都十分关注学生的运动兴趣和学生的健康意识、锻炼习惯及卫生习惯的养成,这是实现课程目标和价值的有效保证。  相似文献   

18.
中学体育教师应重视对学生兴趣的培养,并使之贯穿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在指导和组织学生进行体育活动时,应充分挖掘学生对运动的内在潜力和乐趣,以良好的教学形式,丰富生动的教学内容,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兴趣。并把稳定的兴趣培养为自我锻炼的习惯,使学生有所得,受益终身。体育也只有引起了学生的兴趣,学生才能自觉;主动地进行学习;积极参与。  相似文献   

19.
在体育教学中,一方面要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使他们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另一方面通过体育教学,使他们掌握体育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相似文献   

20.
体育是学校教育的组成部分,学校体育又是学生终身体育的基础,运动兴趣的培养以及运动习惯与参与意识的形成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坚持锻炼的前提。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使学生自觉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是体育教师共同探讨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