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新华书店作为商品流通企业,离不开进、销、存三个流转环节,而“进”是为新华书店营销提供物质基础的业务活动。是决定书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主要因素。图书作为一种特殊商品,使用对象的分散最为明显,图书市场的需求呈现复杂多样的状况。需求主体的文化、民族、爱好诸多不同,  相似文献   

3.
目前图书发行渠道正逐步从单一化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尽管新华书店仍占绝对优势,在许多地方还是“只此一家,别无分店”,但多元化的发展趋势是不可逆转的。多元化的图书发行,一方面有利于放开搞活,方便读者购书,促进出版的繁荣兴旺;另一方面将促进出版部门之间、流通部门之间的相互竞争。这种竞争的趋势在一些大中城市已崭露头角。销售市场的变化,迫使一切与之不相适应的流通部门都要进行自我改革,而就新华书店的进货来说,作为流通部门的一个环节,确有许多地方应当改革。  相似文献   

4.
5.
近一二年来,图书发行界在强调一般图书进货的同时,又提出了常备图书的进货问题。国家新闻出版署也下达了第一批《常备图书目录》,并明确规定“作为指令性计划,下达各有关出版社、新华书店、书刊印刷厂和印刷物资部门执行”。因此,新华书店必须作好常备图书的进货和备货,保证指令性计划的完成。一、常备图书的特点和概念。顾名思义,常备图书就是常年需要备货的图书。哪些书  相似文献   

6.
必须改革图书进货制度张有能自1986年以来,我国新华书店系统已经周期性地出现了三次图书订货萎缩现象,而且一次比一次严重。它深刻地反映了发行体制的一个深层次矛盾:现行图书进货制度已不能适应建立市场经济的要求,不利于搞活流通和进行竞争。因此,笔者认为,如...  相似文献   

7.
8.
目前,基层新华书店的库存有增无减,仓储超限,门市部陈列困难。这一问题已成为书店职工谈论的中心。因而,一些店就压缩进货。殊不知我国现行的出版、发行两个周期都很长,压缩进货,将会使今后若干时间内图书货源不足。压缩进货,在图书运转和流通  相似文献   

9.
书店业务人员进货失误之思考□王东方刘会民进货是指书店业务人员对图书购进;失误是指对购进把握不准而造成的积压或脱销。业务人员进货失误,历来为人们所重视。图书进货本身是一种市场行为,市场的“热”与“冷”和图书进货本身有着不可分割的紧密联系,本人愿以个人之...  相似文献   

10.
11.
谈销售部门的进货管理王平随着经营承包责任制的广泛实行,不少新华书店内部试行销售部门进货责任制。不同书店的不同做法,出现了不同效果,因此褒贬不一。笔者经过多年的进货实践,认为实行销售部门进货是一种大胆的改革和创新,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展开讨论,使之完...  相似文献   

12.
13.
1985年全国各地书店普遍反映库存猛增,1986年又发展为普遍的订货萎缩,出现了大起大落的局面。在这种情况下,书店同志应冷静下来,多从内部检查一下自己的进货管理系统到底出了什么毛病。我认为,库存猛增和订货萎缩,都反映了没有解决好进货的两大平衡问题。进货总量平衡和构成平衡是进货管理工作的关键,对做到图书的进销平衡,保证书店经营管理的良性循环是很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4.
图书进货质量的优劣,影响着经营水平的高低。销售店只有把精力的凝聚点集中在进货上,有效地提高进货质量,才能不断地改善经营管理,从而达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优的发行目的。那么衡量进货质量的尺度是什么呢?回答是销售实践。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通过销售实践活动,销售好的,进货质量就好,反之,就不好。好与不好怎样鉴别,能否找出一个合理的比率界限?本文试就这一问题从宏观控制方面,对基层店历史上已经实现  相似文献   

15.
商品流通过程总是从购进商品开始的。进货,就是图书商品从生产领域进入流通领域的第一个环节,因此在图书发行工作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本文试就进货工作从目前的定性控制向定量控制转变这一问题谈一点个人见解。目前进货工作主要是定性控制。就是说,侧重于确定哪是好书,哪是适销书,而不重视数据的分析和推理。从现代化企业管理的要求来衡量,光有定性控制是远远不够的。  相似文献   

16.
图书库存的增长,使图书进销在总量和构成上均失去平衡,反映了改革书店现有进货管理方法的紧迫性。当前,基层店在进货管理上,有的实行码洋匡算(总量匡算)有的建立未达书卡,有的仅是在书到后建卡(只有资料价值)。整个进销存缺乏横向联系。因此,对进货卡片管理实行改进,是解决重复进货,实现进销平衡的一个必要措施。在此,笔者结合多年来进货工作实践,试提出几点改进意见。一、解决好分类和进销存横向联系问题进货,关键要搞好进销平衡。当然首先是  相似文献   

17.
图书发行体制改革前,新华书店进货渠道单一,基层新华书店购进的书源,只能通过发货店与出版社合编的图书征订目录报订来取得。这种方式,在计划经济年代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推动了出版发行事业的发展。现在,这种光凭二、三百字的内容介绍  相似文献   

18.
一、情况首先讲进货工作,是否有萎缩的情况。据上海人民出版社季学众同志统计,该社1979年出版101种新书,印数在10万册以上的36种,占35.6%;印数在2万册以下的是23种,占22.8%。1980年,印数多的品种下降,而印数少的品种则大幅度上升。至1980年5月底,该社已出34种和已有印数的42种,共76种。印数10万册以上的只有17种,占22%;印数2万册以下的37种,占48.6%。有些书,书店订货数少得可怜,只有2、3千册,甚至只  相似文献   

19.
各地的发行集团正如火如荼组建起来,并终将做大,集团组建后,统一进货和供货,各级出版社与基层书店的业务关系被迫中止。出版社自办发行何去何从?发行集团组建后社店关系调整的新趋向如何?请看本刊记者的独家采访。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