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肖川 《辽宁教育》2007,(7):12-13
我们的教育究竟是为了什么?我想我们的教育的真正目的应该是深切地关心学生的健康成长,为了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这是一个教育方向问题。我们不停地跑。争取领先,但是如果这个方向本身是有问题的话,我们就很难说,我们不停地往前跑,究竟是通向理想、还是通向深渊?我们的教育的真正目的应该是使每一个学生成为幸福人生的创造者,并进而成为自由社会的建设者。  相似文献   

2.
生命教育在学校中的落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的教育究竟是为了什么?我想我们的教育的真正目的应该是深切地关心学生的健康成长,为了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这是一个教育方向问题。我们不停地跑,争取领先,但是如果这个方向本身是有问题的话,我们就很难说,我们不停地往前跑,究竟是通向理想.还是通向深渊?  相似文献   

3.
我们的教育究竟是为了什么?我想我们的教育的真正目的应该是深切地关心学生的健康成长,为了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这是一个教育方向问题。我们不停地跑,争取领先,但是如果这个方向本身是有问题的话,我们就很难说,我们不停地往前跑,究竟是通向理想.还是通向深渊?  相似文献   

4.
肖川 《青年教师》2007,(10):43-44
我们的教育究竟是为了什么?我想我们的教育的真正目的应该是深切地关心学生的成长,为了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这是一个教育方向问题。我们不停地跑,争取领  相似文献   

5.
我们的教育究竟是为了什么?我想我们的教育的真正目的应该是深切地关心学生的健康成长,为了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这是一个教育方向问题。我们不停地跑,争取领先,但是如果这个方向本身是有问题的话,那就很  相似文献   

6.
生命教育:生命教育在学校中的落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的教育究竟是为了什么?我想我们的教育的真正目的应该是深切地关心学生的健康成长,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这是一个教育方向问题。我们的教育的真正目的应该是使每一个学生成为幸福人生的创造者,并进而成为自由社会的建设者。因为一个能够创造幸福生活的人,他一定会更懂得珍惜生活,善待自我,友爱他人,奉献社会。当我们的社会上有更多的能够创造幸福生活的人时,我们的社会将会变得更安全、更和谐、更有前途和更有活力。  相似文献   

7.
肖川 《辽宁教育》2007,(8):12-13
我们的教育究竟是为了什么?我想我们的教育的真正目的应该是深切地关心学生的健康成长,为了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这是一个教育方向问题.……  相似文献   

8.
<正>泰戈尔说过:"教育的目的是应当向人类传送生命的气息。"我国生命教育领域的开拓者之一肖川先生曾有言:"我们的教育究竟是为了什么?我想我们的教育的真正目的应该是深切地关心学生的健康成长,为了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可见,教育的起点是人,终点是人生的幸福,而过程则是生命的幸福成长。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促进每个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幸福成长,这应当成为现今小学德育工作矢志不渝追求的目标。一、正确认识生命教育与德育教育  相似文献   

9.
幸福——一个古往今来的凝重话题。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人们不停地探索着人生幸福的真谛,人类一切活动的终极目标都是为了人生的幸福而进行的, 这是一个不争的命题。毋庸置疑,幸福,同样也是教育的应有之义;教育的过程理应还原为学生享受幸福的过程,理应让孩子们真正感受到:每天背着书包去上学是幸福的,坐在教室里上课是幸福的,不断超  相似文献   

10.
人是教育的出发点与归宿.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实现人生的目标.而人生是为让自己幸福而存在的.所以我们说教育的终极目标就是为了人的幸福。“培养真正的人.让每一个从自己手里培养出来的人都能幸福地度过一生”应是教育事业恒久的追求。  相似文献   

11.
教师要靠什么去赢得学生的尊重?靠什么去吸引和影响我们的学生呢?一项绝技?教育教学技能?应该是将教师的人格、技能和知识熔铸于学科教学,使教育教学过程具有独特的魅力和品味。一个幸福的教师,一个善于发现幸福、创造幸福和享受幸福的教师,才能引领孩子走向优秀的人生、幸福的人生。  相似文献   

12.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在教学大纲和教科书中,规定了给予学生各种知识,却没有给予学生最重要的东西,这就是:幸福。理想的教育是:培养真正的人,让每一个从自己手里培养出来的人都能幸福地度过一生。这就是教育应该追求的恒久性、终级性价值。"所以,教育的最终目的应该是给学生幸福。但是,如何理解幸福?应该给学生什么样的幸福?对这些问题的回答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大港第五小学校长顾孟武说:"教育本来就是一件幸福的事情,由于多种因素导致学校教育多了些虚荣和功利性,缺少务实和人本性,办幸福教育不能不重视分数,问题在于高分数是否来自丰富有趣、低负高效的教学过程,是否对学生的一生幸福具有奠基作用。教育的幸福不能仅仅着眼于学生的分数,‘为学生一生幸福奠基’就要求我们将学生的终身发展、可持续发展置于教育的首位。"诚哉斯言。  相似文献   

13.
《现代教学》2011,(5):80-80
为了学生的幸福,应该成为中小学的办学目的。但是真正的幸福不是喊出来的,而是用切实的行动年复一年地做出来的,口号式的教学并不能给学生带来幸福。本期,我们约请了上海市闵行区七宝明强小学的校长和教师,为我们诠释他们数十年如一日对学生进行幸福教育的探索和思考。  相似文献   

14.
学业是学生的生命,而它的成长,离不开教师的培育.面对在信息时代成长的学生,我们怎样做一个真正意义的政治教师,我们的政治教育究竟应该如何来翻阅学生的生命、提升学生的生命质量?我的思考和实践是--政治教育应该成为学生终身发展的精神向往,应该让学生在思想政治课课堂上健康、幸福成长.  相似文献   

15.
易敏 《辽宁教育》2008,(7):16-18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教学大纲和教科书中,规定了给予学生各种知识,但是却没有给予学生最重要的东西,这就是:幸福。理想的教育是:培养真正的人,让每一个从自己手里培养出来的人都能幸福地度过一生。这就是教育应该追求的恒久性、终极性价值。”教师如何去发现、创造教育的幸福?如何引导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去体会幸福?如何让学生学会幸福地度过一生?我想这是新时代教师们需要去认真思考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16.
王占宝  周雯 《师道》2003,(11):47-48
校长说:我们要做的还有很多人生的追求在于成为真正的人,教育的追求在于培养真正的人,美好的教育应是教师教育的理想与学生理想的教育的共鸣。附中的教育不仅要给学生推开大学之门的手,更要给学生推开人生之门的手。记得一位教师说过:“一个教师最好的奖励来自于他的学生。”在我们的教育实践中,我们离我们的教育理想究竟还有多远?我们离学生理想的教育究竟还有多远?我们怎样创造适合我们学生的教育?要让每一个学生在校门口拍下别离的照片时,都能由衷地说一句“附中三年,我没有遗憾”,我们每一位附中的教师应该做的还有很多,能够做的还有很…  相似文献   

17.
王恒富  王英 《教育艺术》2003,(11):23-25
教育是培养生命的事业,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生命的流程是快乐是痛苦?是提升是创造?这全由教师的手来翻阅。面对在信息时代长大的学生,我们怎样做一个真正意义的政治教师?我们的政治教育究竟应该如何来翻阅学生的生命、提升学生的生命质量?笔者的思考和实践是——政治教育应该成为学生终身发展的精神向往,应该让学生在思想政治课堂上健康、幸福成长。  相似文献   

18.
教育是培育生命的事业。生命由一分一秒一朝一夕组成。在孩子上学的最初六年里,这生命的流程是快乐是痛苦,是提升是创造,全由教师的手来翻阅。今天,站在21世纪的门槛上,面对在信息时代长大的孩子们,我们应该怎样做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教师,我们的语教育究竟应该如何去翻阅学生的生命?我的思考和实践是-语教育应该成为师生终身的精神向往,应该让师生一起在语的课堂上幸福成长。  相似文献   

19.
周庆锋 《小学教学研究》2010,(12):118-119,121
教育的价值在哪里?人接受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什么?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在教学大纲和教科书中,规定了给予学生各种知识,却没有给予学生最重要的东西,这就是:幸福。理想的教育是:培养真正的人。让每一个从自己手里培养出来的人都能幸福地度过一生。这就是教育应该追求的恒久性、终极性价值。”因此,从根本意义上说,教育就是以人为本,关注人的幸福,培养人创造幸福的能力,最后达到“让学生感受幸福、让教师享受幸福的教育”的终极目标。那么,学校应该如何开展幸福教育呢?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八大提出,让人民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习近平总书记说:“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教育部部长,贵仁诠释中国教育梦--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终身学习,人人成才。那么,我们为什么要追求幸福呢?究竟什么是幸福教育呢?康德认为,“教育应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以人的本性、人的尊严、人的潜能在教育过程中得到最大的发展,最后达到人人都拥有幸福的人生为终极目标”。费尔巴哈在《幸福论》中提出:“一切有生命和爱的动物,一切生存着和希望生存的生物之最根本的和最原始的活动就是对幸福的追求。”苏霍姆林斯基说:“在教育大纲和教科书中,规定了给予学生各种知识,但却没有给予学生最宝贵的东西,这就是幸福。理想的教育是:培养真正的人,让自己培养出来的每一个人都能幸福度过一生,这就是教育应该追求的恒久性、终极性价值。”我们认为,幸福是指使人心情舒畅的境遇和生活;教育的幸福梦是在教育过程中人生养成的目的、需要、欲望得到实现和满足后的心理体验,它意味着主体的生存和发展进入更完满的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