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英国的教育闻名于世,它成功的"秘诀"究竟在哪里呢?在英国参加了几个月考察培训之后,笔者在2007年9月<校长参考>的"视野"栏目曾撰文从英国学生的在校时间进行反思.  相似文献   

2.
本文探讨了"red"和"红"这两个词汇在英汉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意义异同.分析了"红"这个词汇在古诗词中的一个特殊用法以及它在现代汉语中的意义,并与英语单词"red"在英国诗歌和习语中的用法进行尝试性的比较;并认为在英汉翻译时应该意识到这种意义上的异同.  相似文献   

3.
江橙 《科技文萃》2004,(6):64-65
在英国,人们把"色盲症"叫做"道尔顿症".这是为什么呢?原来色盲是由英国化学家、物理学家道尔顿发现的.  相似文献   

4.
十九世纪中叶,英国自由贸易运动中出现"小英格兰主义"思想,其主要内容是反对战争和帝国主义,批评英帝国的殖民政策和外交政策.尽管具有这种思想的"小英格兰主义者"要求反思殖民地的作用,但本质上并不否定英帝国,而是从英国的实际利益出发,主张建立一个政治文化帝国.这种思想对英国的殖民政策和外交政策产生了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5.
"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是新的地理课程最基本的理念之一. 2004年印度洋海啸发生时,在泰国普吉岛上游玩的10岁英国女孩蒂莉·史密斯,凭借自己在学校里所学的地理知识,迅速确认、判断出海啸即将到来的迹象,从而挽救了100多名游客的生命.这位10岁的英国女孩蒂莉·史密斯被媒体赞誉为"海滩天使",这个事例当然也应该成为生活化地理教学理念的最佳证明.  相似文献   

6.
2001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英国小说家维·苏·奈保尔通过印度三部曲作品的完成,实现了从"西方人"到"陌生人",再到接纳宽容之人的身份转变,在一定程度上完成了其叙事策略辩证运动的过程;同时,他作为英国文化的"养子",离不开"宗主国"的物质依附,本质上只能仍是西方社会的代言人,因此也没有认识到印度的贫穷根源正是由于第一世界国家百年来的长期剥削和掠夺,落后的经济基础也势必造成了上层建筑的巨大反差,这一切带有东方主义色彩.总之,印度三部曲既反映了奈保尔的历史局限性,又逐步展示了他的进步性.  相似文献   

7.
"Long long years ago,there was a kingdom inChina,called WEI…"(很久很久以前,在中国有个魏国……) 这是我在苏格兰一所叫做爱丁堡华德福学校里上的一节课--"曹冲称象"。那时我在英国进行为期两年的华德福教育师范学习。 爱丁堡华德福学校的得名是因为它在苏格兰的  相似文献   

8.
"Die(死)"的"职业变体"不仅体现了一种丰富多彩的英语语言现象,而且展现出一种异彩纷呈的英国行业文化.在同义对比的层面上,勾画、整合它表层意义与深层意义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从而给英语学习者提供认知多词同义,联想记忆、迅速扩充英语词汇量的启示;并更加凸显语言与文化互动互现的紧密联系.  相似文献   

9.
"序曲体"是凯瑟琳·曼斯菲尔德对旧有短篇小说的文体结构模式进行革新的一大成果."序曲体"因其小说<序曲>而得名.从内涵上看,"序曲体"是建立于多重视角叙述模式上的更为灵活自由的文体形式;其文体特征即为自然展开,完全开放;"序曲体"的出现具有一定影响,"序曲体"不仅是曼斯菲尔德个人在短篇小说创作上的一个有意义的开拓,同时也是英国短篇小说史的一个重要成果.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美英两国联合发动的战争都是以巡航导弹作为"头板斧"杀向对手的。英国在伊拉克战争期间使用的一种称为"风暴幽灵"的空射巡航导弹就是其中一个可畏的"后生"。  相似文献   

11.
英国家庭素有"把餐桌当成课堂"的传统:从孩子上餐桌的第一天起,家长就开始对其进行有形或无形的"进餐教育",目的是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用餐习惯,学会良好的进餐礼仪,具备各种值得称道的素质或性格.  相似文献   

12.
英国家庭素有"把餐桌当成课堂"的传统:从孩子上餐桌的第一天起,家长就开始对其进行有形或无形的"进餐教育",目的是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用餐习惯,学会良好的进餐礼仪,具备各种值得称道的素质或性格.  相似文献   

13.
当前,赏识教育作为一种新的育人理念,已经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同,家长们也耳熟能详,在家庭教育中将其运用到了极致.前几日我在一篇文章中看到,就在"赏识教育"横行天下的时候,英国赫尔大学正努力想办法推行"挫折教育",希望通过"挫折教育"让孩子们变成"心灵上的强者".他们的理论是:生活是艰难的,但你必须学会应对,而"挫折教育"可以让学生取得更好的成绩,受欺负时不会自怨自艾,失败后则能卷土重来.  相似文献   

14.
梁占军 《历史教学》2006,2(5):33-38
1933年7月英、法、德、意四国"谅解与合作公约"的缔结,是希特勒上台后欧洲大国间第一次外交互动的产物.英国出于挽救裁军大会的考虑,对意大利倡议的"四国公约"极力推崇,并在协调法德分歧、促成公约的缔结等方面发挥了主导作用.虽然"四国公约"最终因法德两国政府拒绝批准而成为一纸空文,但英国在"四国公约"问题上的表现,却从一个侧面折射出德国纳粹势力上台初期,英国对外政策的基本走向即力图通过促成普遍裁军来实现欧洲大国间的和解,从而避免可能的战争风险.  相似文献   

15.
张晶华 《文教资料》2008,(4):147-148
"绅士风度"和公学都是英国社会特有的产物,二者在其发展过程中一直有着紧密的联系."绅士风度"对公学产生了积极影响,主要体现在课程设置、校规校纪、体育活动、社团活动等几个方面.研究"绅士风度"对英国公学的积极影响,对我国的中学教育,尤其是私立中学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第三条道路"理论在20世纪末风行于欧美国家,并在布莱尔时期深深地影响着英国.本文拟从政治观、经济观以及社会福利观的角度,探究"第三条道路"理论对英国高等教育,尤其是当前高等教育收费改革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剑桥大学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高等学府之一,拥有无比荣耀的光辉历史.800年悠悠岁月使得剑桥的文化根基中沉淀下无穷的智慧.然而只有透过声名显赫的喧嚣与浮躁,才可以真正窥见剑桥长葆青春的奥秘.英国人重视传统,而剑桥人对于教育传统的执著则体现在"教学"这项大学的基本职能上.  相似文献   

18.
英国小说家夏洛蒂·勃朗特的代表作<简·爱>是一部经典的女权主义批评文本,女性"他者"特性的消解与独立身份的追求是其重要主题.小说的女主角简·爱极力主张女性与歧视妇女的男权价值体系抗争,走出"他者"的阴影,争取权利,彰显女性存在的价值,最终在经济、思想和人格上建构了真正的独立自我.  相似文献   

19.
每年都有一些被一本院校录取的学生放弃志愿,选择复读,以便来年考上一所更好的名牌院校.这些学生都有着浓厚的"名校崇拜"情结,抱定"非名校不进"的信念.上海交通大学教授熊丙奇说,1999年高校开始大扩招之后,名校情结愈演愈烈.其实,"名校崇拜"古已有之,各国皆然.美国学生谁不青睐"哈佛",英国学生又有哪个不想上"剑桥"?  相似文献   

20.
英国的一项调查发现,过去两年里,英国年轻人的平均负债水平从2615英镑增加到8090英镑。与此同时,英国7-16岁的孩子手中攥着30亿英镑零花钱。这种反差引起了教育界和家长们的关注,帮助孩子理财的"金钱训练营"因此越办越火。 "金钱训练营"是一个培训孩子理财的集训营,主要以12-1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