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顾舟群 《政治课教学》2002,(7):31-32,33
中共中央颁发《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是我们国家道德建设中的一件大事。《纲要》全面贯彻了江泽民总书记“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体现了“三个代表”和以德治国的内在要求,是面向新世纪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伟大行动纲领。《纲要》明确指出,学校是进行系统道德建设的重要阵地。学校的传承性以及学校道德教育的简约性、计划性、目的性和大容量性决定了学校肩负着全面提高国民道德素质的重任,学校教育的影响力是其他的教育形式所不能企及的。  相似文献   

2.
道德的本质不仅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不仅是行为规范,而且是人类的实践精神。道德的实践精神本质规定着,道德教育具有强烈的实践性。审视现实的学校道德教育,无论从理论和实践上看,更多的停留在对道德规范的教育层面上,而忽视道德实践层面。实践精神视阈下的现代学校道德教育的主题,应从灌输道德规范知识转向注重学生道德实践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当今我国学校道德教育的主流仍然脱离学生现实的道德生活,把学生视为道德规范的接受者而当作“道德客体”来培养,从中折射出的是一种抽象主义的人学思维。这种人学思路抛弃了人之为人的未完成性、丰富性、历史性、超越性、创造性、自由个性等特性。马克思人学视野中的人是在现实生活世界或社会关系中从事着生存实践活动的主体,即“具体的人”。以这种人学观念为基础,学校道德教育应是作为道德主体的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不断建构自己的道德生活,从而不断地自我生“成有道德的人”的实践活动。因此,学校道德教育必须重返现实生活世界,通过学校道德生活的现实构建来促进学生的德性发展,将把学生当作道德主体来培养作为学校道德教育实践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4.
《中小学德育》2012,(11):3-3
为了应对新世纪以来日益弥漫全球的精神危机,遏制物质主义的泛滥,重建人们的精神家园,以内尔·诺丁斯为首的精神关怀道德教育倡导者,对美国盛行的品格教育进行反思,以关怀伦理为基础,以为了幸福为目的,在理论和行动上形成了美国学校道德教育的一股新势力,并日益显现为美国学校道德教育在21世纪的新走向。精神关怀教育理论认为,对学生的...  相似文献   

5.
关于学校道德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道德范畴的核心是尊重和公正。道德教育是指向人的德性培养的教育。学校道德教育从根本上说是为着人的发展,与人的生命息息相关。学校道德教育应当传递正向价值,培养良好的习惯和态度。围绕这一目标,工作上需要突出校本特色,灵活调度教育时空,营造道德文化环境;方法上需要重视情感体验,强调双向互动,让道德回归生活。  相似文献   

6.
张伟 《中学教育》2003,(10):32-34
在当前的学校道德教育中 ,有许多问题值得大家认真思考。马克思主义理性观的“理性精神”的实质是追求真理、实现价值观的统一。这样的“理性精神”已成为人的基本存在方式 ,也是习得理想人性的基本方式 ,更是人类能力的基核。当前 ,在中国迈向现代化、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征途中 ,我们尤其需要理性精神。因为 ,对于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现实选择和较长远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发展目标 ,必须依靠理性精神 ,科学、系统、有序、稳健、实事求是地加以实现。民族的复兴需要理性 ,民族的教育也应当理性。道德教育目前的根本任务在于追求理性和不断创…  相似文献   

7.
论学校道德教育现代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忠宇 《教育探索》2005,(10):69-71
学校道德教育既是整个社会道德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又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我国社会进一步变革发展、世界全球化和信息化趋势、当代学生思想发展,以及学校道德教育本身的发展都要求新世纪的学校道德教育与时俱进.走向现代化,并使其呈现主体化、人本化、生活化、个性化、民主化、实践化、自律化、层次化、开放化和网络化等十大趋向:为此,必须在学校道德教育的观念、内容、过程、方式等方面实现现代化。  相似文献   

8.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整个社会的大转型使得高校大学生的道德失去了统一的价值目标和规范,存在“道德危机”,面临这样的状况,国家开始重新恢复道德教育的地位,从整体上调整道德教育的策略,重点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对此,我们要学习借鉴其有益的经验与做法,从而深化我国大学生道德教育改革。  相似文献   

9.
略论学校道德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校道德教育是落实“以德治国”方略的基础工程 ,学校进行道德教育 ,就是要用社会主义道德去教育、规范广大青少年学生 ,使学生具备全民公德、职业道德两个方面的道德素养 ,对学生进行全民公德教育应以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国革命的传统美德、社会主义的新型道德为主要内容 ,实施学校道德教育 ,必须建立科学的道德体系 ,改革学校道德教育现状  相似文献   

10.
学校道德教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教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问题,历来是教育学所关注的根本问题之一,也是一个长期争论的话题。这个问题之所以如此备受关注,不仅在于其对于构建教育理论的基石性作用,而且还在于它对于确立科学的教育原则,改革现行的教育模式的决定性意义。在学校道德教育过程中,学生与教师的关系应当如何处理?学生究竟应当处于何种地位,发挥什么作用呢?近年来主要存在着“教师主体”、“双主体”和“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等多种观点的论争。造成分歧的原因,一方面因为师生关系问题的复杂性,另一方面则“在于以往的研究没有把教育过程中施教与接受这两个既互…  相似文献   

11.
儒家道德修养方法对于中学德育的借鉴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儒家道德修养方法,是中华民族道德修养思想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该文就识文默化、慎独为训、知行合一三方面论述自我道德修养之方法,使中学德育内化为个人道德修养,强调主体的“自我”和“自觉”。从身教示范、环境陶冶、因材施教三方面论述自我道德修养教育的方法。在凸现自我道德修养同时,重视自我道德修养教育方法的运用。  相似文献   

12.
道德相对主义是与道德普遍主义对应的道德认识取向。尽管道德相对主义有其可取之处,但是在现实道德教育中给学校道德教育带来一系列问题,给学生道德判断带来困惑。当今大学生在使用学校公共计算机与使用私人计算机时相悖的道德行为正是困惑的表现。这一行为背后是对在“差序格局”文化下的中国式道德相对主义的解释,并对受道德相对主义影响的大学生道德教育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学校德育现状,指出学校道德教育与生活世界脱离是造成学校德育困境的主要原因。生活德育是在生活过程中通过道德的生活而进行的德育,是实践性德育。提出了生活德育是学校道德教育的应然选择,德育教育应从生活实际出发,在生活中关注德育主体的现实需要,培养生活中的德育主体。  相似文献   

14.
传统德育是一种知性德育、灌输德育、考试德育。传统德育的目标、方法、内容及德育的评价制度等都很难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难以满足大学生道德成长的需要。改变传统德育模式,方法与对策很多,其中体验式德育不失为一种有效的德育之路。那就是把高校的德育课从知性德育模式转换到体验式德育模式中来,让学生在体验中形成道德情感,在体验中深化道德认知,从而让学生自己作出道德选择,升华道德水准。  相似文献   

15.
网络教育正引起学校教育的深刻变革。因特网为教育提供了现代化的物质技术手段与条件,具有传统教育无法比拟的优势,但也对学生身心发展产生深刻影响,对学校德育工作构成挑战。主要表现在信息源对民族文化、传统习俗、价值观念的冲击上,使学生沉于网络之中而使人与人直接交往的机会减少,从而使学校对德育内容的调控失效,最终影响学校的德育效能。  相似文献   

16.
道德不是生活中某一个特定领域的问题,而是普遍地存在生活当中,这就决定了人的道德成长不是只在生活的某一个特定领域才会发生.学生的学校生活主要是在课程学习中度过的,课程知识对于道德的发展具有明理和陶冶的功能.通过学校开设的各门课程进行道德教育即为课程德育,课程德育是学校道德教育的基本途径,是一种走向整合的学校道德教育.  相似文献   

17.
对中学生的道德教育,要从坚持公民道德建设的指导思想和方针原则;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集体主义为原则;坚持贯彻<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加强校风、校纪建设,发挥教师为人师表的作用这三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8.
面对新世纪,高校德育工作应该不断充实和创新德育内容,应该由学校向社会逐渐转变,并将德育渗透到高等教育的各个环节,逐步拓宽高校德育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教育的公共性与道德的公共性要求将道德教育置于公共性的视域下进行考量.从公共性的视域审视学校道德教育,其在价值导向上面临个人德性对公共德性的遮蔽,在主体关系上面临主体性与主体间性对公共性的排斥,在交往实践上面临私人交往对公共交往的削弱等困境,从而构成了学校道德教育共同体的出场逻辑.学校道德教育共同体作为现代性视域下意义重建的共同体,秉持公共价值优先的德育价值导向,倡导公共性的德育主体间关系,构筑公共交往的德育实践情境,在理论上有助于解决学校道德教育的公共性困境.学校道德教育要遵循公共性的运思逻辑,由内而外在激发多元主体的内生动力,引导多元主体参与学校公共生活,推动学校参与社会道德治理等层面对道德教育共同体进行当代建构.  相似文献   

20.
网络环境下青少年德育的重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互联网正以惊人的速度改变着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方式,尤其深刻影响着青少年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价值观念。网络给青少年带来了丰富的知识、信息。同时,网络中的负面因素也严重影响了青少年良好品德的形成。针对网络环境给青少年德育带来的负面作用,我们需要重新构建网络环境下青少年的德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