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校层面的改革是提高基础教育质量与公平的出发点与落脚点。PISA2009结果报告中对"成功学校"进行了界定,并从教育质量与公平维度考察了影响学校成功的众多因素。结合PISA2009结果报告的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发现,成功的学校在资源投入、组织形态及治理方式三方面具有高水平的教师工资、低度分化的组织形式以及自治与问责相结合的治理方式等关键特征。  相似文献   

2.
构建有效的大学财政治理结构对应对全球性的高等教育财政危机具有重要意义.一个良好、有效的大学财政治理结构,其最终目的是要促进入学机会的公平、提高大学资源利用效率,将大学的财务目标从关注投入引导到关注产出,并且具有可问责性.结合中国的公共财政转型过程,本文重点分析了政府在大学财政治理结构中的作用.研究认为,政府应当本着公共取向原则、更广泛覆盖原则和绩效原则,通过拨款、立法等机制,发挥保障作用和激励作用,维护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公平,完善高等教育市场竞争机制,提高高等教育机构的效率和可问责性.  相似文献   

3.
问责管理(accountability m anagem ent)是一种让学校对结果负责任的效能机制,主要涉及教育投入、教学内容、学校治理方面。问责管理的途径主要表现在系统规划、需要评估1.系统规划系统规划(System planning)意味着无论作出什么类型的分析或者规划,此结构考虑到投入(人力、物力、财力等)以及这些投入之间的关系和对这些投入的操作(课程审核、人事分配、学生分类等),以最终获得期望中的产出(学习成绩分数、胜利的辩论、运动队、自助性的午餐计划或者其他所期望的)。系统思考对未来长期的规划是有用的。对投入、投入中、产出的分析是最有价值…  相似文献   

4.
21世纪以来,受教育权力分散化、市场机制、参与式民主以及绩效问责不足等内外因素的影响,多元学校问责日益成为OECD国家教育治理的新兴方式。多元学校问责是指多个主体根据学校提供的数据和信息资源等对学校进行全方位监测,以促进学校教育质量的改善与提升。多元化的问责主体、多样性的问责方式、横向性的问责机制是多元学校问责的显著特征。在推进现代教育治理体系化背景下,多元学校问责已成为OECD国家基于各自国情而展开的一种实践方式,而精准识别利益相关主体、协调利益相关者之间的权力以及提高学校管理者的领导力也已然成为OECD国家有效实施多元学校问责的重要经验。  相似文献   

5.
了解教育财政体制的特征并对其进行客观评价,有助于中国教育财政体制的改革和完善。教育经费多渠道投入、居民负担较重,政府间教育经费分担重心偏下,公共教育经费分配行政主导,学生资助还不完善,教育投入和使用的问责制度缺失,是中国教育财政体制的主要特征。近20年来中国教育财政充足性有很大提高,但政府教育经费投入水平不高,教育投入与教育质量要求之间还有很大差距。城乡间义务教育财政公平有显著提高,但地区间、区县内学校之间生均经费差异巨大,不同阶层子女进入优质学校的机会很不平等。由于基础数据的缺乏,难以对教育财政效率做出全面、可靠的评价,从就业看高等教育配置效率近年在下降。需要通过调整政府与居民、各级政府间教育经费负担责任,改革公共教育经费分配方式,建立教育投入评价和问责制度等多方面的改革,提高中国教育财政体制的充足、公平和效率水平。  相似文献   

6.
当前,在我国城市社区管理结构中纵向权力依然发挥着主导作用,去行政化以及社区自治进程缓慢。本文将西方的"网络治理"理论引入社区管理之中,并对我国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进行理论及路径分析,以期为我国城市社区管理提供一个更好的选择,打造一个政府管理与社会自治相互结合、互为补充,政府行政管理与社区自我管理的有效衔接的新型社区共治治理结构。  相似文献   

7.
强化对问责结果后续管理的"一票否决制",只是惩处师德失范行为的权宜之计,建构并完整实施师德问责体系,才是治理师德失范行为的根本之策.为分析师德问责体系对师德失范行为的影响,对1548位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师德问责中的问责主体、学校(连带责任客体)对师德问责的重视程度、国家师德政策(问责内容)的具体性、问责结果及其后续管理对师德失范行为有显著影响.要完善师德问责体系并减少师德失范行为,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必须合理设置问责主体、提高学校对问责的重视程度、增强问责内容的可操作性和保证师德问责结果及后续管理的公平公正.  相似文献   

8.
强化对问责结果后续管理的"一票否决制",只是惩处师德失范行为的权宜之计,建构并完整实施师德问责体系,才是治理师德失范行为的根本之策.为分析师德问责体系对师德失范行为的影响,对1548位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师德问责中的问责主体、学校(连带责任客体)对师德问责的重视程度、国家师德政策(问责内容)的具体性、问责结果及其后续管理对师德失范行为有显著影响.要完善师德问责体系并减少师德失范行为,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必须合理设置问责主体、提高学校对问责的重视程度、增强问责内容的可操作性和保证师德问责结果及后续管理的公平公正.  相似文献   

9.
苏联解体以来,自治与问责历史性地结合在一起,成为俄罗斯高等教育治理变革的双重向度。一方面,俄罗斯发生了史无前例的扩大大学自主权的变革,大学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学术自主权、行政自主权和财政自主权;另一方面,发生了大规模的"问责运动",强调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以质量为问责核心内容,多种问责方式并存,以应答和奖惩相结合的方式处理问责结果。同时,这一变革注重在自治与问责之间建立相对平衡,这种平衡彰显了自治与问责之间天然对立冲突而又统一共生的富有张力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高等教育国际分校治理比单一国家背景下的大学治理面临更加复杂的内外部环境和利益诉求.行政、市场、社会和学术四种基本外部机制的作用强度和方式有所不同,据其作用于分校内部组织、财政、人事、学术和问责的不同形式,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六国国际分校在理论治理形态上主要分为三种,即政府治理与学术自治并存治理、法人化治理和创业型治理.总的来看,国际分校治理在呈现多样化治理形态的同时,也反映了逐渐强化的共同治理特征;高等教育国际分校达成有效治理的关键,是在治理自主性与应对外部环境之间寻求平衡.同时,学术机制的式微构成了国际分校治理的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