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都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传统的教育观仍在影响着部分教师,这使得他们特别注重对课堂的控制,过度追求“整齐划一”的教学。课堂上,教师真怕学生乱说、乱做(作)、乱动、乱写、乱画,担心这样一来,原先制定的学案和教学设计难以完成。对此,笔者认为,课堂是要有一定的纪律与秩序,但更要有的是学生个体享受学习的过程。教师如果在课堂上拿起“管”的教鞭,课堂会多一些“秩序”,教师也多了一些所谓的威严,学生就不会有“兴奋得大叫”。过分强调“秩序”,抹杀了学生活泼的个性,束缚了学生的思维空间和想象力。  相似文献   

2.
一天,有个学生来到教研组,向老师借阅教学参考书。这引起了在场教师们的争论,有的主张借给他看,有的坚决反对,理由是,“教学参考书是专给教师们备课用的”。其实,这“理由”背后的潜台词是:我把参考书借给你,到课堂上我讲什么?原来他的宝贝都在参考书里,教学内容都是从参考书里抄的。学生如果知道了这宝葫芦里的秘密,岂不有损教师的尊严?所以,教学参考书既是这些教师的法宝,也就成了字生的禁书。  相似文献   

3.
启发式教学,有个不易驾驭的问题:课堂上如果让学生广开思路发言,教师原来精心设计的教案可能被打乱,甚至如脱缰的野马不可收拾;如果对学生发言控制过死,又不免重蹈“填鸭式”的复辙。为了预防这两个极端,于是出现种种治理“窍门”:有的对学生发言时的意外现象绕开去;有的设计问题简单,只要求学生回答“是”或“不是”、“有”或“没有”;最可怕的是公开教学中的花架子,事先几经排演,以求万全,这不仅演掉了教  相似文献   

4.
用现代教学理念来评价教师的一堂课,不是看教师传授给了学生多少知识,而是要看这堂课学生是怎样学习的,如学生是否会主动学习,是否会与他人合作学习,在学习中学生是否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等等。一句话,就是要看教师是否把课堂真正还给了学生,课堂的主人是不是学生。这样,教师的作用是不是就削弱了呢?把课堂还给学生,不是要削弱教师的作用,而是对教师的要求更高了。古人云:师者,乃传道授业解惑也。”单就“解惑”这方面,对教师的要求就不低。现在,有不少为师者是不能解学生心中“惑”的,有的甚至教师认为是有“惑”之处,学生却能滔滔不绝大…  相似文献   

5.
我教的是农村学生 ,他们整天有干不完的家务活 ,说的全是当地壮话 ,一看到作文题目就发怵犯难。对作文 ,教师不得不教 ,学生不得不写。根据这几年的教学实践 ,我认为造成这种尴尬的局面主要原因是 :教师忽视了作文教学的规律 ,走进了作文指导的误区。一、教师“一言不发”一到了作文课 ,教师心里就发虚 ,很不情愿地进到教室 ,讲话声音也由以前的高八度变成低八度 :“同学们 ,这节课我们来写作文 ,作文题目是×××” ,把作文题目往黑板上一写 ,“现在大家开始动笔写作文。”学生看着作文题目 ,一脸茫然 ,有的抓耳挠腮 ,有的玩起手中的笔 ,有…  相似文献   

6.
教学的受众是学生,但事实上,我们的很多课堂令人昏昏欲睡,这是一个事实。作为教师,我们经常如九斤老太般抱怨学生一届不如一届,但是有必要扪心自问:我们在确定教学内容的时候,心里到底有没有学生?上一届学生遗留下来的问题是“偏向虎山行”还是“旧貌变新颜”,这一届学生反映出来的问题是视而不见还是如获至宝……如果医生是根据病人开方子,  相似文献   

7.
长期以来,控制整个教学课堂的是我———“讲授法”,教师的教学向来都离不开我。可自从进行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后,探究法”、尝试法”风光地登上了教学舞台,而我却备受教师的冷落,有的书刊还公开批判我,教师们随手将我丢进了“垃圾桶”,再也无人问津。难道我真的一无是处?难道我就如此遭人摒弃?……不,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东西,探究法”、尝试法”他们也有他们的缺陷,如果在教学课堂上运用不当,课堂就会杂乱无章,不能体现新课改的教学理念。当然,他们也有他们好的方面,但他们有时也离不开我的帮助和衬托。例如在教学《梯形的认识》一课时,教师…  相似文献   

8.
创设数学情境已成为当前数学教师煞费苦心的一件事。许多教师感叹:“如今上一节数学公开课或是参加优质课比赛活动,如果没有创设情境,不知听课的教师和评委们会怎样评价这节课?”不可否认,许多数学课因为创设了生动有趣的情境,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原本枯燥的课堂变得有吸引力了。但同时也不得不承认,在创设情境一统课堂的今天,过滥、过于平庸或过于花哨的情境充斥着数学课堂。[现象一]追求趣味性,教学目标不明。有的教师误认为,在课堂上创设有趣的情境就能将课上活。曾听过一节公开课,教师在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时,是这样设计的:…  相似文献   

9.
新课程倡导“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围绕这一点,有的教师左启发、右呼唤,学生就是活跃不起来,奖励多多也收效甚微;有的教师,当学生真正活跃起来,他们却无法收场,课堂纪律也无法控制,教学任务也不能如期完成。就此,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点着手。一、捕捉学生发言中有价值的内容。引导学生在动中深入讨论教师不要停留在课堂形式上的热热闹闹,而要真正地激发学生深层思维的拓展。如一位教师在小学科学课《运用感官》一课的教学中,有个学生指出:“运用一只眼睛只能看到有限的范围,而运用两只眼睛,我们的视野就拓宽了,并能准确地判断物体的位置。”  相似文献   

10.
课堂是学生获得知识的主要平台,高效课堂是每个教师的教学理想.为了提高课堂效率,教师们费尽心思,可谓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尽量把课上得精彩.有的课堂追求教学内容包罗万象、面面俱到 ;有的课堂教学手段先进,课件制作精美 ;有的课堂教学设计与众不同,颇有新意.然而,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却不领情,甚至觉得无趣.面对这一让人尴尬的现实,要让教师从矫揉造作、沉闷刻板、华而不实的课堂教学中摆脱出来,让学生从书山题海中解脱出来,让课堂教学真正走出高耗低效的怪圈,切实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课堂教学就不仅要求“活”,还要解决好“务实高效”的问题.这里,就语文课堂教学怎样做到务实与高效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1.
课堂提问是指在课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一定的教学需要向学生提出问题的一种教学方式。通过提问,可以检查学生对已学过的知识、技能掌握的情况;可以加强师生之间的交往,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可以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调控教学过程。但近年来中小学教师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总体水平不高。一、影响课堂提问有效性的因素1.教师对课堂提问存在着错误认识有的教师认为,通过提问,可以维护和强化教师“权威者”的形象,并且认为提出问题越多,就会促使学生更加努力学习,从而学生学习和掌握的知识也就越多。基于这样错误的认识,使得有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提…  相似文献   

12.
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常会与错题不期而遇.细细品味,有的错题价值不大,一笑了之;而有的错题却价值不菲,不失为检测学生对某些知识点掌握程度高低的一块“试金石”.按照动态生成资源观的理论,课堂是一种独特的生态系统,课堂上发生的一切都有可能成为一种宝贵的生成资源,如果教师有足够的教学机智,丰富的实践智慧,就能够于平中见奇.  相似文献   

13.
苏秀芬 《陕西教育》2005,(8):37-37,33
“生成”是新课程倡导的一个重要教学观念,它是相对于“预设”来说的。教学有预设的一面,也就有生成的一面。这就难免出现一些精彩的“插曲”,实践证明,教师如果能及时利用,开发这一“插曲”,老师和学生积极性将更好地被调动起来,他们必将产生机智与灵感、发挥出创造性,课堂的精彩往往缘自于“插曲”。  相似文献   

14.
课堂中的表扬不仅仅是教师对学生行为和认知的赞扬和肯定,更是一种实现教育教学目的的手段,如果他忽略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和自由,就会表现为一种标准化和生产性的规训方式。课堂是教学的主要场所,也是知识和权力“共生”关系在教育中的运作载体,这也为表扬的“规训化”提供了环境基础。这种规训的形式主要通过“层级监视”、“规范化裁决”和“检查”等方面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15.
在教学中我们发现,有的学生对“电子游戏”达到痴迷程度,有的学生对小说达到废寝忘食程度,为什么?就因为游戏、小说能带来极大的心理快感和心理满足。可见,如果能给学生带来兴趣、快乐的东西,就能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就能提高教学的效率。这正如孔子所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因此,在教学中如能充分挖掘“快乐”因素,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必将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那么,如何在生物教学中营造“快乐课堂”呢?  相似文献   

16.
徐斌 《湖南教育》2005,(7):32-32
随着课改的逐步深入,数学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最近有许多一线教师来信反映数学教学过程中出现的一些常见问题,总结出来大致有以下三点。不看教科书。课堂上学生的数学书始终没有打开过,有的甚至一上课教师就说:“同学们,请把书合上,这节课我们讲……”还有的课堂从开始到结束根本就见不到有数学书。不板书。一些公开课和观摩课,大多采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多媒体的确给教学带来了一场革命,它的特点是形式多样、色彩鲜艳、富有动感。可我们也发现常常是课件牵着教师走,教师牵着学生走。课堂上教师被课件所累,学生成了课…  相似文献   

17.
刘胤翠 《云南教育》2001,(23):48-48
课堂提问是教师经常使用的一种教学手段,它是教师了解学生掌握知识情况的“测试仪”。恰当、适度、有启发性的课堂提问,可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拓宽学生思路。但是,有的教师却把课堂提问作为“整治”学有困难学生的“灵丹妙药”。提问时,既不考虑所提问题的难易程度,也不顾及学生知识水平上的差异,一发现某个学困生听课走“神”,即兴发问,出其不意地给学生“将一军”,这一“将”,往往使学生手足无措,只得以沉默、垂手立正来弥补心中的愧疚。有的教师更是借题发挥,讽刺、挖苦学生一番,以示“警告”,使学生自尊心受挫,下不了台…  相似文献   

18.
《番茄太阳》教学到最后,教者深有感触,创作了一首小诗—— 在我们的心里,有一颗小小的“番茄太阳”。它是双目失明的女孩银铃般的笑声。它是由爸爸拉着,在蔬菜上来回抚摸的大手和小手。它是女孩轻轻的耳语:“阿姨,长大了我要把我的腿给你。”在舒缓的音乐声中,教师和学生一起诵读小诗结束了这堂课。暂且不说这样的结课是不是体现语文课程的特质,是否合理妥当,只想说像这样追求一个似乎“完美”的结课,在近几年所口斤的几百节课中实在太多太多,有的“诗情画意”,有的“慷慨激昂”,有的“振奋人心”。如果“读”结束,往往是配乐朗读,或者是诵读欣赏;如果“写”结束,往往是优秀习作展示,或者是教师范文品赏;如果“说”结束,往往是几个优秀学生的精彩陈述,或者是教师全面完美总结。总之,似乎都将课堂推向了“高潮”,展示了“完美”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这是一堂教学评比课。课堂上,教师提出了一个问题,立即宣布小组讨论。前排学生“唰”地回头,满教室都是“嗡嗡”的声音。有的小组你一言我一语,每个人都在张嘴,谁也听不清谁在说什么;有的小组一人唱“独角戏”,其余学生当听众,不作任何补充;有的小组的学生把此时作为玩耍的最好时机……几分钟后,教师叫“停”,学生立即  相似文献   

20.
当前人们对“生成式”课堂的意见是很不一致的,甚至有的专家直接打出了预设式课堂的旗帜与之相对峙。也有的人认为生成式课堂就是完全跟着学生跑,而不再需要预设。针对这些现象,本文拟就课堂的预设与生成进行一些探讨。一、预设式课堂的弊端传统的教学一切都是预设好的。如有几个教学目标,每个教学环节需几分钟,突破重点、解决难点要设置几个问题,每个问题需要几个学生回答,如果学生答不上来如何引导到设置好的答案上来。这种教学形式都是围绕如何教而展开的,很少涉及学生如何学的问题,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几乎不需要自主地想什么,说什么,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