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在我国有三个职业节日:5月12日护士节、9月10日教师节和11月8日记者节。我国现在规定的记者节(民国时期9月1日为记者节,解放后当然不承认了,于是这个节消失了多年)历史最短,也有九年了。这标志着记者被重新认定为一种较为广泛的职业,否则,就用不着专门设定这样的节日。自然,记者服务的新闻传媒作为群体,也就构成了一个社会的行业,  相似文献   

2.
第十一个记者节,在忙碌的工作中如期而至。无数的新闻工作者仍像往常一样奔走在采访路上,坚守着职业的节操,捍卫着真相的荣耀。 记者节是一个不放假的工作节日,与护士节、教师节一样,是我国仅有的三个行业性节日之一。年年纪念记者节,不是图个热闹。  相似文献   

3.
涂盛雪 《新闻世界》2013,(4):217-218
新世纪以来,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普及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媒体传播理念、传播渠道、传播方式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和调整。本文以2000年至2012年《人民日报》的记者节评论作为样本,通过文本分析,探析记者对职业认知观念的变化。  相似文献   

4.
金中基 《新闻天地》2008,(11):12-13
11月8日是中国记者节,但对记者们来说,这是一个不休假的节日。这天,他们和一年的其他364天一样,风尘仆仆地行走在路上,出现在有新闻的地方;他们用眼睛和镜头去探求真相,用耳朵和心灵去感受世界.用文字和图片呼唤爱与温情,用忙碌的一天来庆祝属于他们的节日 他们总在不停奔波,他们总是奋发向前.因为新闻就在路上,真实就在前方,而记者的职责与良知永在心头  相似文献   

5.
杨婧 《新闻世界》2012,(8):286-287
伴随社会转型与变革,记者的从业环境发生了变化,记者的职业理念也经历着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到多元的转变。本文试以《南方都市报》的六篇“记者节社论”为基础,从职业定位、职业追求和职业精神三个方面来分析新时期以来我国新闻记者职业理念的转变。  相似文献   

6.
产业发展需要“高调”过节10月11日,《中国青年报》发表了《职业吸引力调查:记者——失落的无冕之王》一文,本次调查显示,5%的公众将自己不选择做记者的原因归结为“记者门槛太低,良莠不齐”。18%的公众明确表示不会考虑记者职业。文章称,记者行业内人员素质的参差不齐使得这一曾经无上光荣的职业光芒渐暗,在职业选择日益丰富的今天,记者若不恪守行业的道德准则、提高自身的职业素养,离社会公众的尊重会越来越远。另外,台湾“1111人力银行”9月31日也发布了一项针对560多位记者进行的调查结果,有高达63.74%的台湾记者想要转业。这就是今天的现实,记者这一职  相似文献   

7.
邱瑞贤 《青年记者》2009,(21):13-13
在第十个记者节来临之际,我的记者生涯也跋涉到第八年。而立之年一跨而过,以新闻为业的大龄伪文艺女青年每每在坚持不懈奔赴一线战场、灰头土脸归来后的夜深人静时分,便纠结于一个现实问题:记者,我要做到多少岁?岁月如白驹过隙,人生步步为营。理想,依然在仰头高处,现实,却始终在低眉之间。  相似文献   

8.
记者部落     
《青年记者》2012,(31):38
当记者以来,他几乎每年都推出一个重大典型;他每年下基层采访都在200天以上,20多年来走遍了北疆边防一线所有连队哨所。他就是解放军报社驻北京军区记者站站长、分社社长郭建跃。本期"传媒骄子",请看《郭建跃:"迷彩色"的守望者》。记者,是一个追逐光荣和梦想的职业,又一个记者节到来了,请看本期"茶座"三位调查记者的感言。新闻人永远要创新,大众日报于2010年设立大  相似文献   

9.
新中国成立前虽然已经有记者节,也只是从1933年到1949年这十六届而已。新中国成立后,直到2000年才正式确立11月8日为记者节。与教师节、护士节这些行业性纪念节日相比,记者节还很年轻。年轻的记者节,是怎样开展自己的纪念和庆祝活动的呢?无非是论坛、座谈会、交流活动、文艺演出等等,当然都是关于记者工作生活等各个方面内容的,那么有没有什么特色呢?特点是有的,毕竟是个特殊的行业类纪念日,而要说特色似乎就没有什么了。记得在今年教师节前,有时评作者提出“再不  相似文献   

10.
常玲 《记者摇篮》2005,(11):11-12
“我是新入门的,请问各位,记者是一个什么样的职业?一个什么样的记者容易获得成功?”在各大网站传媒聊天室里,最常见这样的帖子。回应者也往往寥寥数语,说得不痛不痒。  相似文献   

11.
2008年对于中国,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重大新闻事件的接连发生,不仅考验着媒体的应对能力,也深深地考验着新闻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年初在我国南方发生罕见的雨雪灾害,“5·12”汶川特大地震震惊世界,2008奥运会圆梦北京,神舟七号成功发射,太空漫步…··所有这些都为广播媒体赢得了应有的传媒影响力和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2.
《青年记者》2006,(19):F0002-F0002
春华秋实,第七届记者节在我们匆忙的脚步中越来越近了。倡导传媒先进文化,为新闻从业者提供实用参考,关注传媒人的生存状态,是《青年记者》的一贯追求。在这个属于我们自己的节日到来之时,本刊联合业界媒体推出系列活动,以答谢长久以来支持、关爱我们的新闻同人。  相似文献   

13.
业内大都把记者的手头功夫看得比口头功夫重要.因而常常忽视口头功夫的培养和锻炼。新闻实践活动中.我们也常见某些记者在这种功夫上的欠缺。如在大型场合不敢提问,使现场出现冷场的尴尬局面:或即便提问也问不到点子上.甚至提问起来逻辑不通、语言不畅等等。而我们的传媒,尤其是地方传媒,在招聘新闻人才时往往也只注重笔头功夫,只看作品,忽略了口头功夫这一要素。  相似文献   

14.
记者部落     
他为新闻而来,一部书,一篇报道诠释着他对新闻的理解;他别新闻而去,留下同人深深的感激和怀念。“传媒骄子”刊发追忆傅上伦先生的文章《谢谢你教我们……》  相似文献   

15.
又是一年记者节。2008年11月8日是新中国第九个记者节,今年有太多的事件值得记者去报道、去记录,通过参与这些重大事件的报道,不少记者有了很多新的感悟,特别是就记者这个职业本身的感悟。本期《特别策划》收纳了几篇广播记者撰写的文章。几位作者结合抗冰雪、抗震救灾以及奥运会的采访报道,对记者的职业追求、职业素养等方面的要求进行阐述,权当对记者节的纪念。  相似文献   

16.
《视听界》2004,(1):61-61
习惯观察,习惯思考。多观察,多思考,多联系,多沟通。这些对于发现新闻、挖掘新闻,形成新闻策划非常有益处。  相似文献   

17.
黎力 《传媒观察》2011,(11):32-33
2010年11月8日记者节,环球网做了一个关于"记者形象在你心中是正面还是负面"的在线投票,有8664名网友参与投票,结果显示,其中认为记者印象负面的高达73%,远远高于对记者持正面印象者的27%。数据显示出公众对记者的职业角色期望值非常之高,但对实际新闻传播过程中记者的表现却不甚满意。作为社会活动中重要的  相似文献   

18.
我国传媒职业意识缺失的现状及解决的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我国传媒职业意识缺失的现状进行了描述,分析了存在这一状况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同时,作者也对解决这一问题的紧迫性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9.
成为一名记者那年秋天的一天,我像往常一样采访,手机里忽然收到一位通讯员的短信息。采访过后打开一看,原来不是采访通知,也不是报料,而是祝福语——祝福记者在自己的节日里一切顺利。  相似文献   

20.
黎力 《新闻通讯》2011,(11):32-33
2010年11月8日记者节,环球网做了一个关于“记者形象在你心中是正面还是负面”的在线投票,有8664名网友参与投票,结果显示,其中认为记者印象负面的高达73%.远远高于对记者持正面印象者的27%。数据显示出公众对记者的职业角色期望值非常之高。但对实际新闻传播过程中记者的表现却不甚满意。作为社会活动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