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杜向东 《钓鱼》2005,(18):34-35
曾经在一篇文章中学到黄适之大师在手竿钓混养鱼时遇上大鱼的一个遛鱼奇招——“如果鱼的力量很大,实在抬不起竿时,这时可以反腕将竿倒插八水里,同时尽量将竿子往回拉,这会起到竿和鱼能保持角度的作用”此后我便将此法取名为竿倒插遛鱼法,以待钓中一试。在后来的钓鱼中,先后四次遇到抬不起竿的情况,眼看竿线将直,及时使用“竿倒插遛鱼法”,除次断线,其它三次均化解了鱼的冲力。我为此遛鱼奇招拍手叫绝。  相似文献   

2.
去年5月21日,我和儿子到宝鸡峡管理局大北沟水库钓鱼,这天我俩运气特别好,上钩的全是大鱼。第一条上钩的大鱼有摩托车那么长,估计上百斤,我遛了足足1个小时,终因鱼太大挣断了渔线跑掉了。紧接着钓上了一条大花鲢,重达22.5千克。半个小时后又钓上一条白鲢,虽不太大,但也有8.5千克重。这是我多年钓鱼以来最风光的一次。这次钓鱼最风光@刘延勤!陕西杨陵  相似文献   

3.
我喜欢钓鱼     
放假的时候,我最大的乐趣就是钓鱼。记得有一天,我和爸爸还有我爸爸的同事一起去钓鱼。我挂上鱼食,怀着希望把鱼钩抛进水里。不料,一不小心我的脚被抽水管夹住了,我只好放下竿去拔脚。拔出脚之后我又看了看漂,但漂已经没影了,我想可能是水有点深,沉下去了。我一提竿,鱼竿一下子弯了下去,我想肯定是上大鱼了,于是按照爸爸教给我的“8”字遛鱼法,遛起鱼来。终于把鱼遛累了,我提上来一看,原来是一条35厘米长的大鲂鱼。就这样,过完钓鲂鱼瘾之后,我又去钓鲫鱼。只见浮漂点了一下,然后又送上两目,我一提竿,竟是双钩上了两条小鲫鱼。  相似文献   

4.
我酷爱钓鱼,尤喜夜钓。去年10月29日晚,我和朋友来到西丽湖钓鱼台夜钓。次日凌晨2时许,我和一条大鱼接上了火,提竿收线感觉来者分量不轻,估计有十来千克,可就是提不出水面。同来的陈钓友见我有些吃力,便与我轮流上阵。当一个乌青的庞然大物露出水面时,我俩都有些胆虚。我钓了数十年鱼,从未钓过如此巨物。胆虚归胆虚,还得咬牙拼。我俩丝毫不敢松懈,与大鱼斗勇斗智两个多小时,终将大鱼遛乏,  相似文献   

5.
张侠武 《钓鱼》2005,(3):54-54
有不少钓友认为鱼线轮的轻重,可以忽略不计,原因是抛竿钓鱼不像使用矶钓竿那样在整个钓鱼的过程中都需要端着。这种说法看似有道理,但笔者却不敢苟同。因为钓鱼活动中,还需要有一个遛鱼的过程,遛鱼时,钓组的重量还是存在的,只不过是喜悦之感大于体力的消耗,钓者不容易觉察而已,况且抛竿钓鱼主要是以大鱼为主,遛鱼的时间相对较长。钓鱼是一项有情趣的活动,过度的劳累必然会影响到钓者的情趣。虽然在垂钓过程中无法避免产生劳累,但人们可以通过配置好的钓组,减轻劳累的程度以获得更大的快乐。  相似文献   

6.
我是一名钓鱼爱好者,今给渔具生产厂提一个建议。 我在多年的钓鱼生涯中遇到一个问题,就是现在生产的新型绕线轮,传动比一般都较大(四点一至六点三)。传动比大很明显的好处就是收线快,但传动比大也有其不利的一方面,就是传动比越大,钓力越小。当钓到大鱼时,由于钓力小,遛起鱼来就  相似文献   

7.
钓鱼爱好者大都有这样的体会:好不容易钓上了一条大鱼,三两下让鱼给跑掉了,实在可惜。鱼脱钩有两种情况:一是鱼钩渔线不够结实;二是遛鱼过程中力运用不当。如果力运用得当,小钧细线也能钓上大鱼,这样的例子也不少。因此,遛鱼过程中巧妙运用大极拳注的“四两拨千斤”对防止鱼脱钩是非常有用的鱼受到的力是线的拉力,遛鱼的效果不但和阻力大小有关,还与力的方向有关。人用力的方向和鱼游动的方向应该形成某一合适的角度。一般是用变换竿子的角度来调整拉力的方向。遛鱼时竿子的角度(竿与线的夹角)对遛鱼成功与否很重要。有两种角度…  相似文献   

8.
遛鱼有学问     
有人认为遛鱼很简单,不就是钓上大鱼时慢慢拉上岸吗?只知道慢慢拉是不够的。我们在钓鱼时,经常见到垂钓者钓上大鱼后,由于缺乏遛鱼知识,心情十分紧张、手忙脚乱,把仅仅知道的慢慢拉也忘了,而且是急于求成,只想把大鱼一下子拉上岸来,结果是线断鱼跑。这说明遛鱼并不像有人所想象的那么简单,而是一项技巧性很强的实用技术,也是擒获大鱼的重要手段。正确的遛鱼方法是:碰到较大的鱼咬约时,钓手一定要稳住情绪,不要慌张,绝对不能急于硬拉,以防线断鱼跑,但要适度绷紧渔线,保持竿梢的弯度。钓手要有和大鱼打持久战的心理准备,千…  相似文献   

9.
徐卫年 《钓鱼》2008,(16):38-39
钓鱼人跑大鱼是司空见惯的,我也不例外。6岁跟父亲去钓鱼,看到父亲经常跑大鱼。等我长大成人,钓鱼也成了我的一大爱好,但也同时是“子承父业”,每逢碰到大鱼总是很难拿上来。同去钓鱼的人常笑话我只能钓到小鱼,钓不上大鱼。但也有一次我碰到一条22斤重的草鱼,  相似文献   

10.
《中国钓鱼》杂志1999年第九期“编者的话”《钓大鱼切勿打开止旋钮》提到,用海竿钓上大鱼,打开绕线轮的止旋钮(逆止开关)遛鱼是错误的操作方法。我根据自己的多年实践,认为此说是不全面的。钓友们使用的绕线轮,有的带曳力装置,有的不带。如使用不带曳力装置的绕线轮钓上大鱼时,无法自动放线,只能靠打开止旋钮(俗称锁),用手控制绕线轮遛鱼,否则,会因绕线轮无法放线收线而断线、折构或拉豁鱼嘴导致跑鱼。 十几年前我购置了海竿和不带曳力装置的绕线轮,起初由于不懂得放线遛鱼,好多次钓上大鱼又让鱼跑了。后来经有经验的…  相似文献   

11.
何后得 《垂钓》2006,6(8):16-16
相信广大钓友都喜欢体验与大鱼搏斗的快乐和刺激,然而在兴奋、激动之余,也时常因操作上的失误将大鱼遛跑,最终只留下无奈和遗憾。那么如何将中钩后的大鱼成功制伏呢?下面我就结合切身体会给大家介绍一种较有效的遛鱼方法。  相似文献   

12.
李哲 《钓鱼》2014,(5):56-56
水库钓鱼如何化解大鱼中钩后的冲击,控制着鱼逃窜范围,不仅需要钓手丰富遛鱼的经验,还需要一支上乘的钓竿的配合。作为钓鱼人,  相似文献   

13.
去年10月 29日 ,晴天,风 力3级,大清早我和钓友来到广州市郊箩岗镇一鱼塘垂钓。我用的是3.6米手竿、4号主线、2号脑线和4号小矶上黑钩,采用双钩台钓法。钓饵是鸡饲料、玉米面各一半,拌入过期的椰子奶发酵而成。上午10时左右,漂沉入水中,我迅速提竿,感觉很重。紧接着鱼儿拼命挣扎,我运用《中国钓鱼》杂志介绍的遛大鱼的方法,一次次化险为夷。十几分钟后大鱼翻白,一位钓友用箩筐抄头,另一位钓友用网抄尾,才将这条长1.1米、重8千克的埃及塘虱(胡子鲶)弄上了岸。这时,我们发现一只钩已经折断,另一只约挂在鱼…  相似文献   

14.
钓趣二则     
12千克的草鱼跑了 1992年夏的一个星期天,我与钓友老张、老陈等一同去松阳湖钓鱼。下午3时左右,老陈突然以一种变了调的怪嗓音大声疾呼我,我立即反应到他可能碰上大鱼了,于是急忙放下钓竿向他跑去。果然老陈手中的海竿像弓一般地弯曲着,我赶紧接过他手中的钓竿慢慢遛鱼,25分钟后,一条乏力的大草鱼被我和老张连托带抄地弄上了岸。 第一次钓到大鱼,大家都有一种莫名的兴奋,正好附近住有农户,便急急借来秤,一称鱼重12千克整。待装鱼时方发觉我们所带的鱼护太小,只好将就着把鱼顶头抵尾地撑装在一个较大的鱼护中。不料几…  相似文献   

15.
再谈遛鱼     
王志保 《钓鱼》2005,(14):25-25
初次钓鱼的人有机会钓住大鱼,那激动而又急切的心情,简直无法用语言来形容,在兴奋加紧张情绪的支配下,恨不得使尽全身解数,一竿子就把那条大鱼挑上岸来,其结果可想而知,一出好戏才刚刚拉开大幕的一道细缝,连锣鼓点子尚未踩着,便突然折弓断弦瞎灯熄火,那大鱼匆匆告别时除了留下一个磨盘似的大大旋涡之外,却什么也不会给你留下,干巴巴让你不得不将失落和尴尬一股脑儿堆在心里写在脸上。不过,吃一堑长一智,这样的事情见到或者亲身遇到的多了,就能看出门道来,总结出教训来,就能发现问题出在什么地方,并能够有针对性地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许许多多的钓鱼人,就会有许许多多各不相同的失败教训和成功经验,把这些教训和经验反映到钓鱼杂志上,就成为一篇篇从不同角度谈论遛大鱼的文章。  相似文献   

16.
邹卫平 《垂钓》2007,7(8):61-62
这条11千克的鱼我是花了一个小时零十分钟制伏的,在别人看来可能时间长了点,但我这种钓鱼享乐派,可不希望这样的幸福时光提前结束。其实,如果不是大鱼把自己累趴下,我倒宁愿让它们陪我玩上一天。[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杨德君 《钓鱼》2007,(6S):37-37
欲摘取上钩之大鱼,遛鱼得法与否至关重要,初学者往往遛鱼不得要领,致使断线、折竿、跑鱼而功亏一篑。根据本人遛大鱼的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总结为三个步骤,供钓友参考。  相似文献   

18.
邹思全 《钓鱼》2013,(18):20-21
我重新坐回到钓箱上,平静心绪,心平气和地和大鱼慢慢周旋。反正在我看来,这条大鱼已经成了"瓮中之鳖(鱼)"了,我也并不急于知道是条什么鱼,但从挣扎动作来判断,应该是条大鲤鱼。我有意想过过"短竿、细线、小钩遛大鱼"的瘾,也有利于从中掌握小钩细线遛大鱼的技巧动作和心得要领。  相似文献   

19.
周成机同志的文章《手竿细线钓大鱼——关键在遛》(《中国钓鱼》1997年第四期),我反复读了几遍,总觉得与我们在实际钓鱼中遇到的情况不一样。周文说:“当你一抬竿,手感沉重,判定是大鱼咬钩时,不能急于往岸边拉。事实上这细小的线要将大鱼拉拢岸边是困难的,即使能拉拢,鱼见人惊动,回头逃窜,其力将超过其体重的几倍,必然落得个线断、鱼跑的结局。这时应马上倒竿,竿尖贴近水面,摆开打消耗体力、持久战的架势。”对此,我有不同看法。  相似文献   

20.
董俊 《中国钓鱼》2000,(2):26-26
纵观所有的钓鱼书刊,抄鱼先抄头几乎是一条定律。经过多年的垂钓实践,我的结论是抄头不一定比抄尾有效,特别是使用海竿炸弹钩或串钩钓上大鱼的时候,由于只有一二只钩钩在鱼嘴上,其余的钩散在鱼头处,抄头则很容易挂住抄网。如出现这种情况,十有八九会跑鱼。 1996年秋季的一天,我到市郊的一个鱼塘用炸弹钩垂钓。两个小时后大鱼吞钩。经十几分钟的搏斗大鱼露出真面目,原来是一条10千克以上的青鱼。围观的群众七嘴八舌出主意,同行的钓友忙拿出我的抄网在旁等候。等我将鱼遛得翻白,躺在近岸水面上一动不动时,他用抄同朝鱼头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