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文学的审美属性切入,探讨莫言小说的审美取向:关注民间生存的苦难与不公,展现人性在苦难中的坚韧与变异。究其原因,过往痛苦的人生经历使他侧重展现人生的苦难景况,中外文学对人类生存状态的关注、对人性的思索影响了莫言的审美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2.
李锐的小说始终关注着人类存在的困境,这集中表现在对苦难与死亡的表达上。李锐小说中的苦难表现不仅集中在"食""色"这些人的基本生存需要上,也包括特定历史、文化、政治等因素造成的苦难。苦难的极致便是死亡,在李锐的笔下,存在着由无法预测的事端导致的人的被动死亡和人自觉自愿选择的死亡两类,二者都反映了李锐对生命本体的真实状态以及生存价值的深切关注。  相似文献   

3.
张琼 《华章》2012,(23)
作为先锋文学代表的余华,其小说中所展现出来的对于苦难的关注程度和表现手法都是与众不同的.本文以余华作品中的苦难主题为线索,分析余华小说在两个时期对苦难的不同演绎,揭示其小说在对待苦难的立场上所产生的由冷漠到温情的衍化,并对其变化的现实意义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苦难意识是余华小说的独特之处和着重之点。余华前期作品中的苦难意识受个人生活环境、文学阅历和西方存在主义思潮的影响,主要呈现为一种暴力冷酷的姿态。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余华小说的苦难主题发生了变化,它开始更多关注人对苦难的忍耐力和自我拯救的努力,表现出了一种悲悯的文化情怀。余华表现苦难的方式的变化也显示了其文学思想的不断成熟。  相似文献   

5.
刘平 《现代语文》2008,(3):47-48
本文试图通过解读鬼子新作(<一根水做的绳子>的主题意蕴,从而阐释小说中苦难与爱情这两大主题的深刻性,揭示作家对人性中的苦难的深层关注和对爱的哲学的思考.  相似文献   

6.
生活之路     
编者推荐:首段反复用"苦难"诠释标题中的"生活"——定位鲜明。此文还需要升格:文中用了三个方面的例子,或用"坚定"战胜"苦难";或用"不懈追求"战胜"苦难";或用"隐忍并奋斗"战胜"苦难"。在一篇短文中,宜深入阐述一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90年代以来的乡土小说创作中,作家们对乡村苦难的关注已经上升到了整体性的文化层面和民族心理。在城/乡二元对立模式的书写中,作家们表现了城市文明对乡村文明的金钱腐蚀与肉体残害,以知识分子的社会良知与责任感表达了对乡村苦难的体恤情怀和承担意愿;在表现自然或人为环境对乡村及农民的生存挤压与压榨中,乡土小说家们又表现了对苦难具体情境的极致刻画,但在狂乱恣肆的书写中又导致了苦难本质的虚无。  相似文献   

8.
苦难一直是社会挥之不去的阴影,教育也存在苦难。而苦难在教育研究中却一直处于边缘化的地位。将"苦难"研究引入教育学领域,以期完整体现教育学的公共关怀和社会责任承担的精神,以引起学界对底层人民教育境遇和痛苦感受的关注和共识,使教育苦难最终得到权力光束的照耀和消除。  相似文献   

9.
路遥是一位善于书写苦难的作家,苦难作为一种精神特征贯穿了路遥的大部分作品。但路遥并没有被苦难异化而沉沦于苦难之中,他一直寻求着对于苦难的超越之路,在路遥对苦难的书写中,从承受苦难、淡化苦难到反抗苦难、超越苦难,他为他小说中的人物选择了一条反抗苦难异化的抗争之路。  相似文献   

10.
描述苦难以记述乡民的生存,叙写冥想以显示乡民精神上的达观与略带无奈的精神自乐是陈占敏小说创作的重要特色。陈占敏的小说贴近农村,审视农村,关注农民在历史中的艰难生存。他的写作徘徊于苦难生存与悠然生活、悲情底蕴与诙谐叙事之间,他总是借助细节推进故事,丰盈人物,以言语构建想象空间,这不仅成就了他笔下的世界,而且于苦难中时见灵动,这使他的小说具有着别样的神采。  相似文献   

11.
孙向学在小说《二傻》中以强烈的悲悯情怀关注着桂西王家坳底层人群的生存苦难,叙说着山村农民的非正常死亡现象,并对他们的人生苦难进行了理性审视,体现了作家的苦难意识和道德良知。  相似文献   

12.
“五四运动”前后发韧的新诗革命 ,几乎是从一开始就关注着苦难的中国社会 ,关注着苦难的芸芸众生 ,尤其是关注着苦难的中国农村和农民。 2 0年代的徐玉诺以浓厚的感伤味对乡土进行素描 ,高唱“自己的挽歌” ,这种伤感的风格影响了后来艾青的作品。何植三以冷静观照的态度和客观情调的追求表现着“浙东田村的空气” ,“诗中的乡土气”影响了臧克家。 30年代 ,艾青和臧克家是描写乡土风情的大家 ,写下了许多充满情感和深度的作品。 4 0年代 ,受艾青和臧克家作品的影响 ,青年诗人加入到这一行列 ,围绕着《创造诗丛》形成了乡土写实的诗人群。…  相似文献   

13.
一、悲剧性与悲剧精神在美学理论中,悲剧性这一范畴一般简称为“悲剧”。悲剧性是把社会生活中的不幸与苦难、痛苦和毁灭的现象当作审美对象,对悲剧主人公在遭受到不幸与毁灭时所持的态度进行审美的判断和评价。换句话说,美学悲剧性是从人生过程中的不幸、苦难或生命毁灭的现象中发现其中蕴含的美,并对这种苦难中的美进行审美判断与评价。因此,在美学悲剧性的领域中,往往把其他类型的美,诸如和谐之美、自然中的优美、形式美及喜剧性的欢笑之美排除在自己的对象之外。文学与艺术悲剧性作品,正是对生活中的不幸、苦难、毁灭等生命痛苦现象的集…  相似文献   

14.
“五四运动”前后发韧的新诗革命,几乎是从一开始就关注着苦难的中国社会,关注着苦难的芸芸众生,尤其是关注着苦难的中国农村和农民。20年代的徐玉诺以浓厚的感伤味对乡土进行素描,高唱“自己的挽歌”,这种伤感的风格影响了后来艾青的作品。何植三以冷静观照的态度和客观情调的追求表现着“浙东田村的空气”,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认为台湾诗人丁颍在其诗歌创作中 ,重视对“时序情结”的把握并注意把视线投向对民族命运和更为广阔的社会人生的关注。同时 ,丁颍善于将生活中的苦难 ,化为诗歌艺术的苦难美。丁颍的诗歌理想并不寄希望于社会革命乃至暴力革命 ,而是企盼着对爱与美的追求和对人性的深层发掘来实现其由蛹而蝶的羽化。  相似文献   

16.
人的一生不可能尽如人意,总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苦难。如果说生命是一块黄金。那么苦难就好比黄金那绚烂夺目的光彩。苦难能够使人生鲜亮光彩,也能够使人生一败涂地。乐观的人勇于接受苦难,敢于挑战苦难;悲观的人只会一味地逃避,埋怨世道的不公。当苦难来临的时候,我们该怎么办?  相似文献   

17.
曹文轩的“苦难和少年成长主题”小说一直受到读者和评论家们的关注,而揭示曹文轩小说中的双重叙事者以及体现在文本中的双重叙事声音,并探讨这种双重叙事声音的复调特征及其意义是曹文轩小说研究的另一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8.
孙青 《华章》2013,(18)
苦难意识是人类的普遍意识,无论是在西方还是在东方都受到了文艺家的广泛关注。中国的先锋小说家们以其卓越的先锋精神和敏锐的观察力默默关注着中国社会的苦难。余华的小说《活着》就是体现这一意识的典型产物。一叶知秋,以《活着》为代表表现出的强烈的被动的消极的忍受的麻木的苦难意识是与西方文学中体现的积极的主动的苦难意识相区别,除去文化背景和价值观的不同之外,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是中国人缺乏宗教信仰,这是本文论证后得出的重要推论。  相似文献   

19.
余华新作《兄弟》(上部)仍然坚持了对人类生存苦难的关注,书里写了大量的暴力与死亡,但作品在抒写苦难的同时,诠释了拯救苦难的一剂良药——爱这一伟大人间情怀,表现出了一个良心未泯的作家的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20.
龚平 《文教资料》2012,(12):25-26
余华在中国当代先锋派作家中独树一帜,对苦难的叙述一直是其小说创作的重大母题。在余华看来.苦难可以折射出人性的两面:丑恶与美善。他的八十年代的小说主要表现苦难中的人性之丑恶,而九十年代后主要表现苦难中的人性之美善,前后期的创作出现了转型。余华认为苦难永远是人类不可超越的生存状态,呼唤人性中的美善是他现在也是以后小说创作的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