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自明朝中叶开始,王阳明的"心学"崛起并得到了广泛的传播,朱学逐渐退居次要地位。但是到了明末清初,以黄宗羲和顾炎武为代表的"经世致用"思潮开始崭露头角并且成为学术主流。在继承与抛弃的基础上,到乾嘉时期,考据学派风靡学界,以致"人人许郑家家贾马"。在如此短暂的时间里,学术界为何会经历两次转变,这个问题很值得人们深思。针对这一问题,文章主要从文化和政治的角度探讨两次学术转变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自明朝中叶开始,王阳明的“心学”崛起并得到了广泛的传播,朱学逐渐退居次要地位。但是到了明末清初,以黄宗羲和顾炎武为代表的“经世致用”思潮开始崭露头角并且成为学术主流。在继承与抛弃的基础上,到乾嘉时期,考据学派风靡学界,以致“人人许郑家家贾马”。在如此短暂的时间里,学术界为何会经历两次转变,这个问题很值得人们深思。针对这一问题,文章主要从文化和政治的角度探讨两次学术转变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戊戌变法运动的领导者康有为 ,是中国近代向西方寻求真理的著名代表。由于他在哲学思想上十分推崇属于主观唯心主义的陆王心学 ,使心学成为他变法理论的主要来源 ,同时也是导致这场政治运动走上歧途的根源 ,并使这场运动最终以失败而告终。本文从心学的来源、心学的理论基础、以自心为认识来源和真理标准的思想以及心学与自然科学在认识论、方法论上的不同等方面 ,揭示了心学对康有为变法思想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陆王心学,尤其是王学,在清代曾经长期受到压抑,直到晚清方始复兴。随着汉学在乾嘉后的衰落,各种学术思想开始活跃起来,为陆王心学的萌动提供了契机。大致在中日甲午战争以前,陆王之学尽管受到理学正统派士人的抨击,未能恢复到明末清初时的规模,但其学说则通过持调和论学者的阐发,保留下来,得到潜在性的传播。这一时期赞成陆王之学的士人不少都是程朱理学的信奉者,他们对陆王之学的肯定、发挥,都用程朱理学的观点进行过滤,阐扬的内容只限于那些对封建统治无妨害而与程朱理学学理不相悖违的部分,而陆王之学中与程朱义理相矛盾的内容却掩而不彰。  相似文献   

5.
(一) 心学是康有为思想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主导方面,正是在这一意义上,我们同意这样的说法:“南海之思想,以陆王心学为体,史学西学为用。”但是,这并不是说康有为就是陆王的复活,可以将康有为的思想与陆王心学等量齐观。康有为的思想体系是中国早期资产阶级的思想体系,他对封建的伦理纲常和君主专制制度进行了猛烈的抨击,他主张通过自上而下的变法使中国缓慢地实现向资本主义的过渡,他并为此提出了一套政治经济纲领,设计了一个实质上是理想化的中国资本主义社会的蓝图。  相似文献   

6.
心是象山哲学中最为核心的概念,是其整个理论体系的基石,其学也被称之为心学。象山心学非常简易直接,以非分解的方式立义,给现在理解象山之学带来巨大的困难和挑战。心与本心、心与理、心与物的关系构成象山心学的三大主干,是人们把握象山心学的三个基本面向,厘清这三个层面的关系是打开象山心学的钥匙。  相似文献   

7.
博仔 《湖南教育》2005,(4):10-11
名家小资料王守仁(1472~l529),字伯安,浙江余姚人。曾在会稽山阳明洞隐居养病,故自号“阳明子”,世称“阳明先生”。他是世界著名的心学大师,也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军事家、书法家。教育思想要点致良知明人伦知行合一静处体悟事上磨炼省察克治贵于改过顺应儿童性情量力施教“歌诗”习礼”和“读书”  相似文献   

8.
青山王信仰在宋代兴盛的原因,主要有三方面:(一)泉州地区历史悠久的道教文化为青山王信仰在惠安的产生起了催化作用,又为其日后的传播和发展提供了深厚的社会基础;(二)社会心理需要使青山王拥有众多的信仰者;(三)专制皇权扶持和士大夫推崇是青山王信仰在宋代达到全盛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心学源远流长。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形成了以心性为基础的思想体系,即先秦思孟学派的“尽心知性知天”,到唐代禅宗的“以心法起灭无地”,到南宋陆九渊的“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都有较系统的理论观点,而把这些理论观点上升到心物、心理关系这一哲学基本问题的高度,并对之作出哲学论证的,则是王守仁。作为心学集大成者的王守仁,在前人思想的基础上,顺应儒、释、道融合的大趋势,再加上自己的切身体验,最终建构了庞大的心学体系,它包括“心外无物”、“心外无理”的宇宙观,“致良知”的认识论,以及‘知行合一”的动机论…  相似文献   

10.
康有为继承古典目录学考辨学术流变、经世致用的传统,以目录著作宣传托古改、制宣传以日本为样板维新变法,为学子荐书导读、指引门径,开启民智培养新国之才;参采中西构建书目分类新体系和著录新体例;预拟一整套弘远的世界性书目的构想。康有为是使古典目录学走向世界,走向社会化、平民化,向近代目录学转型的第一人。  相似文献   

11.
陆象山作为一个学派开创者所从事的教育活动及其所彰显的理论特色,值得我们研究和借鉴。他在教育实践中,坚持以“辨志”为先导,以“立心”为根本,以“做人”为归宿,三位一体,相辅相成,比较典型地反映了其心学的个性,以及他为人为师的风格。  相似文献   

12.
八王之乱是西晋统治集团内部争夺中央权力的激烈斗争和为时甚久的一场混战.从贾后发动宫廷政变发展到诸王混战,前后达十六年之久,大乱使西晋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都迅速激化起来,西晋政权在大乱中走向覆亡.八王之乱是西晋历史上的一件大事.本文拟就八王之乱爆发的原因,提出一点粗浅的意见.  相似文献   

13.
康有为是近代学术史的重要奠基人。本以其所《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中对公羊学的发挥与托古改制说为主要研究内容,比较全面地阐述康有为的学术观点及其学术影响,并试图从当时学术界对其学术观点的不同评价中引申出学术评论的基本标准与科学规范,既考虑社会政治与学术研究的关系,又保持学术研究的相对独立性。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温州民间东瓯王信仰情况,促进东瓯文化研究,对温州市鹿城区、龙湾区东瓯王信仰活动进行调查,结果表明,东瓯王信仰历史悠久、地域分布广泛、活动内容丰富,成为温州民间一大宗教信仰。这也从一个侧面有力地说明了东瓯国国都就在温州市,而不在其它地方。  相似文献   

15.
在过去较长的一段时间里,对王守仁学术思想的评价,基本上是否定的。本文不同意这种简单的作法,不赞成在唯心主义与反动之间划一等号。认为王学的产生,不只是为了扑灭人民群众心中的“贼”,而且是为了“辅君”、“淑民”,摆脱统治危机,使整个社会和谐地在封建纲常的轨道上运转。本文既指出了王守仁心学在理论上的缺陷和错误,又揭示了它的某些合理的因素,或者说具有某些理性的闪光。正是由于王学在一定程度上扫除了程朱理学繁琐教条对思想界的禁锢,使人耳目一新,所以从之者日众,风靡一世。王学的末流,有一部分成了理学的“异端”,文章认为,这是王学合乎逻辑的发展。王学对当时以及后世的影响是绝对不能低估的。  相似文献   

16.
法律信仰在法治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法律信仰是人们从内心深处尊崇法律,相信法的价值和功能,并将之作为指导个人行动和治理社会的至高无上的规范体系的一种理性观念。法律信仰是法治社会的精神要素和心理基础,是法治社会中的最高层次的理念问题。  相似文献   

17.
本文系统地阐明了信仰控制,包括信仰控制在社会控制中的定位,信仰控制的特质,信仰控制与政治法律控制,信仰控制与宗教控制,信仰控制在现代西方社会,信仰控制与我国的改革等内容。  相似文献   

18.
信仰乃憧憬之物的实质,也是未见之物的见证。我认为这就是信仰的要旨。  相似文献   

19.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法律信仰是其内在要求,其必要性表现在它是民众守法的内在动因,是执法者公正执法的主观需要,是市场经济建设的精神基础,是法治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20.
作为名著一代、彪炳史册的政治家和思想家,王守仁一直是备受学术界关注的研究对象,有关他的心学思想、政治思想及其平定宁王叛乱,镇压南赣汀漳、两广山民起义,聚会讲学诸事,中外学者多有论述.然而,对王氏推行之南赣乡约及与其心学思想的关系,学界似未予应有之注意,或略有涉及而语焉不详.实则,南赣乡约既体现了王氏在主张“知行合一”的过程中,修养和践履、道义与事功的统一,也是其感叹“除山中贼易,除心中贼难”之时,为安靖地方,防止山民为“贼”,在“心即理”说的指导下,所倡行的治乡方略与实践,是王氏的心学思想与其政治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