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小学开设信息技术教育课程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信息素养是一种综合能力,它包括信息意识、信息道德、信息能力和信息技术等。信息意识就是学生要具有独立自主的学习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并且有意识地利用信息技术对其他课程进行学习和探究。信息道德是指能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信息能力是指能够快捷有效地获取信息;熟练地、批判性地评价信息;准确地处理信息,创造性地使用信息。信息技术是人们操作计算机、网络等各种信息工具和手段的能力,也就是现在我国中…  相似文献   

2.
张奎 《贵州教育》2010,(22):26-27
在当前信息化社会中,信息素养和信息技术能力是当代人必备的基本素质。随着世界各国信息技术教育的不断普及,越来越多的学校积极创造条件开设信息技术课,着力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提高学生处理和运用信息的能力。《贵州省基础教育信息化“十二五”规划》中已明确提出:“将信息技术课列人中小学生必修课程。……在2015年前在完全小学和中学全部开设信息技术教育课。”可见,农村小学开设信息技术课势在必行。下面,本人根据农村小学的实际,结合信息技术教育的特点,就农村小学如何开设信息技术课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3.
李彤 《教师》2010,(31):104-105
一、为开设信息技术课程服务 上好信息技术课,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是信息社会基础教育面临的重要任务。高质量开设好信息技术课是校园信息技术装备的重要出发点,要全面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  相似文献   

4.
在中小学实施信息技术教育,是迎接21世纪国际竞争的需要,是国内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更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信息技术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而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是开设信息技术课程。2000年10月份,教育部召开了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  相似文献   

5.
目前,小学都陆续开设了信息技术课程。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主要是让学生初步学会计算机的操作与使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如何让学生主动学习知识。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想得新、想得巧。怎样将学生引入创新学习的境界,以达到培养信息技能.提高信息素养之目的。下面就结合我的教学实践。谈谈我的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6.
开设初中信息技术的最终目的是为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信息素养是一种综合能力,它包括信息多方面的内容,其中重要的两点就是信息意识和信息技术。信息意识就是学生要具有独立自主的学习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并且有意识地利用信息技术对其他课程进行学习和探究。信息技术是人们操作计算机、网络等各种信息工具和手段的能力,也就是现在我国中小学中所教授的有关计算机和网络的课程,[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随着信息技术课程的普遍开设,对学生信息技术水平的评价已成为信息技术教育教学中的重要环节。结合教育教学理论、学生认知规律和信息技术课程特征,从信息技术课评价的基本原则、信息技术课评价的方式及信息技术评价的方案等几个方面,对信息技术课程学习的评价进行探讨,实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信息技术课学习评价方案,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学习能力、实践能力、探索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初中信息技术课是一门信息科学常识与常用信息技术相结合的学科。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课程也在不断地发展,属于一门新兴的课程。开设信息技术课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传输信息及应用信息等各方面的能力,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质,并为以后的学习工作及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基于社会发展需要,信息技术的课程教学在各大中学已经普遍开设和展开。中学时期的信息技术教学课程开设的目的不仅是培养学生基本的信息素养,而且是加深他们有关信息技术对实际生活深远影响的认识。信息时代中日常生活的很多地方都有信息技术的影子,信息技术教学中利用这些生活元素业已成为一种新的加强理论和实际、导入相关知识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0.
根据《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精神,开设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课的目的有两个:一是通过学习,掌握信息技术的基础的知识和基奉技能,使学生具有初步的信息处理能力,为学生在现代信息技术的某个方向上的个性化发展提供支持;二是帮助学生养成主动使用计算机和网络等信息技术进行学习和工作的习惯与意识,培养他们良好的信息文化素养。作为教师,如何在课程改革中逐步推进信息技术教育,提高信息技术课的教学实效性,是我们要经常认真思考和探讨的课题。笔者认为在中学信息技术课的教学中应注意以下三点:  相似文献   

11.
陈熹 《四川教育》2013,(6):45-45
无论当下还是未来,都会是一个信息化的时代。准占领了获取信息、应用信息的高地,谁就会在日益激烈的个人或群体竞争中,掌握主动权、先导权、决胜权。因此,国家在相关学校开设信息技术课程的目的就是: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卒十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笔者作为一名小学教师,对“计算机普及要从娃娃抓起”这句话更是体会深刻,深表赞同。现就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应当注意的几个问题.谈一些个人的浅见,以求教于大方。  相似文献   

12.
张庆 《贵州教育》2013,(9):47-48
信息技术课程已走进了中小学课堂,通过计算机多媒体、网络获取各种信息已成为学生学习生活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信息技术课从一开设就成为广大学生所喜爱的一门课程,它吸引了各个层次的学生。养成教育是我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它的基本内涵和主要内容是使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克服不良行为。信息技术课堂应成为养成教育的一个很好的平台。  相似文献   

13.
基础教育阶段开设信息技术课程,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获取、传输、处理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在当前实施新课改的环境下,中学信息技术教学尤其必要和重要。  相似文献   

14.
夏晓春 《成才之路》2013,(26):80-80
新世纪获取、传输、处理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是人们必须掌握的基本能力。小学生作为未来国家建设者,更需要掌握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校中开设信息技术课程,在课堂上培养学生的信息素质是提高学生信息处理能力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5.
信息技术教育作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的一项重大举措,已经在大中城市的中学逐步实施。信息技术课的开设,目的是培养学生获取、传输、处理、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社会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  相似文献   

16.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是信息技术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我省于2000年实行高中信息技术会考,并率先高中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现在又提高到与其他学科一样进行学业水平测试。高中的信息技术课程以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为根本目的。信息技术课程不仅使学生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技能,还要使学生学会...  相似文献   

17.
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信息技术课程与其它课程相比,最大的特点是集知识、技能于一体。信息素养的培养需要通过包含具体应用环境的学科教学来完成,单独开设信息技术课难以达到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的目的。而将信息技术作为工具和手段渗透到其它学科的教学中,加快信息技术在各学科教学中的应用,探讨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教学模式,应是信息技术  相似文献   

18.
程序设计的教学是要培养学生学会利用计算机去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法,但不仅仅是编程序,而是要学生把这种程序设计的思想,应用到实际问题的解决中去,有利于学生现代信息素养的培养,有利于学生的持续发展和综合能力、素质的提高,有利于树立其正确的学习目的和为科学献身的精神,这也是信息技术课程开设的宗旨。  相似文献   

19.
以培养学生信息素养为主要目的的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纳入教育部规定的必修课程已有12年。一般而言,一个课程开设的效果,会受到课程开设的历史、地位、课程标准(大纲)、教师专业发展状况等诸多因素影响,而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在这些方面都存在明显  相似文献   

20.
信息网络高速发展的今天,如何培养学生的信息能力已经成为信息技术学科的首推重任。在有限的四十五分钟课堂内要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任务主线的思想,需要打破常规,创新立异。本文所述的“驱、探、悟”教学模式仅为抛砖引玉,旨在有更多更好的实践模式能相互交流,真正实现开设信息技术课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