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长城是战国时期列国间为防御邻国入侵的一种特殊的建筑形式。它最早出现在战国前期,具体地点则是在内地,如齐国为防御三晋而修建的齐长城,魏国、赵国、中山国所筑的长城及燕南长城等。到战国后期,始有北边长城的修筑,乃是位于西、北方向的赵、秦、燕修筑的北边长城,其目的是防御北方游牧族胡人的侵袭。这三个国家的长城连成一线,正适应了我国华夏民族构筑共同地域的需要。由于我国华夏民族最终形成的时间是在春秋战国之际,这几个国家北边长城的修建亦正构成了我国华夏民族的北部边界。  相似文献   

2.
燕南芝庵的《唱论》是迄今为止所发现的元人最早提及宫调理论的著作,他在书中说:大凡声音,有六宫十一调,共十七宫调。本文从元代"宫调"理论应用概况、元杂剧宫调应用与燕南芝庵宫调理论的一致性、元杂剧对燕南芝庵宫调理论的发展等三方面对芝庵宫调理论与元杂剧中宫调应用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和论述,以期能透过形式而窥其本质,寻求芝庵宫调理论的合理内核,提示人们对音乐艺术规律的研究是永无止境的。  相似文献   

3.
新乡市卫辉(县级)市大池山乡内有一段战国时期的古长城遗址。过去有学者认为它属于赵长城,然而通过对它的实地勘察,结合古代文献的相应记载,以及战国时期的争霸兼并战争的历史状况,并主要考察了七雄中魏、赵、秦在这儿的争战,最后得出了这段南起新乡市凤泉区分将池、中经卫辉大池山乡、西北转入林县的长城,是战国时期魏国梁惠王为了“备秦”而“遣龙贾”于公元前358年“筑长城于西边”,公元前352年又进一步扩建的。战国时期这条魏长城的修筑,显示了魏国对秦国的东进已采取守势,以防御为主。它不仅是战国时期政治、经济、军事和古代建筑工艺的历史见证,在当今的经济发展和旅游开发中也极具特殊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4.
以"悲歌慷慨"为典型特色的"燕赵文化精神"古河北地区地域文化传统,是由长期的历史文化积淀所形成的,位于"燕南赵北"之地的保定地区,是"燕赵文化精神"产生和发展的中心区域。保定唐代诗人群体以"慷慨豪迈"为核心的创作特质,从慷慨赴国、好气任侠、坚忍不屈等三方面具体呈现出来。  相似文献   

5.
长城漫谈     
长城是什么?长城是墙,边墙。住在长城脚下的人就亲切地把长城称为"老边"。"老边"确实够老了,距今最近的明长城也有600多年的历史了,中国最古老的长城修建于战国时期,距今已有2000多年  相似文献   

6.
《中国职工教育》2008,(4):F0003
满城县古称玉川、北平,为战国时期的燕南赵北分疆之地。位于太行山东麓,居京、津、石三角中心,全县总面积650平方公里,总人口38万。满城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是举世闻名的“金缕玉衣”的故乡,是国家“草莓基地” 和“磨盘柿之乡”。  相似文献   

7.
战国时期赵长城是古代重要的边防建筑,其中北长城位于今河北省张家口市到内蒙古包头市一线.通过实际踏访,对高阙塞遗址、乌拉尔山长城遗址、阴山长城遗址及河北蔚县长城等做了考察,记述了一些考古数据,对今后研究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8.
[例1]空间:东西逾万里。时间:前后越千年。这就是长城——中国古代和世界古代伟大的工程。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长城是古代边境御敌的军事工程,是以土、石、砖等垒筑的连续高城墙……长城在战国时期普遍出现。 摘自《中国长城史》第25~54页材料二(大业三年)七月,发丁男百余万筑长城,西距榆林、东至紫河……(大业四年)秋七月辛巳,发丁男二十余万筑长城,自瑜谷而东。  相似文献   

9.
傅红雪在击败幕后黑手公子羽之后,用手中白刀划开了他的面具。在这之前他已知道, 这个人是他的好友燕南飞……燕南飞终于开口:“你几时知道的?”傅红雪:“不久。”燕南飞:“拔刀时就已知道是我?”傅红雪:“是的。”燕南飞:“所以你已有了必胜的把握。”傅红雪:“因为我的心中已不乱不动。”燕南飞(长长叹息,黯然):“你当然应该有把握,因为我本就应该死在你手里。(他拾起长剑,双手捧过去)请,请出手。”傅红雪(凝视着他):“现在你的心愿已了?”  相似文献   

10.
边关峰色翠芙蓉,万古隄防笑祖龙,守德由来胜守险,金汤礼义是堤封.这是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出塞杂咏》组诗中一首咏长城的诗.首句写山景,“翠”作鲜明解,意思是边关山峰的景色宛如明艳照人的芙蓉.次句写长城,“限”同堤,“祖龙” 即秦始皇,这句说秦始皇把长城作为堤防以保秦朝江山万古不竭真是可笑.三、四句议论为全诗宗旨,“守德”指实施德政,怀柔运方;“守险”指构筑险关,扼守边陲;“堤封”指国家四境之内的边防;这两句的意思是说对兄弟民族怀柔安抚从来胜过守险对抗,用礼义构筑的“长城”才固若金汤,牢不可破.  相似文献   

11.
林莽的作品中至少存在三重意义上的"白洋淀":地理的、历史的、个人记忆的,这三者不是独立存在,而是彼此交错、互为补充。在林莽的笔下,作为地理的"白洋淀"渗透了白洋淀本土的自然环境与人文氛围,并与北京文化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此外,林莽对"白洋淀"的书写还是特殊历史背景下的产物,"插队热""文革"等历史事件不可避免地出现在林莽的书写中,使"白洋淀"成为了一个历史符号。但林莽作品中的"白洋淀"并没有完全受制于历史事件,而更多地浸入个人的生命情感,超越了具体的地点,成为具有个人意味的记忆场域。  相似文献   

12.
<正>月亮升起来,院子里凉爽得很,干净得很,白天破好的苇眉子潮润润的,正好编席。女人坐在小院当中,手指上缠绞着柔滑修长的苇眉子。苇眉子又薄又细,在她怀里跳跃着。要问白洋淀有多少苇地?不知道。每年出多少苇子?不知道。只晓得,每年芦花飘飞苇叶黄的时候,全淀的芦苇收割,垛起垛来,在白洋淀周围的广场上,就成了一条苇子的长城。女人们在场里院里编席。编成了多少席?六月里,淀水涨满,有无数的船只,运输银白雪亮的席子出口,不久,各地的城市村庄,就全有花纹又密又精致的席子用了。大家争着买:“好席子,白洋淀席!”  相似文献   

13.
白洋淀     
白洋淀(diàn)水上抗日游击队打日本鬼子的生动故事,早已深深铭刻在我少儿时期的脑海里。白洋淀万顷碧波,白洋淀人民的英雄足迹,像磁石一样吸引着我,真想插上翅膀飞到那里去看一看。然而,畅游白洋淀的愿望拖了好多年,直到去年才得以实现,但这我也很知足了。白洋淀是华北平原上一颗璀璨明珠,位于北京、天津、促定三市之间的安  相似文献   

14.
<正>我的家乡是坐落在中国东部的一个小城市,这里没有举世闻名的长城,也没有历史悠久的故宫,却有一个风景秀丽、令人流连忘返的湖泊,这就是被誉为“淮河大湿地,华东白洋淀”的焦岗湖。夏日炎炎,正是荷花开放的好时节。走近焦岗湖,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大片广袤的湖水,阳光下的湖面波光粼粼,波纹随风荡漾。继续往前走,就到了焦岗湖夏天最吸睛的地方了。满塘的荷花多姿多彩,有的花瓣含苞欲放,  相似文献   

15.
我国历史上有很多涉及秦汉长城地理景观的文学作品,而迈克·克朗的“文学空间”则为秦汉长城文学作品的地理景观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在这一理论的解读下,处于大一统政治环境的秦汉长城在文学地理景观上有了更深刻的含义,文学作品也对长城空间进行了一定的反映。它们在长城本体描绘上形成了文化历史重写本,塑造了“离家——期望归家——归家无期”的空间结构,同时,长城生活的描写也体现出明显的矛盾性。总的来说,相较于分裂时期而言,对秦汉这种统一王朝的长城文学地理景观的研究更有价值,而且这对于长城本身的研究亦具有重要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6.
长城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伟大祖国的象征。在外国,也有好些类似我国长城这样的建筑物。古代罗马皇帝哈德良(公元117——138年)曾下令在不列颠筑造过—道长73英里的士墙,用以抵御外族对英格兰人的侵袭。这道土墙,就是英国的“长城”。德国也有自己的“长城”。早在公元前,古罗马人和日尔曼人曾以莱茵河为疆界,为了扩张领土,他们互相残杀,征战不息。到公元  相似文献   

17.
田学东 《新疆教育》2012,(9):175-176
华北平原最大的淡水湖泊——“华北明珠”白洋淀曾一度干涸,经过多年治理,又重焕生机。研究白洋淀的治理经验,对于今后白洋淀的环境保护以及国内其他湖泊的治理,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邢台学院学报》2014,(2):87-90
一个国家或政权都城的选址是在主要矛盾作用下权衡各方面综合因素的结果,而不是符合都城选址的所有原则。战国时期,赵国定都邯郸是因为这里具备作为都城的历史和经济基础、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军事优势,并适应了赵国向中原地区发展战略的需要。邯郸处于"四战之地"的地理位置又使其容易遭受外部威胁,带来都城沦陷的危险,赵国通过在信都建立陪都,在邯郸南部修筑长城等措施以弥补这一缺陷。  相似文献   

19.
河北白洋淀地区依托得天独厚的物质、文化和历史资源,充分利用芦苇画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本文是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运用波特钻石模型理论,研究白洋淀芦苇画文化产业的构建问题及现状,为白洋淀地区芦苇画文化产业获得更大的经济和文化利益提出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长城作为古代最重要的军事防御工程,早在周王朝时期便开始修筑,秦灭六国统一天下之后,修筑了举世瞩目的万里长城.此后,历代王朝均对长城进行过修缮维护.长城,不仅是中华民族的标志性建筑,承载着深厚的社会、人文和情感意义,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从古至今,长城精神支撑着中华民族克服了重重困难.基于此,紧扣长城这一主题,河北省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