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新制度经济学对制度变迁的相关分析中,诺思认为,制度变迁是制度不均衡时追求潜在获利机会的自发交替过程。从制度变迁的主体和诱因来看,制度变迁可分为诱致性制度变迁和强制性制度变迁;从制度变迁的速  相似文献   

2.
"制度变迁"是在现代语境下引入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舶来术语。制度变迁主流学派的代表学者诺思认为,在详细描述长期变迁的各种理论中,马克思的分析框架是最有说服力的,这恰恰是因为它包括了新古典分析框架所遗漏的所有因素:制度、产权、国家和意识形态。……这是一个根本性的贡献。基于此,本文对马克思的制度变迁思想的产生历程、分析架构、分析方法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阐述,挖掘马克思的制度变迁思想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3.
"制度变迁"是在现代语境下引入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舶来术语。制度变迁主流学派的代表学者诺思认为,在详细描述长期变迁的各种理论中,马克思的分析框架是最有说服力的,这恰恰是因为它包括了新古典分析框架所遗漏的所有因素:制度、产权、国家和意识形态。……这是一个根本性的贡献。[1]基于此,本文对马克思的制度变迁思想的产生历程、分析架构、分析方法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阐述,挖掘马克思的制度变迁思想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与诺思的制度变迁理论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和新制度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人性假设和内容层面作为切入点,从主体、动力、方式这三个制度变迁的维度,对两者的制度变迁理论进行比较,指出了两种理论的相异之处以及这种相异的原因所在;并对二者的理论进行简要的评价。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诺思的制度变迁理论作了全面解读,包括制度变迁的主体、制度变迁的动因与条件、制度变迁的方式与过程、制度变迁的特征,并对该理论进行了点评。  相似文献   

6.
国家理论是诺思制度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诺思的国家理论主要包括国家的起源、国家的功能以及国家对所有权制度变迁的影响三个方面。同其他新制度经济学家相比,诺思的国家理论最为完善。诺思把国家看作一种经济组织,并运用经济学理论进行深入分析,为国家理论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视角。从唯物史观的角度解读,我们看到诺思的国家理论有其科学合理性,又和现实国家不甚相符。  相似文献   

7.
制度变迁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已得到学界的广泛认同。诺思认为,制度的变迁需要建立一套排他性产权以利于效率的提高,其制度理论也是以产权、国家、意识形态三部分组成。本文着重阐述诺思的有关制度变迁理论,说明制度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同时简要评介其理论的不足。  相似文献   

8.
根据诺思多种著作概括诺思制度变迁理论的基本模型和扩展模型,分析决定模型的多种变量,尤其是扩展模型中的国家、意识形态与时滞因素,指出它对我国向现代市场经济制度演进过程中的借鉴意义,并联系改革的进程对影响现代市场经济制度建立的因素作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9.
意识形态理论是诺思为了解决制度的有限性以及克服“搭便车”问题而提出来的,是诺思制度变迁理论的最后一块基石。本文从学术层面着重探讨了:意识形态理论的内涵;意识形态理论存在的原因;意识形态理论的功能及其理论评价问题。  相似文献   

10.
诺思与马克思都非常重视路径选择在制度变迁和社会转型中的地位与作用,但二者的思维范式却迥然不同。诺思从路径依赖角度论证不同制度下的行动者初始选择的差异,并认为是产权结构理论、国家理论和意识形态理论决定和规范了制度变迁的路径。马克思从现实的人出发,把生产看作是历史的前提,人类社会制度和社会意识形态的变迁,主要是由生产力和生产方式的变迁来决定的。马克思把革命和改革看作是实现制度变迁的基本方式,这一路径选择直接影响和改变着现实社会主义的实践。  相似文献   

11.
美国经济学家、经济史学家道格拉斯·C·诺思教授的名作《经济史上的结构和变革》,系统地提出了制度经济学理论,为经济史学提供了一个新的分析经济发展的理论工具。诺思通过产权理论、国家理论、意识形态理论三大理论支柱,构建了一个有别于新古典经济学理论的解释体系。尽管制度经济学理论还有不足的地方,但为经济史学提供了一种新的理论方法,其意义值得肯定。  相似文献   

12.
邱谊萌 《海外英语》2012,(13):238-240
17世纪至今,美国英语完成了从移植、形成直至输出的变迁。毫无疑问,美国英语对各国语言教育与经济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美国英语的变迁已引起学术界的关注。为了更深入地探讨美国英语变迁的动因,可以尝试用经济学的方法来进行研究。依据制度经济学理论,语言是一种非正式制度,制度变迁的根本原因在于社会需求与供给的变动。通过对影响美国英语变迁需求与供给因素的经济学分析,可以更加清晰地认识美国英语变迁的动因。  相似文献   

13.
以往对诺思所有权理论的研究大都是从经济学角度进行的,没有触及诺思所有权理论的本质。本文试图从唯物史观的角度对诺思的“所有权制度演变”、“所有权决定经济发展”的思想作深入剖析,并分析了所有权实施的条件和后果。  相似文献   

14.
金融市场的不完善是政府干预金融市场的起点,政府干预的普遍性和强制性使它在纠正市场失灵上具有明显的优势,斯蒂格利茨和韦斯关于金融市场信息不对称的信贷配给理论为政府干预金融市场提供了理论依据,诺思等人提出的新制度经济学认为可以以政府为主体自上而下强制性促进制度变迁,麦金农和肖的金融发展理论提出政府可用政策工具来实现最优次序的排列,默顿等人提出的金融功能观理论认为可以按照金融功能这个外生变量来设计制度结构和制度变迁,推动金融市场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制度经济学的发展,使其一些理论跨出了传统经济学的领域,扩展到法学领域,对法学分析研究方法产生了重要影响。文章从制度变迁的角度探讨其对我国经济法发展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论政府干预与金融市场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融市场的不完善是政府干预金融市场的起点,政府干预的普遍性和强制性使它在纠正市场失灵上具有明显的优势,斯蒂格利茨和韦斯关于金融市场信息不对称的信贷配给理论为政府干预金融市场提供了理论依据,诺思等人提出的新制度经济学认为可以以政府为主体自上而下强制性促进制度变迁,麦金农和肖的金融发展理论提出政府可用政策工具来实现最优次序的排列,默顿等人提出的金融功能观理论认为可以按照金融功能这个外生变量来设计制度结构和制度变迁,推动金融市场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角度分析和研究温州民营经济的发展过程与制度变迁的互动关系,介绍了温州模式的基本内涵与特点、温州模式的制度变迁过程以及温州模式制度变迁与创新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我国高等教育评估制度的改革,实际上是针对教育公共服务体系的又一次深刻的变革和制度变迁。文章基于新经济制度学制度变迁理论,以新制度经济学制度变迁的理论框架和方法为研究基点,以我国的高等教育评估发展演进和评估制度变迁为主线,对重建我国高等教育评估制度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19.
从制度经济学的视角审视中国大学治理结构的变迁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治理结构变迁的核心是制度变迁,大学治理结构的变迁主要有两种主要形式:强制性制度变迁和诱导性制度变迁。本文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了中国大学治理结构因路径依赖方面、变迁成本收益方面及变迁主体力量方面的原因始终以强制性变迁为主要推动力。  相似文献   

20.
高等教育发展的制度变迁理论解释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本文从新制度经济学制度变迁理论的角度来解释高等教育制度变迁。通过对国内外高等教育制度变迁的分析,在阐述高等教育制度作为一种重要的内生性资源的同时,论证了通过有效制度变迁的安排从而促进高等教育发展的事实,较为详细地论述了高等教育制度变迁促进高等教育发展的内在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