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语文课堂标准认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语文教学离不开课堂提问,它常常贯穿于一堂课的始终。教师的教学提问语言与生本对话的实效性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优化教师教学提问语言显得尤为重要。通过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不断摸索,我认为优化教学提问语言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2.
提问,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手段之一,是沟通师生教与学的桥梁,是传授知识的一个有效途径,提问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关系到一堂课的成败。下面,就课堂上如何提问,谈谈自己粗浅的看法。 第一,提问要深浅有度。提问简单肤浅,教师顺口提问,学生应声而答,轰轰烈烈,课堂气氛不谓不活跃,其结果,教师欣欣然,学生则空手而归。比如讲授  相似文献   

3.
语文课堂教学是一门综合艺术,是语文教学的灵魂,其巧妙与否直接关系到一堂课的成败、质量的高低,"教亦多术矣"欲取得好的教学效果,我认为语文教学有"四巧",即巧提问、巧分析、巧穿插、巧用多媒体. 一、巧提问 在语文教学中,提问题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但是一堂课提哪些问题,怎样提出,却大有讲究.如何有效利用好这个常规武器,不容忽视,提问若过于简单,或过于空乏、过于烦琐、过于雷同,久而久之,学生对这样的提问就会感到索然无味,不仅不愿意回答,更妨碍了他们思维的发展.要上好一节语文课,教师提出的问题要问得开窍、问得美,能够启迪学生的智慧.  相似文献   

4.
导入新课是课堂教学过程的第一个环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能否从上课一开始就把学生吸引到教学内容上来,关系到一堂课的成败。 以下谈谈导入新课常用的几种方式。 提问:就是通过提问的方式,学生回答问题,教师小结后导入新课。提问有两类,  相似文献   

5.
学习不可无疑。每一堂课,教师若能启发学生对所学知识因不理解或理解不透而提出问题,并能及时解疑答问,则能使学生学有所获。启发学生提出问题固然重要,及时解疑答问也不容忽视。因此,教师在重视提问技能的同时,还必须重视和加强答疑技能的训练。本文介绍几种常见的答疑方法。点拨术点拨术是指在教学中当学生的思维难以突破旧知识的束缚时,教师用恰当的提示、简洁的引导,给学生开启一个新的思路,使其从多方面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种方法。一个学生问这样一个数学问题:如何用六根火柴摆出四个正三角形?教师可提示:是否只能在平…  相似文献   

6.
提问是必不可少的教学手段,从现代教育观点看,它是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有效方法之一。一堂课下来,少则几问,多则十几问或几十问。这里面有教师之问,也有学生之问,有预计之问也有即兴之问,有成功之问也有失败之问。“提问”的使用价值是多方面的。首先,能够唤起注意,活跃思维、养成敏捷思考,迅速回答问题的习惯。其次,学生有提问的机会,有分辩的余地,利于培养积极主动的学习精神。第三,提供口语实践机会,利于口语表达,提高说话能力。第四,既有从教师到学生的信息通路,也有从学生到教师的信息通路,教师能够随时了解学生的心理过程,发现问题,及时改变教学内容和方法。通过问题的辩论可以促进学生们的科学思维能力,学生的许多创造  相似文献   

7.
课堂提问是常用的一种教学手段,教师讲课不能不提问。因为提问不仅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还可以使学生加深理解内容,同时,也有利于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但在现如今的教学中,教师在提问中却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提问不能面向全体目前的课堂提问中,教师或多或少都有提问,但存在着不普遍的问题。尤其是讲公开课时,教师惟恐一般学生答不上来,只是一遍一遍地叫几个尖子生。让大部分学生当了“陪衬”,思想也早就“飞”了,这些学生学习的热情被打击,结果可想而知。二、提问后不重视学生的回答教师提出问题后,在学生回答过程中,也许…  相似文献   

8.
"一堂课最令人振奋的地方就在于学生精彩的回答."一位专家在听完一堂课后如是说.要想让学生有精彩的回答,教师必须善于启迪,巧妙提问.教学实践表明:教师提问效果的好坏,往往成为一堂课成败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正在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中,课堂提问常常贯穿于教学过程之中,它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手段,因此,我们必须十分重视课堂提问。一、提问要难易适度教师所提问题的难易程度关系到提问的效果,如果所提的问题过于简单,学生随口可答,这就失去了启发学生积极思维的作用,如果教师提出的问题难度很大,学生就会产生畏惧心理,不知如何回答。因此,教师提出问题应建立在对学生充分了解的  相似文献   

10.
姜姗 《小学生》2022,(10):7-9
课堂理答行为不仅是一种课堂教学行为,同时也是一种教学评价行为,在课堂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作为课堂中经常使用的教学形式,理答的地位不容小觑,它是课堂提问和回答中不可分割的一个要素。然而当前小学语文教师缺乏对理答行为的认识和重视,在课堂实践中,理答没有得到很好的应用。笔者对于教学中出现的理答问题进行分析,从中找到了一些解决的办法,在改善课堂理答行为的同时,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教师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1.
正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的增长,入城打工的潮流,农村越来越多的孩子随父母到城里去读书,而农村小学出现了小班额教学现象,班里多则十几人,少则几人。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语文教师又该如何授课呢?在课堂上我们又该如何向学生提问呢?下面,结合我的教学实践,谈谈小班额背景下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提问艺术。一、课堂提问要适时就是要注意提出问题的时机。若是提出的时机掌握不好,就达不到效果。在教学《再见了亲人》一课时,我们要体会到朝鲜人  相似文献   

12.
教师课堂提问大有讲究。有的教师一堂课提问多达四五十次,平均不到一分钟提问一次,好像体现了启发式教学。但其中多数提问是对话式,有时学生甚至可以不加思考地一起回答,这种令人厌烦的琐碎提问,白白浪费了课堂上宝贵的时间。而有的教师却非常讲究课堂提问的质量。并富有很高的艺术性,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13.
课堂提问是英语课堂教学实践中最普遍的一种师生互动方式。研究发现,课堂上“问答”交互活动约占课堂一半时间[1],若处理得当则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语言习得。然而,目前国内中小学英语教师平均每堂课的有效提问却非常有限,很多教师没有有效提问的意识,对问题不进行预先设计,课堂提问的方式也存在一定的随意性,对于学生的回答不能进行恰当反馈,难以发挥提问功能。  相似文献   

14.
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中常使用的一种教学手段。课堂提问是否有效将关系到教学的效果和质量。在新课程标准的背景下,结合并体现语文学科自身的学科特点及教材中不同文本的特点,语文教师应该做到有效地设置问题、提问,并考虑到学生的学情有效地激发学生的热情,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回答问题,不做无用功,不为回答问题而回答问题,让学生参与进来,真正成为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发挥他们的主动性,从而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  相似文献   

15.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的提问关系到整堂课的教学质量,关系到学生把握阅读的要领。"主问题"的提出,试图解决这样的问题。在教学实践中,从切入要害设计主问题、巧妙追问深化主问题两个方面来探究设计问题,优化课堂提问的策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6.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阅读能力的获得,主要是通过学生自我的语言实践来完成的。而学生的语言实践在课堂上,则主要表现为回答教师的问题。本文深刻剖析学生在课堂回答问题的三个主要情境:学生回答问题不符题意;学生回答问题不准确;学生回答问题直扣主题,同时教师适时点拨,耐心等待,旨在使学生能够通过自主思考来回答教师提问,有效形成创造性思维,力创"学生自主提问"的成功课堂。  相似文献   

17.
<正>课堂中的提问引发了学生一个又一个的回答,教师对学生作答的即时反应和处理我们称之为理答行为。教师理答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一节课的成效与魅力。而目前,很多教师,尤其是缺乏经验的年轻教师,面对学生课堂的回答行为往往有束手无策的感觉,有时索性不予回应。如何改善理答行为,进行智慧理答是一线教师迫切需  相似文献   

18.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课堂提问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我们可以将它分成三个步骤:提问、叫答、应答。教师根据学习情况和教学任务引出问题,并在学生完成回答后做出相应评价,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以提问为契机,引导学生们进行思考,并且展开一系列讨论和交流,实现其教学目的。小学语文课堂提问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让学生在课堂上更好地了解和突破学习中的重难点。由此可见,注重课堂提问,提高提问质量和技巧对提升小学语文教学水平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9.
<正>对于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而言,优化提问设计是一种趋势,更是实现"轻松学语文、实际用语文"的有效途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重视教学提问的优化,将学习能力培养从理论上升为实践,使教学呈现不断攀升的态势。一、当前初中语文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分析在初中语文教学当中,我们常常提到因材施教,优化提问设计不仅对于学生的选择有所帮助,同时对于知识的选取也是有所裨益的。我们已经明确创新提问对于语文教学的意义,所以许多教师也在教学当中大量的引入创新性提问模式,这  相似文献   

20.
提问在教学中有着悠久的历史,提问是课堂教学重要的策略,大学课堂亦不例外。本研究对公安学学科课堂中的提问现状进行了课堂观察和相关访谈。调研发现:公安学学科教师在教学中都普遍重视提问这一环节,但对提问的功能认识不全面;教师提出的问题有一定的水准,但叫答形式过于死板;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评价较为中肯,但是理答不够深入。而在公安学学科课堂上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不高,学生还没有形成自己提问的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