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运用文献资料、调查研究等方法,对175m蓄水后三峡库区体育旅游业发展的优势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175m蓄水后三峡库区体育旅游业将突显新的发展优势,如游客对三峡库区的旅游需求更加旺盛,客源增多;旅游资源将更为丰富,观赏效果将更为壮观;旅游区域将被扩大,将形成新的旅游时空格局;将面临良好的政策环境与优势。进而提出构建"一江两河四岸"体育旅游长廊,打造"多类多元"特色体育旅游模块;打造民族风情特色体育旅游文化品牌;构筑"金三角"特色生态体育旅游区等发展路径,为后三峡时代三峡库区体育旅游业的发展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2.
体育旅游是体育产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旅游业的一种新兴产品形式;活跃体育旅游市场,开发体育旅游产品对旅游业的繁荣发展和体育产业的规范发展具有促进作用。本文分析了绵阳地区体育旅游市场,提出了相应的开发体育旅游产品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山东省日照市体育旅游资源整合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从日照市体育旅游发展的背景入手,提出了日照市体育旅游资源整合的必要性。根据日照市体育旅游资源和旅游业发展潜力分析,确定了旅游资源整合的原则和战略;进而提出了日照市体育旅游资源整合的模式和对策。研究目的是为日照市体育旅游业探索一条适合本地特点的发展道路,同时为体育旅游"经济盆地"地区的旅游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北京奥运将不仅对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及环境改善起到非常大的推动作用,而且会给我国的旅游业特别是体育旅游业带来千载难逢的机遇。通过分析西部体育旅游业自身的地域辽阔、自然资源丰富、民族体育旅游特色突出及国家政策扶持等发展优势,就西部体育旅游业如何迎接北京奥运的问题,提出了加大宣传力度、开发体育旅游新产品、培养体育旅游专业人才及做好迎接和后勤工作等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5.
运用访谈法、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研究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新疆体育旅游资源的开发现状。结果发现目前新疆体育旅游资源存在着开发深度不够、体育旅游项目过于单一、体育旅游基础设施较差、体育旅游人才缺乏、未能适应市场需求等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为新疆旅游业和新疆体育产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在体育旅游日益受到人们热衷的大背景下,对体育旅游进行文化内涵和人文精神的挖掘,有利于提高旅游业的产业素质和整体水平,使中国旅游业向更高的层次迈进。体育旅游人文资源的开发正是迎合了体育旅游市场发展的新趋势,是旅游业发展的一条新途径。体育旅游人文资源评价是开发的基础,评价分值越高,开发价值越大。以中国体育旅游人文资源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量表研制为研究对象,运用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构建了体育旅游人文资源评价指标体系模型树,用层次分析法获得了体育旅游人文资源各层次评价指标权重,在各级评价指标权重基础上,研制了体育旅游人文资源评价量表。体育旅游人文资源评价研究,将为体育旅游人文资源的开发和规划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7.
云南是一个旅游文化大省,体育活动是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旅游文化在旅游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就体育旅游业的作用、云南体育旅游发展的基本情况作了详细的调查分析,并根据云南实际,阐明影响云南体育旅游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提出今后云南体育旅游业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8.
粤港澳大湾区规划建设中,产业平衡、综合发展是一个重要主题,按照湾区现有经济发展格局,体育旅游业具备强劲发展的基本条件,未来需要在体育旅游项目上、管理体制上、金融后台支持等方面进行创新设计和规划,使湾区体育旅游业发展的地理优势、文化资源优势和资金优势得到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9.
体育旅游是当前旅游业中新兴的一个项目,是一种以健身休闲为主要目的的旅游活动。经过调查,影响临汾市民参与体育旅游的主观因素主要是没有足够的闲暇时间,而经济实力是必要条件;客观因素主要体现在气候条件和体育旅游资源方面。针对这些影响因素,建议通过加大宣传力度,开发多种形式的体育旅游项目,从旅游者的需求角度出发,以人为本,量身定做,随需应变,逐步推进体育旅游的发展.引导人们接纳健康的消费理念。  相似文献   

10.
江苏沿海地区发展体育旅游拥有独特的资源优势和市场前景.采用文献研究、访谈与调查法,分析了江苏沿海地区体育旅游发展的优势.提出了江苏沿海地区体育旅游发展的策略:实现体育旅游一体化;合理设计体育旅游产品体系;建立体育旅游业支持与保障体系,以期为促进江苏沿海地区体育旅游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生态体育旅游是旅游的组成部分,是旅游、生态和体育相结合,把体育作为主要活动的一种旅游活动。发展我国生态体育旅游业具有许多有利条件,应在加强合作、改变观念、人才培养、政策扶持等方面加快我国生态体育旅游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云南省保山市近年来旅游业发展迅速,将打造“珠宝之都”、“休闲之都”、“温泉之都”三张旅游名片.随着保山市旅游业的发展,民族体育旅游将成为今后的朝阳产业,对保山市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的开发将在一定程度上拉动保山地方经济的发展.运用SWOT分析法对保山市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的优势(Strength)、劣势(Weakness)、机遇(Opportunity)和威胁(Threat)进行分析,并提出保山市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的策略,为保山市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的开发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3.
我国滨海体育旅游业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分析发展滨海体育旅游顺应世界旅游潮流出发,对我国滨海体育旅游业现状与发展对策两个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研究指出在分析我国滨海体育旅游业现状的基础上,提出滨海体育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策略的实施途径。  相似文献   

14.
采用文献资料法和调查法,对广东省发展滨海体育旅游进行分析.研究认为:广东省有着得天独厚的资源和区位优势;政府高度重视和支持发展滨海旅游业;国内旅游业快速发展,为广东省滨海体育旅游业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但是,发展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如政府决策部门在体育旅游规划中缺乏环境评估,旅游企业的不合理开发导致众多环境问题,旅游者的环境保护意识薄弱;缺乏明确的滨海体育旅游规划和发展战略,滨海体育旅游资源开发尚不合理,基础设施及配套设施仍不完善;与其他产业发展存在矛盾,滨海体育旅游区域发展不协调,滨海体育旅游开发的管理体制不健全等.并就以上问题提出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5.
西部生态环境建设背景下秦巴山地体育旅游开发策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SWOT分析法,对秦巴山地发展体育旅游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认为:秦巴山地拥有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和发展体育旅游的优势;经济基础薄弱与交通不便成为该区域旅游业发展的瓶颈和面临的劣势;西部生态环境建设为秦巴山地体育旅游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体育旅游自身的脆弱性和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性将成为秦巴山地发展体育旅游的潜在威胁。并对秦巴山地体育旅游开发策略进行了描述。  相似文献   

16.
广东省体育旅游发展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体育旅游作为体育与旅游交叉融合的一种新兴特色旅游,对广大消费者来说具有特殊的魅力。体育旅游业在带动体育产业发展的同时,又能促进旅游业的发展。采用文献、调查等方法对广东省体育旅游发展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发展广东体育旅游的对策,可为有关职能部门的决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奥运会是一种大型的体育节事,能够对举办地的旅游业产生了深远影响,其中的体育旅游业也获益匪浅.我国的体育旅游业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势头良好.我国举办北京奥运会的圆满成功,使体育旅游业发展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机遇和挑战.浙江省是我国的经济强省,在重视体育的同时,不忘依托浙江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产业较发达的有利条件,拓展体育旅游业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8.
西部地区体育旅游发展前景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文献资料、综合分析法,全面分析了体育旅游的内涵与外延,并就体育旅游所属类别作了明确界定。在分析西部体育旅游资源优势的基础上,对我国西部地区体育旅游的发展前景作四点预测:我国居民恩格尔系数持续下降将为西部体育旅游业源源不断地输入客源;西部体育旅游业是西部在国际、国内市场上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西部体育旅游业是西部经济腾飞的"切入点";与之配套的基础设施借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将快速完善,为体育旅游产业发展前景带来光明。  相似文献   

19.
佛山市处广东中南部,是珠江三角洲重要城市之一。《广东省旅游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提出,要打造亚太地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国际旅游目的地,在此契机佛山应抓住历史机遇打破佛山旅游业发展瓶颈。以佛山民族传统体育旅游发展为切入点,运用管理学研究方法提出,将民族传统体育融入旅游业中,依托佛山民族传统体育的历史积淀,挖掘整理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形成具有自己独特性、稀缺性且不可复制性的民族传统体育旅游产业,不仅可以带动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推广,同时还可以使佛山旅游实现可持续发展,带来更多商机。  相似文献   

20.
体育旅游文化的内涵与系统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育旅游文化是体育旅游业的精髓和灵魂,是体育旅游业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了解体育旅游文化内涵,明晰体育旅游文化的系统结构,可保证体育旅游文化建设更具有针对性、目的性和实际操作性,为挖掘我国体育旅游文化,促进体育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