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主要通过分析斯特拉文斯基早期作品《春之祭》中的节奏、和声、配器等特点,来探讨斯特拉文斯基民族主义时期的创作风格和特点。  相似文献   

2.
杨赢 《河北教育》2022,(11):57-58
<正>1913年,斯特拉文斯基的《春之祭》在巴黎香榭丽舍大剧院首演,其中混乱、冲突、不和谐的乐音引发了巨大的骚乱,支持者和反对者因此大打出手。一年后,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春之祭》因而成为一个时代的象征,也被认为是现代音乐的开端之一。所谓的现代主义音乐,主要指的是和古典音乐相对的,在19世纪末到20世纪创作的音乐。我们通常理解的古典音乐是从12世纪到19世纪期间,以调性与和弦为基础的音乐创作,这一时期又被称作“共晓时期”。  相似文献   

3.
斯特拉文斯基是美籍俄国的著名指挥家、作曲家和钢琴家。他早期创作了三部芭蕾舞剧音乐:《火鸟》、《彼得鲁什卡》和《春之祭》。本文通过对斯特拉文斯基早期创作的三部芭蕾舞音乐特点的分析,来研究他在这一时期音乐作品的革新性以及同时代的人对他音乐创作方面的看法和态度。在对这三部作品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来探讨芭蕾舞剧音乐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德彪西是印象派音乐的代表人物,他一生创作了众多著名的印象主义风格音乐。由其创作的"三联画"《夜曲》,便是德彪西风格成熟时期的一部优秀作品。这幅管弦乐"三联画",大量的运用了印象主义音乐的创作手法,带着德彪西独有的创作风格。他用自己特有的音乐创作手法,准确形象的描绘了音乐形象。  相似文献   

5.
文章从组曲《春之祭》的创作特征出发,分析了西方现代音乐的一般表现特征及创作价值。积极倡导高师音乐欣赏课应加大对现代音乐的教学力度,使学生逐步建立起新的鉴赏理念和听觉习惯。  相似文献   

6.
尼金斯基创作的舞蹈《春之祭》,音乐结构非常复杂,而且还具有比较强烈的情感冲突,正是因为这样,使尼金斯基的舞蹈创作形式在社会中广为流传,被很多舞蹈家再一次演绎,皮娜·鲍希就是其中一个突出的人物。  相似文献   

7.
20世纪一支新的音乐流派,新古典主义乐派出现,以斯特拉文斯基为代表.他的舞剧音乐《春之祭》以原始的粗野强悍的风格对抗着传统美学观念,成为标志着20世纪现代音乐开端.以斯特拉文斯基为代表的新古典主义音乐家们讲目光投向巴洛克以前的音乐,使用小型的乐队将音乐演绎的主题鲜明、内容清楚,他们的作品多冷静客观而富于时代气息.  相似文献   

8.
Latest Hot Disc     
《不落的太阳》舞乐太阳张佑赫H.O.T.时期的张佑赫,除了精湛的舞技,在众多的专辑中,早已展现了他不俗的创作以及演唱功力,而JTL时期的他,更是在音乐制作方面得到不少的磨练。经过一系列的准备之后,张佑赫终于推出了首张个人专辑《不落的太阳》,在舞曲中融入了更多的风格和音乐元素,让专辑保留了自己的原味,  相似文献   

9.
1932年6月,上海湖风局出版了一本短篇小说集《第三时期》,著者署名适夷,共收《盐场》、《狱守老邦》、《第三时期》、《泥泞杂记》、《诗人祭》、《断片》等六篇。楼适夷曾为一位友人珍藏的《第三时期》题辞说:“湖风书局是在宣侠父烈士的支持中创办的,有力地支援了左联的工作。阳翰笙同志向我要稿,编成此集,内容都是我在东京所作。”这说明了《第三时期》的创作时间和成书原因。然而,读书中《诗人祭》篇末,又有“一九二七年作于北京”字样,细品该篇创作手法和文字风格,也与《盐场》篇迥然有别。查楼适夷第一次去东京是在1929年秋初至1931年春末,并且他在1949年赴京参加第一次文代会以前,也  相似文献   

10.
《版画集》是德彪西音乐创作时期的重要代表作,包括《塔》、《格拉纳达之夜》、《雨中花园》三首作品。德彪西在创作《版画集》的过程中受到了十九世纪象征主义和印象主义艺术思潮以及异域文化的深刻影响,奠定了印象主义钢琴音乐的基本风格。  相似文献   

11.
德彪西,是伫立在19世纪的浪漫主义时期与20世纪的现代新音乐时期之间的印象派大师。他的音乐集中体现了印象派时期的艺术特点,为听众营造了一个畅想的空间。《月光》是钢琴套曲《贝加摩组曲》中第三首,其创作灵感来源于法国诗人魏尔伦的诗集中的《月光》。乐曲描绘了在幽暗的夜色中,轻柔的月光洒满整个大地,大自然的一切在月光下若隐若现,嫣然一幅静谧美好的月色美景图。本文分析了对德彪西创作《月光》的背景、演奏技巧处理等方面,论述其创作风格与特点,以加深读者对印象派音乐的了解。  相似文献   

12.
钢琴作品《秋月》是谭盾在中央音乐学院求学时期的作品。在创作上,作者以自己所熟悉的湘楚文化为背景,打破地域文化的局限、吸收湖南民间音乐为素材的同时,与西方现代创作技术相融合,使作品既有民族特点又有时代特征。在弹奏上,我们也应以他的创作风格来探寻更好的音乐表达与处理。  相似文献   

13.
贝多芬《d小调第九交响曲》可以说是他的交响曲中里程碑式的作品。贝多芬花了31年的时间去酝酿这部交响曲,作品中体现了他三个创作时期的不同风格。本文主要介绍贝多芬《第九交响曲》的创作过程,并且简要分析了这部作品的风格特征。  相似文献   

14.
约翰内斯·勃拉姆斯是生活在19世纪下半叶的德国作曲家,他虽然生活在浪漫主义时期,却始终沿袭着古典主义的精神,用严谨细致的音乐表达自己的内心。勃拉姆斯一生创作了许多独具特色的交响曲、钢琴曲、室内乐及合唱曲,这些作品都具有鲜明的古典音乐特色,同时又广泛吸收了欧洲各民族音乐文化,从而形成自己的独特的创作风格,是一位能全面理解古典主义音乐精神,又有浪漫主义写作技法的艺术大师。笔者将以勃拉姆斯钢琴作品《狂想曲OP.79之2》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所学音乐知识,分析《狂想曲OP.79 NO.2》曲式结构、演奏方法与情感表达,从而进一步了解勃拉姆斯音乐作品的创作特点和音乐风格。  相似文献   

15.
在钢琴艺术史上,贝多芬创作的《月光奏鸣曲》和德彪西创作的《月光》都是具有代表性的优秀作品。贝多芬,德国有名的钢琴家,作曲家,古典乐派的代表人物,他最擅长音乐领域中的器乐领域,其中交响曲和奏鸣曲形式影响最深。法国有名作曲家,德彪西,印象主义的代表,印象绘画对他的作品有影响。两人虽然不在同时期,但都著有《月光》。本文浅析两部作品创作背景风格和演奏技巧的不同,希望能对演奏者演奏不同风格作品技法上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16.
德彪西可以称为浪漫主义后期的集大成者,他独特的音乐创作就像一座桥梁将浪漫主义时期音乐与二十世纪音乐连接起来。《梦幻曲》作为德彪西早期创作的作品之一,至今在音乐会节目单上仍常常出现。通过对《梦幻曲》音乐特征与演奏的分析,深刻地了解德彪西早期的创作风格。  相似文献   

17.
拉威尔创作巅峰时期的代表作《夜之幽灵》是他创作风格的集中体现。它有如梦似幻的意境、耳目一新的效果,是国际重大比赛参赛曲目中的宠儿,对于演奏者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都说,这部作品是拉威尔不断突破自我追求创新的成果。本文通过分析乐谱文本,从音乐语言、乐队化色彩和演奏技术三个方面进行研究,试论证《夜之幽灵》在探索之路上留下的"足迹"。  相似文献   

18.
细川俊夫作为当代音乐创作舞台上较为活跃的作曲家,拥有鲜明创作风格与个性化音乐语言。这和他作品中不容忽视的亚洲音乐元素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在他的创作之路上,除了严格的西方音乐创作技术训练之外,细致深入的学习了日本的本土音乐也是他形成自己创作风格的重要因素。同时,他本人的学习历程以及形成目前创作风格的过程在作曲教学层面上给予学习者重要的启发:本土音乐对当代音乐创作的重要影响已经不再是仅仅停留在对本土音乐的移植上,深入的了解本土音乐外在形式下的内涵,将其中的精粹吸收并与相对应的技术手段相结合、转化成为当代音乐崭新的符号,是在作曲教学过程中需要着重推进的方向。  相似文献   

19.
如果一个人的爱好就是他的职业 ,这个人是幸福的。广西轻工业学校青年教师杨四平的爱好和所教专业是录音和音响 ,专业在他生命中弹奏出幸福的礼花。  杨四平自幼对音乐有一种超常的喜爱 ,骨髓里流淌着跳跃的音符。他对世界音乐发展史有很深的了解 ,从巴赫到斯特拉文斯基 ;从《G弦上的咏叹调》到《春之祭》都是他熟知的内容。广西和南宁的电台、电视台的许多节目常邀请杨四平参与制作。他以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录制而成的作品 ,让国内外许多艺术大师着迷。  录音师的工作就是捕捉声音 ,把最美的声音凝固下来。去年岁末 ,在广西进行交流教学…  相似文献   

20.
提起19世纪奥地利作曲家舒伯特,人们首先想到的是他“歌曲之王”的美誉。的确,艺术歌曲在舒伯特丰厚的音乐遗产中占有重要位置。然而作为浪漫主义音乐的奠基人,除歌曲领域,他在浪漫主义时期的钢琴领域也是代表人物之一。曾有一段时期,舒伯特以自由钢琴演奏家的身份自居,他的钢琴音乐生涯同样具有辉煌的经历。从1815年创作钢琴音乐作品开始至他生命终结,舒伯特从未间断过钢琴作品的创作。更重要的是,他创作了一种新颖的风格——将艺术歌曲移植到钢琴领域,使钢琴“唱”出了令人耳目一新的抒情舒伯特的风格,创作了一批精美绝伦的钢琴诗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