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张琴 《海外英语》2014,(16):187-189
受到启蒙运动的影响,十八世纪的法国作家们特别亲睐古典文学。这对古典文学的复兴被称为新古典主义。具体来说,新古典主义文学通常带有说教的目的。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作家们会以通俗易通的写作手法来让公众理解。他们还强调写作的智慧和规范。事物的共性也是写作的主题之一。并且诗人们很注重诗律的变化以及语言的运用。  相似文献   

2.
肖斯塔科维奇《前奏曲二十四首》(OP.34),不但是他在钢琴创作领域技法完全成熟的重要标志,更是他借鉴前人《前奏曲》创作手法与本民族特有音乐语言成功结合的典范,对后世影响巨大。被称之为“新古典主义的音乐格言”。特别是第十一首《B大调前奏曲》(OP.34NO.11),虽在其中没有制造出更多的新语言,却获得了新的效果,无论从主题写作、曲式结构到和声、转调方式等,都能感受到作曲家赋予赋格曲这一传统的形式以新的手法和内容,使得古老的前奏曲散发出了新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3.
肖斯塔科维奇《前奏曲二十四首》(OP.34),不但是他在钢琴创作领域技法完全成熟的重要标志,更是他借鉴前人《前奏曲》创作手法与本民族特有音乐语言成功结合的典范,对后世影响巨大。被称之为“新古典主义的音乐格言”。特别是第十一首《B大调前奏曲》(OP.34NO.11),虽在其中没有制造出更多的新语言,却获得了新的效果,无论从主题写作、曲式结构到和声、转调方式等,都能感受到作曲家赋予赋格曲这一传统的形式以新的手法和内容,使得古老的前奏曲散发出了新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4.
20世纪以来,随着西方音乐美学新思潮的不断发展,直接影响了西方作曲技法的更新,从作曲材料到结构设计上,都有了巨大的变革,从而导致现代音乐作品从音高组织到多声部写作,从音乐作品的创作思维方式到各种音乐流派的观念形成,以及种种新式记谱法的产生和音响手段的丰富,这些都对种种新的音乐语言的形成及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宁静 《文教资料》2008,(27):56-57
新古典主义是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一个重要流派,它力图复兴古典主义或古典主义以前的音乐风格和特征.在诸多作曲家或音乐流派中,"六人团"的创作反映了新古典主义的特征,并对后世的音乐创作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音乐究竟能否表达情感,从古至今一直有很多的争论。从声乐形态向器乐形态转变时,旋律派与和声派的产生,到20世纪新古典主义音乐和表现主义音乐的对立产生,不难看出,在西方音乐发展史上,对于音乐美学情感问题的追问,各种流派一直是在此消彼长、互相对立、互相依存的状态中进行的。  相似文献   

7.
20世纪一支新的音乐流派,新古典主义乐派出现,以斯特拉文斯基为代表.他的舞剧音乐《春之祭》以原始的粗野强悍的风格对抗着传统美学观念,成为标志着20世纪现代音乐开端.以斯特拉文斯基为代表的新古典主义音乐家们讲目光投向巴洛克以前的音乐,使用小型的乐队将音乐演绎的主题鲜明、内容清楚,他们的作品多冷静客观而富于时代气息.  相似文献   

8.
《长笛、中提琴与竖琴奏鸣曲》是德彪西创作晚期阶段的精品之作,本文从调式综合手法与调性布局思维、五声性动机的呈示与发展手法等方面对该作品和声技法进行提炼总结,并将德彪西的美学思维与其和声技法相结合,进而审视德彪西和声技法对现代和声技法发展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9.
本文的研究成果基于笔者多年音乐创作理论学习和研究与对《秋池》的谱例和具体音乐音响的基础上的撰写,通过对《秋池》的创作技法和思维进行研究,总结出作曲家在该作品中基于音乐内容上的具体技法运用和音乐思维,为进一步对高平的音乐创作理论总结做出铺垫.  相似文献   

10.
文贵创新,而“反弹琵琶”不失为一种理想的创新手段,所谓“反弹琵琶”在写作上是指避开常规思维模式而借助于逆向思维从相反或对立的方面去立意构思的一种技法,运用这种技法有时的确可以起到点铁成金,化腐朽为神奇之效,从而写出新颖别致、异彩纷呈的文章来。当今中学生的不少优秀文章比如《“班门弄斧”又何妨》,(当代中学生议论文  相似文献   

11.
现代中学生迫于中高考升学压力,往往用在阅读书籍上的时间少之甚少,作文水平难以提高。笔者试着从日常阅读教学中发现与作文教学的契合处,再融合经典名家名篇中写作技法,授之以渔。漫画式描写即是可以通过放大、夸张、比喻等手法写好人或事,突出其特征的写作技法。  相似文献   

12.
和声是多声部音乐写作的一种基本手法,他离不开听觉。而和声听觉与和声思维又有着辩证统一的关系。本文以此为依据,以和声教学法为切入点阐述师范院校音乐教育专业运用和声听觉来拓展学生和声思维的必要性。文中提出这种教学法应结合师范院校音乐教育专业学生的自身特点,不能盲目的追求,也不能盲目的排斥,应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另外本文还通过具体的例子讲述了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引导学生运用和声听觉来拓展和声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3.
美的本质是恒久不变的,但美的形式是有变化的。艺术的历史是一个美的演变历史,是以无尽的、各种各样美的形式呈现的历史。不同艺术流派的表现手法不同,对自然的感受也存在不同的体悟,但是艺术的最终目的都是创造出高于现实的理想境界,从而对美的理念进行新的诠释。崇尚巴洛克艺术风格的鲁本斯和追求新古典主义风格的安格尔,在对女人体表达上具有迥异的风格。他们对女人体的绘画风格与特征、人物题材的选取、创作理念与艺术手法的运用,都有着自己的理解与追求。在创作中他们善于运用各自高超的技法将素描和色彩配合得精致神妙,从最平淡无奇的事物中找寻出有益的东西,给予观者美妙而又深刻的感官印象。  相似文献   

14.
五声调式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群众基础。建立在五声调式基础之上的调式交替,有同宫系统调式交替、变宫系统调式交替和调式半交替三种形式,在中国传统乐学理论中亦称“旋宫”或“移宫”。这种调式交替手法与现代歌曲写作技法在现代歌曲创作中结合运用,是发展乐思,丰富音乐语言,突出歌曲旋律音调个性特点,表现民族和地方风格的一种重要的创作手法,给民族民间音乐在音乐创作上注入了新的活力,赋予了新的意义,因而更加符合现代人的欣赏观念与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15.
《考试周刊》2021,(48):35-36
语文教师在对小学生开展作文教学时要重视课外阅读所具备的价值,围绕班级学生认知特点设计教学方案,立足课外阅读激发学生进行内容写作的兴趣,重视通过课外阅读塑造学生进行内容表达的思维逻辑和情感追求。语文教师要关注到小学生成长的特点,重视在小学阶段对学生进行写作启蒙,在激发班级学生对写作进行探索的基础上完成预计的教学目标。文章主要分析课外阅读在当前小学作文教学中所具备的运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张玉冰 《语文天地》2012,(14):52-53
学生在阅读文本时,不大注意借鉴写作手法。在做阅读题时,对关于写作手法的思考题,不能很好地判断和理解,答案表述不到位,许多同学不会运用写作手法的一些概念去分析、归纳、表述答案,往往写了很多话却说不到要点上。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学生对写作手法的概念不清。  相似文献   

17.
随着当代的音乐管弦乐作曲技法的演变,传统作曲中的音响平衡关系与传统乐器演奏法退居次要地位。当代的音色观念与现代音乐中乐器演奏法其共同的追求都是基于对新音色的挖掘。随着电子音乐和电子技术手段的出现,作曲思维观念中出现了对于声音素材的重新,在充满"个性写作"的这个时期,当代音乐作曲家也尝试用更多的方式来获取新的音色。创造新音响化的创作观念在这个时期成为最主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8.
教学目的了解发散思维,引导学生运用发散思维,对一个材料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理解并且运用到不同的话题写作中去,以之解决"缺少"写作素材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表现主义音乐是现代音乐第一个得以确立的 ,具有完整体系的音乐流派 ,其逻辑严密的音乐思维及结构原则 ;构思巧妙 ,想象力丰富的优秀作品对现代音乐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本文从其发展的历史背景 ,追奉的美学理想及作曲技法来分析表现主义音乐的艺术特色 ,以此作为深入了解现代音乐的端口  相似文献   

20.
《同学少年》2015,(3):12-13
<正>白描,是中国画的一种技法,指描绘人物花鸟等形象时,不施浓墨或色彩,只用墨线进行简单的勾勒。后来,这种技法被广泛运用到文学创作中,指不加渲染烘托,只用最朴实简炼的语言勾勒画面、塑造人物形象的写作手法。那么,如何正确运用白描手法呢?一、语言简洁鲁迅先生曾说过:"我力避行文的唠叨,只要觉得够将意思传给别人了,就宁可什么陪衬拖带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