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勃拉姆斯b小调狂想曲OP79NO-1演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约翰内斯·勃拉姆斯(Jolaannes Brahms)是19世纪作曲家中的巨匠,他的作品涉及除歌剧外的各种音乐体裁.在音乐创作上,虽然他遵循着维也纳古典主义的传统,但是其音乐却充满了浪漫主义气质,并且表现出富有个人特色的创造性.b小调狂想曲0P79 N01写作于勃拉姆斯创作的成熟时期,虽然不是一首大型作品,但是却表现出勃拉姆斯创作的许多特点.本文对这首狂想曲的演奏重点、难点作了较详细的分析阐述,从演奏音响交响性的角度分析、论述了重点乐段.通过分析狂想曲0P79 N01,能够为演奏和研究勃拉姆斯大型作品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约翰内斯.勃拉姆斯(Johannes Brahms)是19世纪作曲家中的巨匠,他的作品涉及除歌剧外的各种音乐体裁。在音乐创作上,虽然他遵循着维也纳古典主义的传统,但是其音乐却充满了浪漫主义气质,并且表现出富有个人特色的创造性。b小调狂想曲0P79 N01写作于勃拉姆斯创作的成熟时期,虽然不是一首大型作品,但是却表现出勃拉姆斯创作的许多特点。本文对这首狂想曲的演奏重点、难点作了较详细的分析阐述,从演奏音响交响性的角度分析、论述了重点乐段。通过分析狂想曲0P79 N01,能够为演奏和研究勃拉姆斯大型作品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在浪漫主义盛行的欧洲,古典主义慢慢退出历史舞台,勃拉姆斯却将这种风格形式传承了下来,并取得了辉煌的的成绩,被描述为"浪漫主义框架下的古典主义"。这首狂想曲是勃拉姆斯晚期很有代表性的作品,不管是从曲式还是风格都显示出勃拉姆斯特有的创作特点。乐曲在演奏的时候都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正确的演奏技巧对于表现乐曲本身的情绪和表达作曲家本意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对于乐曲的部分难点做了详细的分析,能够有助于更好的诠释作品。  相似文献   

4.
约翰内斯·勃拉姆斯是德奥著名音乐家,他的作品植根于德国的民间音乐,在创作上遵循古典主义传统,其风格严肃、稳重,他将民歌运用到音乐创作中,在创作上喜欢在音区上尽量扩展,以此来寻求音响效果的层次感。本文以勃拉姆斯创作的《钢琴狂想曲》作为切入点,通过对作品中演奏技能、技法的分析和探讨,彰显出勃拉姆斯音乐唯美的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5.
勃拉姆斯作为浪漫主义时期的一位"自由人",不畏浪漫主义时期的大潮流,努力继承着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传统,坚持理性的创作风格,孤独地走在标题性、"自我"、人文气息浓厚的时代中。本文将从勃拉姆斯的成长经历着手,以《第四交响曲》为例从和声技法的角度进行具体论述,进而深入了解勃拉姆斯身处浪漫主义中后期的独特地位和他作品中的古典主义情怀。  相似文献   

6.
本文就勃拉姆斯钢琴作品《狂想曲op.79 no.2》从演奏技巧和曲式结构进行简要分析,意图通过分析来感受勃拉姆斯独特的风格韵味。  相似文献   

7.
贾惠 《华章》2010,(16)
在音乐史上勃拉姆斯是一位特殊的作曲家,人们对他的历史评价也是众说纷纭.他生活在浪漫主义时期,但他的创作却实践着古典主义创作的原则和价值取向.本文从分析勃拉姆斯的<第一交响曲>入手,希望能从一个侧面探究他的创作风格及背后的音乐美学思想.  相似文献   

8.
约翰·勃拉姆斯是浪漫主义时期具有古典主义倾向的德国作曲家.他的音乐有着强烈的浪漫主义特征,但也展示了古典音乐传统的秩序感,体现了古典音乐文化传统的基本特点.勃拉姆斯的音乐将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精神兼容通变,对欧洲音乐的发展有着独特的贡献.  相似文献   

9.
作为19世纪浪漫主义时期伟大的音乐家,却又被称为德国古典主义最后一人的勃拉姆斯,将看似矛盾的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巧妙融合,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升f小调第二钢琴奏鸣曲》突出体现了勃拉姆斯钢琴作品的交响性、复调性特点,从力度色彩与音响色彩的掌控、各声部层次的协调、踏板的运用等方面作细致的阐述。  相似文献   

10.
德沃夏克是捷克最为著名的音乐家之一,他的音乐受到浪漫主义时期瓦格纳、勃拉姆斯以及捷克本民族民间音乐的影响,既巧妙地融合了古典主义音乐的创作风格,又含有深厚的民族主义感情。b小调大提琴协奏曲是德沃夏克音乐创作晚期的一部重要的音乐作品。作品音乐气魄宏伟,形象鲜明,并且将大提琴演奏技法发挥的淋漓尽致,是世界大提琴作品中技巧难度最大的作品之一,同时也是各国大提琴家音乐会必备的演奏曲目。  相似文献   

11.
勃拉姆斯是浪漫主义音乐盛行时期的一位严肃的、有高度思想性的音乐家,他崇拜古典风格的纯音乐创作,熟练掌握绝对音乐的曲式结构、创作技巧,是浪漫主义盛行时期的最后一位古典主义作曲家。  相似文献   

12.
舒曼是德国19世纪著名的音乐家、作曲家、音乐评论家。舒曼不仅创作了很多优秀的钢琴作品,而且也创作了影响颇深的艺术歌曲。无不深刻的展现了浓厚的浪漫主义和气息,成为这一时期杰出的代表人物。与古典主义相比,浪漫主义的音乐作品更加的注重情感渗透,所以舒曼在自己的音乐创作中采取了多元的创作手法,彰显了浪漫主义音乐浓郁的色彩,注重情节,充满了热情。本文以舒曼创作的艺术歌曲《妇女的爱情与生活》为例,品味舒曼艺术歌曲的情感内涵。  相似文献   

13.
德国作曲家雅科布·路德维希·费利克斯·门德尔松·巴托尔迪是浪漫主义时期的代表人物之一。而且他的作品既有古典主义时期的端庄典雅,又有浪漫主义时期的高贵温柔,他的交响曲,室内乐,歌剧等都是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热点。他生平只创作了一首小提琴协奏曲,也是世界四大小提琴协奏曲中唯一一首用小调谱写的作品,其曲式结构,音乐表达风格皆值得深入推敲。本文将从门德尔松《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第一乐章出发,探究其背后的创作背景这首乐曲艺术风格的诠释和音乐风格特征及艺术表现形式,从而得出结论。  相似文献   

14.
深受浪漫主义思潮的影响,在西方音乐领域中出现了一位执着于古典传统的音乐家,即约翰奈斯·勃拉姆斯。其所作的《幻想曲集OP.116》是创作晚期的钢琴作品,主要是随想曲和间奏曲共同构成的。其在创作的晚期,创作的题材主要是精炼和短小的音乐,在精辟简短音乐的基础上,对哲学思想进行表达。  相似文献   

15.
门德尔松,德国作曲家、指挥家、19世纪浪漫主义代表人物,其钢琴小品集《无词歌》前后创作有15年,是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产物。音乐内容侧重于社会生活和自然风光,其音乐精致、典雅、清新,常以主观感受为主,发展极为灵活和自然,具有很强的抒情性。《无词歌》的曲式规模不大,但表现形式多样,作曲家总是根据音乐内容的需要来不断地创造出新的结构表现形式,从而极大地丰富和增强了作品的艺术表现力。  相似文献   

16.
《钢琴奏鸣曲》op110是德国作曲家贝多芬晚期的作品,他的《钢琴奏鸣曲集》在世界钢琴音乐史上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贝多芬晚期的奏鸣曲作品也是让人令人深刻的,在风格上与之前的作品也大为不同,蕴藏着丰富的精神内涵,贝多芬晚期的作品是他对自己一生的总结与思考,所以在这部作品中,他同样投入了大量情感。贝多芬既是古典主义的开拓者,也是浪漫主义的开创者,本文分析了贝多芬晚期奏鸣曲的特点,并对钢琴奏鸣曲OP110第一乐章的演奏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德国作曲家约翰奈斯·勃拉姆斯作为浪漫主义音乐最后阶段的大作曲家,其音乐创作涉及了多种音乐体裁。其艺术歌曲的创作具有亲切、纯朴、真挚、细腻的艺术风格,同时勃拉姆斯热衷于古典音乐体裁和民族民间音乐的创作,他是欧洲音乐史上具有双重艺术风格——"既回首过去,又展望未来"的史无前列的作曲家。《摇篮曲》就是他令人迷醉、流传甚广的作品之一。  相似文献   

18.
艺术歌曲在勃拉姆斯一生的音乐创作中有着非比寻常、不可取代的地位.所以我们不难发现,勃拉姆斯在他三个时期的创作中,风格略有不同,情绪波澜起伏,但每一部作品都巧妙地反映他的内心思想和外在情绪.本文将对勃拉姆斯的《五月之夜》、《夏日的黄昏》两首艺术歌曲的和声特色进行简要的分析论述,通过分析,从而了解勃拉姆斯在艺术歌曲创作中的和声处理方法以及音乐人物的塑造及情感的表达等方面特色.  相似文献   

19.
古典主义时期和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不管是从创作技法还是听觉角度上,它们的风格都有很大的不同,本文主要通过对格里格《培尔金特》第一组曲中的《晨景》在配器、和声以及转调等多个方面上的作曲技法分析,来展现浪漫主义时期音乐作品的特点,从而表现出格里格独具匠心的创作手法,为今后实际作品的创作获得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20.
勃拉姆斯是德国音乐史上在浪漫主义时期有着重大影响的古典作曲家,他是继舒伯特,舒曼之后又一位艺术歌曲大师。本文从他的创作风格,创作内容,创作技法等方面分析、阐述了勃拉姆斯艺术歌曲的音乐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