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炜  林丹 《中国德育》2023,(15):43-47
“娱乐至死”是尼尔·波兹曼对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目前中国尚未处于如此荒诞的境地,但“泛娱乐化”的现象已经在不同程度显现,表现为娱乐价值的世俗化、娱乐内容的批量化以及娱乐形式的图像化。青少年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泛娱乐化”现象对青少年道德发展造成诸多影响。以手机、电脑为代表的新媒介作为“泛娱乐化”现象的技术支撑,成为“泛娱乐化”现象的推广者和传播者。立足现实,对青少年进行媒介素养教育,提升媒介信息批判素养,培育媒介使用素养,普及媒介认知素养,是帮助其在“泛娱乐化”现象中具有理性认知和独立精神的前提和基础。  相似文献   

2.
随着新媒体技术和信息全球化快速发展,泛娱乐化现象随之扑面而来。大学生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承前启后的一代,如何应对泛娱乐带来的负面影响,成为我们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本文阐述了泛娱乐化现象及其主要表现形式、泛娱乐化对大学生成长的影响,进而对泛娱乐化社会环境下大学生如何健康成长提出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3.
随着国民经济持续快速的增长,文化的地位越来越高.居民消费结构的不断升级,社会生活中一些衍生现象悄然而生.本文对大众传媒与泛娱乐化一般理论进行了探讨,指出了泛娱乐化存在的背景及原因性,以及泛娱乐化对青少年的影响性,提出了针对泛娱乐化现象影响的相应对策性.  相似文献   

4.
所谓泛娱乐化就是指信息内容与形式过于娱乐化,从而对人容易产生一种消极负面的影响。而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就有相对疲软的现象存在,这就使得泛娱乐化对其产生了更大的冲击力,造成了一些不良的影响。因此,文章将针对泛娱乐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不良影响展开较为详细的探讨,试图找到有效的对策来减少或避免泛娱乐化的负面影响,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工作,引导大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相似文献   

5.
网络泛娱乐化现象是近年来出现的社会现象。随着网络媒体的快速发展,网络中过度娱乐、娱乐至上现象时常可见。这不仅不利于社会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建设,更对人们在认知、情感、信仰、行为等各个方面产生错误的导向和不良的引领。学界对网络泛娱乐化现象进行了一些研究,产生了一批成果。整理与分析这些成果,找出其中的问题和不足,对推进对网络泛娱乐化现象深入研究,提高网络条件下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泛娱乐化"是将表形形式和表现内容转向过度娱乐化,将不应包含或者原本不包含娱乐元素的事物转向娱乐化的属性,并且也是一种能够使人的价值观出现消极情绪的文化现象。中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现阶段正处于疲软的发展状态,无法适应社会发展和时代需求。而"泛娱乐化"所主张的享乐主义以及消费主义是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求相脱节的,进而导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面临一定的困难。鉴于此,主要分析"泛娱乐化"的具体表现形式,在此基础上提出"泛娱乐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并且具有针对性地提出应对"泛娱乐化"的对策,以期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工作,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以及世界观。  相似文献   

7.
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网络平台成为人们生活中最重要的文化策源地,网络让传播变得迅捷,给文化创新带来了更丰富的形式,与此同时滋生了一些不良现象,如网络文化"泛娱乐化"现象.网络文化"泛娱乐化"现象是指在网络空间普遍传播的内容出现了荒诞改写、低俗创造、错误导向等现象表征,并产生了消解公民群体社会责任感、销蚀社会整体文化...  相似文献   

8.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与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产生于西方20世纪中后期的泛娱乐化思潮借助现代传媒技术得到快速传播,使得泛娱乐化现象越发显著。高中生思想价值观念可塑性强,正处于“拔节育穗期”,正确认识泛娱乐化现象,坚持教学守正创新相统一,构建“三全育人”机制,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建设风清气正的网络生态环境,是防止泛娱乐化现象对思想政治课教学产生不利影响和消解作用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9.
当今,微时代下的泛娱乐化已经成为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如何正视泛娱乐化这种必然趋势,为行进中的中国媒体找到一条正确的发展路线就成为了一个值得探讨和深思的话题。本文以微时代为切入点,分析泛娱乐化的影响,进而分析泛娱乐化的成因,根据其影响和成因提出一些方法将泛娱乐化现象朝有利的方向引导。  相似文献   

10.
对社会泛娱乐化现象的内涵、本质及其方式等进行了界定;从资本的获利本质、信息的利益化传递的特征、信息的娱乐化包装等三个方面对社会泛娱乐化的原因进行了分析;从两个方面总结了社会泛娱乐化对大学生思维方式的影响:社会泛娱乐化现象将使大学生缺乏深入思考问题的动力和意愿,使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变得碎片化、现象化,阻碍当代大学生创新思维的形成;社会泛娱乐化现象将使大学生的思维方式从建构更多地转向解构的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11.
《嘉应学院学报》2019,(1):49-52
新媒体泛娱乐化现象越来越严重,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形成和发展具有深刻影响。为防止泛娱乐化现象发展,研究新媒体传播方式,从心理学、传播学角度运用涵化理论,对传播方式和传播内容进行分析,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媒体传播涵化模型,形成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共识,对助力社会正能量环境形成,年青一代健康成长具有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王欣 《教育评论》2022,(3):60-67
我国社会的“泛娱乐化”是由历史时空、资本技术和个体心理之间相互角力,催生出娱乐的自我异化、场域异化和功能异化,并反噬主流意识形态等崇高思想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一种文化现象。“泛娱乐化”对主流意识形态产生了消极影响,通过“欢笑声中”迷失的事实、“流量潮里”拒斥的权威、“愚乐圈内”淡化的意义,对主流意识形态“去合法化”“去中心化”“去价值化”。应强化主流意识形态的“主流”、推进对“泛娱乐化”的善治、促使“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以应对“泛娱乐化”,进一步提升大众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  相似文献   

13.
摘录六则     
“泛娱乐化”不可取从文化与艺术的角度看,传媒“泛娱乐化”现象的升温和膨胀,折射出的是文化原创性的缺失,凸显出的是艺术创造力的匮乏,表现出的是审美感悟力的滞后。因此,尽管不少节目名称起得十分时髦花哨,颇为洋派欧化,但其形式大多雷同,内容都是低俗低智或乱搞恶搞,有时几  相似文献   

14.
当前“大学生网红”现象中存在着一种以消费主义为价值内核的“泛娱乐化”倾向。这种倾向的形成主要受西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影响,隐含着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消解情势。“大学生网红”现象中的“泛娱乐化”倾向对大学生人生价值观具有双重破坏力:一方面是以“消费主义幻象”破坏大学生的社会价值观;另一方面是以“意见领袖的梦想”破坏大学生的自我价值观。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关切“网红”主体利益诉求,建构价值观防御体系是抵制“大学生网红”现象中“泛娱乐化”倾向对高校意识形态隐蔽性冲击的思想政治教育三重进路。  相似文献   

15.
"泛娱乐化"问题已成为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一大难点,它冲击着现代人的生活,影响大学生对事物的辨知能力。本文以问卷调查的形式为切入点,对泛娱乐化问题进行调研分析,并提出具体解决方案。即强化人文教育理念、夯实理想信念教育、掌握新媒体话语权、显性与隐性传播相结合、创新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形式。  相似文献   

16.
消费文化盛行催生了网络“泛娱乐化”。新媒体通过打造万物皆可娱的“泛娱乐化”网络环境、借助推荐算法形成“泛娱乐化”信息茧房、利用自媒体扩大“泛娱乐化”传播,来应对激烈的行业竞争并攫取更多利益。网络“泛娱乐化”现象逐渐向高校渗透蔓延,一方面,影响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思辨能力、社会责任感;另一方面,对高校辅导员的素质能力提出挑战、使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教学陷入困境、使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受到阻碍,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考验。高校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必须直面问题,通过提升辅导员素质能力、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教学方式、开展健康校园文化活动等措施,有效应对网络“泛娱乐化”对大学生产生的负面影响,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17.
网络“泛娱乐化”现象愈演愈烈,处在精神世界建构期的青年在泛娱乐的裹挟下推崇“万事皆可娱乐”的价值理念、禁锢于“私人订制”的“娱乐茧房”、习惯以形象化的“视觉实证”代替理性判断,造成精神生活的泛娱乐化倾向。网络“泛娱乐化”对青年精神生活产生负面影响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精神生活质量的提升,即价值取向功利化弱化精神生活追求、审美取向庸俗化歪曲精神生活内容、道德信仰虚无化弱化青年精神生活动力。面对青年精神生活泛娱乐化的倾向,可以从加强思想建设、强化网络空间治理、加强主体自觉能力三个方面,引领青年精神生活方向、增强青年精神生活动力、提升青年精神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随着流行音乐的发展,在流行音乐中融合民族音乐元素已经成为一种常态,这种元素的融入主要有戏曲、地方性民歌、民族器乐曲、五声调式以及少数民族音乐等。这种融合对流行音乐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创新和推动作用,但是随着这种音乐形式的增多,很多问题也就显现出来,例如对民族音乐改编的过于离谱、过于娱乐化,为了创造出古典民族的气氛而不顾音乐内容可以的使用,还有民族音乐元素使用过于口水化等,而这些问题在现在繁荣的流行音乐市场越来越明显,如果不能合理的利用反而会是原来的富有新变成一种世俗。  相似文献   

19.
当前,娱乐日益成为人们对现代时尚的追求,但娱乐的泛滥则催生了"泛娱乐化"思潮。思想政治教育在"泛娱乐化"背景下,越来越成为被娱乐的对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以及其大众传播载体的功能日益受到冲击并逐渐弱化,同时也严重妨碍了青年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为此,我们必须寻找有效的策略,转变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理念,并不断完善其内容体系和方法,规范承载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大众传播载体,进一步妥善应对"泛娱乐化"现象。  相似文献   

20.
泛娱乐化思潮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泛娱乐化现象对一些在校大学生产生了政治信仰迷失、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和审美情趣庸俗化等负面影响。为抵御泛娱乐化的危害,提出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大力开展人文教育、实现辅导员的思想政治教育职能、变革教育方式、增强校园文化建设的正向支持作用和合理利用校园网络平台的舆论导向作用等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