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戏曲艺术是我国民族音乐中的瑰宝,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地位。我国作曲家将戏曲元素运用到小提琴作品中,创作出大量的即体现了中国传统戏曲风格又展示出小提琴音乐特质的作品。这些形式独特的作品,拓展了小提琴演奏技术,为演奏者二度创作提供了更宽广的艺术平台。本文将从小提琴作品的创作历史、小提琴演奏与戏曲艺术融合等方面分析戏曲元素在中国小提琴作品的运用。  相似文献   

2.
我国民族音乐历史源远流长,在这条音乐历史的长河中,民族乐器无疑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一笔珍贵的财富.作为一名中学音乐教师,更应该首先了解和积累众多民族乐器文化知识,并使之在音乐教学的课堂中散发出独特的艺术魅力,使中学音乐教育成为弘扬民族文化、渗透民族情感、提高广大青少年民族音乐素养的教育.  相似文献   

3.
小提琴传入中国近200年间,对我国的民族音乐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其中小提琴艺术与戏曲艺术相融合的道路艰难曲折,也曾饱受争议。通过一代代艺术家的不断探索和创新,创作出不少成功的作品。这些作品在传统戏曲的沃土中吸收营养,融合借鉴了不少曲调、唱腔和技法,既发挥了小提琴音质、音色和技法等方面的特质,又更好地表现出乐曲所包涵的中华民族的独特韵味、气质和风格。通过分析小提琴与戏曲艺术间交流融合的历史脉络,也对在这条道路上奋力探索的一代代艺术家和他们的小提琴作品做了总结和归纳。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的日益发展,现代音乐逐步取代了民族音乐,人们对民族音乐的了解也越来越少。作为一名音乐表演专业的大学生,我们有责任有义务推广我国的民族音乐,"民乐+工作室"的成立就是想通过民族乐器与各种不同的艺术形式相结合来发展我国的民族音乐事业,提高人们对传统民族乐器的重视,进一步传承和推广我国优秀的传统音乐文化,让更多的人熟知我国的民族音乐。  相似文献   

5.
《湘南学院学报》2020,(3):78-80
钢琴是西方艺术文化的典型代表乐器,虽然在我国传播时间不长,但对中国音乐文化的进步发展有着深远影响。随着西方钢琴文化和中国民族音乐文化逐渐融合发展,中国钢琴音乐文化印上了浓郁的中国民族音乐色彩,魅力逐渐开始显露。通过阐述我国钢琴音乐发展的历史进程,研究中国钢琴音乐文化的价值思想,以期促进中国民族钢琴音乐的创新。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中国手风琴领域作曲家、演奏家创作、演奏民族音乐,为手风琴的民族化取得了成功经验。本文通过对4首具有高难度艺术价值的中国传统、古典、现代手风琴精品内涵与技巧的剖析,证明了在移植创作中模仿民族乐器技巧及演奏的艺术魅力;在手风琴领域弘扬民族音乐文化,营造高品位音乐氛围,将对中国、世界手风琴艺术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华筱懿 《学苑教育》2022,(20):17-18+21
我国有着上千年文化历史的璀璨文明,有着56个不同民风、不同历史背景的民族,每个民族所传承下来的艺术作品都独具特色,数不胜数。民族音乐也是我国古老传承的一部分,而将民族音乐融入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中,也是弘扬民族文化的重要途径之一。将民族音乐与初中音乐课堂教学相融合,从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学生的民族责任感与自豪感,加深了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理解与认识,并在感悟民族音乐魅力的同时,获得高雅的情操,这对于初中音乐教学而言意义重大。文章对民族音乐融入初中音乐课堂教学的重要性进行了分析,同时根据民族音乐融入初中音乐教学的现实情况提出了相应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8.
小提琴进入中国后,小提琴家与作曲家逐渐借鉴西方小提琴音乐创作手法与手段、结合中国人审美爱好与音乐审美习惯出发。探索小提琴音乐性民族元素的有效融入,将民族音乐创作材料与民族思维方式、民族特色旋律有效融合改编。创作了众多中国音乐审美特质的小提琴作品,也使小提琴音乐更加符合国人审美目标,受到了越来越多人们的喜爱,成为了我国音乐中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在此背景下简要分析民族新音乐元素在中国小提琴作品中的应用,希冀促进中国小提琴创作进一步发展,充分展示中国民族性的音乐元素。  相似文献   

9.
在现代化科技发展的今天,电影艺术里出现了新的艺术表现方式,那就是电影音乐,而电影小提琴音乐是其较为显著的一种艺术形式。对小提琴音乐应用于电影中的各式各样的方式和效果进行简明扼要的分析,以期在更多的艺术领域充分发挥小提琴音乐的魅力。  相似文献   

10.
民族乐器是中国民族民间广为普及、种类相当丰富的音乐演奏器具.为了获得与中国人更多的审美认同,在小提琴音乐创作中,作曲家对中国民族乐器大胆吸收,汲取民 族器乐创作与演奏的独特思维方式,并使之与小提琴自身特定的音乐语言相结合,创造出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小提琴演奏技法.  相似文献   

11.
古筝属于中国传统的民族乐器,也代表了中国音乐文化,古筝最早出现在中原地区,代表流派有山东流派、潮州流派、河南流派、客家流派等等。从目前来看,古筝音乐分成传统与创作两种,筝曲创作过程中,可以将古筝与民族音乐相结合,促使文化和文化有效结合,进而实现古筝与民族音乐的碰撞。本文对不同阶段民族音乐和古筝融合特点作了分析,提出现代创作中古筝和民族音乐融合对策,为促进古筝创作和民族音乐之间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中华民族的音乐艺术历史悠久,是我国博大精深民族文化的重要构成要素,拥有着自己独特的魅力和艺术价值。本文在研究中国民族音乐发展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促进民族音乐改革与发展的策略,旨在为推动我国民族音乐发展尽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13.
中国的民族乐器及其音乐有着悠久的历史,经过数千年的传承、拓进和发展,形成了今日的吹奏、弹拨、拉弦、打击等绚丽多彩的局面,成为世界民族音乐林中一棵古老而长青的参天大树。振兴、弘扬民族乐器音乐和提高对高雅艺术的认识已愈来愈为社会所重视,学习民族乐器也逐渐为学校和家庭所青睐。教育是一种文化活动。学校把文化强校的落脚点放在"民乐工程"艺术教育上,民乐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是人类文化的瑰宝。  相似文献   

14.
艺术歌曲作为声乐艺术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代人的文化生活中具有重要的审美价值和社会意义。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艺术歌曲的表现形式更加多元化,中国民族音乐与艺术歌曲相融合,不仅使我国民族文化得到了传承,也使艺术歌曲的创作风格跨越了新的领域。本文通过梳理中国艺术歌曲创作风格的发展历程,对运用民族音乐元素的艺术歌曲,从音乐表现形式等方面进行探究和分析。  相似文献   

15.
笛子的历史悠久,音色独特,是我国民族乐器体系重要的组成部分,代表着民族特有的文化。清脆、悠扬的音色中蕴含着大繁至简、大象无形的哲学。对笛子学习和演奏的探究,不仅是笛子演奏者的任务,也是每一个热爱民族音乐文化和关心教育事业的人应该承担的使命。笛子的演奏和教育是一脉相承的事情,在多元的时代中,它们关系到笛子艺术演奏的生存与传承,关系到民族音乐文化在新时代的适应与发展。  相似文献   

16.
小提琴艺术已经融入到中国音乐文化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上个世纪,小提琴艺术已经在中国全面的传播开来,融入到日常生活和专业研究等各领域之中,成为雅俗共赏的音乐艺术。中国的小提琴艺术目前已成为世界小提琴艺术中独具风格的一个音乐潮流,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一个客观存在的文化现象,对本国小提琴艺术发展史的研究,便于我们更为清晰的分析中西方文化交融的背景和发展过程,本文研究的重点是小提琴在中国早期发展的状况,从最初进入国内发展至构成教育、演奏、文化交流等较完整的文化格局,结合音乐史与音乐分析的方式,探索小提琴艺术在本国发展的历史渊源。  相似文献   

17.
美国著名音乐教育家墨塞尔曾经指出:“音乐是为人服务的,音乐是使人们生活得更加美好而存在的东西。”对学生而言,音乐是培养他们审美能力和良好品质的。电教手段在音乐教学中的恰当运用能使教学收到较佳效果。具体表现在:1.化大为小。民族器乐是我国民族音乐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艺术魅力.学生认识和了解民族乐器是必要的。可是,一整套民族  相似文献   

18.
王建中是我国钢琴音乐发展早期的代表人物之一,其民歌改编钢琴曲《陕北民歌四首》将中西方音乐文化以钢琴技法进行融合,具有重要的民族钢琴研究价值。《陕北民歌四首》在创作上为进一步促使和弦和声与我国传统民族审美特质相契合而采取巧妙弱化偏音的方式处理;作品多次运用复调手法提高音乐层次,以及利用润饰手法提高变奏效果。《陕北民歌四首》以地域民族音乐作为改编基础,通过模仿民歌唱腔体现民族特质,通过模仿民族乐器强化民族音乐风格,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  相似文献   

19.
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以下简称《梁祝》),以梁山伯与祝英台这一经典的民间爱情故事为音乐素材,不仅将中国元素融入到小提琴表现形式中,还进一步实现了与协奏曲的完美融合,创作出了带有浓厚艺术氛围和丰富情感的中西方音乐融合的经典之作。在这部小提琴协奏曲当中运用最多的技巧手法是滑音,滑音技巧不但是一种技术性手法,更是小提琴音乐的展现手法,《梁祝》中滑音的大量运用是作品在音乐技法表现方面的精彩独到之处,也是作品取得巨大成功的原因之一。文章通过查阅资料、观看视频、实际演奏等方法,分别从创作、曲式结构、旋律情节、滑音在各个主题中的运用分析几个方面来研究,旨在通过对《梁祝》中滑音的运用来分析归纳出滑音技巧在音乐作品中的魅力及其对中国民族音乐的贡献。  相似文献   

20.
我国的民族乐器有着悠久、深厚的历史,在历史的进程中不断积累、发展和变化,音乐文化也在其中不自觉的延续下来。当代社会、喜爱并学习民乐的人们越来越多,民乐教学也步入专业院校,本文针对我国民族音乐教学中的现状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