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合唱是文字与音乐相结合的多声部音乐表演艺术形式,如何使合唱艺术作品演唱成功,指挥是关键、是灵魂,合唱指挥案头工作的研究是合唱排练的前期工作,是指挥工作的重要环节。文章从指挥者熟悉、理解作品,分析处理作品,作品声音变化对比三方面进行阐述,详细探讨了合唱指挥案头工作研究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
合唱排练 ,是各类专业、业余合唱团指挥及各类学校的音乐教师担任指挥的经常性的艺术工作之一 ,因部分指挥缺乏对排练这项工作的经验和缺乏对这项工作的研究 ,而影响到作品的排练效果和音乐集体活动的有效开展 ,本文从合唱排练艺术的几个方面 ,简要论述合唱排练中要以人为本 ,重视和加强排练过程中的计划性、步骤性和排练艺术所涉及到的主要环节和内容 ,为提高合唱的排练效率提供有效的保证 ,为广大指挥爱好者提供必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合唱指挥课是一门重要的音乐专业课程。祝仰东编著的《合唱指挥艺术概述》一书主要从如何教学的角度对合唱指挥课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具体介绍了合唱指挥课的教学方法。在具体的合唱指挥课教学过程中,学生既要动手又要动脑,教师应当充分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在合唱排练过程中,教师应该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让学生能够在合唱排练中学到新知识并对所学专业产生浓厚的兴趣,使学生能够掌握所学的专业知识。教  相似文献   

4.
每一位指挥在拿到一份新作品的时候,需要做很多案头工作,首先必须做好对原作的分析,解剖作品的内部结构,做好一切排练前的准备。在基于个人对作品的熟悉度可在作品的处理中做出适当的调整。合唱与指挥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因此,作为一位合唱指挥,自身必须具备许多能力:指挥,键盘,声乐技能,音乐教学法,读谱能力,组织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本文主要针对指挥在面对新作品时需要准备的基本要素进行分析与总结。  相似文献   

5.
合唱指挥法这门课,可以说是所有音乐艺术中涉猎其他相关学科最多的一门课程。如在进行发声训练中,它牵涉到声乐学、音响学、物理学、色彩学等等。在排练合唱作品时,它牵涉到乐理、视唱练耳、文学、曲式作品分析、和声学等相关学科,而指挥技能技法它又牵涉到人体学、心理学、哲学、美学等相关专业知识。可以这样说,合唱指挥就是检验一个学生学习能力、创新能力、思维能力、分析判断能力、客观处理作品能力的一门综合课。因此,合唱指挥课仅仅靠练唱一些合唱作品是远远不能解决学生实际动手问题的。这就需要通过以下几个步骤完成这一教学工作。…  相似文献   

6.
《葫芦笙吹响啰》是由张军词曲创作的一首优秀、民族风情浓郁的合唱曲,这首合唱曲曲风独特,旋律优美,音乐形象生动,各个乐段段落音乐对比性强,在和声、旋律及装饰音上,作曲家松弛有度,应用自如。合唱曲《葫芦笙吹响啰》原本是一首童声合唱曲目,笔者将作品用于楚雄师范学院女声合唱团进行排练演唱,文章通过对这首合唱作品的作品分析和合唱指挥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7.
合唱指挥法这门课,可以说是所有音乐艺术中涉猎其他相关学科最多的一门课程.如在进行发声训练中,它牵涉到声乐学、音响学、物理学、色彩学等等.在排练合唱作品时,它牵涉到乐理、视唱练耳、文学、曲式作品分析、和声学等相关学科,而指挥技能技法它又牵涉到人体学、心理学、哲学、美学等相关专业知识.可以这样说,合唱指挥就是检验一个学生学习能力、创新能力、思维能力、分析判断能力、客观处理作品能力的一门综合课.因此,合唱指挥课仅仅靠练唱一些合唱作品是远远不能解决学生实际动手问题的.这就需要通过以下几个步骤完成这一教学工作.   ……  相似文献   

8.
人们对指挥往往有些误解,有人认为指挥的工作就是打拍子使合唱演唱达到整齐统一;还有人认为指挥是站在舞台的显赫位置洒脱挥臂展现自己风采的演员。实际不然,指挥不仅是合唱队的组织者而且还是演唱艺术的指导者,他要将自己对合唱作品的理解和感受表达出来并传达给合唱队员,共同完成揭示音乐主题的任务。因此指挥最重要的工作是排练。排练既是一项复杂艰辛的工作,又是一门学问。它需要指挥者多年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提高自己的水平。在这里提高是关键,因为它直接关系到合唱队水平的高低、艺术效果的优劣及作品感人程…  相似文献   

9.
白壮 《文教资料》2010,(12):70-71
很多合唱作品的艺术形象表现不好,是由于合唱队声乐水平不高而造成的。本文作者通过长期的教学与大量的分析总结,认为只要重视合唱队员的选拔,提高指挥的声乐修养和声乐教学能力,遵循排练的客观规律,构建良好的排练氛围,充分发挥合唱队员的主体作用,就能有效提高合唱队的声乐水平,从而更加完美地揭示合唱作品的艺术形象。  相似文献   

10.
《龙的传人》本是一首由台湾作曲家侯德健创作的流行歌曲,后广为传唱,被作曲家任策改变为一首混声合唱,它是作曲家在美国与台湾断交后而作,是一首具有鲜明的爱国主义和民族特色的作品,本文从歌曲创作背景、作曲家当时所处的社会环境、合唱作品的声部分析、作品的排练提示、作品的演唱提示等方面入手,对《龙的传人》作品进行了作品分析和排练方法提示,结合了对合唱作品的演唱要点提示,为排练和演唱这首作品提供一些新的灵感和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合唱指挥是合唱队进行排练演出的指导者和领导者,是合唱队的核心.由于指挥艺术是一门精深的音乐艺术,必须对指挥者的素质有特珠的要求及对指挥技术过硬的把握,方能胜任合唱指挥.  相似文献   

12.
情感启示在合唱指挥中的重要作用及运用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个称职的合唱指挥,仅仅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指挥艺术的基本技能,是远远不够的。要真正赋予音乐作品生命力,完美地再现作品的深刻内涵,就必须从音乐的本质、表演心理、欣赏心理等不同角度,充分认识到情感启示的重要作用,并在合唱排练及表演过程中,准确地疤握和运用情感启示的方式方法,使合唱艺术焕发新的光彩。  相似文献   

13.
合唱指挥是艺术活动的组织者,是合唱作品的诠释者,是带领合唱队员完美演绎作品的领导者。合唱和指挥二者密不可分,作品的思想内容需要指挥者的带领,指挥者也要通过大量的合唱作品来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本文将对《牧歌》这首作品进行分析,从合唱指挥中所运用的手势、动作、表情等情感启示手段来阐述如何把自己对音乐的感受传达给演唱者。  相似文献   

14.
论合唱的“投入”宋西平合唱是一种集体的声乐表演艺术形式,它要求每一位演唱者在较高的技术能力支持下,以充满集体主义的精神和积极向上的状态的参与达到至善至美的境界。同一部作品从排练到演出可以由于不同的指挥和不同的合唱团而得到不同的效果,表现出不同水平层次...  相似文献   

15.
合唱具有音色丰富、表现力强、容易激发听众情感共鸣等特点,是普及性较强、参与面最广的音乐演出形式之一.由于合唱中包含两组以上的歌唱者,因此协调好各组所担任的声部演唱内容、形式就显得十分必要.通过合唱排练,一方面塑造了良好的合唱队伍形象,另一方面也能够结合作品内容彰显表演风格,提高合唱的感染力.文章首先概述了合唱排练的艺术性,随后分别从了解队员声部、选个练声曲目和开展歌曲排练等方面就排练步骤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高师合唱与指挥课程改革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唱与指挥"课程是高等师范院校音乐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之一,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目前该课程教学存在很多问题,不利于学生毕业后胜任合唱排练和指挥工作。笔者针对高师"合唱与指挥"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五个方面的课程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17.
合唱指挥的重要职责就是带领合唱团或乐队向观众传达音乐作品的核心思想。合唱指挥主要通过肢体语言向队员传递信息,指挥通过这些身体语言将情感和思想传达至队员处,从而形成的指挥和信息传达视觉行为,统称为指挥手势。指挥手势在合唱和乐队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直接影响到作品的质量,指挥还可以通过手势向观众传达作品内在思想,引导观众感受作品情感,重视指挥手势的艺术传达,是每位合唱指挥者必备的基本素养。本文通过对指挥任务、指挥功能、指挥意识等方面进行浅析,并在浅析中结合了力学、美学相应理论,对构成指挥手势的要素进行了论述,希望能为广大合唱指挥者在合唱和乐队指挥工作中提供一些新思考。  相似文献   

18.
<正>合唱指挥是合唱团的灵魂,没有好的合唱指挥,就没有优秀的合唱表演,合唱指挥的综合能力决定了演唱水平的高低,因此,合唱指挥需要具有过硬的综合素质。合唱指挥要具备丰富的音乐理论基础知识,只有指挥者对音乐合唱作品有了充分的认知和了解以后,才能根据作品的内涵及自身的审美能力对音乐作品进行加工创造,更加全面、透彻地向观众展现  相似文献   

19.
合唱是一种集体的、多声部的声乐艺术。它用人声进行艺术创造,塑造艺术形象;又通过指挥与合唱团员之契合来达到合唱的完美表现。本文从指挥、合唱团员、作品、伴奏四个角度分析合唱进行艺术处理与表现的方法、以及达到指挥与合唱团员之契合的完美境界的步骤和途径。  相似文献   

20.
合唱作品是要通过人声才能显示其作品意义的,塑造音乐形象的,所以合唱对声音是有其独特的要求的。合唱讲究的是声音的整齐划一,追求的是音量的平衡统一、音色的相互融合。正是因为"声音"在合唱中的这种特殊性,所以在每次排练时,都要对合唱进行必要的发声训练,以帮助合唱队员能够使用更好的状态来进行合唱。本文从合唱训练时的发声位置、气息的控制以及咬字吐字出发来进行探讨,以此希望找出一种科学有效的方法,可以对今后合唱的发声训练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