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钢琴演奏是一门公开的、演奏难度系数非常高的音乐表演活动,对演奏者而言具有很大的挑战性,其不仅需要演奏者有高超的演奏技艺,而且还要求演奏者要有良好的心理状态。可以说,钢琴演奏者心理素质水平的高低对钢琴演奏水平的发挥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演奏者在演奏的过程中如何才能调控好自己的心理状态,有效避免紧张情绪的产生,从而发挥出正常的演奏水平呢?鉴于此,本文从技术层面、心理层面两方面出发,对如何培养良好的钢琴演奏心理素质进行了详细的探讨,以期为业界同行提供一些借鉴意见。  相似文献   

2.
钢琴演奏是一种兼具艺术性和技艺性的表演,不仅要求演奏者具备扎实而熟练的演奏技巧,还需要演奏者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二者缺一不可。本文从钢琴演奏入手,简要分析了钢琴弹奏中演奏者的心理,针对演奏者易紧张不安、焦虑、精神不集中等心理表现,提出了心理调控技巧,培养钢琴演奏者良好心理素质的同时增强钢琴演奏者调动心理的能力,使之在钢琴演奏中收放自如、轻松应对,圆满的完成演奏。  相似文献   

3.
钢琴舞台演奏艺术具有综合性,考察表演者各方面的素质,包括对音准正当与否的辨析,对肢体语言的应用,对音乐传递情绪的敏感度等,因为钢琴演奏的性质决定了钢琴演奏过程其实就是艺术再现的过程,学习钢琴演奏就是学习如何呈现音乐。表演艺术是一种神圣的行为,钢琴演奏者在舞台上演奏经典,以音乐的魅力感染观众,升华自己和观众的艺术境界,以钢琴的独特魅力渲染美学氛围。  相似文献   

4.
作为钢琴演奏者在具备专业的演奏技能的同时,还要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从而确保钢琴表演的高质量。心理素质对于钢琴表演者而言,直接影响着演奏者的演出成果。本文结合现阶段高校钢琴演奏教学的实际情况,对钢琴演奏心理训练进行深入的分析,为相关研究提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张慧琦 《黑河教育》2014,(10):72-72
毋庸置疑,钢琴演奏是一门表演艺术,要求学生具有深厚的艺术功底和精湛的技艺,同时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然而,在舞台演奏时,很多演奏者都会出现紧张的心理状态进而导致演奏失常,影响演奏效果。本文通过分析钢琴演奏过程中学生紧张心理的成因及表现,探讨如何帮助学生克服紧张心理,将音乐完美呈现出来。  相似文献   

6.
在钢琴演奏时,演奏者要将作品完美的展示出来,在这个过程演奏者不仅要有深厚的艺术功底与精湛技艺,还应该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演奏者在实际演奏时,应该通过做好增强舞台锻炼、做好上台前准备工作及经常进行心理训练来克服演奏时出现的一系列心里紧张问题。  相似文献   

7.
紧张心理是钢琴演奏中的重要问题,它由多种因素引起。演奏者在钢琴演奏中有一定的紧张情绪是正常的,适度的紧张心理并不会影响演奏,但过度的紧张心理则会对演奏者的音乐表现与技术发挥产生消极影响,制约钢琴演奏的顺利进行。因此,本文首先分析了心理调控在钢琴演奏中的重要性,又在此基础上从丰富舞台演奏经验、掌握熟练的演奏技巧、积极反思和总结等方面,深入探究了钢琴演奏中心理调控的策略。希望以此提高钢琴演奏者的心理素质,进而促进我国钢琴艺术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钢琴的演奏过程是较为复杂的,对钢琴演奏者也有较高的要求,尤其在心理方面,假如不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那么就不能保证在钢琴演奏的过程中可以将艺术情感准确、完整地表达出来。文章主要对影响钢琴演奏的心理因素进行分析,阐述了钢琴演奏的心理调控的策略,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演奏者出色的钢琴演奏表演能给人们展示独特的钢琴艺术魅力,但这对演奏者而言有特殊的考量,演出成功不但需要演奏者具备高超演奏能力与技巧,还要演奏者拥有良好心理状态。因此,心理因素是钢琴演奏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本文主要探究钢琴演奏中心理因素的影响,分析演奏者产生心理因素的成因,并提出在钢琴演奏中培养演奏者良好心理因素的策略,提高钢琴演奏水平。  相似文献   

10.
王楠 《华章》2012,(11)
钢琴演奏是一门瞬间艺术,一项注意力高度集中的艺术演绎形式,在演奏过程中,心理素质的好坏是决定演出成功与否的关键,因此,分析心理素质在钢琴演奏过程中的重要性及影响因素,培养演奏者良好的心理素质是钢琴演奏成功的保障.本文从提高钢琴演奏者的心理素质方面作为突破点,系统探讨其心理素质培养的方法和途径,帮助钢琴演奏者培养良好的演奏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11.
钢琴是一种演奏的艺术,钢琴演奏的好坏不仅与演奏者的弹奏技术和音乐表现能力有关,还与演奏者的演奏心理素质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在钢琴教学中,不仅要培养学生的钢琴弹奏技术、技巧,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演奏心理素质.本文对钢琴演奏的心理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同时提出了钢琴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演奏心理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2.
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想要进行钢琴演奏的必要条件。对自我演奏水平的认识、弹奏水平的自我认识、个人经验等都是钢琴演奏成功与否的主观因素,外界的演奏环境以及观众是否欣赏等因素都是客观因素。为了保障钢琴演出能够顺利完成并取得圆满成功,演奏者在表演前应该进行自我调控。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钢琴演奏者心理进行调控与分析,结合了心理学的原理和实践经验,对钢琴演奏者的心理素质进行深入探索,同时也解决了钢琴演奏者在表演过程中如何克服由心理障碍而产生的紧张和不安的情绪。在交响乐中,或者是大大小小的演奏会与音乐会中,钢琴起到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那么演奏者能不能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也是影响钢琴表演的一个关键性因素。  相似文献   

14.
表演艺术是基于自身心理理解的艺术,也是展现艺术表演风格的艺术表达形式。在钢琴演奏表演中,演奏者需要基于强大的心理调控意识,才能够全面掌控乐曲演奏的艺术美感。钢琴演奏表演不仅是演奏者展现钢琴演奏技巧的舞台,也是表达演奏者艺术理解,心理素质的演武场。本文就利用提高心里调控意识实现高水平钢琴演奏展开了分析,透过心理学角度探讨了钢琴演奏表演中意识形态变化与钢琴表演的关联。  相似文献   

15.
钢琴演奏属于表演艺术当中的一种,与其他的表演艺术相同,钢琴演奏表演者练习钢琴最终的目的也是为了在舞台上相大家表演。但是由于大部分的表演者在舞台上表演时,非常容易因为过于紧张导致的压力过大,再加上钢琴演奏本身所具有的较大难度操作,导致演奏者在钢琴演奏的过程中出现失误,以此为钢琴演奏的效果带来了不少不良的影响。为此,钢琴表演者在演奏的过程中应该适时的进行放松,以此演奏者才能完美的将钢琴演奏出来。本次研究主要是对演奏者在演奏过程中的在演奏技巧与自身的心理这两方面的放松技巧进行放松。  相似文献   

16.
一般来说,具有良好的心理因素,是做好任何一件事情的重要基础.这对于钢琴演奏来说,也更是如此.可以说,演奏好钢琴曲目是一项比较难的艺术表演活动,这其中不仅要求演奏者具有较为扎实的理论水平与过硬的演奏技艺,而且还需要演奏者具有较好的心理素质水平.本文通过分析心理因素在钢琴演奏中的影响,以期探索出培养学生具有良好心理素质的对策与办法,进而使得学生能够更好的、更富于表现力与感染力的演奏钢琴曲目.  相似文献   

17.
曹涛 《成才之路》2012,(22):60-60
钢琴演奏者需要通过演绎方式,将内心情感表达出来。但就现实生活而言,许多演绎者每当需要上台演出时,都会承受一定心理压力,容易引发害怕情绪。不管是日常演绎过程中关键部分的完美处理,还是演奏技巧的应用,都会在紧张情绪下受到一定影响。其实,钢琴演奏过程中,情绪紧张的出现是普遍存在的问题。要消除钢琴演奏者紧张情绪,必须熟练掌握演奏技巧,提升心理素质,以及做好出场准备。  相似文献   

18.
在钢琴演奏中,演奏者要在舞台上将作品完美地展现出来,除了要有精湛的演奏技巧、深厚的艺术功底之外,还应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因为心理紧张而致使演奏效果的现象屡见不鲜.应通过做好演奏前的准备、加强舞台锻炼、进行心理训练等多种方式,克服钢琴演奏中的心理紧张问题.  相似文献   

19.
钢琴表演是所有乐器表演中最能展现演奏者综合能力的途径,钢琴表演亦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艺术展现形式。通过演奏,钢琴演奏者不仅仅能够向观众展现自己的技巧,也能够传递其自身对演奏曲目的情感理解,从而使得倾听者在享受音乐的同时,在极强的艺术感染力下与演奏者产生情感共鸣。而作为艺术表演,钢琴演奏者的心理素质对音乐是否能够完美呈现起到巨大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20.
钢琴素有音乐皇后的美称,钢琴的声音明亮、清脆、动听,演奏者通过钢琴演奏能够带给人们巨大的音乐享受。双钢琴演奏是钢琴表演的形式之一,与独奏、伴奏等形式有所区分,在双钢琴演奏时,极为考验演奏者的默契和弹奏音乐的审美体验。双钢琴演奏将钢琴演奏的情绪、表现力、节奏感都发挥到了极致,对双钢琴演奏的艺术表达形式与审美风格进行探究,有利于发现双钢琴演奏的美感,有利于扩展音乐作品的想象空间,有利于提高演奏者的演奏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