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某小学曾有一个教师在课堂上提问 :“雪融化了出现什么?”回答“水”的学生受到了教师的称赞 ;有一个学生回答“雪融化了出现春天” ,老师马上给他判定错误 ,并转告其他学生 :“记住 ,雪融化了只能出现水。”“雪融化了出现春天”———多么美妙的图画!我们仿佛看到冬雪消融 ,溪水淙淙 ,草木绽芽 ,百鸟啾鸣 ,一派生机盎然的早春景象。“雪融化了出现水”无疑是正确的答案 ,但我们能简单地判定“雪融化了出现春天”是错误的吗?因为教师简单的判定冰冻了学生天真浪漫的想象力 ,也许当这个学生再次遭遇类似的问题时 ,不会再开动思维想象的机…  相似文献   

2.
早上起来,乐乐站在阳台上惊喜地观雪景。提问一个接一个:“雪从哪里来?”“雪为什么是白的?”……妈妈一边晾衣服,一边回答乐乐的提问。当妈妈说到“太阳出来了,雪就会融化”时,乐乐把“融化”一词轻轻地念了一遍,然后问:“什么是融化?我听不懂。”妈妈放下手里的衣服,抓起一把雪,放入热水里,让乐乐仔细观察雪在水里慢慢融化的现象,然后让乐乐也抓一把雪,捏在手里,观察雪水从手里一滴一滴流下来。妈妈说:“因为水是热的,乐乐的手也是热的,所以雪会融化(严格地说,应解释为水和手的温度都比雪高,但对两三岁的幼儿不必引入温度的概念)。”妈妈…  相似文献   

3.
“雪融化了是什么?”由于媒体的频频渲染,这个案例已经成了反面的教育经典,它的寓意是:有些平庸的教师扼杀学生富有诗意的创造性思维火花,认为“雪融化了是春天”是错误的,他们只承认一个答案:水。  相似文献   

4.
雪融化了是什么?这是一堂语文课上老师给同学们提出的问题。一位同学站起来富有诗意地回答:“雪融化了以后是春天!”没想到老师一本正经地说:“错了。正确的答案应该是——雪化了以后是水。”雪融化了是什么?答案应来自于学生的理解,学生的体验。对农村孩子来说,雪化了以后可能  相似文献   

5.
“雪融化了以后是什么?”这是一小学试卷里出现的题目,答案是“水”。有一个学生作答“雪融化了以后是美丽的春天”被判错,问及原因,改卷老师说,标准答案就是“水”。  相似文献   

6.
这是一个在前几年广为流传的故事:  “雪融化了是什么?”老师在课堂上提这样一个问题。全班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回答是“水”,而唯独有这么一个小学生和大家发出了不同的声音:“雪融化了是春天。”于是,同学们开始嘲笑他,老师也一本正经地告诉她答错了,然后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标准答案”,并叫学生们用心记住,答案是“水”。  雪融化后变成水,这是常识。但那个孩子的回答就一定是错误的吗?寒冷的冬天过去了,冰雪融化,种子发芽,小草钻出地面,果树开花,难道这不是春天又是什么?孩子的脑海了里充满了童稚的天真和想像,幼小的心灵中充盈着美丽…  相似文献   

7.
“雪融化了是什么?”由于媒体的渲染,这个案例似乎已经成了一个反面的教育典型,它的含意是:有些平庸的教师扼杀学生富有诗意的创造性思维火花,认为“雪融化了是春天”是错误的,他们只承认一个答案——水。  相似文献   

8.
一本教育刊物上刊登了这样两则案例:一则案例说:一位小学语文教师提问学生“雪融化了是什么?”一位学生回答:“雪化了是云。”另一位学生说:“雪融化了是彩虹。”还有学生说:“雪融化了是春天。”老师说:“都错!答案是泥水。”  相似文献   

9.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它是知识的源泉。”雪融化之后是什么?是水,还是春天?这个案例已成了一个反面的教育典型,它的含意是:有些平庸的教师扼杀学生富有诗意的创造性思维火花,认为“雪融化了是春天”是错误的,他们只承认一个标准答案——水。  相似文献   

10.
“雪融化后是什么?”某老师在课堂上问了这样一个问题。“是春天!”一个小学生肯定地回答说。然而,他的老师却一本正经的告诉他错了,并把“标准答案”写在黑板上,叫学生们用心记住,答案是水。雪融化后是水,这是常识。难道小学生的回答真的错了吗?至今我们的记忆中还有“冰雪融化,种子发芽,果树开花”这样让人怦然心动的句子。这难道不是指美丽的春天吗?多么面目可憎而机械的“标准答案”——想象的翅膀被“喀嚓”一声剪断了。我想,这个小学生从此以后再也不会说出像“雪融化后是春天”这样富有想象力的答案了吧!这位老师固守着答案的惟一性,…  相似文献   

11.
“雪融化了是什么?”由于媒体的频频渲染,这个案例已经成了反面的教育经典,它的寓意是:有些平庸的教师扼杀学生富有诗意的创造性思维火花,认为“雪融化了是春天”是错误的,他们只承认一个答案:水。[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雪融化了是什么?”老师在课堂上问了这样一个问题。一个小学生近乎异想天开地回答道:“春天!”然而,老师却一本正经地告诉他错了,并把“标准答案”写在黑板上,叫学生们用心记住,答案是“水”。  相似文献   

13.
“雪融化了是什么?”某老师在课堂上出了这样一道题,一个小学生近乎异想天开地回答是:“春天!”然而,他的老师却一本正经告诉他错了,并把“标准答案”写在黑板上,叫学生们用心记住,答案是“水”。雪融化后变成水,这是常识,但孩子的回答就错了吗?没有。至今,我们的记忆中还有“冰雪融化,种子发芽,果树开花”这样让人怦然心动的句子——这难道不是指美丽的春天吗?!多么面目可  相似文献   

14.
笔者曾经听过这样一堂语文课,老师给学生出了一道题目:“雪融化以后变成了什么?”有位学生自信地回答道:“是春天!”可惜这位教师的标准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水”。因此,回答“春天”的学生错了,他学习的自信力开始动摇。这位教师太注重标准答案了,以致于抹杀了学生可贵的创造性!‘‘雪融化后变成春天”,有什么不对的呢?不是更富有诗意,更富有想象力吗?  相似文献   

15.
据联合国有关组织报告:1981—1990年全球平均气温比100年前上升了0.48摄氏度。目前,我们赖于生存的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非洲的乞力马扎罗山,是“明亮美丽的山”,被誉为“上帝的天堂”,海拔5895米,来这里旅游观雪的人们络绎不绝。现在,乞力马扎罗山的“雪帽”不仅越来越小,而且越来越薄,与1912年相比,乞力马扎罗山的“雪帽”已经缩小了82%。科学家们预测,再要短短15年,乞力马扎罗山上的雪就会融化一空。对地球变暖感应最敏感的是南北两极,那里的冰川和冰盖正在不停地融化。2002年以来,南极冰川融化成的水导致世界海洋水平面每年大约上升0.…  相似文献   

16.
有一篇题为《别把科学当“死板”》的短文,对有的文章说关于学生“雪融化后是什么”的不同回答涉及素质教育问题,发表了不同看法,并说科学是老老实实的学问,来不得半点含糊和轻佻。对于“雪融化后是什么”这样一个明确的问题,答案也应该是明确的,如果认为答“水”对,答“春天”也对,那么这显然就违反了矛盾律。因此,作者提出不能把坚持科学当成“死板”。对此,我则有不同看法。  相似文献   

17.
有一篇题为《别把科学当“死板”》的短文,对有的文章说关于学生“雪融化后是什么”的不同回答涉及素质教育问题,发表了不同看法,并说科学是老老实实的学问,来不得半点含糊和轻佻。对于“雪融化后是什么”这样一个明确的问题,答案也应该是明确的,如果认为答“水”对,答“春天”也对,那么这显然就违反了矛盾律。因此,作者提出不能把坚持科学当成“死板”。对此,我则有不同看法。  相似文献   

18.
有一作文题:“冬天,雪融化了……”请就此展开联想、想像,写一篇200字左右的短文。这是颇具思考张力与思维弹性的文题,让学生依设定情景展开联想,想像雪融化了,春天来了。“春天在哪里?”用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审视品味人生,便会蓄积丰富的审美情感,捕捉和感受那生机勃勃的春天。  相似文献   

19.
曾见过这样的漫画:老师问“雪融化后将出现什么”,甲同学在黑板上写下“水”,老师判对;乙同学写下“春”,老师送给他一个大大的“×”。好一个发散思维!其实,乙同学的答案要高明得多,他没有去搬用那人人皆知、或许老师早已教过他们的“正正规规”的答案“水”,而是开动脑筋,刻意求新,从雪  相似文献   

20.
霍寿喜 《学与玩》2024,(2):28-29
<正>“干”“湿”的秘密“干雪”和“湿雪”的说法其实来自民间,区别标准是降水形态:“干雪”中全是固态水,而“湿雪”中则含有液态水。众所周知,雪花是由冰晶构成的,只有空气温度在0℃以下的时候,雪花才不会融化。有的雪花在降落的途中,所在气层的温度始终在0℃以下,这就使得它们能够以雪花的姿态,降落到地面而成为“干雪”;有的雪花所在高空气层的温度在0℃以下,但到接近地面时,却遇到一层或多层高于0℃的气层,雪花还没来得及全部融化便落到地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