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肖川湖南省望城人,1980年进入北京师范大学学习,先后获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现为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教育基本理论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优秀教师与教育专家合作论坛首席专家。著有《教育的理想与信念》、《教育的视界》、《主体性道德人格教育》、《教育与文化》等著作。  相似文献   

2.
肖川先生的文章,似淡雅的香茗,又似陈年的烈酒,余味无穷。而他的教育随笔专辑《教育的理想与信念》,思想新颖深刻,文采清新隽永,使我手不释卷,感慨良多。  相似文献   

3.
罗亚丽 《宁夏教育》2013,(10):75-75
我拜读了肖川博士的《教育的智慧与真情》,这是继《教育的理想与信念》后的又一本教育随笔集,本书共有九章。  相似文献   

4.
自从在《中小学管理》上看了肖川先生的系列文章——《教育漫笔》之后,我就对他的文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前不久,终于买到了由湖南长沙岳麓书社出版的肖川先生的《教育的理想与信念》和《教育的视界》。其中,《教育的视界》是本论文集,理论性和学术性较强。作为基层的教育管理工作者,我更偏爱《教育的理想与信念》这本随笔集。它固然没有直接提及教育管理,但其中洋溢的教育理念,却是我们学校管理者十分需要的。没有先进教育理念的校长要想在现代教育中有所作为,那是很困难的。我喜欢书中优美的文字富有诗意——用感性的文字表达理性的思考。…  相似文献   

5.
周颖 《湖南教育》2008,(3):44-45
<教育的使命与责任>延续了肖川前两本教育随笔的风格,其文字如诗歌之美丽,其着笔贴近教育实践,其内容直指教育之意蕴.肖老师的教育随笔,其实是他人生的写照,他以对"教育的理想与信念"的不懈追求,用他的"教育的智慧与真情",肩负起"教育的使命与责任",抒写他人生的教育学.  相似文献   

6.
肖川博士很早就说,他要下工夫写好三本书——《教育的理想与信念》《教育的智慧与真情》与《教育的使命与责任》。现在放在案头的他的书,比原来预想的多了一本:《教育的情趣与艺术》。四本书,沉甸甸的,很厚重,既是肖川近二十年来教育研究心路历程的写照,也是他人生步履的真实印迹。  相似文献   

7.
肖川博士很早就说,他要下工夫写好三本书--<教育的理想与信念><教育的智慧与真情>与<教育的使命与责任>.现在放在案头的他的书,比原来预想的多了一本:<教育的情趣与艺术>.四本书,沉甸甸的,很厚重,既是肖川近二十年来教育研究心路历程的写照,也是他人生步履的真实印迹.  相似文献   

8.
一个无知的人并不是一个没有学问的人,而是一个不洞察生命、不了悟自己的人。一个平庸的教师,总在有意无意的消损着教育的理想与信念,虽在路上,心灵渐失丰盈,喘息得顾不上仰望星空与白云。  相似文献   

9.
提起肖川君,国内基础教育界人士大凡都对他能耳熟能详。这不仅因为他供职于我国最好的高等师范教育学府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更重要的是,散发着学者所独有的个性魅力的他多年来坚持以自己的思考。不倦地用随笔自由言说着教育的理想与信念等诸如此类事关教育为何而存在的核心命题——像教育的方向应是“为幸福人生奠基,为文明社会培养人”,引起了大家的强烈共鸣。  相似文献   

10.
<正>读完肖川先生《教育的理想与信念》一书中《教师的"六个学会"》一文,心中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的确这是一本好书,能给人以指导,引领人积极向上。这篇文章中谈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21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是: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成为你自己。作为教师,要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胜任自己的工作,  相似文献   

11.
林裕辉  黄旭升 《福建教育》2005,(10A):14-15,61
肖川,教育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全国教育基本理论专业委员 会副主任,北京师范大学课程中心合作论坛首席专家。作为一个以“为教师而写作”为治学为文之道的教育学者,他为广大教师奉献了《教育的理想与信念》、《教育的智慧与真情》、《教育与文化》、《教育的视界》、《教师:与谁程共成长》等十余部深受读者欢迎的著述。他的文字“饱含着一种责任、一种对社会,对人事的深深的关切”,“活泼、丰盈、灵动”,拉近了理论与实战的距离,唤起了千千万万中小学教师阅读与写作的冲动。  相似文献   

12.
喜欢肖川博士的《教育的理想与信念》,一年后再读,依旧有说不出的酣畅和感动。诚如他在“后记”中所述:“我力图创造出一种融哲学的理趣、散文的韵致和宗教的情怀于一体的表述风格。”我以为肖川博士做到了,也如扉页上内容简介所言:“本书的独特之处就在于:  相似文献   

13.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明确指出:"理想信念教育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初中起点农村小学教师公费定向生的职业理想与信念教育是我们面临的新课题,新挑战.本文通过问卷和访谈等方法调查了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初中起点农村小学教师公费定向生的职业理想信念的现状并进行了分析,结合其职业理想与信念教育的必要性与特殊性,针对性地提出了通过配备最优师资,在教学中贯穿职业理想与信念教育;选聘最佳团队,在管理中渗透职业理想与信念教育;弘扬师德师魂,在感动中升华职业理想与信念教育;引进有效机制,在竞争中强化职业理想与信念教育;开展见习实习,在实践中巩固职业理想与信念教育;提供发展途径,在可持续中推进职业理想与信念教育.  相似文献   

14.
“我力图创造出一种融哲学的理趣、散文的韵致和宗教的情怀于一体的表述风格。因此,我更愿意用心来写一点文字,让读者读出启迪之外的一点激动,一点推动,一点感动;读出一种情怀,一种心境,一种胸襟,一种器局,读出一个完整的,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人来。”这一串文字深深地震撼了我,这本书也牢牢地拴住了我的视线,他就是肖川先生所著《教育的理想与信念》!  相似文献   

15.
教育是要有理想和信念的。我们的教育不但要培养全面发展、学有特长的优秀毕业生,更要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有坚定理想和信念的接班人,我们要为青年共产主义者的成长导航。这是大同中学教育工作者一贯秉承的理想和信念。为此,我校将学生党建工作坚持了30年。  相似文献   

16.
肖川博士的《教育的理想与信念》,一年后再读,依旧有说不出的酣畅和感动。诚如他在后记中所述“我力图创造出一种融哲学的理趣、散的韵致和宗教的情怀于一体的表述风格”。我以为肖川博士做到了,也如扉页上内容简介所言“本书的独特之处就在于:对教育世界中那些司空见惯、习以为常的现象,给予学理上的阐释,并发掘出其中的化内涵与精神底蕴,从而收到以小见大、见微知、以孔窥豹、洞幽察微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一、新时期加强青年理想信念教育的必要性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现实可能性的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信念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为实现某种理想,对某种理论、学说、思想所抱的坚定不移的观念和真诚信服与坚决执行的态度,是对理想的支持。没有信念,理想就可能发生动摇。青年期是人理想和信念形成的时期。当代青年在追求远大理想的同时,必须确立科学的信念,并在信念的确立中坚定理想。  相似文献   

18.
余闻婧 《教育探索》2011,(2):116-119
从知行关系的层面来看,教师的教育信念具有统一性、经验性和智慧性等特征.由于教育理想的丧失、自我意识的薄弱、心智模式的呆板等内部原因,使教师的教育信念在知行关系层面上容易出现割裂、放逐、退化等危机.针对教师教育信念的危机,可以通过树立教育理想、强化自我意识、完善心智模式等路径实现内在超越..  相似文献   

19.
加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的教育工作既是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的一个重大课题,更是新时期加强党的建设,强化党员教育和管理工作的迫切需要。因此,必须从内容和方法上积极探索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教育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喜欢肖川博士的《教育的理想与信念》,一年后再读,依旧有说不出的酣畅和感动。诚如他在“后记”中所述“:我力图创造出一种融哲学的理趣、散文的韵致和宗教的情怀于一体的表述风格。”我以为肖川博士做到了,也如扉页上内容简介所言“:本书的独特之处就在于:对教育世界中那些司空见惯、习以为常的现象,给予学理上的阐释,并发掘出其中的文化内涵与精神底蕴,从而收到以小见大、见微知著、以孔窥豹、洞幽察微的效果。”这种以小见大、融理趣以诗意的言说方式确实比宏大的叙事和阐述有更为强大的感染力和震撼力。在肖川博士富有理趣、情趣和文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