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广告翻译是一种目的性极强的翻译活动。为了传递信息和劝诱目的语读者,广告翻译追求的是效果对等,从而实现商业利润的最大化。注重语言功能对等而不是文字表面的对应的奈达功能对等理论对广告翻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广告翻译过程中,译者必须考虑语言和文化差异并关照译文读者的审美心理才能达到有效的功能对等。  相似文献   

2.
基于散文法译汉的难度问题,提出运用功能对等论的解决方法。从再现语言美、风格和艺术手法三方面运用功能对等论,其中,语言包括字词和句子结构,风格指整体语言风格,艺术手法包括象征、借物喻人或借景抒情等。只有这样,才能达到译文与原作的形似、神似和意境一致,从而达到良好的审美效果。  相似文献   

3.
译文最大限度地实现与原文的"功能对等",使译文符合"审美价值"的要求.当内容和形式两者不能兼顾时,只好舍形而取义.  相似文献   

4.
诗歌在文体上具有很大特殊性,是翻译的难点所在.只有通过语境分析,我们才能在翻译中实现动态对等.语境包括语言学语境与非语言学语境.追求文学翻译的等效是再现原文审美表象因素的过程.译者的任务就是在中诗英译中灵活运用语境分析以实现中诗英译的动态对等.  相似文献   

5.
张军历 《海外英语》2011,(9):262-264
文学翻译作为艺术化的翻译,要求译者不仅要艺术化地再现原作,还要再现原作的美感要素。审美对象只存在于审美主体的审美经验中,原文中的美只有被翻译审美主体审美地把握,才能激起审美感受,进入审美再现过程。译文能否取得与原文对应的审美效果只是一种理想,即在多大程度上实现对等,这取决于译者主体性的发挥和原文可译性限度。该文以翻译美学为视角,通过分析翻译审美主体与翻译审美客体的基本属性探讨译者主体性与文学翻译审美再现的关系和审美再现的等值阈,以期进一步理解审美再现的本质。  相似文献   

6.
外宣翻译对于提升中华文化在世界上的地位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此,本研究从翻译美学的视角出发,结合一些实例来探讨"如何实现外宣翻译过程中的审美再现",并提出需要遵循的三大原则,即信息对等原则、以创补失原则与文化保留原则。  相似文献   

7.
《邢台学院学报》2020,(1):154-156
美术作品具有多元性的内涵。美术审美和美术创作都是一个多元性的思维过程,二者具有一定的互逆性、非对等性。美术审美关键在于美术作品多元性内涵的解读,解读是一种再创造的表现。审美者的主观性能动性决定了审美的创造性,其第一印象最具创造性。在美术教学中,以多元性为核心,注重第一印象的维护,多维度解读美术作品内涵,进而培养学生的多元性思维和创造性能力。  相似文献   

8.
功能对等理论的提出,对英语翻译产生了颠覆性的影响。基于此,分析了功能对等理论在英语习语翻译中的应用需求和应用价值,并基于功能对等理论中的词汇对等、篇章对等、句法对等、文体对等的基础概念,探讨了功能对等理论在英语习语翻译中的实现路径,以提升英语习语翻译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简·爱》是英国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最重要的作品之一,在众多译本中,祝庆英版《简·爱》颇受赞誉,但鲜有学者从功能对等理论的视角对祝庆英版《简·爱》进行深入探讨。本文以祝版译本为例,分别从信息功能、表情功能和审美功能的角度考察祝庆英对于功能对等理论的运用,从而探析该理论对翻译策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本文借鉴Toury G.的"初始规范及关于充分的和可接受的翻译的连续统一体"模型,以功能对等理论为指导,从文化与翻译相辅相成的角度,以文本期待性为原则,以宋词英译为突破口,针对如何在诗歌英译形式美审美重构中对重构的"度"进行合理的把握,提出自身观点,并加以论证。  相似文献   

11.
翻译的目的是将人类文化和思想以语言沟通的形式予以表现,翻译活动的开展也应以实现翻译目标为基本载体。以功能对等视角为核心,分析了功能对等翻译的特点,并逐一分析了功能对等概念的风格对等、文体对等、语义对等,探讨了功能对等在应用翻译技巧运用方面的优势,旨在通过精准定位翻译需求、丰富语言功能等多种方式,为功能对等概念在应用翻译技巧方面的运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认为象征传达的不是意义,而是多种意义整合而成的复杂审美感受,象征审美效应就是通过对象征意义的理解达到对象征意蕴的体悟。实现象征审美效应的动力因素是象征物象与读者的审美对应关系,其中包括文化对应关系。当这种对应关系呈差异性时,象征审美视界产生阻断,可能导致负效应的产生;而当对应关系呈对等性或克服了差异性时,则可能产生巨大的审美效应。故象征审美效应的生发不仅是相对的,而且常常是背反的,即正效应与负效应相伴并生  相似文献   

13.
基于言语与翻译的紧密联系,笔者从言语语言学角度探讨了翻译的对等--语用对等、语体(言语风格与文体)对等及言语交际对等.对翻译的这三方面对等分别进行了总体论述、举例说明和具体阐释,以期达到最大限度的翻译对等,同时也说明达到翻译对等的艰巨性和重要性.  相似文献   

14.
孟蒙蒙 《海外英语》2022,(21):29-30+41
功能对等理论在翻译领域有着广泛的影响,为翻译研究注入了新的思路和活力。文章从尤金·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出发,分析宋兆霖译本《双城记》中的三类意象是否取得了功能对等。研究发现,宋兆霖译本在三种意象翻译中都达到了功能对等。当意象翻译达到词语对等、语义对等和语篇对等时,目标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原文本中意象的含义。该文对《双城记》等经典小说的重译和研究,以及对意象和功能对等理论的案例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广告是一门大众化的艺术,它要遵循社会文化习惯和迎合大众的审美文化水平和审美心理。在广告翻译中我们应该遵循功能对等原则,即要使广告译入语文化背景下的受众者产生与原文在源语文化背景中同样的审美心理。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我们在进行广告翻译时应采取直译、文化转化、音义结合、创造翻译等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前译界大多从功能语言学角度研究公示语翻译,关注信息对等和功能对等,其实还应从美学和心理学角度来探求公示语翻译的对等,只有实现了美学对等和文化心理对等才能真正实现公示语翻译的对等,才能消除文化隔阂,促进文化的交流和发展。  相似文献   

17.
翻译是将一种语言传达的信息用另外一种语言传达出来,也就是进行语言的一种转换,在这种转换的过程中,对等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翻译的对等既包括形式方面的对等,又包括功能方面的对等。该文分析了对等理论及其在翻译中的运用,并对对等理论指导下的翻译方法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小说翻译存在两大难点:既要注重翻译的准确性,也要体现目的语言的文学性,而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则认为译文和原文在功能上的对等高于形式上的对等。其理论涉及四个方面:词汇对等,句法对等,篇章对等和文体对等。以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为依据,在翻译Lindsay Armstrong(林赛·阿姆斯特朗)的小说《他是我丈夫》时,选取了一些典型的重点语句的翻译说明该理论在提高小说翻译质量上的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19.
外贸信函具有形式多样,内容繁杂,语言正式程度不一的特点。本文从翻译的对等原则入手,阐述了外贸信函的翻译应当坚持文体对等、语义对等和交际效果对等,并提出了实现这些对等的一些方法。  相似文献   

20.
对等是翻译领域中长期争论的问题,也是翻译中的难点,因为在某些情况下,对等是不可能完全实现的。本文通过与Nida的功能对等理论和Newmark的等同效果理论的对比,着重讨论了Leo Hickey的言后效果对等理论与对等翻译原则在翻译实践中的应用。言后效果对等理论与对等翻译原则贯穿于翻译的全过程中,能动地指导着翻译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