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上好"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两个关键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准确理解"纲要"课的性质和任务,正确处理好教材与教学的关系、创造性地开展教学活动,是上好"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两个关键问题.就前者而言,要通过与其他三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国近现代史专业以及中共党史和中国革命史的比较来把握.就后者而言,要在吃准、吃透教材的基础上,处理好教材与教学的辩证关系,正视史学界关于热点问题的争论,真正体现"纲要"课的魅力;要提高"纲要"课教师的素质,提升他们在中国近现代史方面的学术素养.  相似文献   

2.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被列为高校学生公共必修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与中学“中国近现代史”课程的关系而言,两者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衔接与深化、普及与提高、继承与创新的关系。“纲要”课程呈现理论性、实践性、科学性、综合性、现实性等特点,授课教师不但要研究教材,而且还要关注教学过程,尤其要深入了解教学对象,切实提高“纲要”课程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3.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中共中央16号文件和中宣部、教育部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改革的新方案的精神,针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在全国各高校全面展开,进一步帮助年轻教师更好地把握中央精神和教材的实质,使"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教学更贴近学生的思想实际,文章提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必须首先界定中国近现代史上限与下限和基本线索,使学生更好地把握中国近现代史的发展进程及其规律;为了避免与中学课程重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必须突出重点,强调其学术性;"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还必须注意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教学的联系与区别,避免重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要注意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对开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专题讲座的思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教学中怎样正确处理教材与教学、课本与讲义的关系,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采取专题讲座的形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实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设置专题讲座,必须紧密围绕中国近现代史的主题和主线,必须突出课程教学的重点,还必须注意课程教学的整体性。  相似文献   

5.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作为一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担负着重要的使命.但是在教学中,"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师要充分发挥好这门课程的作用,首先必须处理好"两个了解"与"三个选择"、课堂讲授的宏观叙事与历史史实的细微叙事、历史学科性质与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等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区域史是历史研究的一个热门领域。将山西区域史引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教学中,既符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学科性质,也能有效摆脱《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教学困境,从而提高教学实效。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中可以引入山西区域史作为重要的教学资源,但是在引入的过程中要注意与该课程的教学目标相一致,要把握引入内容在教学中所占的比重。  相似文献   

7.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新一轮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改革的产物,"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开设既有利于纠正旧课程体系忽视历史教育的弊端,又给新课程建设提出新问题.从中国人民大学的调查来看,目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已经达到了国家设定的主要目标,而存在的两大突出问题是如何把握理论课程属性与历史课程内容的关系、如何调适课堂教学的有限性与学生主体需求多样性的矛盾.实现"历史理论化"与"理论历史化"的交互循环,开展专题教学、案例教学及师资队伍建设应是课程教学探索的基本方向.  相似文献   

8.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呈现教学模式僵化与疲软的现状,要凸显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理论性、政治性、教育性与实效性。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改革为视角,提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教学要以理论专题教学、课堂专题讨论、实践教学三大教学模块构建"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以激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9.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教育部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05方案"中的四门必修课之一。该课程与其他思想政治理论课不同,主要是从历史教育的角度出发来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本文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定位及其课堂教学方法进行探讨,以期对提高"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教学实效性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0.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增强实效性应做到四个"结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新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着主渠道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将理论学习与情感体验、中国历史与国际背景、历史与现实有机结合起来,并积极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增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1.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中共中央16号文件和中宣部、教育部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改革的新方案的精神,针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在全国各高校全面展开,进一步帮助年轻教师更好地把握中央精神和教材的实质,使“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教学更贴近学生的思想实际,文章提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必须首先界定中国近现代史上限与下限和基本线索,使学生更好地把握中国近现代史的发展进程及其规律;为了避免与中学课程重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必须突出重点,强调其学术性;“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还必须注意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教学的联系与区别,避免重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要注意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是思想政治理论课"05方案"规定的高校本科生4门公共必修课之一,其教材内容时间跨度长,知识点多,教学任务重,但学时少。如何在有限的学时内、在保证理论教学的同时积极开展实践教学,是"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需要认真探讨的问题。"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以史讲论的特点,内在决定了历史展现的重要性,该课程教师可以从这个角度出发,通过再现、重温、走进、探究历史等途径积极探讨实践教学的有效形式,从历史的感知上升为理性认识,从而提高"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整体教育效果,增强其育人功能的发挥。  相似文献   

13.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高校对本科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必修课程之一,同时也是新形势下对历史教育传统的继承和发扬。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教学中,要把握好该课程的定位,处理好该课程教学中的三对关系,同时要注意丰富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切实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4.
桂署钦 《教育与职业》2012,(27):155-156
研究式教学模式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它对于提高"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实效性起着关键作用。文章试图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中的课堂教学、课外活动等教学环节应用研究式教学,以期从模拟授课、专题研讨、专题演讲、专题辩论、社会实践等研究活动方式进行教学探讨与研究。  相似文献   

15.
杨俊光  武小平  叶建  钱成敏 《文教资料》2013,(22):161-162,164
地方历史文化资源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具有重要的价值,有助于提高"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教学实效。浙江省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教师可以根据课堂教学的实际需要,充分发掘利用浙江地方历史文化资源素材,将其融入到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等环节,有利于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还有效地提高"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6.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一门新课。课程的教学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循,只能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处理好该课程教学中存在着的几对主要关系,有利于更好地实现课程目标:处理好"史与论的关系"、"主与次的关系"、"显与隐的关系",能实现教法的优化;处理好"客与主的关系"、"讲与议的关系"能实现学法的优化;处理好"知与行的关系"能实现实践法的优化。根据需要灵活地处理好这几对关系,使教学手段围绕教学目标有机组合,可以更好地提高课程教学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7.
实践教学是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环节,积极探索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实践教学模式,是提高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有效途径。文章针对目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积极探索和总结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实践教学新模式:课堂实践+课后体验实践+课后参与实践,以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增强教学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8.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以历史学为基础又负有特殊责任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要搞好这门课的教学与研究,需要丰富、鲜活的史料作基础,需要教师具备扎实的史料学功底.本文试图从分析"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对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的特性和需求入手,梳理相关各类文献史料的特点和使用方法,并就如何利用史料解决教学和研究中的实际问题等阐述自己的思考.  相似文献   

19.
李艾丽 《广西教育》2013,(47):52-54
理论性、实践性、研究性教学是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最基本的教学模式。要提高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教学实效性,应优化提升教学内容的深度广度,充分利用当地的历史资源有效地进行课外实践教学,引导学生自主性研究学习。  相似文献   

20.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是普通高等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入贯彻学习高校思政课精神,在实际教学实践中总结经验教训,以四个"庚子"年为时间坐标,贯穿中国近现代史180余年的历史,探究更恰当、更契合国家大政方针的教学理路,更好地把"四史"教育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教学实践,能够充分引导学生保质保量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