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研究引入情绪(积极情绪、消极情绪)和任务类型(重要、非重要)两个变量,探讨情绪与任务类型对购买决策的影响。结果表明:①情绪显著影响了购买决策。积极情绪状态下,个体倾向于采用代偿性策略进行决策;而消极状态下,个体倾向于运用非代偿性策略进行决策。②任务类型也显著影响了购买决策。对于重要物品,个体倾向于运用代偿性决策策略;而对于非重要物品,决策策略多采用非代偿性策略。  相似文献   

2.
该文采用点探测范式,以代表高低趋近动机水平的欲求关食图片和愉悦动物图片为积极情绪刺激,采用2(高趋近动机水平积极情绪刺激,低趋近动机水平积极情绪刺激)×2(同侧,异侧)被试内设计,探讨个体在一般情境下对积极情绪刺激的注意偏向。结果表明,个体在一般情境下对积极情绪刺激和中性刺激存在注意偏向,即个体更偏好于积极情绪刺激,而个体在一般情境下对不同趋近水平的积极情绪刺激并不存在明显的注意偏向。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情绪对道德判断的影响,本文采用3 (情绪种类:快乐/悲伤/中性)×3(事件类型:道德两难事件/道德事件/不道德事件)×3(事件主体:自我/好朋友/同学)的三因素混合实验设计,探究情绪种类、事件类别和事件主体对大学生道德判断的影响。结果表明:(1)相较于男生,女生的道德判断更加宽松。(2)积极情绪状态下的个体会表现得更加宽容。(3)情绪和事件类型的交互作用显著,即出现了“好事更好,坏事更坏”现象。(4)事件主体主效应显著,即出现“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现象;事件主体与情绪类型交互显著,在正性情绪下,“包庇熟人”现象更容易发生。  相似文献   

4.
数字经济时代,远程办公模式作为新的办公模式日益盛行,高度自主性的远程办公情境使得自我领导的重要性愈发突显。尽管个体在远程办公情境下具有丰富的积极情绪体验和消极情绪体验,但目前研究缺乏对远程办公者情绪的自我管理与自我激励的关注。基于自我领导和远程办公相关文献,构建远程办公情境下的情绪自我领导理论,就是要解决在远程办公情境下如何提升个体的情绪自我领导力,以及如何利用情绪自我领导的行为选择策略、情感体验策略和认知调整策略,以帮助个体管理和应对积极情绪与消极情绪,最终产生积极的情感类结果与绩效类结果等问题。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讨不同情绪状态(即积极情绪、中性情绪和消极情绪状态)对禀赋效应的影响,该文以某一高校90名本科生为调查对象,采用3(情绪类型:积极情绪、中性情绪、消极情绪)×2(禀赋状态:赋予杯子、未赋予杯子)被试间设计,因变量为对杯子的估价,得出以下结论:1、积极情绪状态下,卖方对杯子的估价要显著高于买方的估价,即存在所谓的禀赋效应。中性情绪状态下也存在禀赋效应,但相对较弱。2、消极情绪状态下,买卖双方对杯子估价相同或相近,即禀赋效应消失。  相似文献   

6.
通过双眼竞争范式考察了个体的情绪状态对其自上而下视觉选择性注意的影响.随机抽取了50名在校大学生,考察被试对重叠的面孔与房子的反应.结果发现:①在所有的情绪状态条件下个体对面孔的反应时显著长于对房子的反应时;②处于消极与积极情绪状态下个体分别偏向关注闷闷不乐的面孔与微笑的面孔;③性别对个体视觉选择性注意无显著影响.整个研究表明个体的情绪状态促进了对情绪面孔的视觉选择性注意.  相似文献   

7.
福乐是指对某一活动或事物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并能推动个体完全投入某项活动或事务的一种情绪体验.这是一种包含愉快、兴趣等多种情绪成分的综合情绪,而且这种情绪体验是由活动本身而不是任何其他目的引起的.福乐是人生非常重要的积极情绪体验,人在福乐中就是身心处在快乐的状态里.那么是什么让孔子总是处在忘我的、愉快的情绪体验之中?  相似文献   

8.
通过情境启动和阈下情绪启动,对福建师范大学44名本科生进行实验研究,旨在分析阈下积极情绪对旁观者效应的影响。实验采用两因素完全随机设计,组别为群体组和个人组,情绪变量为阈下积极情绪组和控制组,因变量为被试的捐助水平。结果表明:(1)情绪的主效应不显著;(2)组别的主效应显著,群体组的捐助水平显著低于个人组;(3)情绪和组别的交互效应不显著。  相似文献   

9.
基于情绪时间动态视角探索高心理弹性者积极情绪、消极情绪唤起反应变化的特征,可为心理弹性科学提供情绪过程机制方面的证据。利用成人心理弹性量表(RSA)从232名大学生中筛选实验被试,有34名高心理弹性者和33名低心理弹性者参加实验。利用积极情绪消极情绪检查表(PANAS)、情绪(积极和消极)唤起视频材料和自编情绪自评表,分别测量和比较不同心理弹性被试情绪基线及积极、消极情绪唤起反应变化进程的时间动态差异。结果发现:与低心理弹性组相比,高心理弹性者的积极情绪基线水平高,消极情绪基线水平低,情绪平衡度基线高;高心理弹性者对积极情绪、消极情绪唤起均相对更为敏感,积极情绪唤起后恢复相对较缓,消极情绪唤起后恢复相对较快。提示更多、更长时的积极情绪唤起获益和更快的消极情绪唤起回复,是更具适应性的个体情绪时间动态特征,这种特征有助于个体保持高水平的情绪平衡度,利于当事者进行有效的压力/逆境应对。  相似文献   

10.
交际意愿不仅与学习者的性格特征有关,还与交际状态密切相关。情绪、心理因素、环境和其他因素对交际者的状态都有潜在影响。这些因素与实际交际行为直接相关。Maclntyre(1999)研究了状态可变因素对交际意愿的影响,认为个性特质交际意愿和状态交际意愿是互补且相融合的。个性特质交际意愿为个体做好将自身置于交际情境中的准备,状态交际意愿预示着他是否决定启动交际。也就是说,前者将个体带人有可能发生交际的情境,后者决定着交际是否发生。在英语教学中,学习者已被放置在交际情境中,教师除要考虑学生的性格特征外,还应更加关注学生的状态交际意愿或情境交际意愿,努力使交际启动发生。  相似文献   

11.
感恩可以分为状态感恩与特质感恩。前者表现为个体在接受某种恩惠时所产生的感激、愉悦的积极情绪体验或心境状态;后者表现为体验感恩情绪的积极心理倾向。丰富的感恩情绪体验可以促进感恩特质的形成,相对稳定自觉的感恩品质又使人更容易更频繁体验到感恩情绪。  相似文献   

12.
情绪是人对外部世界满足程度的一种心理反映。当人的需要、愿望得到满足时 ,就会产生高兴、快乐、激动等积极情绪 ,否则会产生消极的情绪如忧愁、失望、急躁、愤怒等。积极情绪能提高人的信心和活动能力 ,使人精力和体力旺盛 ,激励人勇敢地面对困难 ,成为人向上的动力 ,消极情绪则易使人消沉、烦躁 ,削弱人的活力和意志。科学研究表明 ,心情愉快、情绪积极乐观的学生 ,易形成活泼开朗的性格 ,同时智力提高快 ,身体发育好 ;相反那些情绪总是低落、忧郁、消极的学生 ,易形成孤僻的性格 ,甚至会影响到智商及身心发育。影响学生积极情绪的来源有…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采用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量表(RES)和自我认同感量表(SIS)对梅州市426名青少年进行了抽样调查。结果发现:1.青少年情绪自我调节效能感的项目平均得分达到感的总体水平较高。男生调节生气/愤怒情绪的效女生,男女生在表达积极情绪上都拥有较高的效节自我效能感和自我认同感都随年级的升高而提同感高个体在情绪调节方面表现了出更多的自信。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积极情绪对数学空间想象力的影响.方法:采用实验法.以40名大学生作为被试,取自Lang等人的国际标准化感情图片系统(International Affective Picture System,LAPS)a包括积极、消极、中性三种图片各104张,作为刺激材料诱发情绪反应,同时采用自编试题A和B考察数学空间想象力.结果:在积极情绪状态下,被试的平均成绩比在中性情绪状态下的被试的平均成绩要高,个体在不同情绪状态下的数学空间想象力有明显差异.结论:个体在积极情绪状态下有利于数学空间想象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5.
积极情绪是人们进行正性的、积极的行为和内心活动时的情绪状态.个体积极情绪水平不仅是心理健康的体现,而且对心理健康发挥着重要的维护和改善功能.在心理治疗领域,积极情绪干预方法的独立应用或与传统心理治疗方法相结合,在治疗抑郁症,缓解焦虑、愤怒和人际障碍症状方面取得了许多有价值的结果.随着心理治疗中对积极情绪作用的重视与应用,将会进一步推动心理治疗理论与方法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素质教育要求教师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而良好的学习情绪是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必备条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认真观察学生情绪的变化 ,对症下药 ,积极调控 ,使教学效果向良性发展。按效果分 ,学生的情绪可分为消极情绪和积极情绪 ;按发生的强度和持续时间分 ,学生的情绪可分为爆发情绪、潜在情绪和持久情绪。对于学生的这些情绪如何调控呢 ?一、要保持学生的积极情绪学生的积极情绪是一种对事物或事件认可、支持、推进、满意、认同的心理表现。积极情绪是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良好基础。保护学生的积极情绪 ,可以提高学生对生活和学…  相似文献   

17.
陈丽遇到了挫折,在心理上产生了压力.挫折通常是指,个体在不利的情境下所产生的烦恼、困惑、焦虑、愤怒等各种负面情绪所交织而成的心理感受,即个体在挫折情境下的挫折感.压力则是指,个体与环境交互的过程中,面临一定的生活事件和情境所感受到威胁时的一种紧张状态.它可以导致个体的情绪和行为问题,也可以激发个体的潜能.  相似文献   

18.
程然 《教学与管理》2014,(11):25-27
正一堂成功的课,除了目标明确、内容丰富、训练得法之外,还应该是气氛活跃、情绪饱满的。如果课堂气氛沉闷,学生情绪没有充分调动起来,即使教师准备得再好,设计得再妙,也不可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心理学家认为:"情绪一词的含义在于,情绪是情感;是与身体各部位的变化有关的身体状态;是明显或细微的行为;它发生在特定的情境中。"[1]以小学语文教学为例,对于课堂情绪,过去我们把它归在教学的内容要素中,认为情绪的源头来自教材,教学的目的就是为了使学生对课文产生情绪  相似文献   

19.
钢琴课教学很多年来一直被大多数教与学的双方认定为是一种纯技能传授活动。然而就良好的教学效果而言,如何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情绪智力,在课堂上以良好的情绪状态进行学习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情绪是人身体对行为的表现形式,可分为积极情绪与消极情绪、简单情绪与复杂情绪以及对立情绪等等。它与学生练琴乃至上课的信心中  相似文献   

20.
在生命的成长过程中,快乐情感对生命个体的学习、生活起着重要的作用。快乐——兴趣的情绪状态是为个体提供最佳的智力活动的情绪背景,因为这个时候的情绪状态既是正极性,又是中等强度,最有利提高个体的观察、记忆、思维、想象、问题解决等的效率。快乐情感的培养,不仅可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