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于漪老师说:"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激发学生的兴趣,首先应抓住导入课文的环节,一开始就要把学生牢牢吸引住."所以我们要精心设计课堂导语,让精彩从"头"开始. 一、猜谜语导入法. 用猜谜语的方法导入课题,既能高度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又能增强他们的好奇心,是深受学生喜爱的益智、娱乐活动.如教学《四个太阳》一课时,我先让大家猜一个谜语,"有个老公公,天亮就出工,有朝一日不见它,不是下雨就刮风."学生很快猜出是"太阳."我接着说:"对,是太阳.今天我们就要学习一篇和太阳有关的课文."这样在猜谜游戏中进入新课的学习,为学生愉悦地学习做了情感铺垫,借着谜底直接导入新课.  相似文献   

2.
<正>一、设计精彩导入,激起学生兴趣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成功的艺术在于使学生对你所教的东西感到有趣。"上课伊始,学生会有着各种各样的心理。因此,课前的导入教师应该在短时间内安定学生情绪、吸引学生注意力、打开学生心扉、使学生思维的齿轮运转起来。导入的类型颇多,有听曲、猜谜语、讲故事、设悬念、开门见山、温故知新、看课文插图等,面对不同的课文采取不同的导入方式,使课文的导入起到先声夺人的作用。如我在教学《狼和小羊》一文时,先板书"狼",问学生狼是什么动物;再板书"小羊",让学生讲小羊是什么动物;然  相似文献   

3.
高效课堂是新课程改革的终极目标,是我们教师追求的最理想的教学状态。本文结合笔者实践经验,就如何在课堂中激活学生思维,打造高效课堂谈几点个人粗浅的认识。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做好课文导入兴趣是求知的内在动力,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就会积极主动,学得轻松而有成效。上课开始时教师就要用有效的导入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起学生兴趣,使他们很快进入"最佳  相似文献   

4.
一、营造快乐的学习氛围 1.巧设悬念,激发学习兴趣 心理学指出:创设问题的情境,启发学生积极思维,最能吸引学生的注意,使学生产生期待心理,就会特别认真学习课文.如教学二年级<捞月亮>这一课时,我一进教室就深情地吟诵了李白的<静夜思>,美妙的诗情画意,一下子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接着我问:"你们知道月亮住在什么地方?"孩子们异口同声地说:"月亮住在天空中."我笑着说:"月亮有时会掉在江河里呀!"一个学生抢着说:"月亮总是在天空中,离我们很远很远呢!"我说:"月亮真的会掉在水里呢!不信,让我们来学习<猴子捞月亮>这篇有趣的课文吧!"由于一上课就首先提出悬念,激发学生求知欲,所以课题板书后,学生带着"猴子为什么要捞月亮?怎么捞?捞到月亮没有?"等问题,很有兴趣地学习课文.  相似文献   

5.
诗情画意的课堂是追求唯美的课堂,也是追求智慧、传递真理、彰显人性的课堂。让我们构建充满诗情画意的课堂,让我们的学生享受充满诗情画意的人生!一、诗情画意课堂的导入语文课堂始终是我们传播诗情画意的主要阵地。课堂精彩的导入像巨大磁石使学生倍受吸引。语文特级教师于漪说过:"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激发学生的兴趣,首先要抓住导入课文的环节,一开课就把学  相似文献   

6.
“九义”教材第四册第五单元《蜜蜂引路》一文 ,讲的是列宁利用蜜蜂做向导 ,找到养蜂人的事。教学时 ,要指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一、猜谜语导入 ,初步理解课文兴趣是学生获得知识和技能的一种动力。而猜谜语导入 ,则能引起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教学时 ,教师先将谜语的内容 (如 :一生总是忙 ,来去百花乡。回来献一物 ,香甜胜过糖 )讲给学生听 ,然后问 :你们知道这种动物的名字叫什么吗 ?激发学生学习新课的兴趣。猜谜语引入后 ,可让学生边轻声朗读 (也可默读 )课文边思考 :课文的主要内容写什么 ?课文哪个自然段是讲蜜蜂给列宁引…  相似文献   

7.
许秋霞 《学子》2013,(5):44
一堂成功的语文课如同一首优美的散文,开头便要漂亮,引人入胜;一堂成功的语文课又恰似一支动人的乐曲,开头就要定好基调,扣人心弦……常言道:"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导入是语文课的第一个环节,十分关键,应当引起重视。我们要创造科学有效的导入形式,就必须把握课文的特点,根据学生好奇心理,运用喜闻乐见的导入形式导入新课。一、关注学情,以生为本《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  相似文献   

8.
管金荣 《河北教育》2006,(10):40-40
一、激发兴趣导入 激发兴趣导入是通过猜谜、歌谣、讲故事、游戏、表演、演示、实验、设置悬念等等孩子们喜闻乐见的方式激发学生兴趣而导入新课。例如学习《蓝树叶》这一课,我用设置悬念的方式导入新课。上课铃声响过后我问学生,树木随处可见,你告诉老师树叶是什么颜色的?学生很自然地回答是绿色的,我话锋一转说,今天我们要见识见识蓝色的树叶。话一出口,立刻引起了学生的注意,马上投来疑惑好奇的目光,开始了新课。而《鹅》、《雨》等课文用猜谜的方式导入比较合适。《狼和小羊》、《狐狸和乌鸦》等这样的课文用让学生戴头饰表演的方式导入较生动。《让我们荡起双桨》、《游击队歌》等课文的学习用录音带伴奏唱着歌曲导入较容易激发激情。总之,开篇一旦有了趣味性就能引发学生的有意注意,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新知的学习中去。  相似文献   

9.
<正>托尔斯泰认为:"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驱力,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促使学生主动积极地去学习,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可是,怎样才能激发学生对语文课的兴趣呢?特级教师于漪说过:"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激发学生的兴趣,首先应抓住导入课文的环节,一开课就要把学生牢牢吸引住。课的开始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  相似文献   

10.
第一课时一、揭题,质疑引导:同学们,天上有几个太阳?对呀,天上有一个太阳,那四个太阳是怎么回事呢?(板书:18四个太阳)(学生齐读两遍)面对“四个太阳”你想说些什么呢?请把你的问题记在读书卡上的“我的问题”栏里。然后,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一起进入有“四个太阳”的神奇世界,共同解决我们的问题。读书卡课题:四个太阳摇摇摇摇时间:问题提出者我的问题我的想法我的收获过渡:同学们填好了吗?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听听,四个太阳是怎么一回事。二、听课文录音,初步感知课文内容1郾听课文录音。2郾听完录音,你知道课文的内容是什么?(根据学生的回答…  相似文献   

11.
前不久我听了一节《狐狸和乌鸦》的公开课,认为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有三处值得商榷,有待修正。一、导入不当这位教师是这样导入的:屏幕显示课文中的插图,教师让学生“说一说狐狸和乌鸦是两个怎样的动物”,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回答说“狐狸是一个狡猾的动物,乌鸦是一个爱虚荣的动物”。教师作了肯定后让学生自由地读课文。很显然,这样导入不当。因为教师和学生在学习课文之前,先就给文本中的狐狸和乌鸦分别戴上了“狡猾”和“爱虚荣”的帽子,这种思维定势不利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个性化的体验。建构主义强调:学习者的知识经验不应…  相似文献   

12.
<正>1.猜谜语导入法。对于不同年龄段的孩子都具有活泼好动、喜欢新鲜事物的个性,猜谜语导入也是一种寓教于乐的好的导入方式。例如,我在教学学前班《玩中发现》中的"空气"这一主题活动时,"空气"对于幼儿来说既熟悉又陌生。为了调动幼儿的学习积极性,让幼儿理解空气的特点,我设计了猜谜语导入新课,上课  相似文献   

13.
俗话说:"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每堂课都要有一个良好的开头,就像一场戏有个引人入胜的序幕。新课的导入,就是教师走进课堂进行授课时的一段开场白。它是课堂教学的第一环。精美的导入,像磁石一样深深把学生吸引住,像金钥匙悄然开启学生的心扉。著名的特级教师于漪曾经说过:"在课堂教学中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首先应抓导入课文的环节,一开课就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课的开始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选调,第一个音定准了,就  相似文献   

14.
特级语文教师于漪说过:“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激发学生的兴趣,首先应抓住导入课文的环节,一开课就要把学生牢牢的吸引住。课的开始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调,第一个音定准了,就为演奏和歌唱奠定了基础。上课也是如此,第一锤就应敲在学生的心灵上,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确实,好的导语是教师精心打造的一把金钥匙,放射出独特的光芒,带领着学生登堂入室,让语文教学更美丽。我在教学中尝试采用以下几种导入法,收效甚  相似文献   

15.
实践证明:成功的课堂导入是关系到学生整节课学习状态的关键所在。在课堂上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达到课堂教学的主要目的,这就要求我们音乐教师从一节课开始的导入就要激起学生的兴趣,抓住学生的心理,让他们喜欢到音乐课堂中来学习。本文中笔者就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谈谈几种较有效的课堂导入方法。  相似文献   

16.
《太阳》是一篇常识性课文。通过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太阳的特点以及太阳与地球、与人类的密切关系。培养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热爱大自然的思想品质。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运用“一边读,一边想”的读书方法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说明事物所采用的正确方法,并能把这些方法运用到说话和写作中。一、理清文章脉络,掌担课文内容我们生活在太阳下,似乎对太阳很熟悉,其实我们对太阳知之甚少。在学习本课前,可先让学生谈一谈自己对太阳的认识,然后再用课文中关于太阳的传说导入新课.以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1.在学生初读课文后提问…  相似文献   

17.
于漪说:“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激发学生的兴趣,首先应抓住导入课文的环节,一开课就要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课的开始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调,第一个音定准了,就为演奏和歌唱奠定了基础。上课也是  相似文献   

18.
低年级学生具有年龄小,注意力不能持久,情绪不稳定,模仿性强的特点。因此,在品德与生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做到以下几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一、导入要新俗话说:"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为了使学生一开始就被吸引,我在导入新课时,总是力求做到"新颖",不落俗套。小学生爱唱歌、爱听故事、爱看表演……我就采用了读儿歌、讲故事、猜谜语等形式导入;小学生容易被新鲜的和感兴趣的内容吸引,我就根据教学内容,创设与之相吻  相似文献   

19.
"万事贵乎始"。特级教师于漪说:"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应抓住导入新课的环节,一开始就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语文课堂教学妙用诗歌导入,创设诗意情境,可使导语诗意化,激发学生求知欲,让其轻松愉悦地走进文本,在诗意氛围里开始一堂课的学习,培养诗情,激发学生对古典文化的热爱。  相似文献   

20.
要想真正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能力,就要为学生创造这样的学习机会。在语文教学中,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我总是在讲授新课前放手让学生去预习课文,让他们从学习资料中查找“作者生平简介”“相关背景介绍”等知识,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读课文,逐步养成自学的好习惯。在授课时,我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言和见解,让学生品尝到自主学习、自主发现的快乐。例如在讲《孔乙己》时,我设计了一个话题:读完课文说说你眼中的孔乙己是个什么样的形象。同学们有说“死要面子”的,有说“能写一笔好字”的,有说“善良”的,也有说“内心孤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