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董仲舒今文经学解释观的全部精蕴在于一个变字。不管是他的名号论、辞指论等言意观,还是他从变而移的《春秋》解释思想,以及他的经权常变理念和具体的引《诗》活动,都直接孕育并促成了《诗》无达诂这一显赫命题的生成,或者说,《诗》无达诂作为一种解释经验和理解旨趣,本身就是从董氏的今文经学解释观念和阐释实践中提炼而来。  相似文献   

2.
春秋赋《诗》的形式 ,历来有歌《诗》以赋、诵《诗》以赋、歌《诗》即诵《诗》等多种看法。透过多种赋《诗》定义 ,我们发现后人歧出的赋《诗》解释并不互相抵牾 ,而是昭示了典礼上程式化和多具象征意味的歌诗奏乐向具体生活和实际政治延伸的日常化过程 ,以及诗去器乐因素、表演因素过程 :即 ,赋《诗》言志始于奏乐歌《诗》言志而亡于言语称《诗》谕志 ,中间经历由徒歌吟志到诵《诗》言志的过程。其发展的逻辑乃是基于诗乐的普遍传播 ,藉“乡乐唯欲”之契机 ,为适应礼乐文明兴盛与衰落的历史发展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荆亚玲 《文化学刊》2012,(6):155-157
《字诂义府合按》是明末清初的一部训诂札记,虽然卷册无多,然而创获颇丰,无论训诂实践还是训诂方法都给后人以诸多启发,本文试从因声求义、以形索义、溯本求源三方面论述该书词义训释的具体方法及其贡献。  相似文献   

4.
史家在《旧唐书》中记载高宗龙朔、麟德年间两次议定封禅的诏令时采用隐匿不书的书写范式,借此规避诏令下达后出现的天文灾异和自然灾害对封禅的影响,并重构封禅的起止过程,为统治者无视上天警示执意封禅提供合理化叙事。这种有所取舍的隐匿不书形成固定的文本体例保留在《旧唐书·高宗本纪》中,造成了与其他史料的记载差异。其后玄宗面对同样的日食警示时,史家将隐匿不书的手法应用到《旧唐书·玄宗本纪》中,以补全玄宗礼仪上的合理性。关注史料“没写什么”是研究封建王朝意识形态指导下历史书写的新视野,更能深刻反映历史记载的主观选择性。  相似文献   

5.
《诗经》行世至屈骚诞生,时间相隔二百余年。出于外交等政治场合的需要,《诗经》一直在各诸侯国之间流播传扬。楚国乃南土大国,与中原文化保持着较为密切的关系。作为《楚辞》的代表作家屈原,他曾担任楚怀王左徒,在内与楚王图谋国事,在外接应八方诸侯与宾客,他亦曾出使过齐国等地,自然深受《诗经》精神之影响。表现在屈骚中的"怨刺"精神与忧患意识、《诗经》体式及语言等艺术、比兴表现手法等,皆与《诗经》一脉相承。屈原是第一个受益于《诗经》精神的正式署名的中国诗人。由于屈原的努力,屈骚精神与《风》诗精神共同构成了"风骚"精神而光耀万代。唐代诗人崇尚《风》《骚》,化其精神为诗歌之养料,使诗歌呈现出风骨健朗、新鲜活泼的时代风貌,主要体现在精神闳美、性情纯美、人情贞美、语言新美、意境优美五个方面,从而构成了唐诗独特的审美意味。  相似文献   

6.
《文化学刊》2012,(3):29-29
罗立桂在《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5期撰文指出,由于紧密配合社会现代性的历史进程,使得文学"大众化"难以避免地存在着功利和审美纠结、精英和大众的身份矛盾以及文学主体性缺失的困境。这些困境是文学"大众化"不得不面对的现代性境遇。要想突破困境,需要社会为各个文化领域的自治发展提供条件,使文学获得充分的自律,也要依赖大众教育程度的普及和鉴赏水平的提高,使其能够真正从精神上享受文学。当社会能够为各个文化领域的自治发展提供条件,  相似文献   

7.
从《诗经》婚恋诗看女性的爱情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佳 《文化学刊》2015,(4):79-81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其中包含了多个层次的歌颂,婚恋就是歌颂的对象之一。本文主要是通过对《诗经》中的婚恋诗进行简单的阐述,将纯真与质朴的感情展示出来,表达古代女性对幸福生活和自由恋爱的渴望,映射出当时社会女性的爱情观以及对现代女性在爱情观上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魏晋时期是中国社会政治、思想、文化变动的重要时期。这种变动也传导到魏晋时期音乐美学思想的流变上。魏晋前的音乐美学思想以儒家音乐美学思想为主流,强调音乐的政治教化功能。魏晋时期的音乐则表现出一种自觉的意识,强调音乐自身审美的独立性,反对强加于音乐身上的意识形态内容,嵇康的《声无哀乐论》是魏晋时期音乐美学思想流变的典型表现。同时,魏晋时期音乐的自觉又是当时人的自觉的一种展现。  相似文献   

9.
郝朝帅 《文化学刊》2013,(1):161-167
电影《金陵十三钗》问世后受到了较多的非议,这其中透露出以何种姿态面对历史悲情的意见分歧。对于民族记忆中最深痛的那段历史,当代走过从无法言说到直面惨痛的一个过程。而这种直面伤痛的文化姿态让很多人难以接受的现实处境,又与今天人们面对世界时普遍的自信心态,形成一个值得思考的悖论。  相似文献   

10.
茆晓君 《文化学刊》2010,(2):183-185
<正>派克没到北京之前就说过:"不住上20年,谈不上写关于中国的书。"孔飞力先生通过一些清史资料与扎实的中文基本功却写下了在美国历史学界引起极大反响、普遍被人们认为起到了开学术研究风气之先的《叫魂》。通过独特的视角,将1768  相似文献   

11.
张金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2,(13):178-182+194
钱锺书对于“以史证诗”虽然多有批评,但其学术研究中却多有采用之者,这一点比较集中地体现在《宋诗选注》之中。《宋诗选注》中的这些“以史证诗”的诗学批评在思想理路和实践层面上显示了“以史证诗”作为一种批评方法具有的活力和价值——即“以史证诗”不仅仅只是通过历史史实的考据证明诗歌所反映现实的真实性,亦可反向释证诗歌的艺术虚构性,阐明诗人的隐含的现实寓意。钱锺书的“以史证诗”所展示的以文学为本的学术品格对中国诗学研究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2.
《左传》宣公十二年楚庄王叙及周武王克商之事,引用了部分诗句,有“其卒章”“其三”和“其六”。荆州王家嘴楚简《诗经》中有“其二”“其三”等分章的标注,据此,《左传》宣公十二年楚庄王引诗中的“其三”和“其六”亦应是《武》篇的分章标示。类似王家嘴楚简《诗经》中有分章标示的抄本,至迟在春秋中期楚庄王时就已在楚地开始流传。  相似文献   

13.
《中国文学》对外传播的历史贡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文学》存在了50年,我为这本杂志服务了35年。可以说,我的青春热血,我一生大部分年华都献给了这本为中国对外传播事业作出了历史贡献的文学刊物。由于种种原因,刊物已于2001年停止运作,但它为中国对外传播事业建立的功绩将长留在读者中间。  相似文献   

14.
陈洪标 《文化交流》2010,(10):75-78
宁海作家浦子印销4.8万册的长篇处女作《龙窑》自出版后受到多方关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文艺报》《文学报》等媒体先后发表了对该小说的评论文章,雷达、李敬泽、陈思和等10多位作家和评论家对这部小说纷纷叫好.称该小说是“对时光深处的乡村和大地充满诗意的怀想”。  相似文献   

15.
一直以来,古英诗<水手>的现代英译版本繁多,孰优孰略难以分辨.文章通过细读文本的方法,参照其他学者译文,寻找词源,揭开庞德<水手>中独特译法之困惑.  相似文献   

16.
《上海女孩》是美国华裔女作家邝丽莎的一部畅销小说。作者以第一人称回顾性视角和华裔女性的声音,描述了一对华裔移民姐妹俩之间的情谊以及战争、移民、身份和爱等主题。作者在小说中将真实的历史事件和虚构的故事情节穿插起来,试图通过文学想象来重构历史,以此来唤醒人们对战争以及移民经历的记忆。  相似文献   

17.
陈强 《文化学刊》2023,(7):244-247
“美学的和历史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所遵循的基本评判尺度,长期以来,学界对川剧《铡美案》的研究多集中在美学层面,历史的观点并未得到足够的重视,这不利于其长远发展。运用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的基本观点,本文对川剧《铡美案》中的诸多历史疑误进行考辨。考辨可为今人正确处理铡美案戏剧改编中的真与善、合理平衡改编中的情与理、适度整合改编中的传统与现代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8.
老子、庄子的"反"道是中国文化传统中"反向性"思维方法的体现与运用。"反"是"道"最基本的运动特性。它包含了生成、对反、回归的"三"反含义。生成是从无到有,是朴散为器,是文明的器化运作;对反是对立面相互依存和物极必反,是阴阳互动,虚实相生;回归是从有入无,是文明的归藏、归潜、归化,是与道俱化。道的"三"反也是万物的自性有他,是向他而化。在"三"反中,老子更注重方法上的"对反"策略,庄子更注重人性的"回归"主题。从回归主题看,"反"又具有生命死亡、人性回返、回环往复的三重含义。  相似文献   

19.
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网络游戏成为大学生主要的娱乐方式之一,历史类手游《王者荣耀》在众多游戏中脱颖而出,成为当今对中国青少年影响最大的游戏之一。笔者以问卷调查的基本方式,着重分析网络游戏《王者荣耀》对大学生历史观影响的具体情况,从而进一步探讨解决历史类游戏中的历史知识与客观历史史实之间的矛盾问题。  相似文献   

20.
刘诚龙 《职业圈》2013,(13):108-108
“不虚美,不隐恶”,这是史家的胆力。如司马迁著史,既给古代大人作传,又给当代皇家盖棺,给古代的好说,只要不是影谤,随你怎么写,不关他屑事;给正当政的,那就不同了,老虎屁股谁摸得?给他搽脂抹粉,他高兴;打他回原形,心狠的,夷你九族,心厚道些的,也会削你脑袋(后朝给前朝作史,也是如此,前朝多是后朝的敌人,怎么落笔?你看着办。),司马迁确定的这作史六字律,尤其是“不隐恶”,那确是需要超常胆力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