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归去来兮辞》是晋代陶渊明的作品,一直以来,备受推崇。在现行的高中语文教材中,它被选入了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第五册第二单元。但是这篇作品的主题引起了人们的颇多争论,对于语文教师的教学来说,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本文将结合相关的研究成果,从这首辞的文本定位、写作时间、题解以及主题思想方面进行综述,并提出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3.
4.
《归去来兮辞》是陶渊明的名作,在过去的诸多点评中,都认为此文着重表现了作者辞官归隐的愿望,突显了作者不为世俗同流合污的处世原则。但作者通过多年对此文的教学,认为之前的点评并未说重要害,通过分析后提出了对此文主旨的另类看法。  相似文献   

5.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运,觉今是而昨非。舟遥遥以轻扬,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曦)微。  相似文献   

6.
《归去来兮辞》是我国古代“隐逸诗人之宗”陶渊明的传世名篇,北宋文学家欧阳修曾对这篇作品评价甚高:  相似文献   

7.
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中喊出久郁心中之志:“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违心的官场日子即将结束,未来的顺心的生活即将开始,那就按照自我的意志遂心遂意地生活下去,悔悟与畅快之情溢于言表!归隐生活其乐无穷!  相似文献   

8.
新编人教版高中语文文言文课后的注释存在一些可议之处。该文就《归去来兮辞》一文中的"瓶"、"役"等十条注释提出商榷意见,以供教材修订时参考。  相似文献   

9.
宋代欧阳修说过:“晋无文章,惟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一篇而已。”作为陶渊明最后和上层社会决裂的宣言书,这篇文章给我们留下许多值得思考与珍惜的财富。我是这样教学的:  相似文献   

10.
《归去来兮辞》是陶渊明抉绝官场、归隐田园的宣言。崇尚自然是陶渊明对人生最深刻的哲学思考,陶渊明真正的平凡和独特在归隐之后。他的胸襟气韵、人格涵养使他的生命更成熟、更具哲学魅力。陶渊明也因此成为一个典范,以自然真淳的人生追求、躬耕自给的生活选择、松菊诗酒的淡泊之境,为后世建立了“真隐”的风范。  相似文献   

11.
舟遥遥以轻飚,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慑晨光之喜熹。乃瞻横宇,载欣戴奔.僮仆欢迎,稚予侯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筋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遇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焉焉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相似文献   

12.
《归去来兮辞》是隐逸诗人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前人推崇备至。北宋文坛领袖欧阳修曰:“两晋无文章,幸独有《归去来辞》一篇耳。”现行人教版高二册语文选人此文.下面讨论一下有关的两个问题。  相似文献   

13.
"以"字是古汉语中常用的虚词之一,出现频率之高,容易混淆,本文结合《归去来兮辞》中的"以"字作用法辨析,并强调一同作连词用的"以"字与"而"字有异曲同工之妙,以此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言话语。  相似文献   

14.
15.
《归去来兮辞序》是研究陶渊明请令彭泽前后仕农生活的重要文献,涉及到陶渊明行实的一些重要问题,如请令彭泽前的生活状况、“诸侯以惠爱为德”的“诸侯”究竟指谁、陶渊明为令彭泽时是否得到了“公田之利”等问题,序文虽有交代,但因读者的理解不同,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对上述问题的看法也就存在着较大分歧。文章结合陶渊明诗文及有关文献,对上述三个问题作了辨证,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6.
《归去来兮辞》堪称陶渊明的人生分水岭,写下此文后陶渊明彻底离开官场,归隐田园。陶渊明在文中向世人宣告了自己归隐田园的坚定信念,向往着归隐后的惬意与欢愉。这决绝、欢愉背后又隐藏着陶渊明理想破灭后的失意与无奈,朴素清新的文字蕴藏着复杂幽微的心灵世界。  相似文献   

17.
陶晓跃 《师道》2005,(8):25-26
《归去来兮辞》是陶渊明41岁时,辞去仅任了八十余天的彭泽令后所写的一首诗,这首诗淡远、疏放而拙朴,是诗人心胸的真实展示,是诗人灵魂深处的歌。  相似文献   

18.
“三径就荒,松菊犹存”,课注释“三径”为“院中的小路”,这不算错。但这句话的真正所指却没有讲清,“三径”实指隐居。《三辅决录》:西汉人“蒋羽,字元卿,舍中三径,惟羊仲、求仲从之游,皆挫廉逃名不出。”这是说蒋调过着隐居生活,院子里有三条路,以便羊仲、求仲与他交住,而不再接待其他客人。这三个人都是不做官逃避名位的。所以,正确理解“三径就荒,松菊犹存”就是:“离从前的隐居生活有一段时间了,但是我的气节却没有改变(松菊是忠贞坚强的象征)”,这句话明为写实,实是抒情,读不知其出典,是很难领会陶渊明的言外之旨的。  相似文献   

19.
林语堂《归去来兮辞》译文赏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林语堂的翻译观和他对陶渊明的理解和推崇,然后分析了《归去来兮辞》的语言风格。在此基础上,主要采用不同文本对比的方法分析总结了译文的语言特色和翻译技巧,同时探讨了大师的“雅健”风格,以求一窥大师的的翻译风采,激励自己和更多的人来学习研究大师的翻译艺术。  相似文献   

20.
文章由传统解读所采用的阶钮分析法入手,立足文本,注重引导学生从“人”的角度去探索新背景之下的时代主题理解,采用诵读、联想,讨论,延伸四步法对《归去来兮辞》一文的主旨探究出了符合时代背景的新的理解——追求心灵的自由,在师生的交流中实现了在课改背景之下的有传统向现代的转变,真正实现了课堂高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