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罗伯特.李.弗罗斯特是美国二十世纪最重要的诗人,他的诗作以语言朴素、立意深邃而著称。短诗《金色从来不常驻》是弗罗斯特的一首典型的富有哲理的格律诗,表达了美好事物不长在的叹惋之情。这首诗最具特色的一点是语言和韵律结合之巧妙,这也是诗歌翻译的难点。三个中译本分别出自翻译界颇有威望的著名学者朱墨和翻译家曹明伦和方平之笔,而且各译本所用的译法不尽相同。对比研究这三个中译本在韵律节奏和措辞方面的翻译手段,旨在探讨英语格律诗汉译的策略,从而为诗歌翻译批评事业奉献一份微薄之力。  相似文献   

2.
<孤独的割麦女>这首诗取材于"日常生活中的人和情节",就事件而言是极其普通的.但是诗人通过想象和沉思使激烈的情感升华,使得普通的人和事在诗中呈现出不朽的韵味.本文将从这首诗的诗体、韵式、节奏、语音使用等几个方面分析这首诗的音韵特色,展示本诗的音韵风格及其对诗歌主题的烘托.  相似文献   

3.
在2001年4月13日,江泽民主席在古巴访问时,曾向卡斯特罗主席赠送了他亲笔书写的七绝一首.现借用江主席这首诗中的28个字编一个地名谜.先将这首诗编号如下:朝辞华夏彩云间,万里南美十日还。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  相似文献   

4.
诗可以言志,也可以抒情。可以咏物,也可以咏人。那么,我们要欣赏的就是一首咏美人的诗,这首诗出自英国十九世纪浪漫主义代表诗人拜伦之手,非常地脍炙人口。 说它是首咏美人诗,不单是指诗里描绘的是位美人,这首诗的旋律、节奏及各方面都体现出美感,下面,我们从两个方面来分析一下这首诗的优美之处。 (一)美的格律(阅读中的美感) 1.这首诗基本上都使用抑扬格(iambus)的格律形式,即由一个轻音节和一个重音节构成  相似文献   

5.
庞德所译的《长干行》在英美世界得到了一致好评,而实际上,庞德对该诗歌存在着大量的误译。翻译作为一项跨文化的交际活动,如何将原文的文化内涵呈现给异国读者十分关键。论文以庞德的这首译诗作为一个切入点,探讨跨文化语境中译本被读者接受并获得肯定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对鲁迅的《自嘲》一诗,研究者是有不同解释的.我认为,要确切地解释这首诗,就必须弄清《自嘲》这首诗的本事,这是确切地解释这首诗的一把钥匙.我认为这首名作所描写的,是鲁迅的一次避难生活,它是一首写实的诗.据许广平回忆,鲁迅寓沪期间,有过三次避难.第一次是1930年3月,鲁迅因参加自由大同盟、  相似文献   

7.
这首诗描写一九七六年一月首都人民顶着“四人帮”的威压,伫立长安街头,迎送总理灵车的动人情景.抒发了人民无比悲愤的思想感情,热情颂扬了周总理伟大一生的不朽业绩.阅读可分三个阶梯进行:第一阶梯:从分析入手,把握全文的思想内容.1、这首诗的哪几节是描写?表现了什么感情?提示:这首诗的①②③④⑧节是描写.①节描写的是一个(?)立在长安街上、凝然不动、渴望谒见总理遗体的作者的自我形象.②节是环境描写.几种  相似文献   

8.
黄洁 《考试》2010,(Z2)
有关诗歌形象方面的试题表述有:1.这首诗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请进行简要分析。2.这首诗写出了怎样的景与情?3.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4.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相似文献   

9.
该诗为十九世纪美国诗人朗费罗的作品.这首诗的语调坚强、乐观,体现了面对人生不畏缩的勇气,为后人广泛传诵,也是第一首汉译的英诗.本文采用了黄杲炘、黄新渠和黄一宁的三个译本,分别从用词、翻译技巧和诗的韵律三方对该诗进行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0.
古诗十九首之第十二首当分为两首历史上早有议论,但并不为大众接受,然而无论从不同文献的反映还是从诗本身观察,这首诗都应该分为两首,而第五首与这首诗下半部分的特殊关联更说明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艾米莉·迪金森"夜夜暴风雨,夜夜暴风雨"这首诗中两个关键的意象"大海"和"伊甸园"的内涵和外延意义的分析,提出了对这首诗意义的另一种解读方案.  相似文献   

12.
一、情绪的诗 在诗歌欣赏过程中,我们常说一首诗表达了什么样的"情绪"或"情感",一般不会深究这两个概念有何区别,为了作更细致的辨析,可以先来看两首诗,一首是杜甫的七律<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相似文献   

13.
"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这是后人对唐朝诗人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一诗的极高评价.千百年来,人们对这首"孤篇横绝,冠盖全唐"的诗赞不绝口.前人已经从很多方面对这首诗褒誉至极,本文单就它的时空意境谈一下自己的粗浅认识.  相似文献   

14.
雷丽娟  杨敏 《考试周刊》2010,(39):37-37
《未选择的路》是罗伯特·弗罗斯特的一首名诗。这首诗在韵律和形式上体现了传统诗歌的特征,在基调上反映了现代诗歌的特征。文章从语音标识、词汇标识、句法标识、修辞标识四个方面探讨这首诗的文体特点。  相似文献   

15.
署名蔡琰的作品共3首,20世纪对这3首作品的研究大体分为逐步展开、热门、停顿、全面深入四个阶段.前两个阶段主要围绕3首作品的真伪展开讨论,最后一个阶段逐渐转向对作品美学价值的深入开掘.现趋于判定五言<悲愤诗>为真作,骚体<悲愤诗>和<胡笳十八拍>为伪作;对作品美学成就的评判,主要集中在五言一首.  相似文献   

16.
1.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送日本国僧敬龙归韦庄扶桑已在渺茫中,家在扶桑东更东。此去与师谁共到?一船明月一帆风。(1)这首诗分为几个层次,它们分别写了什么内容?(2)请简析最后两句所运用的艺术手法与表达效果。2.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相似文献   

17.
本文将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次探讨这首诗的文体特点,通过主题、语音、词汇与句法特征、修辞手法等客观标准分析这首诗的魅力所在。  相似文献   

18.
赵松 《初中生》2017,(23):42-44
[赏读] 公元763年,历时近八年的“安史之乱”终于平息.向来照顾杜甫的严武,回到成都,继续主政蜀中.杜甫也回到了成都草堂.这首诗,即写于此时. 杜甫这首诗,写得极为明朗开阔,通篇未提及自己的心事.他在这首诗里使用了一种先写动再写静、先写有声再写无声的手法.  相似文献   

19.
Transformations是自白派女诗人Annie Sexton最著名的诗集.诗集以后现代角度重构了格林童话的17个故事,揭示了现代社会浪漫、纯真与意义泯灭的反童话的本质.文章以<小红帽>为例从这首诗解构性创作观念和体现重构趋势的写作手法两方面分析了这首诗中的后现代元素.  相似文献   

20.
这是一首激情澎湃的小诗,作者在初中毕业前与同学离别之际,写下这首诗,与全班同学共勉.诗以"风雨"作为感情抒发的喷火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