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对陶渊明《桃花源记》中“芳草鲜美,落英缤纷”之“落英”,一些文学读本甚至新编《辞源》都解为“落花”,我认为这是不妥当的。“落英缤纷”之“落”不能解为“凋落”。虽然“落”有“凋落”、“零落”之意。但“落”还有“始”之义。《尔雅释诂》曰:“落,始也。”此义在先秦古籍中运用较多,如《左传昭公七年》:“楚子成章华之台,愿与诸侯落之。”王念孙曰:“《尔雅》:‘落,始也。’与诸侯落之者,与诸侯始其事也。《楚语》(上)‘伍举对灵王曰:今君为此台,愿得诸侯与始升焉。’是其明证矣。”“落”作为“始”义在《诗经》中也有例证。如《周颂访落》:“访予落止,率时昭考。”宋朱熹注:“落,始  相似文献   

2.
说避讳     
封建时代对君主和尊长的名字,不直接说或写出,加以回避叫避讳。避讳始于周代。《左传·桓公六年》:“周人以讳事神,名终将讳之。”周时是“以讳事神”,不为君讳,“克昌厥后,骏发尔私,不为文(周文王)武(周武王)讳也。”只是到了汉代始避君讳。例如:汉高祖讳“邦”,《史记》、《汉书》凡“邦”多改作“封”;“吉甫更娶后妻,生子曰伯邦(《蔡中郎传·琴操履操序》;“昔尹吉甫信后妻之谗,而杀孝子伯奇,其弟伯封。”(《太平御览·九百二十七  相似文献   

3.
我从离骚、九歌和九章等屈原的作品搞出下列十多组诗句;每一组包括一句、两句到四句不等。对这些诗句的解释我阐述自己的看法,是由于我对别人对诗句中某些词的解释多少不能同意。 一、余既不难乎离别兮,伤灵修之数化。 王逸针对头句注:言我竭忠见过,非难与君离别也。以难字注难字,今人容易误会为难易之难。头句和《左传》成公二年“人不难以死免其君”的“难”字语法功能相同。因为都以动词为宾语,所以应读去声,词义同患,也可解作惮字;而王逸在“岂余身之惮殃兮”下,便是以难字注惮,和《释名》以惮释难形成转注。不怕离开朝廷,也就是不贪恋富贵爵禄,含义自然是深刻的。而难易的难常用在动词或动宾词组之后,如“行易知难”、“行路难”,与此完全不同。  相似文献   

4.
王力主编《古代汉语》说:“者”字是一个特别的指示代词,它通常用在形容词、动词或动词词组的后面组成一个名词性词组,表示“……的人”“……的事物”。还列有“词气词‘者’”一项。 这大体代表了语法的一般说法。 郭锡良、李玲璞主编《古代汉语》将者字结构分成两类:  相似文献   

5.
1.1《古汉语简明读本》(下简称“读本”)上册第四页: 今而后知君之犬马畜伋。(《孟子·万章下》)——从今以后才知道您是象对待狗和马一样来畜养我孔伋的。 这里的“君”字用“您”来对译,不大确切。 “君”作为对对方的尊称,相当于“您”,应该是面对面的对话中对对方的称呼(书信上尊称对方也可以用)。据杨伯峻先生统计《孟子》上用“君”字165次。作“国君”讲的152次,作“为君”讲的1次;其余12次都是作为对称词“您”讲的,这12次中没有一次不是面对面的对话用的。《梁惠王下》2·12用了4次,2·16用了5次,《腾文公上许行》用了2次,《万章上》9·2用了1次。  相似文献   

6.
释“瓜子”     
“瓜子”一词,是甘肃、陕西、四川等地常用的方言俗语,其义与通语称白痴为“傻瓜”或“傻子”相同.前人所作的笔记杂著,偶也记述“瓜子”一词,而于词源则语焉不详.如清代黎土宏《仁恕堂笔记》中说.“甘州人谓不慧之子曰瓜子,殊不解所谓.后读唐书:贺知章有子,请名于上.上笑曰:可名之曰孚.知章久乃悟上谑之,以不慧,故破孚字为瓜子也.则知瓜子之呼,自唐以前已有之.”但现在通行的辞书转引记述此词甚为纷乱,或作“瓜子”,或作“爪子”,或“瓜子”、“爪子”并存而不辨其误,所以本文首先辨正各书引述讹误,然后考释其词源本义.  相似文献   

7.
“兴观群怨”是孔子论《诗》的名言,“群”是其中的核心,群,君也。君子是孔子培养人才的标准,君子之道也是那个社会防范未然最根本性的措施。而作为君子也就有了一生也做不完的事情,通过完善自我并最终完善社会。孔子的弟子继承了这一传统。  相似文献   

8.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见《孟子·公孙丑》)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年出版的初中《语文》课本(第五册)给“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作注:“所以君子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胜利.”中华书局1963年出版的《孟子译注》(杨伯峻编著)给“有不战”作注:“此‘有’字可以译为‘有无’之‘有”;亦可读为‘或’,古书‘有’与‘或’经常通用,译文系用‘或’字之义.”以上两注都似不妥.  相似文献   

9.
《史记》由五体构成.本纪十二;表十;书八;世家三十;列传七十.凡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司马迁作史,列本纪为五体之首,系全书之总纲.起自黄帝,迄于太初,书上下三千年史事,成一家之言.所称本纪者,裴松之《史目》之:“天子称本纪,诸侯称世家”.张守节云:“本者,系其本系,故曰本;纪者,理也,统理众事,系之年月,名之曰纪”.刘知几云:“盖纪者,纲纪庶品,网罗万物.考篇目之大者,其莫过于此乎?……盖纪之为体,犹《春秋》之经,系日月以成岁时,书君上以显国统”.据  相似文献   

10.
我们想用一个较文雅的词表示同事或同行的意思,一定会想到“同仁”这个词。如果有人用“同人”,大家可能感觉有些用词不当。其实,表示同事或同行的意思,“同人”和“同仁”是一样的。为什么大家现在倾向于用“同仁”来表示同事或同行的意思,而不大使用“同人”呢?这大概和这两个词的文化色彩有关系。“同人”最早出现在《易.同人》:“同人于野亨。”孔颖达疏:“同人谓和同于人。”作为一个卦名,“同人”意为与人和协。后来引申为归向之民。南朝陈徐陵《梁禅陈玺书》:“殷牖斯空,夏台虚设。民惟大畜,野有同人。”又引申为志同道合的朋友。唐…  相似文献   

11.
论杜甫的谏臣意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杜甫忠君似乎是自宋以来人们的共识。但杜甫并非那种“一饭不忘君”的愚忠之辈,他秉承先儒的“君子”理想,把“道”作为君臣关系的基点,以“道”评君,以“道”讽君,以“道”行己。在杜甫的创作和生活中,君道和臣道把握得较准确。他的忧国忧君,实则忧道忧民。所以杜甫并非“一饭不忘君”,而是“一饭不忘民”,他是以君子之道,行直臣之忠,尽谏臣之职  相似文献   

12.
《诗经》中有不少写体貌的形容词,这里单说词义相近的一组:展、泄泄,舒、脱脱、掘阅,宽、(?)、轴等.展泄泄《诗经》中“展”字凡五见,词性是名词的一,是本义;形容词的四,是引申义.就先说名词“展”.《鄘风·君子偕老》:瑳兮瑳兮,其之展也;蒙彼绉絺,是绁袢也.  相似文献   

13.
《无能子》大约成书于公元887年前后,由晚唐时期无名氏所作。其观点继承了道家老子的“无为”、“自然”和庄子的“齐物论”等思想。《无能子》中充满了批判,尤其是对君主专制社会表达了强烈的不满,作者认为君主和圣人给世间带来无尽的灾难和负面影响,纵然有丰功伟绩和文治武功的帝王也是如此。此书代表了晚唐时期的一种社会批判思潮。本文就《无能子》批判君主的思想展开分析,梳理其批判思路。  相似文献   

14.
《千唐志斋藏志》(北京文物出版社1983年版)第1180页《唐故留守右厢都押衙都虞侯黄州长史兼监察御史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太子宾客上柱国魏府君(望先)志铭》(咸通十一年十一月二十二日),将“望先”著为魏府君之名有误。魏府君名实为“顼”。志文:“魏氏望先,钜鹿人也。……暨于皇考讳叔文,乃婚范氏夫人,有子三人,……季曰顼。顼字遵圣,婚故牛相国押衙,兼侍御史韦公俭长女。……有男六人,长曰昭范、二曰虔  相似文献   

15.
诗经三百零五篇,包容、再现了自西周初始及以后五百年间的社会生活,语言简洁成了特点之一。以简洁的语言表现丰富复杂的社会生活,何以能做到呢?探究其用字之法,从中可以找到答案。 以“子”字用法为例。全诗“子”凡454见。 “子”,篆字为,《说文》:“十一月阳气动,万物滋,人以为称,象形。”段玉裁注云:“本阳气动万物滋之称,万物莫灵于人,故因假借以为人之称。”又说:“象万物滋生之形,亦象人首与手足之形也。”  相似文献   

16.
考察《淮南子》中所有的“莫”字,从其语义和句法功能分析,《淮南子》中的“莫”有无定代词和否定副词两种用法,作无定代词占优势.“莫”作无定代词表示“没有什么人(事、物)”,作否定副词表示“不”.“莫”可用于叙述句、比较句、宾语前置句、“莫不”固定结构句.  相似文献   

17.
捉“捉”字的本义为握.《说文》:“捉,搤((?),通扼)也.从手.足声.一曰握也.”《左,僖二十八年》载晋国人恢复了卫侯的君位,他比约定的日期先回到了卫国.这时.“武叔将沐,闻君至.喜,捉发走出.”(武叔打散了头发正准备洗,听说国君到来.很高兴,握着头发就跑了出来.)“捉发”亦作“握发”《史记·鲁周公世家》载周公之子伯禽封于鲁.周公担心儿子会自以为了不起,告诫儿了说:“我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bǔ,咀嚼着的食物).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此外如“捉刀”、“捉手”.“捉笔”等语词,其中的“捉”皆释为“握”.但此义项现代汉语中已无.  相似文献   

18.
郑珍(1806—1864),字子尹,晚号柴翁,贵州遵义人,晚清著名的经学家、诗人,号称“西南巨儒”。其著作主要有《仪礼私笺》、《说文异字》、《巢经巢集》等。莫友芝在《巢经巢诗钞》序中说:“论吾子平生著述,经训第一,文笔第二,歌诗第三;而惟诗为易见才,将恐他日流传,转压两端耳”。的确,他的预见性是十分高的,在清末至民国年间,郑诗备受时流推崇。但当代一些评论  相似文献   

19.
词的本义,即词的原始意义。在中学文言文教学中,我们常常碰到一词多义的问题,而且知道不论一个词有多少项意义,几乎都是由它的本义直接或间接地引申演变而来的。如: “左、右”,甲骨文里一个象左手,一个象右手,这就是其本义。后来除了表示方向的意义以外,转化为助手、帮助、协助的意思。如《尚书·毕命》:“周公左右先王”。如果字形加了人旁,词义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因右手力大,专指神的帮助,写作“佑”或“祐”,《尚书·汤诰》:  相似文献   

20.
会意类例     
会意,六书之一,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体字合起来表示一个新的意义的造字方法。许慎《说文解字》:“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捞,武、信是也。”比,系两个事物(字),会合它们的意义,来体现造字者的意向。如“休”字,由“人”和“木”合成,表示人在树旁休息;“看”字,由“手”和“目”合成,表示手放在目上方,好挡住光线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