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品德与社会》是小学阶段对儿童进行品德教育的主要课程。品德教学是学生在学校所受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在人生之路上刚起步的小学生来说更为重要。陶行知先生曾说过,生活即教育。在品德教育中我们要特别关注儿童的现实生活,以他们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基础,真正做到品德教学的实效性、针对性。  相似文献   

2.
<正>《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阶段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新课程理念倡导品德教育回归生活,强调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基础。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我们要特别关注儿童当下的现实生活,增强教学的实效性和针对性。《品德与社会》课程以儿  相似文献   

3.
品德的形成至关重要。而品德课程是让学生形成良好品德的最重要的一门学科。如何提高小学品德的实效性则成为学校亟待解决的问题。品德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品德教学应从课堂生活拓展到儿童的学校、家庭和社会生活,最大限度地、立体地整合各种教育资源,使学校、家庭、社会都成为品德教育的场所。换言之,小学品德教学要求教师合理整合各种资源,提高其实效性。  相似文献   

4.
新课程理念倡导品德教育回归生活,强调以儿童现实生活为课程基础。在品德教学中我们要特别关注儿童正在进行中的现实生活,真正做到有实效性、针对性。  相似文献   

5.
《品德与生活》是新一轮课改中新设的一门活动型综合课程。教材编者力求在教科书中尽量多地反映出当代儿童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现实生活,以增强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这对长期以来形成的脱离儿童生活、单向说教和灌输的传统品德教学方法提出了挑战。  相似文献   

6.
小学品德学科新课程标准指出:“良好道德的形成必须在儿童的生活过程中,而非在生活之外进行。”因此,要提高品德教育的实效性,就必须让教育活动植根于学生的现实生活之中,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引起学生真实的情感体验,促进知与行的和谐统一,生活化应成为品德课堂教学永恒的追求。  相似文献   

7.
《小学生品德的形成与发展》第六章、第七章是教材的第四部分 ,主要包括了四个方面的内容 :一、品德教育过程中学生品德的形成及如何组织品德教育过程 ;二、课堂纪律教育 ;三、常用的品德教育方法 ;四、品德形成与发展的研究特征、准则、研究设计及研究方法。这部分教材着重强调了思想品德教育工作一定要遵循科学规律的观点 ;揭示了理论来源于实践 ,又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完善和发展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指出当前学校品德教育工作要科学化 ,要结合儿童品德形成与发展的内部规律 ,对学校教育过程中学生品德的形成作科学的分析 ;总结了已经形成…  相似文献   

8.
儿童品德主要是指儿童教育的品德素质,包含勇敢、坚强等方面,在幼儿初期展开品德教育,是教师根据儿童品德教育的要求和内容,对儿童施加正确的影响,能够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为幼儿未来形成良好的品德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指出:小学低年级阶段是儿童品德、智力、生活能力等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为了增强儿童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切实地为他们形成正确的生活态度、良好的道德和科学素质等打好基础,教师必须充分关注低年级课程在形态、内容以及教与学的方法等方面与中、高年级及幼儿园阶段的区别与衔接,构建符合本阶段儿童身心发展特点和素质教育精神的课程。  相似文献   

10.
李香 《考试周刊》2015,(24):118
<正>新课程标准指出:"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良好的品德形成必须在儿童的生活过程之中"。因此,在教学中,要针对学生生理、心理特点,从生活实际着手,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体验教育,使品德教育能真正打破说教形式,具有实效性。体验式学习是指在道德情境、道德形象的作用下,学习者通过类似身临其境的氛围和细微体察,以及换位思考等真切的内心活动,对道德问题获得真实感受和经验的学习方法。它  相似文献   

11.
王庆梅 《山东教育》2009,(10):50-51
追求品德教育的实效性的新课程《品德与生活》教学改革的基本追求。课堂教学是落实新课改理念的主阵地。如何提高《品德与生活》课教学的实效呢?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品德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必须贴近儿童的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  相似文献   

12.
<正>道德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中国古代道德的学问被称为"做人的学问",在西方,伦理就是实践哲学。对于儿童,道德教育的内涵是培养良好的品德,而实践、活动对品德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是个体品德形成、发展的根源与动力。品德与生活新课标也提出,课程的呈现形态主要是儿童直接参与的主题活动、游戏和其他实践活动。因此,为了增强品德教育的实效性,必须关注活动的过程,重视儿童参与实践的过程,珍视儿童体验宝贵经验的  相似文献   

13.
李金禄 《教育》2011,(15):44-45
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革命的理想,共产主义的品德,要从小开始培养。"这一理论告诉我们,学生的道德品质教育不但要抓,而且要从小抓起。儿童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在对儿童进行品德教育时,应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通过儿童对生活的理解感悟、实践体验、认识提高,来达到提高  相似文献   

14.
品德素养一直都是教育领域非常关注的教育问题。学前教育阶段是幼儿的启蒙阶段,也是幼儿认知的关键时期,同样是对幼儿开展品德教育的重要阶段。在幼儿的品德教育方面,幼儿园、家长和幼儿教师都担负有一定的责任和义务,家园共育视角下的幼儿品德教育体系建立和品德教育活动组织安排,才更有助于提升幼儿品德教育的实效性,培养幼儿正向的品德素养。本文简要阐述了学前教育阶段影响幼儿品德素养的因素,分析了家园共育视角下学前教育发展幼儿品德教育的价值和意义,总结了家园共育视角下学前教育发展幼儿品德素养的策略和路径,希望有助于家园共育下幼儿良好品德的形成。  相似文献   

15.
<正>小学《品德与社会》的课程目标,主要通过教师指导下的各种教学活动来实现,开展有效的教学活动是提高品德教学实效性的有效途径。因此,品德课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设计时,要紧紧围绕主题内容来确定活动目标,使活动贴近儿童的生活实际,注意强化儿童在活动中实践体验,让儿童在多样化的教学活动中通过自己的生活实践和活动体验来获得认知发展,从而不断提高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生动性。小学品德课的教学模式是以活动为载体,教师通过指导学生开展有效的教  相似文献   

16.
“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因为道德存在于生活之中,品德教育要回归生活,而且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儿时的生活经验会给人的一生带来深远的影响。因此要关注儿童的现实生活,教育的内容和形式都要贴近儿童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一、让教学源于儿童生活《课标》指出:“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这不仅要求教育者要尊重学生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同时也说明学生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要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开始,也说明“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  相似文献   

17.
长期以来,品德的教学内容在学校安排的课程计划中,品德的教学仅在40分钟的课堂里。然而,从品德教育的实效性和趣味性来看,这样的“课堂”太小了。教学实践告诉我们,把品德教学的内容与儿童生活紧密联系,才是真正的“育人”之道。  相似文献   

18.
新课程倡导小学品德与生活要加强教学实效性,让学生在生活体验和社会实践中养成道德观念,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因此,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师不能理性化地过重灌输,而应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和行为环境,让学生回归生活,感受品德教育,以促进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  相似文献   

19.
长期以来,品德的教学内容在学校安排的课程计划中,品德的教学仅在40分钟的课堂里。然而,从品德教育的实效性和趣味性来看,这样的"课堂"太小了。教学实践告诉我们,把品德教学的内容与儿童生活紧密联系,才是真正的"育人"之道。  相似文献   

20.
正如课程标准所指出的,“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的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识”,而且,“良好品德的形成必须在儿童的生活过程之中,而非在生活之外进行”。要提高品德教育的实效性,就必须让教育活动植根于学生的现实生活之中,在学生的现实生活之中,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引起学生真实的情感体验,让学生掌握认识世界的方法,确立价值观,感悟做人的道理,从而“为他们在价值多元的社会中形成健全的人格和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