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作家张丽钧在散文《捐》中写道:"如果要评选2008年度热词,我想含泪推荐‘捐’字。"确实,汶川地震后,一个"捐"字,就是一颗温暖的心,它所折射的是一个民族的大爱。那段时间,孩子们也在学校的组织下开始捐款了。班主任老师考虑到我们班的这些孩子平时  相似文献   

2.
1948年国民党政府在全国十一个区开展了一项"救济特捐"征募工作。救济特捐由临时财产税发展而来,具体负责征募的机构有中央层面的行政院救济特捐督导委员会和地方层面的各区救济特捐募集委员会。由于当时户籍调查不全,居民财产无登记;特捐系劝募性质,无强制执行之规定;地方当局不积极推动等原因,救济特捐征集过程中困难较大。虽然征募一再延迟,但终归还是募集到了一定数额的资金用来赈恤难民及举办救济事业。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通过对20世纪初年女子国民捐运动的考察,来探讨这一时期女子国民意识尤其是女子"义务意识"的觉醒及其发展。本文分三个部分:"女国民"意识的觉醒;女子国民捐运动的概况;女子国民捐运动的分析及其意义。  相似文献   

4.
捐,烦恼一串"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每当有同学重病,有地方遭受自然灾害,大红的捐款箱便立在了校园里。乐善好施是美德,爱心培养是素质教育的重要部分,本来捐款是一件表达爱心的好事,但好事有时也会变成负担,为捐与不捐,捐多捐少而犯难……  相似文献   

5.
超限效应     
<正>马克·吐温听一位牧师演讲,最初感觉牧师讲得好,打算捐款;10分钟后,牧师还没讲完,他不耐烦了,决定只捐些零钱;又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他决定不捐了。在牧师终于结束演讲开始募捐时,过于气愤的马克·吐温不仅分文未捐,还从盘子里偷了两元钱。这种由于刺激过多过强或作用时间过久,而引起逆反心理的现象,就是"超限效应"。  相似文献   

6.
<正>在国内接受过教育的人对"邵逸夫"这3个字一定不会感到陌生。邵逸夫先生热心科教事业众所周知,但知道他捐赠医疗的人却并不多。"邵先生牙齿不是很好,在香港经常去的一家牙科医院是由美国罗马琳达医院协助管理的,他很认可这家医院的运作模式。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内地的医疗条件和技术还比较落后,邵先生捐巨资建设了现在的邵逸夫医院,管理方自然就选择了罗马琳达大学医学中心。"对于医院的这段历史,蔡秀军一  相似文献   

7.
《中国科技奖励》2004,(7):65-65
国科奖字第13号 根据《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和科学技术部3号令《社会力量设立科学技术奖励管理办法》第十七条、十八条的规定,科学技术部依法注销由杜邦中国集团有限公司设立的"杜邦科技创新奖"、香港亿利达工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永龄先生捐  相似文献   

8.
明代治颍名宦的捐赈行为,特指颍州名宦在任中通过自捐资财、俸禄以及倡捐、集捐人力、物力、财力以实施赈灾、赈济,从而造福于颍地的行为。它是官赈之外很难得的善举和德行,具有关爱于人、祛苦与乐的人道主义价值特征;以人的生存利益为主题的人本主义价值特征和建造人的精神品质环境的人文主义价值特征。明代治颍名宦捐赈行为的这些基本价值特征,对于当下倡导的"善政体系"的建设,是一种可资参鉴的政治文化资源。  相似文献   

9.
捐款人是谁     
《高中生》2008,(16)
某校抗洪抢险献爱心捐助小组收到一大笔没有署名的捐款,经过多方查找,最终确定是赵某、钱某、孙某和李某中的某个人捐的。经询问,赵某说:"不是我捐的。"钱某说:"是李某捐的。"孙某说:"是钱某捐的。"李某说:"我肯定没有捐。"最后经过详细调查证实,四个人中只有一个人说的是真话。  相似文献   

10.
老师经常对同学们讲:你们要日行一善啊。什么是日行一善呢?就是每天做一件好事。贝蒂最喜欢为海登嬷嬷慈善会收集善款。什么是善款呢?就是用来帮助别人的钱。捐善款的都是些很可爱的人,有时是一对快乐的恋人,他们在捐了钱以后会"笃"的一下,互相接个吻;有时  相似文献   

11.
    
正TOP1冰桶挑战事件:这项席卷全球的公益活动,是为帮助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简称ALS)患者,即俗称的"渐冻人",最著名的渐冻人就是科学家霍金。参加名拍摄自己浇冰水的视频上传网络,并提名三人接受挑战,不敢接受挑战者捐出100美元善款。全球无数名人都参与支持这一项目。★无敌的星:桶小,骂你不认真;桶大,骂你冰太少。只浇不捐,骂你作秀;只捐不浇,骂你没诚意。从国外传入,骂你崇洋媚外;从国内发起,骂你山寨。捐给ALS,骂你卖国贼;捐给瓷娃娃,骂你以前怎么不捐。捐少了,骂你赚那么多,就捐这么点!捐多了,骂你是妙作!最后你会发现骂的那些人,基本都没捐!★联通版王小贱:让这些接受冰桶挑战的明星去发生旱灾的地区泼冰水,又浇地又公益,还不浪费,多好!  相似文献   

12.
清代有关捐纳的社会舆论在甲午战争前后空前活跃,且逐渐形成"三论"并存、"停"论为主流的宏观态势.然而,因主张停捐的力量与主张行捐的力量相比劣势明显,致使停捐论在戊戌变法后遭受重挫.但是,经此时段,停捐论已深入人心,朝野有识之士对清王朝腐败根源的认识亦愈加深刻,并最终将捐纳与清王朝一同抛弃.  相似文献   

13.
《小学生》2013,(7):42-43
3月27日上午,山西省太原市青年路小学,二年级的少先队员们正在举行"捐一张废纸、献一片爱心"主题少先队活动。自编自演情景剧活动一开始,少先队员们就做了一个"生活中对废纸处理"的小调查。"把废纸直接扔掉;把废纸收集起来卖掉;把废  相似文献   

14.
S市特殊教育学校有30个盲学生,学校买不起"盲文纸"供孩子使用,便通过电视台向观众求援,他们希望爱心人士能将家里的旧挂历捐献出来,让盲学生以此替代盲文纸使用。节目播出后,全国各地的爱心人士都行动起来了,有人捐款,有人捐盲文纸,有人捐挂历——当然,捐挂历的最多。跟着回访的镜头,我看到堆积如山的一卷卷  相似文献   

15.
旅社战捐是抗战时期陕西省财政厅对西安市内旅社、旅栈、旅馆等征收的一项杂税杂捐.在税种名称上,经历了由“旅社附加振捐”到“旅社战时振捐”的变化;征收方式先为房间租金附加十分之一,后改为从旅社营业额中收取百分之十;税种性质则由附加税捐变更为类同正式捐税.征收方式的变更遭到旅社的强烈反对,并在旅店业公会的领导下开展了请免旅社战捐行动,在多次据理呈请申诉无效后,旅店业公会决定拒纳旅社战捐,消极抗缴.最终在西京市商会的斡旋下,陕西省政府做出让步,西安市旅社战捐问题得以成功解决.  相似文献   

16.
爱心大使     
班会课上,我们在为一个生病的小朋友捐款。同学们一个一个地走上讲台,把钱交给班长。班长数好钱,告诉副班长,然后把钱放好。副班长就在老师的记录本上写上哪个同学捐多少钱。同学们有的捐五元,有的捐十元,还有的捐二十元。张小莉上台捐款的时候,竟然拿出一张五十元的钱交给班长。班长看看记录本,说:"张小莉同学捐的钱最多,是我们的爱心大使!"话刚说完,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相似文献   

17.
我们捐点钱吧 "爸爸,妈妈,我们捐点钱吧!"去年,张国海"看"报纸,得知一些哥哥姐姐因家境贫困而面临失学,于是"慷慨"地捐出了自己的压岁钱.那时他刚上小学,识字不多,但十分关心时事,所以妈妈总念报纸内容给他听.就这样,张国海和妈妈一起到邮局给"海都助学组"汇去了一份心意.  相似文献   

18.
(四) 双关 ① “捐余玦兮江中,遗余佩兮醴浦; 采芳洲兮杜若,将以遗兮下女; 对不可兮再得,聊逍遥兮容与。”(《湘君》) ② “捐余袂兮江中,遗余褋兮醴浦; 搴汀洲兮杜若,将以遗兮远者; 时不可兮骤得,聊逍遥兮容与。”(《湘夫人》) 以上二例中的“玦” “袂”为“音、义双关语”,“佩”为“谐音双关语”,“褋”“杜若”为“借义双关语”。 这两节诗里的“捐玦”“遗佩”“捐袂”“遗褋”“采杜若”“搴杜若”等,究竟应当如何解释,古今众说竞起,如治丝益棼。其实王逸注释“玦”字时,虽拘泥于君臣关系,但  相似文献   

19.
捐与被捐     
泊客  贾迪 《师道》2013,(5):31-32
捐赠作为一种爱心教育的重要活动,本也无可厚非。"一方有难,八方支持。"作为古老久远的爱心活动,互帮互助,助人为乐,早已成为一种美好的品质,内化到民族的文化性格里去了。所以,作为教师都曾举行过捐赠活动培养学生的爱心,鼓励他们去践行爱,奉献爱。然而,如果有些细节不加重视,一不小心则能给孩子的心灵造成伤害。笔者通过访谈、网络调查等多种渠道,走近学生,聆听到他们心里对于捐赠的真实而独特的思想。一、学生观点小李:捐过呀,我们幼儿园时候就捐过。那时听老师说,阿富汗儿童生活困难,没有水喝,叫我们捐款,我们就捐了。捐了2元钱,  相似文献   

20.
超限效应     
正马克·吐温听牧师演讲时,最初感觉牧师讲得好,打算捐款;10分钟后,牧师还没讲完,他有些不耐烦了,决定只捐些零钱;又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他决定不捐了。在牧师终于结束演讲开始募捐时,过于气愤的马克·吐温不仅分文未捐,还从盘子里偷了2元钱。而这种由于刺激过多或作用时间过久,引起逆反心理的现象,就是"超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