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地理教学中的可持续发展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人口、资源、环境三大问题已成为困扰全球发展的严峻问题,如何处理好人地关系,使人口、资源、环境、社会、经济相互协调发展,实现人地关系的特续发展战略,是我们中学地理教育工作者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使命。在教学中,有目的、有意识地对青少年进行人口、资源、环境、科技的可特续发展教育.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口现、资源观、环境观、科学现,形成良好的人口意识、资源意识、环境意识、科技意识,要达到这一目的.我们就必须对中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可持续发展教育。  相似文献   

2.
【背景材料】材料一:2003年3月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指出,我们要清醒地看到,我国是一个有近13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解决好人口资源环境问题,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任务,人口资源环境工作仍然面临着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和严峻挑战。对此,全党同志务必高度重视……牢固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不断增强人口意识、资源意识和环境意识,继续坚持不懈地把人口资源环境工作抓紧抓好。材料二:世界人口如果以目前的增长速度发展,到2050年将达到100亿,…  相似文献   

3.
地理教学应该重点培养学生环境保护参与意识、可持续发展意识、人口意识、人均与国情意识、环境资源意识、环境科技与经济意识、环境法制意识、环境公德意识、全球意识。  相似文献   

4.
“持续发展”,是当代国际社会共同关心的一大主题。其核心,就是协调人口一资源一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以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围绕科学文化素质对生态环境影响这一命题,结合人口生态经济问题,系统剖析和论证了人口科学文化素质对生态环境意识、领导决策、控制人口增长、环境科学技术、就业的环境压力及环境人口容量变动等诸方面的影响和作用。进而提出,努力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科学文化素质,是实现我国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协调发展的根本前提。  相似文献   

5.
本从绿色明的要求出发,透视中国人口、资源、生态环境中存在的问题,积极探寻我国实现人口与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路径,如切实改变人口增长和经济增长模式,发展绿色产业、走产业生态化之路,依靠法律手段和经济手段,强化全民环保意识。  相似文献   

6.
中学地理教学目的要求:对学生进行环境意识和全球观念的教育,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人口观、环境观、资源观和可持续发展的观点;深化对国情、国力以及国策的认识,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以及对社会的责任感。当前,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人类创造了日益丰富。。的物质和精神文明,但由于人类在人地关系上的无知、缺乏自觉的环境意识,使全球的生态环境日益恶化,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问题不断困扰着人类,环境问题和人类命运紧密相连。因此,在地理教学中如何使学生具备较强的人类生存和可持续发展意识,培养学生自觉维护人类利益又不损害环境的地理行为素质,提高社会适应能力,是地理素质教育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7.
当今世界,随着人口剧增、生活需求扩大和工业的迅猛发展,人类共同面临着人口、资源、环境等日趋严峻的问题.然而环境问题的实质就是发展问题.要实现人地关系协调发展.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必须提高全民环保意识.因此,结合中学地理教学实际.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是中学地理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8.
地理新课程标准以资源、人口、环境为中心,围绕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其中"环保教育"课程是初中地理教学的一个重点。这些课程的安排,是让中学生多了解人类面临的种种环境问题,树立人与自然协调的可持续发展观念,培养正确的环境保护意识,并能自觉地改善我们周边的生态环境。当今世界,人口、资源、环境问题日益突  相似文献   

9.
刘人畅 《考试周刊》2012,(57):126-126
地理学科从自然和社会两方面让学生科学地认识世界,使学生了解社区、村镇、城市、国家、世界、地球及其宇宙环境,培养资源意识、人口意识、环境意识、全球意识,这些都是现代人必须具备的素养,是人类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地理教学在我校极受重视,为地理教师的成长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下面就谈谈教学中的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10.
沈江 《今日教育》2005,(11):27-28
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了《里约热内卢环境与发展宣言》《21世纪议程》等历史文件,体现了人类社会在经济发展中.不仅要关注数量和发展速度.而且要重视发展的质量和可持续性.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新思想.树立正确的资源、环境、人口观,懂得人类发展和环境的关系。为此,广大地理教师应努力加强可持续发展观的教育.将之贯穿于地理课堂教学之中,增强学生环境意识、全球意识和参与意识。[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人口是人口、资源与环境系统中最根本因素,人口增长过快,将直接加大对资源与环境的压力,并影响人口素质的提高。本文根据我国人口庞大的基数、过快的增长速度、独特的人口结构和较低的文化素质现状,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压力进行了系统分析,进而提出了控制人口增长,改善生态环境和全面发展国民经济的对策,以保证跨世纪人口、资源、环境呈现协调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柴淑霞 《考试周刊》2012,(45):120-121
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环境教育与地理教育的关系密不可分。本文重点介绍如何在地理教学中教会学生正确认识和对待环境问题。环境教育是使受教育者获取环境知识.形成环境意识、环境技能、环境心理的环境素质教育活动.最终让学生树立良好的生态观、资源观、人口观和环境质量观。培养学生正确的环境意识,使他们能够在实际生活中养成良好环境公德。  相似文献   

13.
社会人口对资源利用、经济发展、环境保护有重要影响,本文在PER模型的基础上增加环境因素,首先建立区域人口容量的PEER模型测算四川省2001年到2010年资源、经济、环境的人口容量,并运用回归分析建立实际人口与各要素人口容量的方程式测算四川省生态适度人口.结果表明:2001年至2010年资源人口容量比经济和环境的人口容量大,资源适度人口比经济和环境的适度人口大.四川省经济发展水平和环境建设水平是限制人口容量和生态适度人口的主要因素;生态适度人口远小于实际人口,平均人口赤字2186.3万人且呈现上升趋势;因人口带来的资源、经济、环境等方面的压力仍然较大,尤其体现在经济与环境方面.  相似文献   

14.
人口剧增、资源过度消耗、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正严重地困扰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因此,人口与环境之间关系这一话题被重新审视.以此为研究对象、跨越人口学与生态学的新兴边缘学科人口生态学便应运而生并迅速发展起来.人口生态学的研究和学习对提高人们的人口意识、生态环境意识及探寻解决人口生态问题的途径具有重大意义.教学中以讲授为主,辅以课堂讨论,播放录像片,典型地区调查等手段.人口生态学的教材尚需调整完善,应增设野外实习和社会调查及宣传活动.  相似文献   

15.
由于自然和人为的原因,环境问题日趋恶化,对人类构成了严重威胁。因此,探讨环境问题对人类的影响和对学生乃至全民进行环境教育,已是十分迫切的任务。尤其是对中小学生进行环境意识和全球观念的教育,树立科学的人口观、环境观、资源观和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在从全球和...  相似文献   

16.
生态环境意识是人们自然观、环境价值观、道德观、人口观、法制观、资源现的体现,它是人们文化素质的组成部分。生态环境意识很难自发产生,需要经过培养和教育。目前,我国青少年和儿童占全国人口的57.5%,他们是未来的决策者和建设者,是推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师专生做为未来的中小学教师,对提高青少年的生态环境意识乃至全民的生态环境意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环境保护,教育为本”,而“环境教育,师范为本”,师专中各个学科的教育各有特点,其中生物科学同环境科学结合点多,相容性大,是与环境教育联系最紧密的学…  相似文献   

17.
可持续发展战略需要中学地理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人类创造了日益丰富的物质和精神文明,但由于人类在人地关系上缺乏自觉的环境意识,使全球的生态环境日益恶化,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问题不断困扰人类。环境问题和人类命运紧密相连。人类发出了“只有一个地球”的呼声。近几十年来,我国的环境...  相似文献   

18.
西部大开发中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意识的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探讨了西部大开发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进而讨论了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方面的教育在西部地区可持续发展中的特殊作用,并提出了在西部地区进行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方面的教育措施.  相似文献   

19.
目前,世界普遍关注资源、环境和人口三大问题,其中,环境和人类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环保意识也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民族乃至个人文明程度的标准.化学作为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科,应不断加强在课堂中的渗透力度,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本文主要通过各种教学手段,并结合相关教学案例,循序渐进地增强学生环保意识.  相似文献   

20.
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途径。在对廊坊市人口发展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关系客观分析的基础上,指出了廊坊市人口现状存在的问题,并从环境保护、人口素质提升、产业结构优化、应对人口老龄化和发展公共事业五个方面提出了建议,以促进廊坊市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