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成功智力有些人在学校读书时成绩很好,然而在职业生涯中却表现平平。那些在工作中表现最出色的人不一定是在学校中学习成绩最好的学生,而往往是那些成绩稍次,但各方面能力均衡的学生。这就涉及到“成功智力”问题,人们把它归纳为“第十名现象”。美国耶鲁大学的心理学家斯腾伯格认为,学习中表现出来的学业智力是“惰性化智力”,与现实生活很少发生联系。而“成功智力”才能使人达到人生中最主要的目的。“成功智力”包括分析性智力、创造性智力和实践性智力。这三方面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们协调、平衡时,智力会得到最有效的发挥。去和尚庙推…  相似文献   

2.
李建军 《教书育人》2008,(12):40-41
教育工作者常有一种尴尬,千辛万苦培养出来的引以为豪的得意门生,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却不及班上那些成绩平平的学生。社会上一个不争的事实是,许多成功企业家小时候的成绩都不怎么样。国外也是如此,美国的历任总统中,小时候学习成绩非常优秀的几乎没有,成绩倒数的倒有好几位——人们发现,在工作中表现最出色的人不一定是在学校学习成绩最好的学生,  相似文献   

3.
教育工作者常有一种尴尬,千辛万苦培养出来的引以为豪的得意门生,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却不及班上那些成绩平平的学生。社会上一个不争的事实是,许多成功企业家小时候的成绩都不怎么样。国外也是如此,美国的历任总统中,小时候学习成绩非常优秀的几乎没有,成绩倒数的倒有好几位——人们发现,在工作中表现最出色  相似文献   

4.
现实生活中我们会发现,智商很高的人并不一定会成功,而有些智商平平的人却获得了极大成功,原因何在?最新研究结果表明:在智商相似的情况下,决定人成功的主要因素是他的情商,而不是他的智商。情商是一个新的成就衡量标准。请商理论是人类对自身认识的一大突破,它的提出解决了长期困扰人们的一些问题:为什么在学校里许多成绩很优秀的人并不一定有成就?而有些成绩不很高的人却卓越非凡?其原因就在于此。一、情感智商的内涵情感智商源于“非智力因素”,早在本世纪3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亚里山大在其论文《具体智力与抽象智力》中,最…  相似文献   

5.
吴翠萍 《甘肃教育》2013,(23):30-30
许多人都认为,学生在学习知识时,智力上是存在差异的。但国内外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的研究表明,一个人的成就同智力的高低并无极大的关系,有成就的人并非都是家长、教师认为非常聪明的人,而许多却是有毅力、有恒心,做事求好、求精的人。因此,良好的智力固然是成功的重要因素,而培养和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则是“补拙”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6.
文摘卡片     
一、人的特殊才能主要是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学校和教师的任务,就是多给学生提供表现其特殊才能的机会。二、承认学生智力各方面发展的不平衡性,做到扬长避短,发挥学生智力的优势方面。三、正确理解“全面发展”(不是平均发展),不要强求学生各科学习的成绩都达到优秀。四、密切注意学生智力发展的动向,试探学生各方面的才能。如发现具有特殊才能的学生,应启的教育措施就要紧紧跟上。五、中学生的兴趣、爰好尚末安全  相似文献   

7.
王作槐 《甘肃教育》2005,(12):20-20
一般来说.聪明的学生都能读好书。但我们发现.个别智力很好的学生学习成绩并不好,而有些智力中等的学生却成绩优异。我们也常听到学生说:“我最爱上XX课”、“最讨厌上XX课”.爱上的深成绩就高,不爱上的课成绩就低,这是什么原因呢?我认为就是“非智力因素”在起作用。  相似文献   

8.
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常常被大家认为是聪明的人。但是长期调查发现,很多成绩优异的学生,在职业生涯中却表现平平。这是什么原因呢?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学习最好的学生在工作中不一定是最出色的,而学习成绩排在第10名左右的学生,可能会在工作中取得更大的成就。心理学家把这一现象称为"第10名现象"。  相似文献   

9.
歪理大观     
史峰 《师道》2012,(6):8-8
某校为了研究如何提升教学成绩,开展了一次教研活动。这本应该是一次很有意义的教学研究活动,但是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在这次教研活动上大家却议出了好多“歪坪”—— 歪理一农村学生智商差有老师是大有教学经验的“老手”,根据一届又一届学生的“智力走势”,他发现这样一个“命题”——学生智力越来越差,一届不如一届。这一“命题”立即获得了很多人的同感。学生智力表现为什么越来越差?有教师这样认为:我们是农村学校,招收的都是农家子弟,他们的父母为什么生活在农村?因为智商低,智商高的农村人都进了城.孩子也跟着进城读书了,所以剩下的都是低智商的孩子.当然越来越差……大家一琢磨,是这么回事  相似文献   

10.
王登科 《教书育人》2000,(17):22-22
非智力因素是指智力因素以外的心理因素,诸如动机、兴趣、意志、情感等个性心理品质。在教学中我常常发现有相当一部分智力正常学生,其它科目成绩都很好,而物理成绩却极不理想,经多年的探索和实践表明引起这部分智力正常的学生的物理成绩不理想的原因就是非智力因素。就如何提高这部分学生的成绩我做了如下尝试。 智力因素在人才成功中只是一个基本条件,但并不是唯一的条件,它体现的是人脑功能的原始差异,而非智力因素却是一个动力系统,它以动机为核心调节着学习活动的进行。古今中外有突出成就的人,他们或有坚强的毅力,或有坚定…  相似文献   

11.
婷婷: 我是老师,在工作中我发现,当老师的往往比较重视差生的家访,而不太注意好学生的家庭教育,实际上,有些学生,在校是好学生,可在家里不一定是好孩子。比如:有一个学生在学校里已连续六次获得爱劳动奖,可她长到13岁,在家里却从来没有扫过一次地,洗过一次碗。还有一名学生,在家里蛮横霸道,父母都摇头,可老师给她的评语却是“脾气温和欠刚强”。某个学生成绩一直在95分以上,老师一直把他视为好学生,直到他成绩下降,经过家访,老师才了解到,该学生的父母一直是采取高分重  相似文献   

12.
五年前美国耶鲁大学心理学家彼得·塞拉维创造了“情绪商”这一术语,他提出预测:一个人能否成功的主要指标可不是“智商”(IQ),而是“情绪商”(EQ),研究发现在成功的诸要素中智商因素仅占20%,而控制情绪的能力、抓住机遇的能力等即人的“情绪商”所起的作用却十分重要.我们也常看到这样的现象:有的学生智力相当好,思维敏捷,但成绩始终冒不上来;有的学生智力中等,思维也不算快,但学习水平能挤进前茅;有的在学校是“尖子”生,步人社会,却泯然众生;有的在学校里是不起眼的学生,步入社会却事业有成;面对挫折,有的学生从容自如,有的学生情绪沮丧.产生以上现象的原因是众多的,而“情绪商”恐怕是其中一个相当重要的原因.我们在教育过程中曾就此对学生做过一些跟踪分析研究,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收获,出现了成功的个例.今年初三毕业会考中我校一位学生考出了661分的好成绩,这在市区中学中引起了不小的轰  相似文献   

13.
“天生我材必有用”。每个人都不是“事事通”的全才,但是都有自己的智力优势,在某一方面有突出的表现。教师应善于发现学生的智力优势,利用其优势来促其成材,以弥补其他方面的不足。[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工作着是美丽的。但是,当工作成为生命的一切时,人就成了“工作狂”。而工作狂是相当危险的,因为它是一种病态的强迫型人格的表现。“工作狂”的表现邻居李老师就是个“工作狂”。在她的时间表内,几乎每一分钟都在工作:早晨6点钟到校,晚上10点多钟才上床。这倒也没什么,许多中学教师都是这么做的,但李老师与别人的不同之处在于下面三点:一是一旦闲下来就感到闹心。所以,她总是无限量地给学生布置作业,这样她好有作业可批。尽管学生为此而怨声载道,她却因为满足了强迫性工作的需求而自得其乐。二是每到周末或节假日,她都要办…  相似文献   

15.
人不是一件东西,他是一个置身于不断发展过程中的生命体,在生命的每一时刻,他都正在成为却永远尚未成为他能够成为的那个人。──马克思细品这段话,联想到最近一段时间一个“学困生”的表现,颇有感触。张童是一个不算聪明的孩子,智力平平,作业时好时差……对她,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可她的成绩还是不尽如人意。可最近几次作业,她总能得到“良好”,甚至间或还有“优秀”,这令我对她刮目相看,同时也有少许的疑惑。留心观察,她脸上有笑容了,每次与她的目光相接,不再是以往的躲躲闪闪,而是有了稍许自信。这一切都得益于“耐心等待”。自从有了放…  相似文献   

16.
最近,通过调查研究,发现一些学校的教学质量不高,或者一批学生的学习成绩较差,其原因,主要是有些老师平时教学工作只注意让学生死记硬背,或把知识“嚼烂”了“喂”学生,或叫学生照搬照抄,机械练习,而没有在培养能力和发展智力上下功夫。如果教学时,教师不采用启发式而仍用“满堂灌”的注入式,或包办代替,学生不进行思维活动,势必压抑了学生的智力发展。有人认为,成绩好的可以发展他们的智力,成绩差的连掌握知识也感困难,还谈什么发展智力?其实,越是成绩差的学生,越要注意发展他们的智力。  相似文献   

17.
我在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发现:总有智力与学习成绩是反比例的现象,有些智力很好的学生却没有很好的成绩;想反,许多智力中等的学生,反而成绩优良,有的日后还成为社会上的重要人才。造成这种智力与成绩倒挂现象的原因,不在智力因素而在非智力因素。聪明才智只有和远大的理想、强烈的进取心、浓厚的学习兴趣、迎难而上的意志相配合,才能有可能得以发挥,否则是很难取得应有的成绩的。可见非智力因素是激发学生取得优异成绩的重要条件,必须放在与智力开发同等重要的位置。在初中语文课本中,有许多感情目标和认知目标可以促发学生非…  相似文献   

18.
教学是指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这两个方面的有机结合而构成的一种教育活动。传统的教学要求教师以相同的方式对待每一个学生;每一个学生以相同的方式学习相同的内容,然后又以相同的测验接受统一的评价,从而甄别出成绩好的学生和成绩差的学生。这种乍看起来相当公平的教学,其实是以假设每个人都是以相同的思想、智力为基础进行学习的。但可惜的是世界上却没有两个完全相同智力的人,每个人都是用各自独特的组合方式把各种智力拼装在一起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表现出某些特别发达的智力,并且用倾向于不同的智力来学习。这种情形,教师就得做出选…  相似文献   

19.
当人们无可怀疑地充分认识到人的成就乃至社会的发展取决于知识容量的同时,亦渐渐无可辩驳地发现智力水平高并不能必然导致成功。大凡成功(或失败)者都有智力以外的心理因素的作用,于是,围绕人的发展与成就活动,教育家和心理学家均提出了“非智力因素”理论。 何谓非智力因素?东北师范大学张旭东、贺岭峰对这一概念所下的定义是:“非智力因素是指智力以外的与智力因素联合表现出来的,影响成就活动的意向性心理因素,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有动机、兴趣、自我意识、情感、意志和性格等,这些因素都是对物我之间的认识和体验,对人的成就活动起着动力、定向、调节、强化的作用”(华东师大学报93年第4期)。任何形式的教育在努力开发智力的同时,都应重视对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对于技工学校的学生而言,这一点显得尤其必要。 一、技工学校开发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的现实意义 众所周知,技校的生源构成(至少目前是这样)基本上是“升学率”大战中被高中、中专淘汰下来的中差等生,被视为智力素质相对较低的群体。然而,仅仅以学习成绩和考试分数来判定学生智力水平的高低是不全面的。社会上,企业中大量存在的“文凭不等于水平”、“学历不等于能力”现象便是明证。 处于中学年龄段的青少年,面对陌生的大千世界,正是个人动  相似文献   

20.
成功智力理论对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启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成功智力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斯腾伯格1996年提出的智慧新理论。他突破了传统智商理论的局限,提出与学生现实生活成败密切相连的成功智力学说。他认为成功智力是用以达成人生中主要目标的智力,包括分析性智力、创造性智力和实践性智力三个方面。而在传统教育中,学校只重视对学生分析性智力的培养,忽视了其它方面的智力的训练,造成了许多在校成绩优异的学生,却无法成功适应学校以外的生活。他的这一理论对大学生素质教育的目标确立和实施策略有重大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